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第620章 海参崴莫斯科,9288公里

第620章 海参崴莫斯科,9288公里

过被炸被烧,有些残破了。

    广场中心四周的大楼都已经清理完了,广场上堆积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沿着大街向前走,大街两侧都是两三层楼,有的刚刚清楚了垃圾,有的正在修建,一片热火朝天。

    很快汽车就到了海参崴火车站。

    站台上的地标纪念碑还在,上面的双头鹰铜像还在,碑身的铜字9288还在,不过都烧黑了。

    一个警卫道:“这是什么意思?”

    小路道:“海参崴距离莫斯科9288公里,就是这个意思。叫人把这几件拆下来,放在司令部地下室里,将来划拨给博物馆。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拆下来。”这是苏联殖民的象征,不能留着。

    离开广场继续向前,街道两边随处可见教堂。因为不是修建重点,俄罗斯人又都走了,因此,所有的教堂都是残破的。这些看起来漂亮,有个圆形尖顶的教堂如今一点都不好看,所有教堂屋顶几乎都破坏了。

    |

    这里在1860年前属中国领土,中国传统名为海参崴,崴子意为港湾,因盛产海参而得名。符拉迪沃斯托克是沙俄占领后的名字,意思是统治东方。

    自17世纪中期,沙俄皇朝东侵,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港口。

    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所在地区属清朝,原来蒙古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广大土地就归了沙俄。

    第二次战争中,清政府在1858年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1860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

    从此,海参崴就丢了。

    海参崴很快就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由于距离俄国本部太远,发展缓慢。

    1872年俄罗斯在此建设军港,将太平洋舰队驻地从黑龙江入海口的庙街,也就是尼古拉耶夫斯克,迁到这里。海参崴1875年设镇。从1880年起升格为市,1888年成为俄国滨海省行政中心。在1891年西伯利亚铁路开通至此,亦开始有海运路线由其往返日本神户、长崎及中国上海等地。

    铁路开通后,海参崴发展快了起来。特别是1903年起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直达铁路线建成后,城市发展迅速,成为俄罗斯在远东的重要城市和港口。

    1904年至1905年间日俄战争中,海参崴曾被日本海军派遣的分遣舰队突袭。俄军巡洋舰队坚守,日本海军只得转移攻击目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由于苏联国内战争的混乱情况,党的势力在此和俄国远东地区渗入。当中包括一些外来势力如英国、美国和日本,日英联军在1918年4月借口当地有日资设施被袭,进驻金角湾和此城,1920年远东滨海地区建立“远东共和国”,持续至1922年由苏联收复。

    1930年代开始,此城成为苏联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点,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先后囚禁在这里的包括苏联和日本的战俘。

    不过在战争中,绝大多数苏联男人都应征争入伍。

    在小路出现后,历史改写。日本人侵略后,俄罗斯人因为几乎都生活在铁路沿线条件好的地区,大屠杀使俄罗斯人人口急剧减少,而那些被赶走,在艰苦地区和山里生活的本地原住民反而活下来不少。

    虽然经历了大火,但是城市还是到处都是俄罗斯的风格和痕迹。因为日本人的入侵,这里的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日本新建筑,不过现在也都烧毁了。

    车队沿着海滨公路出城,很快就到了沿着铁路前行的公路上。

    沿着原来的铁路西侧开辟了一条新的铁轨,宽窄尺寸和东北的尺寸一致。市区附近一部分已经修完了,铁轨已经铺好了,技术工人正在安装一些设备,一列火车正在试车,是哈尔滨来的火车。

    再向前走十几公里,就到了工地,在山坡上就能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分布在一条长长的带状地域上,地基已经开挖完毕,正在做基础。

    小路和张永兴魏拯民在一辆车上,小路问道:“那一股残余日军怎么样了?还在负隅顽抗?”

    魏拯民道:“是。我们已经开始强攻了。一定尽快把它们消灭。否则,经济建设就不安心。”

    张永兴道:“这个苏联的旧堡垒没发现,是我们情报部门的失误。我在这里提出检讨。我已经布置下去,详细调查,看问题出在哪里。”

    小路道:“调查要深入。目的不是追究责任,认识要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这一段是什么人施工?”他把话题岔开了。

    魏拯民道:“是工兵部队和日本开拓团俘虏。开拓团的人还很合作,干活也不偷ji耍滑,我们对他们很客气,不打不骂,只要老实干活,就给吃的。额外一天给一斤米做工钱。战俘情绪还可以。”

    张永兴道:“这里就不要停车了吧。十几公里以外是本地原住民。他们虽然在苏联统治下这么久了,不少人还会说汉语。不过,他们受的教育都是苏联的。”

    小路道:“马上组织一些知识分子,开办学校,汉语教育要马上开始。回头我马上跟教育部门联系,马上落实。”

    三个人看了几个地方,离开工地,回司令部去,车上,张永兴拿出一本书,道:“总司令,看一看这一本书,老蒋写的。”

    小路接过书,只见封面五个大字《中国之命运》。看了几页,小路道:“组织几个秀才研究一下,分析老蒋将来的政策走向。这里面的情报不少,里面有很多战略情报。”

    张永兴道:“老蒋不甘心,他在为了将来独揽大权做准备。”

    小路道:“我们要为将来和老蒋的斗争布局了。”

    张永兴道:“目前,我这条战线,可能主要的对手就是他的爪牙了。”

    魏拯民:“最近,有迹象表明,老蒋派了不少人进入东北,大肆活动。我们的新生政权要面临很大的挑战。”

    小路道:“早布局,早作准备,跟他们斗。老百姓好不容易过了好日子,他想捣乱,哪有那样的好事。除了这个,今年,国际的形势还会有一些变化,大战僵持的局面来了,那么反攻就不远了。我们不应该缺席,我们要参与世界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