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红楼小丫鬟 > 红楼小丫鬟(全本)_分节阅读_58

红楼小丫鬟(全本)_分节阅读_58

虽然落魄无依,但气质婉然,举止间十分有规矩,不过是乍然见到日思夜想的女儿方如此失态,待得哭过一场,便缓了过来,攥着香菱的手回过身,当头就对蒋玉菡跪了下去,泣道:“我给蒋大爷磕头,我给姑奶奶磕头,我谢过大爷和姑奶奶对英莲的恩典!我都听林姑娘说了,若不是姑奶奶恩典,我的英莲早不知如何了!”

    原来杨海所托那人消息并不灵通,官职也不大显,虽早受到托付,却被年初返乡的黛玉赶了先,先寻到了封氏。

    当年英莲失踪,甄士隐夫妻悲痛欲绝,偏生家里被葫芦庙炸供引起的大火烧光,少不得投奔到大如州封肃处,封肃本嫌他们夫妻,半哄半骗,拿着他们折变家业的银两将就着给置办了些许薄田朽屋。不过一二年,甄士隐跟着跛足道人出家,封氏便跟两个丫鬟相依为命。

    主仆三人做些针线卖了度日,谁承想娇杏竟被后来做官的贾雨村要去做二房,封氏身边便只剩下一个丫鬟了,因贾雨村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送她,封肃便又跟她好了起来,竟又设法将封氏另一个丫头也送给富家做妾,封氏便只孤零零一个人了。

    封氏曾做过望族主妇,也有三分心计,眼瞅着父亲如此相待,兄弟子侄也嫌弃自己,便将贾雨村相赠的银子私藏了二十两,幸得如此,方在五年前封肃去世后,兄弟子侄撵自己出门,自己才靠着这二十两银子回到阊门城仁清巷赁了一处居所,靠卖针线也还过得去,只是每每想到幼年失踪的女儿,往往痛哭流涕,难以自已。

    黛玉打发人寻到封氏时,说明缘故,封氏欣喜若狂,毫不迟疑便去见了黛玉,又听黛玉说起香菱的形容相貌,便确定了五分,再听林如海查清,便有了十分,急不可耐地就进京城来。黛玉与琳琅交好,素怜香菱为人,索性打发人送她进京,连带又送了两箱东西给琳琅。

    封氏咬牙切齿地道:“贾雨村那个狗杂种!亏得老爷资助他上京赶考,后来做了官还对我许诺说替我寻找女儿!谁承想,他明知英莲是我女儿,偏偏还判了那样的案子!真不知道这样的人,如何偏就当了高官,享了富贵,只可怜我的女儿日日吃苦受罪!”

    蒋玉菡奇道:“这话怎么说?”

    香菱皱起眉头,亦问道:“娘说的我竟听不懂,怎么偏和贾雨村有关了?”

    封氏含泪道:“林大人如今是应天巡抚,翻了当年的案宗,找到了当年被贾雨村寻了不是流放了的门子,原来他竟是当年葫芦庙里的小沙弥,也曾件过我家英莲,后来英莲被拐后住在他家隔壁,他早就认出来了!那件案子有他出了大力,贾雨村方为了巴结四大家族,判了案,因恐那门子道出他贫贱时的旧事,便寻了不是流放了那门子!”

    香菱不禁落泪道:“原来,在那时,就有人知道我的来历父母了,而且还是所谓的父母官大人,只为了巴结人,便将我之一生置于不顾。”

    封氏又抱着香菱哭了起来。

    蒋玉菡听得唏嘘不已,问道:“如今甄太太寻到了英莲,有什么打算呢?”

    作者有话要说:好像又晚了,顶着锅盖跑~~~~还有一更,可能会比较晚,之后能接上存稿,明天更新就能早一点了。

    第60章 060章:

    封氏有些犹豫地看了英莲一眼,英莲忙道:“娘在哪里,我便在哪里。好容易有了娘,好容易才有家人,纵然清贫些,我也甘之如饴。”

    听了这话,封氏禁不住泪珠莹然,对蒋玉菡道:“我想带英莲回家。虽无安身之处,到底远离京都,也远离那个薛家。在阊门,我们母女俩做些针线卖,也能勉强糊口。”

    听到回家二字,英莲又是泪水涟涟。

    蒋玉菡沉吟片刻,对英莲道:“你且带令堂去洗漱一番,住上几日,等林姑娘送姐姐的书信礼物送到西山大营,得到姐姐回信,你们便和这位林家的大叔一同回乡,岂不便宜?”

    那车夫忙笑道:“小人乔中,姑娘吩咐了,倘若甄太太和甄姑娘回乡,便与之同行。”

    封氏感激不已,道:“如此,岂不是太叨扰了?”

    蒋玉菡笑道:“算不得叨扰。况香菱的卖身契还在姐姐手里,总要告诉姐姐一声,拿了卖身契,复了英莲的原籍,你们才好回乡。”

    封氏忙携着英莲磕头,蒋玉菡连呼不敢。

    如此英莲便搀扶着老母亲去自己房里洗漱,拿了琳琅给自己的衣裳给她换上,这边蒋玉菡又叫老赵款待乔中住下,又打发人去寻给西山大营运送辎重的兵士来,几次相托,也是极熟悉的人了,依旧托他们将两箱东西带给琳琅。

    东西送到的时候,天色已晚,可巧杨海正搀扶着琳琅饭后散步回来。

    听到关于东西的来历,琳琅想了想,笑道:“香菱和她老母亲团聚,我的心事也了一桩。这林姑娘,忒大方了些,走前送了我许多书籍笔墨,如今又送来。不必看我也知道,无非是些笔墨纸砚书籍绣花样子苏绣玩意儿。”

    杨海笑道:“我拿进去你再看。”

    先送琳琅进屋坐好,又给她倒一碗水壶里温着的羊奶,方出去一手拎着一个箱子回来。

    琳琅喝完羊奶,看着杨海轻轻巧巧地打开箱子。

    两口箱子都不甚大,果然如琳琅所言,一口箱子里装着半箱整整齐齐新书,书上两套笔墨纸砚和一封封固完好的书信。另一口箱子里装了半箱各色绸缎和苏绣、重锦、绣花样子等等,更妙的是还有四瓶社前春茶。

    琳琅拿起书信打开,抽出梅花笺子,略一浏览,抬头对杨海笑道:“这林姑娘是个有心人,猜到甄太太必会带着香菱返乡,故让我安心放行,待她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