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第706章 适中求对,蛋上舞蹈

第706章 适中求对,蛋上舞蹈

调窄,出山西,再将规矩调宽。

    当初,阎锡山砍伐树木,修建铁路,山西的山坡一时因此而光秃。

    有人为他辩护,说,阎锡山修铁路,用的法国资本,由法国道胜银行承办。法国人要采用以米轨距。

    他的思想,虽然有革命党的新思想,但骨子里却是儒家思想。他讲究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他有个哲学思想,叫“中的哲学”,其实就是中庸之道,讲究不偏不奇、情理兼顾,不过不及是为中,事之恰好处是为中;人事得中则成,失中则毁;承认矛盾,要用二的分析法分析矛盾,以求得矛盾的不矛盾,使矛盾对消,达到适中,以求生存;认为事理有母理与子理之别,母理是不变的,子理服从母理,人事以生为最高母理;存在即是真理,需要即是合法。

    “适中求对“,就是他的名言,意思是用中的哲学指导解决问题的对策。

    虽然他在用人方面多次说过“知人难,用人尤难”,认为“用人如御马,御之善可以行远,御之不善反能覆身”,“用人处事,不慎之于始,必悔之于终”。

    但实际上,他主要使用他的乡党,他夫人徐竹青的叔叔徐一清,当了山西财政司司长兼大汉银行经理,掌握山西财权。山西谚云:“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

    因为他留学日本,受军国主义影响很深,撰写《军国主义谈》一书,在山西省内积极宣传。全书采用问答体,共13问,约2万余字。主要有军国与强国、战胜之术、武德教育、军人地位、军心作用等观点。

    |

    一个戴着礼帽,穿着长衫,围着羊毛围巾的生意人,在一个参谋模样的人的带领下,进了窑洞。摇动里很宽敞,有八仙桌子,太师椅子,墙壁上挂着中堂,中堂两侧挂着对联,不过,中堂上有一个条幅,上写四个大字:“适中求对”。

    看到这四个字,生意人知道,他就要见到阎锡山本人了。

    就在这时候,几个穿着很好的乡民跟着参谋,从窑洞走了出来,为首的一个士绅模样的人道:“此次来伯川公的窑洞参观,感触良多。一个第二战区的司令,疏食布衣,宵旰勤劳,真是当今党政官员之楷模。”这是农民代表访问团,生意人知道,阎锡山ca纵的同志会在一些日子会组织类似的访问团,然后由记者写出文章,发表在报纸上。

    那个参谋道:“是啊。司令十分辛苦,还愿意见一见乡亲们,这是他老人家立德,立功,立言的立德之举。”

    另外一个乡绅道:“司令长官的饭食简单,还是家乡味:河边的馍馍,大兴的糕,山药蛋烩菜里把豆腐烧;莜麦壳壳麦转转,拌汤里加个鸡蛋蛋。”

    河边,大兴均为五台县的村名。莜麦,就是燕麦。莜麦壳壳,是用燕麦做的一种面食,片状(是烙饼类,还是面片类。不清楚)。麦转转是青麦粒碾成的丝条。

    参谋带着农民代表团离开了。

    参谋出去,片刻,侧墙门帘掀开,一个穿着军装的的人走了出来,正是阎锡山。

    生意人见了,站起来道:“见过阎司令长官。”

    阎锡山道:“你好你好。请问冯司直,冯贤弟可好?”

    冯司直是目前日军扶持的伪山西省省长。冯司直,1904年的山西首批官费留日学生,毕业于东京明治大学,战前任山西教育会长,省政府委员,教育厅长。太原失守之后,当了汉ji,1942年,他接替苏体仁味第二届山西伪省长。苏体仁因为开罪日本人被免职,去了北平。

    那个苏老弟道:“冯省长还好,只是想早日见到司令长官,把事情定下来。”

    阎锡山道:“好啊。如今,山西河北的局势风云色变,我们应该早早行动。冯省长的行动,阎某人记在心里。”

    苏老弟道:“省长这个职位,冯司直冯先生再也不敢提了。这是冯先生的亲笔信,请司令长官过目。”

    ******

    1,居者,是阎锡山语言体系里对汉ji的称呼,一般特指山西晋绥军,晋绥派系的汉ji。

    2,行者,是阎锡山语言体系里对非汉ji的称呼,非汉ji,未必是抗日者。

    3,同志会,全称自强救国同志会,是阎锡山创建的政治组织,是一个准政党,或者说是山西的地方小团体。

    4,三个鸡蛋上跳舞,是阎锡山自己说的,他要在老蒋,延安,日本人之间转圜,谁都不得罪,这就是他的舞步。阎锡山说:我要在这三个鸡蛋上跳舞,踩破哪个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