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任务系统 > 第三十三章 试弩

第三十三章 试弩

这是一支近乎通体由精铁打造的箭支,长仅仅数寸,后面有尾翼,入手有些沉。

    呈上箭支之余,近卫也向郝昭演示了如何上弦。

    郝昭接过箭支,坐到了地上,用脚给这柄弩上了弦。

    “嘶……”上完弦,郝昭不知道是激动的,还是用力过度,脸涨得通红,“这弩,应该不超过五石吧?”

    五石是说的给弓弩上弦所需的力量,在汉代,一石约重六十公斤,五石便有差不多六百斤(后世)的重量。

    哪怕在弩机当中,五石的弩也算得上是强弩了,即便是用踏张的方式,也只有军中那些力大的士卒能拉得开。

    韩变点点头,纠正地说道:“差不多四石半的样子。”

    即便是自己亲自试过,郝昭也不由得为这个数字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是认为这个数字太大,而是它实在是太小了。

    四石半的弩,便能射到三百步之外?

    这样的距离,哪怕是大黄弩,也未必能达得到吧?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大黄弩的射程超过了这把弩机,可张开大黄弩需要多大的力气?

    十石!大黄弩就是十石弩的别称!

    郝昭自问无论用什么姿势,都是张不开大黄弩的。军中能独力张开大黄弩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据他所知,前汉时期的飞将军李广,便曾经用大黄弩射杀过敌将。

    可那是李广,世上能有几个人的力气能比得赢他?

    可张开手上这把弩机,只需要四石半的力气……

    虽然四石半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力气小的人,使出吃奶的劲也张不开这把弩机。

    但军中的力大者,要张开它却并不困难。

    比大黄弩小巧,射程与大黄弩差不多,张弩所需的力气又远远小于大黄弩……

    郝昭和潘凤都快要疯了,若不是他们亲眼所见,绝不会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这样的弩机,怎么会存在于人世上!

    深吸了几口气,郝昭勉强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将弩机对准了远处的箭垛。

    轻叩扳机,咻的一声,弩箭飞了出去。

    他没有闹出韩变一样的笑话,弩箭命中了两百步外的箭垛,然后去势不减,穿透了整个箭垛,飞出一段距离之后方才停下。

    已经见识过这把弩机的威力,但郝昭还是被他自己射出的那一箭吓了一跳。

    两百步之外,还能有那样的穿透力?

    小心地放下弩机,郝昭转过头,激动地连连发问。

    “这是什么弩?”

    “这样的弩还有多少把?”

    “这弩是从哪里来的?”

    韩变被郝昭连珠炮式的提问弄得苦笑不已,瞥见一旁的潘凤虽然没有提问,却也一脸求知的样子。

    “你得一个一个问呀。”韩变嘟囔了一句之后解释道:“这弩名叫‘神臂弓’。”

    “‘神臂弓’,除了叫作弓之外,这名字还真够贴切的。”郝昭点点头,继续追问道:“那像这样的弩,还有多少把?”

    韩变翻了个白眼,还是如实回答道:“算上这把,我一共有一千把‘神臂弓’,弩矢五万。”

    郝昭和潘凤又是一惊。

    不管是哪种弩机,结构都远比弓箭更复杂,造价也高昂不少,更何况这种“神臂弓”如此强势,在他们想来,造价想必无比高昂,以常山的财力,能得到几十上百把,就算是不错了。

    没想到居然有整整一千把。

    这样的利器,一旦出现在战场上,会是怎样一副场景?

    二人光是想想都激动不已。

    不过,这种利器,主公(公子)到底是从何处得到的?恐怕没有谁会傻到卖出这样的神器吧?

    韩变看出了二人的疑惑,但神臂弓的真正来源,却不是他能够说出口的,因此他决定撒一个谎。

    “前些时日,有人盗掘前人墓穴,被人发现之后,我派人去查探。没想到那个墓穴居然是战国时期韩国一个贵族的墓穴,这个贵族喜欢收藏兵器,这千把神臂弓便是从其中所得。只可惜我未能寻得其他神兵利器,也未能得到神臂弓的铸造图纸。”

    春秋战国时期,本来就有许多厉害的工匠,尤其是韩国和秦国,都善于制作弓弩,在当时,甚至出现了比大黄弩更甚一筹的十二石强弩,只是在之后的几次劫难(秦王扫,秦覆灭)之中,许多优秀的技术都失传了罢了。

    虽然还有一些细微的疑点,比如这把弩机为何看上去是崭新的,又比如说他们为何没接到这个消息。

    但两人还是将信将疑地接受了韩变的说辞。

    “有此利器,我等在‘宁山’设伏,能成功否?”

    韩变看着震惊的二人,笑眯眯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