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清弊主 > 第155章 太子的橄榄枝

第155章 太子的橄榄枝

动区、实验区基本都是按照自己所设计的草图布置,不由颇为满意,转了一圈下来,早有教习带着一众生员在学馆前候着了。

    李锦见胤祯兴致颇高,便躬身说道:“农学院是恂王爷首创,这些生员皆可说是王爷门生,王爷难得来一次江宁,还请王爷稍作训示。”

    扫了一眼皆是肃手恭立的一众生员,胤祯点了点头,前走了几步方扬声说道:“农学院初创,尔等皆是江南各府县举荐而来的品学兼优,才学出众之辈,本王深感欣慰。

    农业是什么?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商业之本,是人口繁衍的根本,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而农学院则是农业的根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农学院的兴盛将直接关系到大清农业的发展与兴盛。农学院的创立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日后,朝廷对农业还将大力扶持,还将成立更高等级专门从农业管理的职能部门,农业人才将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才。

    你们是农学院第一届生员,本王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将成为大清的骄傲本王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你们之中将有不少人会被载入史册,名流千古。”

    说到这里,胤祯一顿,一众生员立时被他的这番话激励的热血沸腾,但一个个都强行压制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以免胤祯面前失仪,不过却都仰起一张张因兴奋而胀的通红的脸,两眼一眨不沾的盯着他,生怕漏过了任何一句话。

    农学院的创建本就是开天辟地之创举,从农学院四年结业,便授于正九品的实职更是打破了唯有读书方能入仕这一承袭千年的规定,使得所有人都看到了从事农业的前景。但从来没人把农业抬高到这种高度,他们连做梦也不敢想过,会因为学农而名传千古。

    这时代的人咋就没学会鼓掌呢?鼓掌可是很能够调节气氛的,要不要先在海军灌输一下?胤祯也就只想了一下就打住了,这年头,等级制度太森严了,怕是很难流行起来。

    迎着众人炙热的眼神,胤祯接着道:“荣誉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身为农学院第一届生员,你们肩上责任也不轻,你们将是以后历届农学院生员的楷模,所以你们必须要以身作则,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去学习研究农业,为后面所有的农学院生员树立榜样。

    本王今天为什么要用白话训示,就是在这里带一个头,你们不论是著书立说,还是到田间地头指导,面对的都是广大的不识字的农民,本王要求你们尽量要用白话,之乎者也,农民们听不懂,你们说了也是白说。

    另外,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严谨的习惯,不要用虚数,要数据详实,力求准确,不能似是而非,这不比写文章,没写好,可以马上重来,农时是误不起的,一丁点的失误就可能导致一府一县谦收甚至是绝收,你们要明白这其中的重要性。

    最后,本王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为大清的农业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从农学院出来,两江总督噶礼便趋步跟上胤祯,陪笑道:“恂王爷,天时已经不早,下官在不远的‘缘聚居’订了一桌席面,还望王爷赏脸。”

    胤祯也正觉肚饿,带着钦差仪仗回到织造府至少得半晌,而噶礼一再相邀,相必是有事,因此稍作沉吟他便含笑道:“噶大人再三盛情相邀,本王若一味推辞,倒显的不近人情了。噶大人请。”

    “恂王爷请。”听的胤祯同意,噶礼不由松了口气,整个两江官场都知道,宴请十四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躬身待胤祯上轿,他才转身上了自己的轿子。

    ‘缘聚居’就在元武湖边,距离农学院不是很远,占地广阔,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是应有尽有,在江宁也是一流的大酒楼。

    噶礼一早就命人将‘缘聚居’包了下来,一行人一进‘缘聚居’,噶礼就陪着胤祯直趋后院,一众官员自在前院大厅就席,亲卫扈从也自有人招待安排。

    进入后院,待见的一席只有噶礼与自己两人,胤祯便知噶礼确实是有事跟自己商谈,果然,待的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噶礼就屏退了屋里侍侯的一应人等,用茶漱了口之后,才开口说道:“十四爷文才武略出众,又擅长经济之道,论眼光见识更是无人能比,实乃国之柱石,而今又自立一党,皇太子心甚喜之,特谴下官探询,可有能相助之处?”

    第155章太子的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