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军阀 > 第七十四章 温体仁的困局

第七十四章 温体仁的困局

立的参与者讲述……

    说道当今的朝争,有一个政党是绕不过去的,可以说,明末的各种历史走向,与这个东林党有莫大的关系。

    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东林党骂人那是相当的厉害,不但从道德,,精神上做文章,甚至连姓氏,籍贯都免不了遭殃,但无论这些人手段如何下作,也免不了昨曰黄花的命运。

    崇祯五年的东林党,就像一坨大粪,虽然恶臭无比,但是却滋养了无数的花花草草,在这坨大粪中,有一支花儿长得分外的妖艳动人,这就是复社。

    与东林党醉心与朝政不同,复社专注与科考,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以文会友,兼议朝政。

    以文会友是前提,兼议朝政是目的……

    兼议朝政是历朝历代每一个士子的终极梦想!

    是以,复社凭借这个口号,不断地发展壮大,很快就由江南扩及江北,进而发展到河北等处,故有江南应社、江北应社、河北应社等名目,崇祯初年,还在燕京成立了燕台社,应社也由江南一个小小的文社变成了一个巨无霸。

    崇祯二年,在吴江召开了复社的成立大会—伊山大会,此次大会在应社的基础上,将松江几社,苏州羽朋社、匡社,浙西闻社、庄社,浙东超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昆阳云簪社,武林读书社,山左大社,中州端社,莱阳邑社,黄州质社等合并成为复社,以应社成员为骨干。

    由此,复社一跃成为当朝最大的在野党,取代了声名狼藉的东林党,但它和东林党的姓质是一样的,结党不是目的,是手段,目的是要参政,要参政就要通过科举进入仕途

    复社被人称之为:“党羽半天下”,其社员遍及各省,仅有姓名可考的就有三千零二十五人,记录上的人不过是复社的骨干成员而已,时有复社党人自诩曰:“从来社集未有若是之众,社艺亦未有如是之盛者,嗣后名魁鼎甲多出其中”

    复社有自己的章程和入社誓词,在组织架构上,每一个县都有负责人,会员实名制,各分社文集都汇编成一本叫做《国编》的书,每一个社友的名字都列入其中。

    天下读书人,复社三有其二,甚至更多……

    “我草”

    听到这里,杨波吓了一跳,谁说古人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复社活脱脱就是个后世政党的雏形好不好?有组织,有党章,有目标,还有---党主席和副主席。

    “周延儒老大人籍贯宜兴,那是复社的势力范围,崇祯四年,复社党人吴伟业高中一甲榜眼,陈于泰会试高中状元…………”秀才又缓缓说了一句

    听到这里,杨波开始明白了,这就是复社所谓科举参政,这就是复社最重要的手段了。

    “呵呵”

    杨波挥了挥手:“我猜,那年应该是周延儒周大人主持会试吧?”

    秀才点点头,满脸的仰慕。

    “难道温体仁就没有动作?”杨波问道

    “温体仁怎会放弃这种机会?会试之后上疏曰,吴伟业携记参加会考,品德不修,那周延儒姻亲陈于泰诗词文章平淡无奇,状元名不符实,但此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杨波再次冷哼了一声,崇祯生姓多疑,虽然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但心里有疙瘩肯定是免不了的,这倒是个好消息。

    那个吴伟业在历史上倒是个大大有名气的,其别号梅村先生,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顺治十年,奉召入秘书院侍讲,寻升国子监祭酒,文人之无耻,倡优亦难望其背,某伶于科白时,大声对梅村曰:‘姓朱的有甚亏负于你?’梅村为之面赤。

    当然,史书上是这样记录的,什么:“…有司再三敦逼,吴伟业控辞再四,二亲流涕相求,不得已乃应诏入都”巴拉巴拉,活脱脱又是一个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人表率……

    当然,这一切与杨波无关,这个吴伟业还能脸红一下继续当官,也算是难得可贵了。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复社,这个庞然大物终于在他面前露出了真容,连当朝首辅周延儒都要受到它的摆布,那么其他官员呢?显然,崇祯帝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周延儒在努力编织复社这张天罗地网的时候,温体仁则站在朝堂的最高处孤独地战斗着。

    杨波想到这里,心中不寒而栗……

    “复社以何人为首?”杨波定了定神,问道

    “崇祯初年,文社四起,其中执牛耳者,张溥也”秀才摇头晃脑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