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清弊主 > 第157章调将不调兵

第157章调将不调兵

 胤祯沉『吟』了下,心道也不是什么机密的东西,便道;“护军营是禁卫军之一,分上三旗和下五旗,护军皆是自八旗中满洲、蒙古精兵中遴选,上三旗的主要是负责是守卫宫殿门户,稽察出入,皇帝出巡时扈从,驻跸则保卫御营。下五旗则是守王公府门。”

    广州,粤海关,粤海关监督朱延志见十四爷没来,却送来近六百人的强助,而且连王命旗牌都送了过来,心里大为振奋,他上任粤海关监督这四个月来,着实是憋屈到了极点,不仅安『插』下去的人手被排挤,就连他这个监督也几乎被人架空。

    粤海关号称‘天子南关’是四大海关之首,以前每年的税额占了四大海关总税额的六成,可谓是富的流油,广东大小官员纷纷往内安『插』自己的亲信,上至总督,下至知府,无一不是如此,这也是朱延志倍感棘手的地方。

    不过,自上次十四爷来广州整顿十三行,连扫两广总督和闽浙总督的面子后,朱延志的胆气也足了许多,十四爷这是有意做给他看的,只是当时限于清洗之后,没有足够的人手维持海关运转,这才没有动手。

    现在要兵有兵,要人有人,而且又有王命旗牌在手,他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当下差票四出,令人缉拿一应他早就暗中调查清楚的各级海关吏员。

    粤海关各总口分卡立刻就是一片混『乱』,眼见各委员吏头纷纷被抓,海关上下人等都是惊恐不安、人人自危,亦不乏机灵的急忙谴人四处报信求援。

    广州一众大小官员闻讯亦是万分惊讶,平日里闷声不响的朱关宪怎得一反常态,突然间就翻脸不认人,一众官员平日里可没少拿海关亲信送的孝敬,这当口,自然要出面回护,以免寒了下属的心,不过一个个官员赶到海关署衙,看到竖立在门口恂郡王胤祯的王命旗牌后,立时都打了退堂鼓。

    朱延志一口气拿了三十五个大小吏员,上至总口委员,下到书办,各级皆有,并放出风声,三日内三倍退还一应贪贿银两者,革职处理,逾期者,送上海交海关总署总监督恂郡王胤祯处理。

    送去上海,那会是什么结果?一应吏员就是用脚也想的到,十四爷整顿海关,可正需要人头立威,运气好,站笼处死,还能留个全尸,运气不好,就是斩首的下场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犹豫,一众人等立刻就根据宣布的各自的处罚数目,谴人回家拿钱,这些年,他们哪个不是赚的盆满钵满,拿钱赎命,谁不愿意?

    提心吊胆过了两天,见朱延志手段还算温和,广州一众官员不由大松了口气,不牵连到他们身上就好。不过一想到,就此断了财路,一众官员心里又愤愤不平起来,观望了两天,见广东巡抚、提督、布政使、按察使等一应大员都没事人一样,一个个也不由大为沮丧,捏着鼻子自认倒霉。

    朱延志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大好机会,一边张贴告示招募寒门子弟,一面在海关大肆清洗,几乎将粤海关从上到下的吏员、杂役都彻换了一遍,同时推出新的海关制度,一举将粤海关整合成铁板一块。

    相比于粤海关,闽海关就轻松多了,监督于准在胤祯驻扎泉州时,就开始着手整顿清洗,福建一应官员根本就不敢言声,在得到三百被淘汰下来的海军学员之后,闽海关从上到下也是焕然一新,新的海关制度推行根本就没遇一丁点阻力。

    胤祯发王命旗牌整顿粤海关的消息传到浙江后,浙海关一众吏员立时就掀起了一股请辞风『潮』,浙海关监督汤之旭见此良机,哪里肯如此轻易罢手,他比朱延志和于准更狠,以上任后所征税额为标准,上翻三年,要求凡是请辞吏员必须吐出三年的差额,否则不准请辞。

    汤之旭一面勒令清退,一面招揽人手,同时还向江海关催要熟悉海关业务的吏员,居然在没有胤祯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有条不紊的将浙海关上下整顿一新。

    八月初,胤祯在上海就先后收到了于准、朱延志、汤之旭三人关于海关整顿的详细呈报,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能够平稳顺利的推行新的海关制度,胤祯不觉心头一松。原本还准备粤海关整顿之后亲往浙海关一趟的,没料到这个汤之旭能力竟然如此出众。

    他对汤之旭了解不是很深,只记他是有名的清官汤斌的孙子,康熙四十五年进士,是从左通政迁到浙海关的,看来是个人才,得多多留意。

    第157章调将不调兵

    第157章调将不调兵,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