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道剑仙星 > 道剑仙星第7部分阅读

道剑仙星第7部分阅读

   场主来了个乘火打劫,他背后有王侯撑腰,在自己的场子里自然是一手遮天。

    那几个斗技团怎敢不从,纷纷派出最厉害的斗者。

    这种斗技,只许赢不许输。

    真他妈黑!秦风都忍不住在心理骂了句,他可是在“夜刀”身上押了五十枚中品!

    觉术,是道术七绝中体道一派的顶尖绝学,觉醒身体万千微尘之意。此术修炼极其苛刻,没有体道高人从旁指点,极易练出岔子。

    按秦风的理解,就是修者以细胞为单位开发身体潜能,这牵扯到万亿计的细胞,甚至牵扯到基因!

    此术同样早于太晶的应用,发展至今功法已经登峰造极,没有得到确切的法门和指导,历经轮回的秦风也不敢轻易触碰。

    看那背刀少年被六个成名斗者围住,秦风眼神一凛,心道:那就让我见识下你的觉术吧。

    第二十三章 千里之行

    其实秦风已经判断出斗技结果,不止因为“夜刀”不可能死在这种地方,还有场主的行为。

    场主这回看起来是要灭了使用觉术的“夜刀”,实则再次开盘引人下注,摆明了是让人买“六人帮”赢,使得“夜刀”的赔率很快超过了一赔十!

    场主和那几个侯门贵族,肯定暗中大买“夜刀”!

    “夜刀”的觉术神通虽然显而易见,但场主敢一口咬定,难道是因为场主见多识广,目光独居吗?搞不好跟“夜刀”也是有私下联系的……

    秦风不打算想下去,因为事情的复杂程度已超出推理的范畴了,也许能猜中幕后答案,但也只能是猜测罢了。

    很快产生的斗技结果,验证了秦风的分析。

    尽管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夜刀”死定了,尽管那六个顶尖斗者早有准备各个凝气在刃,尽管他们配合默契将“夜刀”围在阵中,却还是在交手片刻后……一一血溅当场。

    让秦风吃惊的是,“夜刀”这次依然没有使用丝毫真气,完全凭借觉术打造的强横身躯、凭借那诡异的速度、凭借一口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钢刀取胜。

    他游刃有余的穿行在六人的合围中,只找准他们绽气的缝隙出手,杀掉六人只用了六刀!

    观众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他们的心很快就愿意接受这一切,尽管九成九的人都输了钱,可是他们早已习惯在这里输钱,更习惯为胜利者欢呼,“夜刀”是一个新的传奇!超过“锤神”,超过以往所有强者的传奇!

    秦风用斗票兑来赌金,六百多枚中品太晶,斗技场方面干脆送了储物袋来装这笔巨款……

    这绝对是个大数目,绝对是该收手的数目了!

    可正在此时,场上正要退场的“夜刀”,在万众举目下,突然向看台某处挥刀一指!

    所有目光追刀望去,却发现所指处空空如也……

    在拥挤的看台上居然还能空出一个身位,引得观众们一阵惊奇,更闹不懂胜利者为何刀指此处。

    秦风一身冷汗,施展步法在拥挤人群中不快不慢地离场,方才“夜刀”所指之处正是自己!

    难道他早知道我在斗技场?

    还是说他神识强大到可以在这么多人中发现我?

    他来这里与我有关吗?

    那个星道老头来了吗?在哪?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问题一时间在秦风心中纠缠着,比如那少年从哪里学的觉术,比如那少年也不过十五六岁跟自己同龄,却已经结成玄阴真丹,更兼修觉术,这是何等的天才与强横……

    这些问题,让秦风出了斗技场依然头冒冷汗。

    秦风完全失了赌钱的心情:反正赢得已经够多了,当务之急还是领了道士资格,赶快去黑龙城送信,想办法好好提高修为才是!

    有了道士资格后,虽不一定能进驻道观,却有权在任意道观领取一份阴阳境功法。

    经过在道藏馆博览群书,秦风知道了七大派控制功法的细节——玉简。

    从阴阳境开始,所有功法都被封存在玉简中,并在制作时就下了禁制咒。

    修习者在神识进入玉简时,就会被下达一道只作用于神识的禁咒,只要将该玉简中的功法授予第二人,禁咒便会发动,轻者令人神识受损修为大退,重者可能还会丢了性命。

    获得玉简的人担心玉简丢失,被他人学去触动禁制,多是强记下玉简内容便将玉简毁去。

    这也是为什么,秦风没在汤厉行那找到功法。

    秦风不知道七道盟是如何控制七大派的,但光看到七大派控制天下修者的手段,就不得不感叹:他们果然是在以“道”治人,以“道”治世。

    ……

    在客栈里苦修了一天五气朝元,渐渐察觉到经脉中游走的五行真气随时可以调用,秦风缓缓收功,去宣道司领了道士名号。

    获得代表道士身份的绿玉腰牌,又拿上可以在道观领取功法的牒文,秦风谢过几人,离开了宣道司。

    临走时,那个道号驻云的青年道士追出来,塞给秦风一封推荐信,说是出于个人立场,推荐秦风去斩魔门修行。

    秦风拜谢,将信件收好,再是一番感激。

    驻云道人却拉着秦风一定要去喝口茶再走,秦风不好推辞。

    到了茶馆包间,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那驻云道人突然不好意思道:“想不到道友见多识广,也喜欢观看斗技?”

    这句话问的秦风有些汗颜,总算猜出这驻云道人葫芦装些什么了,但既然被人看到,那就不好隐瞒,于是谦虚道:“以前在书中看到不少江湖杂学,就想去斗技场实践下。”

    驻云忙道:“道友过谦,不瞒您说,斗技场我也算常客,观看斗技,也是一种修养,参与下注更是一种修养,这都需要一颗平和的心。”

    秦风觉得他越说越腻歪,但不好得罪,只能陪着聊下去。

    后来就聊到了“锤神”和“夜刀”那一场,驻云道人在这个话题上有意停停顿顿,给秦风留了余地。

    再聊一会儿,秦风听得明白,这个驻云道人根本是个赌棍,现在欠了一屁债,他在宣道司也只不过是个管理档案的小员,并非什么考官。

    秦风神识探他修为,只有玄阴三重而已,心中却道:难缠。

    这种一副君子谈吐的小人是得罪不起的。

    秦风一把抓出百多枚下品太晶,装进钱袋推给了驻云道人,什么也没说。

    秦风猜他就是看到自己下注,也未必知道下得都是中品太晶,故而不露声色,一副孝敬他老人家的样子,看他反应。

    谁知这驻云道人眼睛眨都不眨,一把就抓过那包太晶,口中说着“这怎么好意思”之类的话,话没说完却已经揣进了怀里。

    驻云道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道:“看不出秦道友来自小村,也有这种手笔,真是浅水困蛟龙呀。”

    秦风知道他绕来绕去,是想问自己哪来的太晶做赌本,于是计上心头,故作谨慎地跟他耳语道:“道长有所不知,我们那里是矿区,矿区……”

    “哦?!”驻云道人像是一下坐在了火盆上,差点激动地站起来。

    “不瞒您说吧……”

    秦风就将他发现矿脉的事,还有韩法成难为他的事,再加上汤厉行让他来考道士名号的事,都说了一遍。

    “那汤先生呢?”驻云道人得知汤厉行居然分了九枚中品太晶,大来兴致。

    秦风自然不会说汤厉行已经灰飞烟灭了,只说汤厉行把自己送到山宁城,便撒手云游去了。

    驻云道人点点头,道:“也好,也好,是应该出去避避风头。”

    这种人,不跟他说些来龙去脉,反倒遭他怀疑,万一被他查出些前因后果,将更加难缠,故而秦风将计就计,半真半假把谎话说个圆润。

    汤厉行有了九枚中品太晶,逍遥快活的云游修行,这再合理不过,驻云道人甚至露出羡慕的眼神。

    不一会儿他又想起什么,问道:“也就是说,那座矿脉韩法成现在还未报上去?”

    秦风赶紧摆摆手,紧张道:“诶,这个我可不敢说!道长莫怪。”

    “哦……”驻云道人若有所思。

    “道长,晚辈还有些事要去处理……”

    秦风抓住时机起身告辞,驻云道人心中记挂那座矿脉,客套一番与秦风一同出了茶馆,快步回宣道司去了。

    秦风知道此地不能再留,买了张去黑龙城的舟票,到了城外驿站,按舟票指引踏上飞舟,只等启程。

    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秦风静静修炼五气朝元,在旁人看来只是一团混元,并不引人瞩目。

    半个时辰,有人率先等不及了,冲前面架舟的几个修士嚷道:“喂,到底走不走啦?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一驾舟修士回头好脸答道:“客官稍安勿躁,再上俩人就出发。”

    其实飞舟中早就有十多个乘客了,挤得满当当,再上俩人就只能坐地上。

    那人更来气道:“都这么多人了,还等人?想太晶想疯了吧?!”

    他这一说,另外几个修为高些的乘客,也都跟着声讨。

    飞舟就是这点好处,可以一路不停,胜过单人出行。

    哪怕阴阳境五六重的修者,飞个几百里也要累的,这时若遇到杀人夺宝的歹人可是不妙。

    飞舟不但等于结伴出行,还有实力强大的舟行做背景,是目前来说最安全的旅行方式,所以哪怕票价高昂,乘客却从来不缺。

    另一驾舟修士似乎脾气不好,仗着自己有舟行后台,干脆一脸恶相地转来,骂道:“少跟道爷废话,坐不满人就是不开!不想坐就滚!”

    “诶?说什么?不想干了吧?”

    “开飞舟了不起啊?这他妈是飞舟吗?不过是晶胚法器罢了!”

    ……

    舟内立时陷入骂战。

    不一会儿,两个乘客交上舟票乘入,骂战瞬间平息,飞舟快速笔下文学。

    秦风觉得这一幕真是滑稽,而且这种事情,在驿站飞舟上几乎每天都有上演。

    趁着飞舟笔下文学,秦风神识探查,确定这飞舟下盘有大量的储气晶胚,那些晶胚有的专门储存玄阴真气,有的专储纯阳真气,注满后只需两个修士就可开动。

    如此四个修士来回轮班,一路不停,两天一夜过去,黑龙城近在眼前……

    第二十四章 信

    说起这一路,秦风首次行过数千里之遥,途中好奇心起,偶尔也会看看沿途风光。

    与五行境修士的飞舟不同,这种由阴阳境修士联手驾驭的飞舟,最大飞行高度也不过是三百来丈,故而遇到不少高山魔谷,都需迂回绕行。

    九州广阔超过数万里,多有人迹罕至、魔物横行之地,艮州乃东北之域,多雪山寒谷,除了异常凶猛的冰妖雪兽,还有许多像逍遥洞那样的魔教分支潜伏其中,故而鲜有修士进入。

    路上那些乘客都沉默寡言,各自修炼,见快到黑龙城了,一个个放下心来,开始聊天交换见闻。

    而他们口中道出的那些事情,都是史书上所没有的,让秦风大感新鲜,更重新认识到自己的孤陋寡闻。

    比如五百年前,九州出现过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太晶,后来被七大派认定为“魔晶”,为了剿灭“魔晶”修士,修界一时间是腥风血雨,不少人被牵连其中,史称魔晶之乱。

    比如距离黑龙城不远的天剑派总坛,就有一处禁地是魔晶之乱的遗址,现在还被混沌魔气笼罩,每十二年天剑派都要派遣不少修仙者进去送死,为的就是在里面找到魔晶和陨落高手的法器神物。

    比如幽都结界时常被魔族突破,七大派派出的修仙者和各州联军越来越难以抵挡。

    比如七道盟早就沦为了一个商业机构,专门垄断各种货品,抬高物价,还暗中操控了绝大部分钱庄,控制了几乎所有的太晶……

    ……

    这些事情可是道藏馆那些书籍里没有的,包括“魔晶之乱”,在史书里也仅是一笔带过,并说“魔晶”不符合恒常无常之道,是魔教骗术,是不可能存在的。

    现在结合普通修士中流传的说法,秦风不由得联想到了前世的“永动机”,按史书上的说法,“魔晶”就像“永动机”,不符合真气守恒。

    实际上,大众修者们才不把“魔晶”当做“永动机”来看,他们认为“魔晶”是一种可以转化天地阴阳二气为混元状态的晶体,是一种可反复利用的太晶。七道盟和七大派乃至州牧王侯们剿灭控制此物,就是害怕动摇了太晶的地位,动摇了他们靠太晶建立起来的“修行盛世”。

    ……

    哪里都是一样,史书中是难以找到真相的,甚至史书本身就是对真相的掩盖。秦风见一座大过山宁城数倍的城池近在眼前,修士们也都停下热烈的谈论,心中感叹一番,准备下船。

    黑龙城驿站离城池更远,飞舟在二十里外便开始下降。

    一接地,立时有数个修士过来往储气晶胚里补充真气,一时间光华大闪,秦风和其他乘客就在这乱糟糟的环境中下了船。

    没人再说什么话,找车的找车,步行的步行,等人的等人,大家再次成了陌路人。

    秦风有道士的绿玉腰牌,很轻松就在驿站打听到飞云观的所在。

    飞云观并不在黑龙城里,而是在城南三百里外的飞云山,只不过飞云观现在是专为州牧和几大家族培养精英后辈的地方,故而实际上由黑龙城管辖。

    从山宁城直接行来,没什么好停顿的,虽是对黑龙城的规模也大为震惊,但秦风没有停留,立刻坐上了去飞云观的马车,他要尽快把此事了解。

    九州之马多为战争时期培养出的灵驹,全都高大强壮,脚力好,耐力佳。

    当然,驿站的灵驹远不比战马神骏,速度只能是中下。

    三百里官道,外加崎岖山路,也用去一个时辰,秦风来到飞云山下。

    照车夫指点,秦风没有御气飞行,而是行山路上去,不多时便碰到道童拦路。

    秦风亮出那封信件,小道童稚气十足,瞪大眼睛看了会儿,遂有模有样命令道:“你在这儿等着,不许乱动。”

    说完,小道童催活一张唤云符,仿佛真的唤来一朵云彩似的,身旁聚起一团云雾,小道童便脚底微微绽气,踩着白云飞去,好不得意。

    见那道童小大人的模样,秦风忍不住笑了笑,但心中凛然:这道观确实不同,连个七、八岁的小道童都有混元九重修为,符箓用得熟练,驾云也十分稳健,真要斗法,自己不用五气朝元,不用星芒时空,不靠强大神识,不靠江湖杂学出奇制胜,说不定还斗不过这小道童。

    随即秦风又心生自嘲:什么时候居然变得如此小家子气,跟一个道童比较起来,难道说真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吗?看来一定要设法提高修为,在修界没有太晶不叫真穷,没有修为才是真的穷途末路。

    不久,一仙风道骨的老道,带着那小道童驾云而来。

    一来那老道就向秦风行礼,称自己就是飞燃散人,并请秦风上去做客,要对他千里迢迢送信来此表示感谢。

    小道童见老道如此,也赶紧在旁向秦风稽首,恭敬至极。

    秦风没有推辞,恭敬还礼不住答谢,随老道祥云腾空,来到一处峰顶道观。

    道观规模并不大,但秦风神识所探之处,到处是阴阳境的修士,都十分年少,最大的不过跟他同龄。

    那些年少弟子,有些十一二岁就已经是阴阳三重的高手,一个个道童打扮,目无悲喜,小小年纪就给人超凡脱俗之感。

    在连连震惊中秦风直感倍受打击,没想到小小一座道观,竟有这么多天才人物,不亏是州牧、王侯们苦心栽培的后辈。

    秦风发现,与其说这是个道观,不如说这里是个“道馆”,除了孩子就是这个老道。

    这老道一看就年岁颇高,偏偏须发乌亮,瘦骨嶙峋却面容和善,秦风只探出他修为绝对很高,而探不出到底有多高,大有世外高人之感。

    老道处处客气,一路介绍着简朴道观里的种种,遇到什么就介绍什么,说这道观有年头了,传到他手里之前就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他在这里也待了快七百年了……

    路过一个院子,他介绍,说那院子本叫少阳院,后来有人在院中种了颗松树,松树活了一千多年,越长越老,老成了精,成了松树精,有鼻子有眼的会说会笑就是反应迟钝,院子就改名叫了老松院,可惜前几年它天年已尽,没办法,就被成名后辈请到剑中做剑灵去了……

    遇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