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宋行 > 宋行第55部分阅读

宋行第55部分阅读

动,负责选拔人选的大太监收钱收到手软。

    因为皇帝继位没几天,对皇宫的情况也不熟悉。所以。这事还大有回旋余地。几个大太监还都在庆幸捞到这么一个发财地好机会,可收钱收到最后。他们这才愕然发现,适合派遣的人都已经从黑名单上划掉了。

    眼前时间越来越紧迫。迫不得已,他们就随手在名册上一点:“黄彦节,就他了。”

    黄公公今年才十四岁,三岁时就被送进皇宫,虽然从小充满阴谋诡计的宫廷里长大。可这孩子因为地位卑微,阴谋却也阴谋不到他头上去。加上宫中日子也过得刻板而简单,便出落得十分地单纯和幼稚。

    派这种傻瓜过去自然是最好不过。

    唯一的麻烦是他的年龄实在太小,去太原好象不太合适。

    不过,做些技术上地处理还是比较简单地。

    几个大太监一合计,把黄彦节的档案调了出来,把年龄修改成十八岁。

    而皇帝最近正为朝中两派内斗和与金过商议三镇一事头疼,也就随手在上报推荐黄彦节去太原做监军的奏章上写下一个字:“准!”

    听完梁红玉说完这些情况,杨华心中憋气,只叹息一声:“看来,皇帝高高在上,下面地人要想搞鬼实在太容易了。外有强敌,内有政令之不畅,时局危也!”

    说起来,这个黄彦节也是个倒霉鬼。他也就是一个孩子,自小在皇宫长大,突然被调到太原,就好象是离开了自己的家,肯定会不适应的。

    进城之后,张孝纯和王禀二人也被这个监军的年龄弄得瞠目结舌,连连说陛下居然派个孩子过来监军,这也未免太形同儿戏了。

    黄彦节这次来太原,一是在杨华这里做监军,二是颁布封杨华为节度使和东明侯的圣旨。

    进了太原知府衙门,梳洗完毕,等香案一摆开,杨华、张孝纯和王禀眼前都是一亮,齐齐暗赞一声:“好一个英俊的小公公。”

    却见,黄彦节虽然才十四岁,身材也不高,可面白无须,皮肤晶莹如玉,十指纤长,双目黑白分明,比女孩子还漂亮三分。

    他扯开圣旨,清脆地喝了一声:“有圣旨,隆德观察处置使杨华跪地接旨……”

    杨华忙跪下,竖起了耳朵。

    “……封杨华为东明侯,河东节度使……钦此!”

    杨华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了下去,至此,他算是大宋军队的主要领导了。有这个名分在,以后只要赖在太原不走,牛鬼蛇神们也不敢来找自己的麻烦。

    “臣谢恩,领旨!”双手高举,接过圣旨,杨华站起身来,随手将圣旨递给身边地杨志,故做粗鲁地说:“收好了,拿去我卧室供好,这可是我地官凭,是陛下的隆恩。我每天都要烧香跪拜地。”

    听到这话,随黄彦节同来的几个军官都面露讥笑,心道:“这家伙果然是个粗鲁地野人,不懂礼数,也就能上阵打仗而已。其实没什么心机的,回去之后若陛下问起,就这么回答。”

    收好圣旨之后,杨华拍了拍王禀的肩膀:“老王。该你了,你也是节度使。”

    黄彦节清脆的童音再次响起:“河东步骑兵马副总官王禀接旨。”

    王禀兴奋地脸都红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道:“臣王禀接旨!”

    黄彦节的声音还是不缓不急,圣旨上先是表彰了王禀领军守卫太原的功绩。不过。等念完这一段。他话锋一转:“……据查,王禀与逆贼童贯狼狈勾结,着。免去所有官爵,押付有司问罪……”

    “啊!”杨华和张孝纯都大声叫了起来。

    王禀仰首大叫:“我王禀一心为公,浴血沙场,上不负陛下天恩,下无愧于太原百姓,有功无过。天日可表,天日可表啊!”他满面发须贲张,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涨得赤红。

    黄彦节被王禀凄厉的叫声吓得连退几步。一屁股坐在地上。又哭泣起来:“别过来,别过来!”

    几个皇城司地军官同时拔刀大喝:“王禀。你要造反吗,还不束手就擒。随我等回东京受审?”

    杨华也气得乱抖,他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王禀虽然立了大功,可他终究是童贯的人,而皇帝又恨“六贼”入骨,政治上的大清算那是免不了的。可气就气,人家王禀怎么说也是立下大功的。就算你不提拔他,最多免职了事,现在却要抓回去问罪。这有是什么道理?

    他一阵冲动,正要拔住腰刀,身边地古松悄悄地扯了把袖子一把。

    杨华转身怒视,正要发怒。古松一脸惶急,连连向他做眼色。

    杨华差点吐了他一口唾沫,转身对那几人激动说:“杨华不服,愿以全部军功担保王将

    王禀摆了摆头,“杨侯,这事就这样吧。我去东京,我就不信这个世界没说理地地方。”说完话,他满面流泪地跪在地上,“臣谢恩!”

    杨华一跺脚:“王禀,你怎么这样?”

    王禀惨笑:“还能怎么样。”政治斗争就是这样,他的命运在童贯倒台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也许,战死才是最好地归宿,如果活着,难免不被皇帝清算。

    这就是政治。

    “出尔反尔,不白之冤!”杨华恨恨地转身离去。

    “恭喜杨侯。”古松也不看杨华的脸色,追上来笑道:“王禀若离开太原,那是最好不过。如此一来,侯爷可就是太原府唯一的统帅了。没人掣肘,三晋大地,自由您纵横翱翔,快哉。快哉!”

    杨华忍无可忍地站住,怒喝:“杨志,把这个满口胡柴的家伙给我捆了!”

    杨志不敢动手,只讪笑道:“侯爷息怒!”

    杨华:“古松,你当我杨华是幸灾乐祸的小人吗?我也不罚你,你马上回去起草一分奏折,替王将军分辨。就说我杨华以全部的军功和陛下的恩宠担保王禀将军。”

    北宋虽然有不杀士大夫的祖宗家法,可并没有说不杀将军。再说,清算“六贼”之后,皇帝已经开了杀戒,根本就没有收手地想法。以王禀领孤军坚守太原八个月地功劳和如日中天的声望,若再留在军中,未免不是一个极大地威胁。

    以前,皇帝之所以封王禀为节度使,大概以为他会在太原阵亡,可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被杨华救了。

    本来,他是领军大将,皇帝也不好动他。可现在杨华军进驻太原,皇帝没有了忌惮,就发明旨缉拿王禀。

    古松听杨华标榜自己是一个君子,心中很不以为然,道:“是,我马上去拟稿。有侯爷求情,想来王将军应该能保住一条性命吧!”

    第一百七十三章 送行

    “王将军。”

    “王将军。”

    一大早,满城的百姓都走出家门,站在路边,大声呼喊着王禀的名字。

    今天,王禀就要被押送回东京问罪了。

    因为王禀在太原的威望实在太高,杨华建议那几个负责抓人的军官不要给王禀上刑具,并威胁说,如果上了刑具,等下激起了民变,龙卫军不敢担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这几人一听,知道事情要糟,只得答应对外宣布是来请王将军回去述职的,朝廷对王将军另有安排。

    如此,才将不明真相的百姓给蒙蔽住了。

    这也算是杨华为王禀争取到的待遇吧,否则从太原去东京,千里迢迢,若戴着沉重的刑具,还没到达目的地,王禀先就被折磨死了。

    王禀今天穿着一件干净的便服,骑着马走在最前面,刚一出知府衙门,就看到满街的百姓。

    “王将军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满街的百姓都围了上来,同时跪在地上。

    几个押送的军官看到眼前的人山人海,都吓得面如土色,下意识地将手摸在刀柄上。

    “王将军。你还回来吗?”一个老人颤颤微微地端过来一碗浊酒。跪在地上。大声问。

    王禀胸口一酸。接过酒碗一饮料而尽。大声道:“我会回来地。我王禀舍不得你们。”

    几个押送军官听到这话。面色大变。一人低声对旁边人说:“把这句记录下来。禀明陛下。回来。他想回来做什么?”

    那个老人又大声喊道:“浊酒一杯家万里。此去东京山高水长。将军保重。”

    “将军保重。”又有一个老者走上前来。将一碗酒高举过头。高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我晋阳地男儿血。酒入英雄胆。化做一腔豪气!干!”

    “干!“王禀大笑。接了过去。又是一饮而尽。“多谢了!”

    “王将军,还有我呢!”又是一人端了酒过来,跪在他的马前。

    王禀眼睛一热。猛地从马上跳下来。接过那酒喝得前襟全是酒水,他满脸都是眼泪,大声道:“能与太原豪杰并肩作战。共同流血,王禀之幸也!”说完话,他做出了一个任何人都预料不到的举动。猛地跪在地上,对着众人磕了三个响头:“王禀本就该战死在太原城上,能够活到今天,完全是满城百姓的浴血奋战之功。王禀何德何能,得父老乡亲的厚爱!我替大宋,替陛下谢谢你们了!”

    众人都跪下回礼,放声大哭起来。

    不断有人端着酒走上了,王禀也不推迟。酒到即干。短短一条路竟然走了一个时辰也没走完。

    等出了太原城,他已经醉得骑不了战马。

    刚出城门。有五十几个前西军士兵已经等在那里了,都是全副武装。

    几个来押送王禀的军官大为紧张。厉声道:“你们要做什么?”

    为首一个西军士兵跪在王禀身前:“王将军,我三千西军将士在太原奋战八月,只我们几个还活着。太原有杨侯在,已无忧也!愿随将军去东京,一路上也好尽心服侍!”

    “我醉欲眠君等且去!”在马上摇晃着身体,王禀挥了挥手:“我不是个好主管,三千人……三千人到现在只剩你们五十来人……”

    说到这里,王禀突然大放悲声:“我对不起死去的弟兄们啊,我王禀该死!”

    “王将军!”五十几个西军士兵也都在大哭。

    “走吧,走吧,不用你们跟我。”王禀抹了一把眼泪,怒啸一声:“我西军汉子流血不流泪,哭哭啼啼成什么样子?现在,听我命令,立即回城去,加入龙卫军。杨华是个真正地汉子,能够带领你们取得胜利的。军人,以战斗为天职,只有跟着他,才能获取军人应有的荣耀。跟我去东京能有什么出息,滚,都给我滚!”

    这一吼,他发须根根竖起,看起来如怒目金刚一般。

    十几个西军士兵站起声来。

    为首那个士兵用尽全身力气大吼:“捷胜军右厢都头谈百方遵命!”说完话,转身挺直身体进城。

    “副都头黄胜,遵命!”

    “承局尤千斤遵命!”

    “士兵辜富贵遵命!”

    五十多个将士陆续站起身来,大声吼叫。

    在远处的城楼上,古松指着王禀的背影冷笑:“生离死别,生离死别啊……这就是做忠臣的下场,这就是做武将的下场。今天的王禀,没准就是我们的明天。任你功高盖世,一道圣旨下来,你就得乖乖受死!”

    正在城楼上围观地杨华军军官们都默然无语。

    良久,李鹞子才冷笑一声:“将来若有那一天,谁敢动侯爷,动我龙卫军,我第一个反他娘地。我不过是一个党项蛮子,不懂什么大道理,也不用守那些屁规矩。”

    杨再兴点点头,冷冷地回答:“我只听杨侯的,杨侯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对,谁敢动杨侯,我们就动他!”众军官都大声怒叫。

    等王禀出城走了十里,杨华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带着一群人挑着担子,坐在长亭里,见王禀过来,急忙冲了出来,大声喊:“王将军,杨华来送你了!”

    王禀睁开醉眼,看了杨华一样,从马溜了下来,因为脚步不稳,一屁股坐在地上。

    押送的军官们自然不会去扶。

    杨华叹息一声,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伸手拍了拍他身上地尘土:“王将军受苦了!”

    “受苦,哈哈,受什么苦……老王我才出城十里就被人灌醉了。喝了这么多酒,美得很!”王禀笑着擂了杨华一拳:“杨华,我这就要走了,怎么,你也想来灌我?”

    杨华苦笑:“本打算同你吃几碗的。不过,我龙卫军有军令,任何人不得饮酒。就不给你吃了。”

    王禀摇摇头,指着杨华的鼻子说:“你这家伙富得很,连碗酒都舍不得。也罢。不同你计较。难得你来送我这条落水狗,心领了。对了,张孝纯怎么没来?”

    “张大人另有公务。”杨华心中难过。张知府为人懦弱,气节上差了些。在真实地历史上,这家伙在太原被破之后居然投降金人。后来有做了刘豫伪政权的大官,人品上大有问题。想来也不会来淌混水。

    “公务,理解。”王禀讽刺一笑,突然一拱手:“杨华,我手头还有五十几个士兵,以后就拜托你了。”

    “将军放心,我拿他们当自己人看待。”杨华也不犹豫,立即点头应允:“我军正要扩编。你手头人马虽少。却都是百战精锐,杨华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推辞。说起来,我还得谢谢将军呢!”

    “如此。我就再没什么牵挂了,走了,走了!”交代完后事,王禀一拱手,扬长而去。

    杨华朝杨志递了个眼色。

    杨志忙将两担金银和日常用品送到几个押解军官手里,赔笑道:“各位大人,这是我家侯爷的一点心意,请你们务必笑纳!你们也知道,王禀将军与我家侯爷素来交厚,还请一路上多多看顾。”

    为首那个军官掀开担子看一眼,估摸里面有好几百两白银,立即眉开眼笑道:“好说,我们对王将军也是非常佩服的。回东京之后,陛下审完案就会没事地。放心吧!”

    看着王禀落寞的背影,杨华心中发酸:看来,把自己的命运建立在皇帝的信任上不那么可靠。这次如果不是王禀将手头地军队在围城战中被金人拼光,皇帝未必敢动他。是地,只要在手头掌握着一支可靠的私军,就没人敢来惹你。

    我命在我不在天!

    王禀回开封之后,皇帝本打算寻个由头把他杀了了事。可一想,无故杀大将,又是杀一个声望极高地将领,只怕会招人物议。在接到杨华的求情信之后,顺水推舟,贬王禀去了岭南。

    王禀忧愤难平,还没到达目地地就吐血三升病亡了。

    虽然太原百姓不知道王禀为何离开,但朝廷监军一来,就发生了这样地事,那黄彦节肯定脱不了关系。

    于是,满城百姓都将小黄公公给恨上了。

    黄彦节现在带着两个小吏住在杨华的侯爷府旁边的一个小院子里,院中地厨师、下人都被古松换成了军统司的人。两个小吏的秘信根本就送不出去,急得直跳脚。

    黄公公倒是不急,毕竟是小孩子,住进院子地第一天,他就命人在园子里垒了个鸡笼,开始养起小鸡。时不时还翻过墙去找小陀螺一起在侯爷府掏鸟窝、斗蛐蛐、挖蚯蚓。

    杨华见了,呵呵一笑,也不放在心上。

    “一定是假象,想蒙蔽我古松可没这么容易!”古松却心生警惕,暗中加强了监视。

    不管心中如何恼恨,不可否认,王禀被贬,杨华是即得利益者。现在,整个太原军政事务都由他一言而决。至于监军黄彦节和太原知府张孝纯,不过是一个摆设而已。

    就要入秋,宗翰大军马上就就要南下。杨华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扩军。

    可现在扩军,新兵一多,战斗力一下降,还怎么上战场?

    这让杨华大觉得头疼。因此,他一直没有仓促下手。

    他在等,等关群计谋实施的那天。

    ps:跪求月票。

    最近因为在铺垫情节,写起来也没上月快,一旦故事展开,应该会很精彩的,速度也能提上去。

    还请大家谅解。

    谢谢!

    第一百七十四章小人

    汾州。介休。

    这里是太原盆的最南端。再往南五十里就是太乐和吕梁山的交汇处灵石。

    灵石处于两大山系正中位置。汾河被山势一挤。立即咆哮汹涌。奔流无回。灵石扼守太原盆的和临汾盆的之间。的势险要。是晋南与晋中的门户。

    第三次太原救援战之后?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