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清弊主 > 第367章 欧洲威胁论

第367章 欧洲威胁论

,战事已经结束?”

    见康熙并未一口回绝,胤祯精神一振,立刻侃侃说道:“回皇阿玛,即便不能赶上欧洲大战,咱们也不至有何损失,顺道还可以开通到欧洲的航线,在非洲建立据点,并与法国、西班牙建立良好的关系。

    欧洲之地,地狭国众,其疆域与我大清相若,却有数十个王国之众,是以欧洲诸国皆是侵略扩张成性,不仅在欧洲本地争,随着新航线的开辟,在海外各地亦是纷争不休,这是欧洲人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劣根性,不可能改变。

    也正是因为欧洲地狭国众,所以各国也都习惯了联盟抗衡强国,从反瑞典同盟、反法同盟都可以看出一点,他们的这一习性,是儿臣最为担忧的,大清的富庶,欧洲各国都垂涎不已,一旦他们结束了内部的纷争,壮大了实力,儿臣担忧欧洲各强国会联盟来攻打大清。

    各国之间,皆是利益至上,不存在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要各国存在共同的利益,他们便极有可能联手,这并非儿臣杞人忧天。

    欧洲各国正因为侵略成性,所以他们对武器,特别是战舰和火器的研究是不遗余力,之前百余年时间,欧洲的火枪火炮战舰就远远优于前明,直到我大清海军的火炮出来,才挽回这一劣势。

    不过,欧洲人在自然科学、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远远超越我大清,而且他们也犹为重视这些领域的发展和研究,此类杂学,虽然无益治国,却能极大的促进武器的开发研究,反观我大清皇家海军,至今仍在为找不到足够的杂学人才开发研究武器而发愁。

    此消彼长,不消十余年,欧洲各国在武器上就可能再次反超我们,火器的先进与否,已经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败,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说到这里,胤祯稍稍停顿了一下,伸手端过茶杯,呷了口茶以润嗓子,康熙还是第一次听闻有人从欧洲的地域来分析欧洲人的习性,分析欧洲对大清的潜在威胁,听胤祯说的头头是道,又举例譬说,不由深以为然。

    胤祥却是未料到老十四对欧洲的认识有如此深刻,难怪他要攻占南洋,大力发展海军,原来是怕欧洲各国联手来犯!

    胤祯呷了两口茶,见康熙神情平静,并无不耐的表情,便接着说道:“人才培养非一夕之功,欲在十数年内追上欧洲,实属奢望,是以,儿臣设想,在打压欧洲的同时,融入欧洲,如此,大清不仅能彻底的了解欧洲,随时掌握其动向,还能坐享其研究成果。

    法国乃是欧洲强国,又与英国隔海相望,而西班牙又紧邻法国,若能在西班牙或者是法国取得立足之地,便可随时掌握整个欧洲的动向。

    再有,西班牙、法国、英国、荷兰、在美洲、非洲都有大量的海外领地,大清不能白出兵,自然要有极大的好处,战前可以找西班牙、法国捞好处,战胜后,可以在英国、荷兰捞好处。出兵欧洲,实际上就是抢占海外领地。

    出兵欧洲,炫耀大清武力,扬国威于域外,还能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使他们不敢在南洋一事上与我们纠缠,对澳洲亦不敢有觊觎之心。”

    原来老十四是打的这个算盘,出兵欧洲不仅免除了南洋海战,还可获得海外领地,还能在欧洲立下脚跟,这算盘打的可是够精了,略微沉吟,他才问道:“若是在欧洲战败了,将是什么后果,你想过吗?”

    胤祯微微笑道:“皇阿玛,欧洲各国足足打了十年,此时,双方皆已是筋疲力尽,可说是强弩之末,大清投入三、五万生力军,不论是加入哪个阵营,都足以摧枯拉朽。更别说,我中国之兵法博大精深,岂是欧洲所能媲美?儿臣、十三弟、五哥、二哥、大哥不论谁领兵前去,都足以横扫欧洲陆军。”

    一听胤祯将老大、老二都带了出来,康熙双眼不由微微一眯,这个老十四,竟然还有让老大、老二带兵前往欧洲的想法?仅是这份胸襟,就实属难得,老十四上位,倒不虑有兄弟骨肉相残的悲剧,老四呢?他对老四是什么态度?

    想到这里,康熙微微笑道:“老大胤禔急功近利,欧洲局势纷乱复杂,他岂能应付?老五胤祺心性甚善,为人敦厚,亦是不宜,老四胤禛,为人冷峻,处事沉稳,又善于隐忍,你以为如何?”

    听的这话,胤祥心里一跳,皇阿玛是什么意思?四哥并不擅长兵事,大军远征欧洲,岂容儿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