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权力漩涡 > 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权力漩涡第50部分阅读

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权力漩涡第50部分阅读

,今后自己不管做多大的官,都不能做对不起农民的事,更不能忘恩负义……

    梁晓素和小夏也停了下来,她们不知道杜秀青站在这里看什么,她那么定定地看着远处那位犁田的农民,一定又在想什么吧……

    杜秀青眨了眨眼睛,眼前的视线清晰了。她看到犁田的农民已经犁完了这块田地,正在把牛往田埂上赶,把牛放在沟里吃草后,他取下头上的斗笠,自顾自地从口袋里掏出烟来,就那么坐在田埂上,默默地抽起了烟,这样的画面,真的像一尊雕塑。

    杜秀青把车子停好,往下面的田埂上走了过去。

    田埂上很湿,杂草丛生,踩上去软软的,还有水溢满鞋面。

    她小心翼翼地走到了老农的身边,看着雕塑一样的老伯,脸上的神情那么刚毅,看不出悲喜。这张古铜色的脸,饱含了岁月的沧桑,就连皱纹,都是那么刚毅。杜秀青蹲了下来,说:“老伯,这么早就犁田啊!”

    老伯正在陶醉地抽烟,压根没看到她下来。她这么一问,他转过头,看了看这位年轻的女人,容貌姣好,穿着得体,气质文雅,不像是农村种地的啊,怎么问起这事儿来了?

    “早点犁地,早点沤肥,要想田地里出金子,就得把田地当金子伺候啊!”老伯边抽烟边说,眼睛还是一直看着远处。

    “老伯,这么凉的天气,您怎么不穿雨鞋就下地啊,这样身子受得了吗?”杜秀青心疼地问道。

    “呵呵,孩子,你是城里人吧?我们乡下人,命贱,哪有那么多讲究啊!”老伯转过脸,看了看身边的杜秀青,笑了笑说。

    老伯的话让杜秀青听了心里很难受,是啊,乡下人,总是这样看自己,命贱!好像城里人就比自己的命高贵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被这样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活生生给割裂出来了!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能消除城乡差别就好了!

    “老伯,您家里有几亩地啊?要这么早就开始犁田?”杜秀青问道。

    “田也不多,可就是我一个孤老头子在耕种,所以要早动手。再说,现在是农闲的时候,正好可以慢慢干,不着急。”老伯说道。

    “老伯,您的孩子都不在家吗?”

    “唉,都在家守着这几亩薄田哪有饭吃啊?都出去打工了,几个孙子孙女留在家里读书!难啊!”老伯叹了口气说,“去年开始还好些,往年就更难了!”

    杜秀青不知道老伯说的什么意思,怎么往年更难?去年好些?

    “去年的收成好些了?”杜秀青问道。

    “是,去年没有涨大水,田地没被淹,收成比往年好些。还有啊,去年我们镇里来了一位好书记,给我们重新核算了农业税和乡村提留,每亩地少交上百块钱哪,我们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真得感谢这位好书记啊,听说还是个女的,真是有本事!”老伯的脸上掠过那么一丝的佩服,依旧看着远处说。

    听到老伯的这句话,杜秀青心里陡然一阵激动,没想到自己所实行的这个改革,还真是得民心的,不是亲耳听到这句话,杜秀青是不敢相信,老百姓对重新核算农业税和乡村提留有这么大的反应。就是一年区区几百块钱,可是对于这些农民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是吗?您没见过这位书记吗?”杜秀青笑着问道。

    “没有,我一个老百姓,怎么能见到书记呢?!”老伯笑着说,“他们是当官的,我们是种地的,不一样啊。他们只要当好官,多为我们种地的着想,我就高兴了,我们也只要好好种地,把粮食交上去就好了。见不见书记,没有任何关系。”

    “老伯,您家里现在的生活还挺好的吧?”杜秀青问道。

    “唉,好不好,有饭吃,孩子有学上,吃饱穿暖就行了。平安健康比什么都好!”老伯依旧抽着烟说。

    好淡定的老伯啊!杜秀青心里感慨道,一辈子就这么平凡地守候在地里,没有任何非分之想,没有任何杂念,勤劳伺候着自己的土地,踏实地过着自己的一辈子。这就是中国很多老百姓的共同之处。

    其实,这些被很多干部称作刁民的群体,就是这么简单的生存诉求,不求荣华富贵,不求锦衣玉食,只求安稳太平,丰衣足食。那些常年上访的农户,绝大部分是被逼无奈,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或者对当地政府完全失去了信心,才会千里迢迢,离乡背井去省城去北京上访。但凡能问题能得到解决的农户,都不会选择这条路,没有人愿意当刁民。

    天空中不知不觉又飘起了细雨,杜秀青的头发上落下了细细的雨丝。老伯站起来,带上斗笠,说:“孩子,回去吧,下雨了。我还要接着犁地,犁完旁边这块地,我也回去。”

    杜秀青站起了身,看着老伯弯腰牵起牛绳,扛着犁往另一块的田地走去。那赤着的双脚,就那么结结实实地踩在泥泞的田埂上,每一脚都印出了一个深深的脚印。

    看着这些清晰的脚印,杜秀青心里再次五味杂陈。

    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多少人就是这样,一辈子在田埂上,在泥地里,印出自己的脚印。他们的脚印,被自己犁去,被雨水冲去,被白雪覆去,被泥沙埋去,终究没能留下一点印记,就那么无声无息,消失在岁月的尘埃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可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足迹,坚实地丈量着共和国的每一寸土地,为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打下了最坚实的地基。他们处在金字塔的最底端,是这个国家的基石,处庙堂之高的人,要是忘记了甚至是抛弃了这些勤劳朴实的人,那就是失去了这个国家的根基,失去了稳定的基础,失去了民心,失去了稳定,失去了一个国家最根本也是最宝贵的东西!

    看着老伯的背影,杜秀青的心潮难以平静。她再次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无能,作为一个镇党委书记,能为这他们做的,其实也是相当有限……

    “杜书记,我们走吧,下雨了!”一直站在她身后的梁晓素说道。

    “好,我们回去。”杜秀青说道。

    她转过身,往马路上走去。田埂上照样留下了她穿着皮鞋的脚印。

    骑上车子往回走,一路上依旧是细雨霏霏。杜秀青没有带伞,就这么迎着细雨往回赶。雨看上去不大,可是一路下来,三个人也全身都是雨水,湿淋淋的。

    细雨不惹眼,但照样能让你浑身湿透,受寒着凉。回到房间里,杜秀青立马用热水冲了一杯板蓝根,以防感冒。

    今天的自行车之旅,还真带给她不小的收获。她决定,以后要经常这样骑车下田地,站在田埂地头和农民们聊聊天,话话家常,她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只是杜秀青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她的这辆自行车,又给她带来了意外的风云。

    那是一个午后,杜秀青无意中拿起一张《信江日报》,随意地翻着,浏览了一下新闻,她翻到第二页副刊,一篇文章的标题吸引了她:《书记的自行车》。

    她仔细地阅读了起来,天!居然是写她自己的!署名是邓年荣。

    她不知道邓年荣什么时候来到了平安镇,知道了她骑车下乡的事情。这件事,除了平安镇的干部们,没有其他人知道啊?她把文章全部看完了,不得不佩服邓年荣的文笔,没想到邓年荣写新闻的人,还能把散文写得这么美。这么一件看似毫不起眼的事情,在邓年荣的笔下,变得那么抒情写意唯美,仿佛邓年荣就是那个骑车下乡体验生活的人!呵呵,真是有意思啊,文人的妙笔生花,杜秀青再次有了强烈的感受。更让杜秀青没有想到的这篇纪实性散文,《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也予以转载。

    黄钟明也看到了这篇散文。杜秀青并没有跟他说过她骑车下田间地头的事儿,从这篇优美的散文里,黄钟明仿佛看到了娇小的杜秀青,骑着车子在公路上的样子,仿佛看到了他怀里的那个小女人,在田间地头和农民们唠家常的样子……他没有想到,他的小魔女真的有这样的百姓情怀,能真正沉下去做一些工作,还能放下身段姿态去田间地头和农民对话。这似乎是大领导才会做的事情。往往生活在基层的官员,恰恰不愿意真正走进老百姓去倾听他们的声音。杜秀青的这一做法,让黄钟明再次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她的才华和智慧,这个女人,她胸怀的理想,她悲悯的情怀,一定能让她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啊……☆

    第一卷  终结“后门”

    终结“后门”

    骑车下乡的同时,杜秀青开始酝酿在平安镇的新规划。

    总体的局势稳定之后,班子的配备也已完备,梁晓素来到了平安镇,又成了她的得力助手。徐文娟、沈运达、何俊提起来后,工作干劲更浓了,整个镇里的工作积极性都上来了,杜秀青的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条不紊。

    毛利贵和吴要名的处理结果也出来了。

    经查实,毛利贵分管平安镇计生办三年多,贪污和挪用了计生办资金3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镇的常务副镇长来说,无异于是天文数字。后来毛利贵主动退还了大部分款项,再加上后面有人保他,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免去党内外一切职务。

    吴要名一个小小的村委会主任,用报白条的方式,侵占村委会钱财,三年累计达近10万元,被查实后,也主动退回了大部分款项。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这两人的监牢之灾,也算是开了余河县的先例,此前还没有哪个镇里的干部和村委会的干部因为贪污挪用公款而被判刑坐牢的。

    听到这两人的处理结果后,杜秀青心里还是有点不忍。其实,当初的本意并不是要真正打死毛利贵,只是这个人太嚣张了。如果他在被削弱了权力之后,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去搅和藕西村的选举,杜秀青会考虑不和他计较,放他一马。只是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无法认清自己所处的局势,最后糊里糊涂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毛利贵逞强一时,失势一世啊!这对于平安镇甚至整个余河县的干部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警示。

    年后,杜秀青把吴永进送上来的材料报到了县里,果真为吴永进争取到了30万的农村企业扶持款。这30万元,对于吴永进来说,无异于一笔巨款,是他这个小作坊刚刚起步的救命钱,有了这笔钱,吴永进的规划就可以实现一大半了,他可以先引进一条比较好的眼镜生产线,扩大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尽快去打开市场。

    为此,吴永进为自己的眼镜加工厂注册了一个商标,就叫“永进眼镜”。这个注册商标,开创了平安镇的历史第一,因为平安镇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注册自己品牌的小企业,在余河县也不多,吴永进毕竟是从外面回来的,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很多人都走在了前面。

    从这一点上,杜秀青再次看到了吴永进的个人能力,他的高瞻远瞩,一定能为他的事业带来蓬勃的发展,她相信吴永进会成为整个平安镇甚至是余河县的农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每次从平安镇的后门进出的时候,杜秀青心里都觉得怪怪的,总有点寄人篱下的感觉,不那么光明正大。好好的一个镇政府,为什么天天的要走后门呢?杜秀青很不爽。

    她决定,尽快到平安镇中学去一趟,以来是看看学校,慰问校长和老师们,二来是探探校长的口风,看看学校是否还需要那个山岗上的分部校园,如果不用,她决定先借来,作为镇政府的临时办公场所,改变这种每天走后门的“歪风”。

    三月初的一天,杜秀青带着马明桥和梁晓素,来到了平安镇中学。

    学校校长张树林听说杜书记和马镇长要来检查工作,愣是好好张罗了一番,校门口挂上了大条幅:热烈欢迎镇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片落叶都看不见,以乡村中学最非常隆重的仪式迎接杜秀青一行的到来。

    校长张树林和副校长教务主任一起,都到大门口来迎接。

    平安镇中学坐落在一块石头岭上,也是依地势而建。四周都是房子,中间一个不规则的操场,并不是很大。因为是建在石头岭上,所以教学楼的地势非常高,第一层得踏上三米多高的台阶才到,教学楼的正面种着四棵四季常青的雪松,长得已经非常高大了,在这个校园里算得上是最美的一道风景。

    杜秀青走进校园,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迎面扑来。虽然她是第一次走进这里,可是在她的潜意识里,她似乎神游过这里很多很多次,尤其是教学楼前的那四棵雪松,那么清晰地刻画在她的脑海里。

    没有亲历过的地方,却有如此美丽的记忆,那是因为她的记忆里有一个抹不去的名字:朱大云。

    这就是朱大云的母校,是朱大云考进信江师范的奋斗之所。

    朱大云曾经很多次跟她提起过教学楼前的这四棵雪松。在朱大云的记忆力,这也是这座简陋的校园里最美丽的风景。他曾经说过,有一天他要带着她和他们的孩子返回校园,看看母校,尤其是要看看那几棵雪松。她还记得,朱大云告诉她说,当年辍学后重新走进校园,其实压力是很大的。年纪比同班的同学大,可是开始的成绩却是最差的,那时他的心情非常压抑!最郁闷的时候,他甚至再次想到了放弃,甚至想过从楼上跳下去,因为他要是再学不好,实在是没脸见父母家人,光是村里人的唾沫都会把他淹死……后来,有一次下雪的时候,他站在楼上,看着楼下的雪松,大雪纷纷扬扬的飘洒下来,其他的树木都形容枯槁,只有这四棵雪松,在大雪中青翠屹立,雪下得越大,似乎越能衬托它的美丽和威仪……当时,他的心就震撼了!他的内心感受到了一种力量,激发着他,他说他要做雪中的雪松,在寒冷中屹立,在风雪中挺拔!他要战胜自己,战胜眼前的自卑和困难,从此傲然屹立在校园里,就像这四棵雪松一样……

    是啊,就像这四棵雪松一样!多么有力的语言,多么坚强的意志!虽然时隔多年,却犹在耳际,那么清晰响亮……看着眼前的雪松,杜秀青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感,雪松依旧,不,应该是长得更高更大,更有威仪,但是,她和他已经不可能牵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来见证他曾经奋斗的校园,来重温他对这四棵雪松的记忆……时间就是最无情的推手,让一切曾经美好的记忆都会沉淀甚至消失……

    “杜书记,我们楼上看看!”张校长看到杜秀青总抬头看着主教学楼前,以为她想上去看看。

    “哦,好好!”杜秀青从记忆中回到眼前,在校长的带领下,走上了台阶。

    教室里传来琅琅的书生,一个班的学生正在朗读古诗: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伟人的诗,大气而又磅礴,用陆游原调原题,但情调却完全相反,写出了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

    这也是杜秀青最喜欢的诗词之一。眼前的雪松和伟人笔下的雪梅是一样,她欣赏的就是这样的品格,是这样的坚贞、积极和美丽。

    朱大云曾经的这段故事,就是他们心灵的共鸣之处。她曾经那么狂热地爱着他,就是因为他的坚强和坚持,他的乐观和向上,他那股不向命运低头的毅力……

    不知道,现在他,是否还是依旧如此……

    校长在她耳边不停地介绍着,她一边微笑着,一边点头,但是,具体校长在说什么,她却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在这个校园里,她的眼里,只有那四棵雪松,耳边回响的,依旧是《卜算子-咏梅》。

    虽然分开了这么多年,虽然很少见到他,虽然她现在已经小有成就,是许多人眼中羡慕的对象,虽然她又经历了生命中的几个男人,可是,她的内心,最期盼的一个人,却只有他,因为那是她的初恋,最纯洁无瑕的感情……

    校园参观结束了,来到了办公室,杜秀青的心情总算是摆脱了雪松的纠缠,回到了眼前的现实。她不能忘了自己今天来这里的目的。

    在?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