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第217章 兴山镇的日军撤退了

第217章 兴山镇的日军撤退了

风一般打向鬼子。豆战车打其他战车不行,但是打人绝对是一流的。

    十辆坦克象十把尖刀,鬼子象草一般被割倒。

    先遣军步兵冲了上来。

    一边是在要塞里养精蓄锐一个月的士兵,一边是在要塞外进攻了一个月的士兵。

    一边的士兵士气高昂,一边的士兵士气低落。

    一边的士兵造就准备好了要进攻,一边的士兵正在准备撤退。

    一边有强有力的军官,一边正在等待军官的命令。

    一边的士兵在拼刺刀的时候放枪,一边的士兵退子弹。

    胜败高下立判。

    这时候,从军营和指挥部也传来了呐喊声,和先遣军相同的呐喊声。

    鬼子慌了,怎么指挥部完蛋了?被包围了?

    接不到命令,剩下的鬼子分化了,有几个大队开始撤退,因为大队长在,因此组织完好,向南撤退,剩下的几个没有命令,不能动。有一个大队,大队长很凶悍,督促全部三四百部下和先遣军拼刺刀,决意玉碎。还有一些零星的鬼子也加入留人玉碎的行列。

    到了八点整,军营的大战结束了。一千多拼命的鬼子牵制了三千多先遣军战士和一半的坦克,虽然步兵和坦克注意协同,还是有一辆坦克被一个日军敢死队给炸翻了。

    先遣军只有两千多人脱出身来,和另外一半坦克向南追击。暗道里出来的队伍也在追击,两股队伍会合,追击的声势壮了许多。

    坦克追击距离莲江口还有十几里的时候,所有的机枪子弹消耗完了,炮弹也只剩下不多的几发,油也不多了。

    到下午一点,追击到了莲江口,接到伊春的命令:停止追击,组织撤退。

    这一次,兴山要塞的九千部队大获全胜,在坚守要塞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消灭了一万多鬼子,在追击的时候消灭了三千多鬼子。缴获大量的武器辎重。大多数鬼子死于炮击和坦克的枪炮,兴山要塞把所有的弹药和重武器集中起来,狠狠地打了一个大胜仗。

    这一次,鬼子高级指挥官被打死,几个中级指挥官在没有命令的前提下,一个以自杀式阻击战挡住了追兵,其他的则有秩序地撤退,把好几千人拉出战场,拉进佳木斯,战力之强,令伊春动容。

    当然,伊春也付出了两千人伤亡的巨大的代价。后来,有人评论,这次要塞守卫战,坦克和反坦克武器是胜利的关键。

    日本政坛因此役而震动。海军已经酝酿对关东军发起了弹劾的行动,要日本国家的政策支持南下,支持海军。

    伊春这里却是一片欢腾,宣传机构连续发出了几十分战报。这些战报在国统区和沦陷区传播,极大地鼓舞了全民的士气。

    这半年多里,关注中国战局的人都已经习惯了路氏风格的战报,根本没有国府战报的浮夸,大量罗列事实,大量提供被打死的日军的姓名,大量提供照片。日军也全部搜集这些战报,高级军官都要阅读,很多人读了战报,都有一种心里发凉的感觉。

    到现在,战役的第一阶段的目的一行实现了。

    不过,这场战役还没打完。

    |

    新京。

    关东军司令部已经接到了兴山要塞皇军部队撤退的消息。

    他们默认了这个行动,因为,他们遇到了更大的麻烦。

    关东军司令部意识到,伊春在实行一个战略欺骗。其真正的目的,是吸引大量部队进攻伊春这个根本就不重要的根据地,而言户齐真正的目的,那就是,苏联军队从珲春县进攻。

    目前,珲春防线和苏联交界处的张鼓峰等地局势十分紧张,战事一触即发。

    中俄1858年签署的《中俄瑗珲条约》中,珲春地区东侧图们江下游的张鼓峰,在不同版本里归属不同。条约中文文本显示,张鼓峰是中国领土,俄文文本则把张鼓峰划归了沙俄。

    从1935年开始,伪满和苏联的边界冲突逐渐升级。1936年6月,苏联军队占领了张鼓峰,修建工事。7月,关东军破译电文,得知苏军将扩大占领地区,遂通知驻朝鲜占领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中将。

    历史上,8月1日,得到日本大本营的《大陆命第163号》,要求朝鲜占领军备战。虽然现在时间未到,命令也没有下达,但是关东军司令部已经认定,珲春方向苏联要有军事行动。伊春是个幌子。

    珲春方面主要由朝鲜驻军应付,那么关东军应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