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第581章 斯大林让步了,归还土地

第581章 斯大林让步了,归还土地

斯大林遇刺后谈判的进展就很难猜测了。

    小路现在忙的就是准备下一次大战的物资。

    这几天他和延安电报往复,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下一次大战的方向,是海参崴还是海兰泡,或者是赤塔。讨论仅限于有限的几个人的范围里,为了就是保密。

    |

    延安的人们这几天心情十分舒畅,毛发动的整风运动很见成效,王明开始做了几次检讨,虽然不咸不淡,但不那么强硬了。

    在整风运动的同时在延安各个岗位上抽调了大批成熟的高级干部,把他们派到东北去。目前,东北的十几个省份里,省长,书记等干部都已经配备齐全了。

    和历史上不同。历史上,派往东北的干部都是步行前往的,现在派出的干部都先到延安或者绥远,然后乘坐飞机到达东北就任。

    历史上在解放战争胜利以后,毛把几乎一半的干部派到了东北。这些人很快就开展了局面,大搞土改,使得东北联军粮食军饷都不缺,最终取得胜利。

    现在,毛的力度一点都不比历史上小,另外,他还加大力度,派干部进入外蒙。

    这些干部到任,极大地缓解了东北的困难局面。他们原来的环境不知道比东北艰苦几倍,到东北来,自然有办法帮助东北渡过难关。

    不过,斯大林遇刺的消息传来十几天后,一个更好的消息传来了,苏联和中国签订了协议,彻底废除历史上沙俄强加的不平条约。从划定的分界点向北,中苏边界一直到北冰洋。这条边界以西的土地正式归还中国。

    作为交换条件,东北的八路军向日军发起进攻,为苏联解围。

    |

    斯大林妥协的消息,几个东北联军的高级将领感觉到不可思议,但小路觉得着太符合逻辑了。

    斯大林名字的意思是钢铁,是个强人,人人都觉得他是强人,被后来的作品塑造得很强悍。其实他的性格还有另外一面,他是个政治家,他的身上有强悍,有激情,有信仰的特质,也有狡猾,ji诈,妥协。

    斯大林曾经在卫国战争期间数次向德国求和,最终因为双方条件差别过大而没有达成协议。从斯大林的性格分析,在苏联及其不顺利的情况下,他是会退步的。

    斯大林最大的压力是德军,伪军,和日军。几百万伪军的威胁甚至大于德军。苏联的领土大大萎缩,已经无力同时打击三个敌人了。如果不舍弃这些土地,苏联面临的就是灭亡。

    在灭亡和土地之间选择,苏联选择了让出土地,换取生存的希望。

    条约的细节虽然没有公布,中国全国上下仍然一片欢腾,对苏联的好感急剧上升,纷纷要求重庆不要出兵中南半岛了,远征海参崴,解放我国被日本占领的大片土地。

    很多持悲观态度的人认为,东北没有能力拿下外兴安岭。这些人是专业人士,他们分析,东北联军每一次大战役后,都要等几个月甚至一年。如今,他们刚刚大战完毕,没有实力。日本进攻苏联的军队是最强大的军队,东北联军打不过。

    重庆在协议签署的第二天就发布了命令,要求小路出兵远东。这个命令来的蹊跷,不通过作战渠道下达,而是把命令刊登在报纸上。

    这个动作很有意思。其命令堂堂正正,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就算以后由历史学家来研究,也找不出任何问题。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命令用心险恶,其目的就是让东北联军去送死。

    在次日,重庆的几家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歌颂蒋委员长收回被沙俄侵占土地的丰功伟绩。民间有了解情况的,纷纷质疑,不了解情况的,则认为蒋公十分伟大。

    同一日,重庆的一家小报上刊登了条约的部分条文。刊登的部分是领土范围,废除的历史条约名称,生效日期,以及苏联和重庆批准这个条约文件的部分内容。

    当日,这份小报大卖。

    老蒋获得了伟大的名声,实质上,他没有得到苏联的援助,援助都到了延安手里。他也不派兵,而是要求东北联军饷远东派兵。他不是不喜欢外蒙古外东北的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他是不想和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

    也就是说,他在这一次收获的,只有名声,只有声望。名义上,重庆还收获了华北的一些实利,实际上,这些实利多数被阎锡山和傅作义收获掉了。

    有人写歌词歌颂蒋公为证:你是人类的救星,你是世界的伟人;你是自由的灯塔,你是民族的长城。蒋公!蒋公!您不朽的精神永远领导我们,抗日必胜,建国必成,抗日必胜,建国必成!

    又过了一天,有人把这首词谱曲,教学生演唱。

    东北和延安的人听了,呵呵大笑:这件事,和老蒋有一毛钱的关系么?

    东北和延安则感觉很沉重。

    土地已经在法律上属于中国了,但是,要从日本人手里抢回来。也就是说,只要日本人不战败,这土地还不一定是谁的。

    东北联军,甚至延安内部开始争论如何收回这些土地。一派认为,采取敌后游击战,靠时间换取空间,和日本人慢慢地磨,把日本人拖死,不论是五年,十年,甚至是五十年。

    还有人认为,可以打几个大的战役,在一年到两年里夺回来。

    |

    此时,重庆的老蒋却很冷静,他签发了十几道命令。

    这十几份命令有的是公开的,有的是秘密的。公开的是向华北东北派遣官员和部队,大批杂牌部队派到了华北。一大批官员要派往东北。

    他还要求山西的阎锡山,绥远的傅作义出动兵力占领收复的土地,排挤八路军,夺取八路军占领的政权。

    暗地里,他乡所有的特务机关和情报机构发出命令,向东北派出大股精干力量,及早布局。

    阎锡山和傅作义也趁着日军的山海关大战,大肆活动,光复了大批地盘。要紧的是,他把各地大批皇协军的中下级军官拉回来。伪军的反水,导致山西绥远的日军统治大为削弱。

    阎锡山和傅作义的部下杀掉了几十个八路军的县长。

    随着华北日军变弱,华北地区的国共冲突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岗村的去世,日军没有了首脑,没有行动。这极大地鼓舞了阎锡山和傅作义等人的信心。一度被压制的晋绥军有恢复强势的趋势。

    1,波利托夫用袖珍火箭筒刺杀斯大林上发生于1944年夏天。本书将其提前到1942年。当时,他的刺杀是失败的。他们筹备这个刺杀的很多过程都被苏联方面侦查到了,甚至包括他们定制衣袖宽大的俄式皮大衣。苏联察觉了蛛丝马迹,有所防备。后来发现,有一架德国飞机飞向莫斯科,很可疑。在苏军炮火之下,飞机迫降,两个间谍乘坐仿制的苏联摩托车前往苏联。很快,他们碰上了苏军巡逻队。令巡逻队长感到不对劲的是:从证件上看,摩托车应该是在倾盆大雨中行驶了大约200公里,可这两个人身上却几乎没有sh。就这样,两名间谍被生擒,刺杀阴谋破产。这说明当时,苏联在敌后活动频繁,力量很强。相反,德军虽然占领了很多苏联地盘,但控制力很弱。可以说,德军在苏联失败是极其正常的,是历史的规律。就算去除一些偶然因素,德国也是必然失败。就算去除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德军在苏联也不会胜利,也就是说,德军失败结果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2,蒋公纪念歌由张龄作词、李中和作曲,也叫总统颂歌,是老蒋1974年崩俎之后,民国政府向全台湾招标征集、蒋经国最后拍板定案的纪念歌曲。歌词抄录如下,不写简体字,保持原汁原味。

    總統蔣公,您是人類的救星,您是世界的偉人。

    總統蔣公,您是自由的燈塔,您是民族的長城。

    內除軍閥,外抗強鄰,爲正義而,圖民族之復興;

    內除軍閥,外抗強鄰,爲正義而,圖民族之復興。

    蔣公!蔣公!您不朽的精神永遠領導我們,

    必勝,建國必成,必勝,建國必成!

    第十二卷大解放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