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花漫村田 > 一百七十八章 点醒李稻

一百七十八章 点醒李稻

诸不喜为由推脱了。现在爹明里暗里贬自己,夸诸,而且还说到自己令家里没了银子,这令他心里极不是滋味。诸有什么好,就是一副好皮囊,书没看几本,天天在地里蹲,名人不认识一个,在外面为家里涨脸的都是自己。

    李稻越想,心里越上火,头脑一热,冲李老爷子吼道:“你们个个都夸诸,别忘了,我也是秀才。我是中了秀才多年的,又一直看书。大家想要举人光耀明楣,还不是要靠我。别人家为个举人,不知道要投入多少。我身边的朋友,哪个家里不是几十两零花的给。就咱们家,对我不管不顾,还要我近身伺候娘。家里二妹的事也还要我帮忙。人家家里,都是什么也不敢烦秀才,就等他一心考个举人,得个官,带携全家人的。”

    大家听着李稻的吼声,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傻着个眼看向李稻。

    这里离李诸家近,李诸的孩子们听到李稻的吼声,个个惊讶的看向院外。李海皱了皱眉,滨滨笑着道:“娘。中了秀才月月几十两月钱,啥事也不用干,难怪那么多人想考。”

    邓氏小声地喝斥道:“没有这回事,你们看看你们的舅舅、姥爷,怎么可能不干活?你们二伯说的应当是有钱人家,有钱人家也是要每年收个租子、每月查看铺子的,他说的不干活,可能是人家干活时,他看不到才这样说的。”

    李波撇了撇嘴道:“他肯定以为干活都是要背向天,脸朝地的种地。才算干活。”

    李涛笑了笑。道:“二伯不知道人家商人是做什么?”

    李海接着道:“这样才好。这样他就不知道咱们家铺子的好坏了。”

    邓炽听到这,插句道:“知道又怎样?这是分家后,用自家钱买的,与你们二伯不相干的。”

    滨滨点点头道:“是这样。海哥、涛哥、波哥,咱们家以后置东西,买块地买间铺子,这样二伯就会以为铺子便宜,不然咱们也不会错着买。”

    李海哥仨听后都高兴地点点头。邓炽抱了抱滨滨,每次滨滨一提古怪的东西,眼睛都会闪闪发光。

    邓氏在旁边听着点点头,心里甚是欣慰,家里的孩子个个都是有主见。

    回到院子里。李稻越说越觉得自家有理,慢慢降了下声,理直气壮地对李老爷、李渔、李诸道:“书院缺银子,向咱们先生募集。咱们帮忙是大善事,是积德的。大哥家没有钱。有猪就应该出猪。爹一个人吃不了许多,且有大哥及三弟伺候,又与大哥、三弟、大姐一起吃食,都花不上银子。爹现在种的地、养的猪,都用不上了,可以卖了,凑上一份。诸弟是秀才,以后要考举人的,别老是与大伯家来往,跟着做商人做的事,平白地作贱自己的身份。三弟你将镇上的铺子卖一卖,将卖铺子的钱拿来凑个份子。我听人说你买了几十亩的山地,你们家人小,种不下那么许多,也卖一些,将咱们家的份子凑大些。这样,咱们李家的份子大,在外面也是体面的事,积了德。明年,可能我就能中个举人回来了。”

    众人一听,都气乐了,这是怎么回事?李稻怎么将自家的东西都分好一样?

    李老爷子听到这, 深深地叹了口气,这时他宛若想通一般,也止了哭泣,对李稻道:“你去睡吧,明儿我你大哥跟你回家,将你娘接回来,咱们李家以后就当没有你这个儿子。”

    李稻一听这话,当场就傻眼了,好一会儿才回过劲来,小声地哄着李老爷子道:“爹,你是醉了,这说的啥话。我是秀才,光这身份,就是光宗耀祖的。爹,你这句不认,咱们老李家的祖宗可不饶你。”

    李老爷子目吡地看着李稻,道:“你说说,说说这次在外面又闯了什么祸事?不要安什么积德,什么为学院募款,你这些就是幌子。你去看看,有哪间学院是缺银子,那些大地主,哪个不上赶地给学院奉上银子的。”

    李稻叹了口气,看了众人一眼,想了想,道:“爹,我最近缺银子不假,但是我在的那个书院,溪悦学院缺钱,这也是真是。我岳父不是没有想过向地主募集。可是,现在有钱的一心想上敏儿爹,就是邓举人的书院,又岂会募得到银子?”

    李渔、李诸听后惊讶地看向李稻,李稻叹了口气,摸了摸酒壶,一下打开,倒了杯一饮而尽,小声地、缓慢地道:“邓举人请了赵御学士在学院里坐镇。现在,有学问的,有钱的,都想成为赵御学士的弟子,不止读书少些歪路,以后仕途,也有个人带路不是。”

    李诸听后摇了摇头,道:“这些人的门下,哪是那么容易拜下的。”

    李稻接着道:“这个大家都知道。赵御学士没有收弟子,但是每个月在邓举人的学院讲读三次,就冲着这个,很多人都转到咱们镇上的学院就读。”

    李老爷子哼了声,道:“你别在瞎唬人,一个学院怎么能不断的招人?一个学院又怎会少束修,少学生?”

    李稻叹了口气,自顾自倒了杯酒,道:“院长心里不舒服,也学着想请好的先生。上个月,几经打听,有位御学士,直谏。离朝。我呸,他同意一个月到学院上三节课,一节课要一千两银子。院长说他刚离朝,名气大,朝上有人脉。咱们这些小学院,哪来那么多的银子,院长才出此下策。说以后招多些有钱的人家的孩子,补上这个洞。现在大家帮个忙。出了钱的人家,以后都可以入咱们学院。”

    李渔哼了声,道:“咱们自己镇上有学院。肯定不去你们那边的。”

    李诸想了想。对李稻道:“二哥。你们请离朝的人讲课,你们有没有问过他有没有想法,他是否要回朝的。这收得那么贵,八成是想与天子斗的。如果出了事。你们这不是害了他的学生。学院也是要被连累的。这个份子,咱们家不能凑。更何况,咱们家现在也没有余银凑。”

    李稻少年秀才,这几年只是学会了吃喝嫖玩,荒废了学业,但本是个聪明的,听李诸这样一说,想了想,也是通透的。惊出一身冷汗。

    李稻自语道:“这可如何是好,岳父那,现在铁了心请人。这可怎么办?”

    李诸想了想,道:“二哥,你与小二嫂子说道说道。让小二嫂子回家与她爹说说。她爹是个疼闺女的。可能听得进去。而且,一个学院能收的学生有限,你们邻镇肯定也是有学生。这又不是商人的生意,还能被抢了去。”

    李稻一边听,一边点头,第一次,正眼深深地看了李诸一眼。

    只见李诸面如冠玉,眉清目秀,现目光炯然晶亮,宛若黑夜里的明星般。李稻突然想起李诸最近做的事,以前做的事,突然觉得,或许,像李诸这般嫡仙似的人,可能都有项看透东西的本事。要不然,战乱前,市井无声无息,突然提醒自己储粮。(薇语:可能醉了,忘了李诸说过是从邓举人处得的信。)

    人就是这样,觉得他好,就样样都是好的,反正好的东西都给李诸加上。

    李稻想了想,对李诸打了个长辑。李稻这一举动,将李诸吓得跳了起来。李渔一把将李诸拉到身边,避过李稻的道谢。李老爷子奇怪地摇头问道:“就两杯都醉了,也太不经喝了。”

    李稻听后,一边说谢谢,一边装着晕倒,这样脸面上好看些,再怎么说,自己之前做的事确实是不太对得住李诸一家。

    李渔看后摇了摇头,将李稻背回吴二嫂的房子里。

    李诸看着俩位哥哥的背景,笑了笑,知道二哥不会突然犯浑,心里舒坦了,一边扶着李老爷子回房,一边对李老爷子道:“爹,你放心,二哥醒来后,就不会想钱的事了。”

    李老爷子点点头,接口道:“诸,刚刚,你与你二哥说的事,我听了,但是不太清楚。你与我一一说说。”

    李诸笑着点头道:“刚刚二哥说他的岳父想请位刚退朝的御士子做夫子,可是这位要收一千两一课,差不多是两柱香的时间吧。”

    李老爷子听后惊讶道:“这太贵了。”

    李诸接着道:“是这样,退了朝的御士子,朝廷仍有发月例钱的,还另有赏地,朝廷还请了人伺候的。一般出来讲学,都是分文不取的。而这位不只收钱,还一千两一两柱香,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急缺钱,吃用都不用钱,在什么地方缺钱呢?两种可能,一种是想回朝,第二种,就是与天子斗。如果想回朝,那更应该分文不收地教书育人,桃园满朝时,又怎会回不了朝廷?他这收得如此贵,八成是想与天子斗。爹,你说这样的事,咱们当然要拦着。这不止不能干,连想一想都不能有。”

    李老爷子听后惊出一声汗,腿脚突然不利索,一个趔趄,酿跄,酿跄的进了厅堂内,李诸忙将李老爷子扶到椅子上坐好。

    ps:

    520,我爱你!感谢各位一直支持《花》的各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