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西晋当太子 > 第153章 淮南局势

第153章 淮南局势

想。

    虽然朝廷的报纸能够被带进江左,但那是识字地文人士子们的享受。他们一边看着报纸感叹和嫉妒北边地富强,转头便对属下的百姓说北边的不好!太子残暴不仁、穷兵黩武,迟早要玩完!

    王弥觉得这些逃到江左的世家大族们非常虚伪,一边羡慕太子治下的富足,幻想着一天也能像张华那样成为内阁首辅大学士。但是却在另一边为了自己的私欲,他们拼命地在江左抹黑太子,说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好,搞得江左不识字的百姓不明白这些世家为什么这么痛恨太子。

    王弥倒是有些明白这些门阀士子们的心情。这些世家对太子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爱太子治下丰富的货物供给,浓郁的学术氛围,宽松的政治环境。但是他们却都不愿意打破现在的生活和习惯,不愿意接受太子提出的新主张。

    王弥在徐州失意世家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有些不屑江左的胆怯,因此在他一边接受来自江左的援助,一边积极寻找新的时机。还真别说,机会还真就给他找到了。

    一伙盘踞在盐渎(今江苏盐城)的盗匪,慕名悄悄地拜访了王弥,双方经过一番交谈后,迅速达成一致意见,两方结为同盟,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

    送走盗匪头领之后,王弥心思便活泛了,知道这伙盗匪想借着自己的名声扩大队伍,自己却可以借着这伙盗匪干出大事来。

    “将相王侯宁有种乎?”若是能借助江东的势力割据了淮南之地,那将来不管是北投朝廷接受招安,还是南投江左作为晋身之资都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王弥和盗匪勾结,先是联络徐州、江左要求他们资助,并开始置办兵器仗甲。在做好充分准备后,于公元300年春天起事,瞬间就聚得万余人马,先后后攻陷了射阳县等地,声势大振。

    得势之后,王弥自称镇东大将军,并封自己家童王桑为中郎将,同时分封三名将军十名偏将军和二十名校尉,并提出了“反抗朝廷”的口号。一时徐州各地失意世家、落魄豪强纷纷响应,再加上江东的支持,不到月余王弥便聚得五万余人。

    王弥意气风之下率军一连攻陷了平安,淮浦和凌县包围了广陵郡治所淮阴城。

    听到王弥起事的消息,洛阳朝廷震惊,立即传诏都督徐、豫两州诸军事的校尉许超、徐州都督都尉陶侃立即出兵镇压。接令后许超命陶侃率领两万兵马从下邳出发,先在凌县以东大败王弥乱军,斩千余。

    江左琅琊王没有想到声势浩大的王弥竟然如此不堪一击,陶侃果然不愧是击败齐王大军的名将,轻而易举就打败了王弥。不过王弥的失败,却让江左人慌乱起来。自古守江必守淮,如今朝廷大军一步步朝着淮南挺进,怎能不让江左上下紧张不已。

    中原大乱给了江左扩张的时机,他们不但将荆州南部收入囊中,同时还拿下了淮河沿岸的一系列重镇,控制了徐州淮河以南的土地。可是如今陶侃的到来一下子让江左紧张起来,自从齐王被陶侃打败之后,陶侃就名传天下。

    琅琊王虽然不是英明神武之辈,但其麾下还是有不少人才,无论是王敦兄弟,还是陆机兄弟,都是少有的大才。在许超、陶侃出兵之后,司马睿立即召集麾下商议对策。

    “启禀殿下!北方大军来犯,从正阳关架起浮桥,渡过淮河,包围了寿春,已攻打十余曰了,寿春守将前来求救,请殿下定夺。”

    自从朝廷平定了各地藩王之乱后,司马睿内心之中,最惧怕的就是朝廷大军,一听大军围了寿春,吃了一惊,吓得刚喝下的酒,又变成冷汗,从额头上冒了出来,口中喃喃地说道:“这……这……”却拿不出主意来。

    在坐的王敦内心有点鄙视,立即起身道:“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臣保举一人,必可杀退许超。”

    琅琊王喜道:“处仲,保举何人?”

    王敦道:“曾经的豫州刺史,现任扬州刺史温羡,乃并州世家出身,为人恭谨有礼,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与兄弟六人并称六龙。此人用兵可比韩信,由他领兵,出援寿春,破敌必矣!”

    琅琊王听了大喜,说道:“就依处仲所奏,速传令给温羡,任命他为征北将军,节制荆徐豫扬四州诸军事,让他领兵出援寿春,击退来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