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第一日不落帝国 > 第134章 掠夺高丽的日本商人(上)

第134章 掠夺高丽的日本商人(上)

热潮,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低的港口(因为不需要耗费巨资修建大量内陆公路和驿站等基建工程),发展更加迅速。各个港口的城市统治家族迅速的将生活水平提高到内陆鱼米之乡的大城城市豪族的水平,然后在三年内超越了这些内陆豪族,近畿地区的不少豪族和公卿旁支都开始为了富贵和原本看不上眼的沿海诸多港口地区的豪族领主联姻。平家更是在一的建设和势力扩张中迅速的从北面武士等低级内厅官职上升为国守和正三位的高官,成为了诸多公卿豪族争相联姻的最佳对象。平正盛的儿子不多,但是希望他儿女众多的诸多豪族公卿希望他那十几岁的两个儿子不会反对自家的女儿成为他两父亲的侍妾,只要和平正盛拉上亲戚关系,平家随便从收支款项中漏一点,就足以让他们发家致富了。平家慢慢的从忠于皇室的武士过渡到军阀财阀和穿越众世界市场建设计划中东亚地区最重要的代理人(就如同垄断进出口贸易的广东十三行依附于满清皇族给与的特权起家之后,成为皇家奶牛的过程,或者说类似于英国在中国设立怡和洋行的过程,曰本的国内市场显然是没办法和中国相比的,自然为了实现加速发展,派遣平家进入高丽也就成为了必然)。

    穿越众受限于人力资源的不足,大量学生在大宋帝国境内的产业都满足不了,更不要说北方四国了,高丽是排行榜上最后一名,从对穿越众的价值上看,资源丰富的金国(占据了东北三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包括整个辽国东京道地区和高丽原来北部的山区,基本以北纬395度为国界,基本占领了后世韩半岛绝大部分的矿产产地),国力较强的辽国(包括整个蒙古利亚高原和人口密度较高的南京道西京道,封建化水平较高,市场比较大),内部矛盾重重易于控制的曰本(藤原氏、皇室、武士家族的代表平氏、佛教、较为落后的中央集权水平让各方势力比较容易制衡控制)都比高丽更有意义。

    高丽虽然接触中华文明很早,封建化水平很高,从遣唐使留学生最多的新罗时代开始,韩半岛就一直处于动荡和混乱中王建建立王氏高丽之后和渤海国、辽国之间的战争基本没有长时间的中断过。高丽和东北地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互有胜负,国境线也一再的更改。由于平原稀少,多位于沿海细碎的峡湾和南方地区,高丽的粮食单产有时比更加落后的曰本更低。贫瘠分散的耕地难以养活超过300万人口,曰本的总人口在穿越众进驻之后通过重新搜检普查,已经达到600万,而根据各种已经收集到的数据统计,国土经过和金国的战争之后进一步缩水,人口已经只有270万了。其消费和生产能力最多只相当于21世纪的一个十万人口的县城。战略价值极低的高丽根本没有穿越者会花时间去关注,因此经过李基的暗示,平家就成为了第一批大规模正式进入高丽经营的投资外商(鉴于金国15万的总人口和可怜的储蓄资本,根本无力承担资本输出的任务)。

    平家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在穿越者心中的地位,可谓挖空心思的扩张势力,正是因为这种努力扩张丝毫不可能对李基等人产生威胁反而有利于平衡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和有利于穿越者推进计划,所以李基对平家十分偏爱。支持平家这个穿越众代理人作为非华资势力第一个进入高丽也是十分符合穿越众利益的计划之一。

    平忠盛作为这次进入高丽的商团头领也是平正盛的考虑锻炼大儿子的结果,反正有家老和诸多长辈的辅佐,想来忠盛也不会办砸差事。

    这次去高丽的船队都是清一色的曰本本土生产的国货,从船员到船只上面的一切。(除了船员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和船只的设计图纸是引进的进口货之外,硬件上的一切都是在平正盛的鼎力要求下自力更生生产出来的。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给李基等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