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清弊主 > 第335章 秘密立储

第335章 秘密立储

不赞成海外分封?还是看穿了南洋舰队的企图?快速的整理了一下思路,他便从容回道:“回皇阿玛,夺取南洋,势在必行,即便是为此与英、荷两国开战,亦在所不惜。

    南洋舰队的统领刘知生在捷报中并未细述与荷兰、英国交战的具体情形,料想并非大战,不过,要攻占噶罗巴,掌恐整个南洋,与荷兰开战是早晚之事。

    英国是新兴的海上强国,十几年前就在莫卧儿帝国建立了国中之国进行掠夺,对南洋的香料贸易也大加插手,这两年正试探着进入南洋,据西班牙人言,英国已起意占据婆罗州,我们与西班牙、荷兰开战,英国极有可能乘火打劫,将势力延伸入南洋。

    由此判断,夺取南洋,极可能要与西班牙、荷兰、英国这三大西洋海上强国同时开战,不过,这三国之间,历来关系紧张,曾多次对战,联手与海军作战的可能性较小,但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国与国之间,历来是利益至上,海军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儿臣计划一旦攻克了噶罗巴,立即就掉头攻占满刺加,一旦掌握了噶罗巴与满刺加这两处咽喉要地,便大肆修筑炮台,将西洋诸国拒在南洋之外,一年之后,即便三国联手来攻,亦是不惧,凭借炮台和海军的火炮足以与三国联军一战。”

    听闻与三国同时交战的可能很大,康熙眉头不由微皱,三国皆是西洋海上强国,真若联手,舰队规模绝对数百艘之上,那可不是开玩笑的,看来,要取澳洲,还得先打败这三国联军才成。

    欲打败三国联军,海军必然要全力以赴,一年之后,海军会是什么规模?至少是三万海军,近百艘战舰,而且战场在南洋,老十四也铁定会亲至南洋坐镇指挥,不让他去南洋,南洋舰队别人怕是根本就无法指挥,万一战败,这数年心血可就毁之一旦,让老十四去南洋,又担心他拥兵自重,让海军滞留南洋不归,南洋舰队眼下就已经是如此了。

    左思右想,康熙亦是大感为难,更改立储制度是大事,取澳洲,南洋更是大事,原本是两件毫无瓜葛的事,因为老十四,却成了两难之事!稍稍沉吟,他才试探着问道:“先前,你对立储制度颇有微辞,可是有良策?”

    胤祯未曾想到康熙竟然从南洋战略一下又跳到立储这上面来了,也不清楚康熙这东一榔头,西一棒棰的是何用意,不过,康熙有秘密立储的想法,他是一清二楚的,略微思忖,他才谨慎的回道:“回皇阿玛,前明对皇子实行分封制,采取分封而不赠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结果是培养了一批饱食终日,碌碌无为的皇族,原本是强干弱枝之策,却造成了干枝俱弱的悲剧。

    相比之下,我朝皇子制度则优越得多,众皇子自小勤学苦练,成年后又开牙建府,封爵办差,能够发挥一己之长,上为君父分忧,下为黎民谋福,如此,对朝廷、对众皇子,对百姓皆是大好,唯对储君极不公平,因为储君成了众兄弟的竞争目标,事事皆被挑剔,极易使太子进退失据,犯错不断。”

    说到这里,胤祯抬起头看向康熙,道:“皇阿玛,儿臣能说心里话吗?”

    康熙闻言一怔,又有逆耳之言?不过,他还是点头道:“你是皇子,而且是才能出众,又一心争储的皇子,立储制度的利弊,你看的很清楚,朕欲革新立储制度,把你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以供朕参考。”

    胤祯欠身说道:“回皇阿玛,我朝培养皇子制度极优越,不应有所变动,所改者,应是立储制度,儿臣窃以为,该以秘密立储为上。”

    秘密立储!康熙听的一惊,这正是他心里所想的,老十四竟然也是这般想法!那看来,秘密立储确实可行,他微微颌首道:“接着说。”

    胤祯沉声说道:“儿臣先说公开立储的缺点,对于太子而言,开始自然是唯稳为上,韬光养晦,以期能顺利继位,被一众皇子合力攻讦,发现无法稳定,便会采取极端手段。此两者皆不足取。

    对于众皇子而言,唯有搬倒太子,方能有机会,自然是不择手段,合力打击太子,根本不会顾及所做所为对朝廷对百姓是利是弊?更有甚者,恶意触犯朝廷纲纪,败坏官场风气,刻意打击朝廷善政良法,一切以扳倒太子为准则。

    如此争储,既不利国,亦不利民,反倒是祸国残民,堪称恶劣。”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