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权力漩涡 > 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权力漩涡第39部分阅读

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权力漩涡第39部分阅读

,这么多人哪……”小舒瑟瑟地说。

    黄钟明说完已经下车了。

    小舒转头的时候,只见黄钟明已经被村民们团团围住了!于是,他赶紧拿起手机,拨通了县委办公室主任胡春平的电话……

    黄钟明一下车,村民们就朝他喊道:“放了我们的人!把我们的人放出来!”

    黄钟明听得一头雾水,这是哪儿来到刁民?

    “乡亲们,你们这是哪儿来的?”黄钟明问道。

    “别装蒜了!快点把吴永进几个人放出来!”领头的那个瘦瘦弱弱还驼着背的老农民指着他说。

    “不给我们减免农业税,还抓走了我们的人,你们这些当官的太缺德!”站在这个老农身边的一个老妇人跟着骂道。

    黄钟明立刻明白了,这是藕西村的那一拨刁民啊!

    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男男女女的老人呢?

    “乡亲们,你们说的吴永进几个年轻人,他们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现在正在调查中。”黄钟明说。

    “触犯了什么法律?你说!我们的人抓了政府的干部就触犯了法律?那政府总是多收我们农民的钱,不也触犯了法律么?你为什么不管?啊?”一位老农激动地指着他说。

    “乡亲们,事情还正在调查处理的阶段,该处理的干部我们一定会按规定处理,绝对不会手软,请乡亲们放心!”黄钟明解释道。

    “谁还会相信你们?唐仁彪和宋祖德为什么没有坐牢?他们就可以这样轻松过关,在家休养,我们的人就要坐在牢里挨打受罪,这是什么天理,啊?”

    “对,放人!你要是不放人,我们就到北京去上访!我们要告到总书记那里去,我就不相信这个国家就没有讲理的地方!”

    大家你一嘴我一舌的,搞得黄钟明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这样的场面,也实在是无法解释!

    正在大家围着黄钟明交涉的时候,胡春平终于赶来了。他同时带来了信访办主任刘功建。

    胡春平是按正常上班时间到的,没想到今天这个活土匪居然这么早就来了!还碰到了这样的事情,真是活见鬼!

    胡春平速地挤进人群中,刘功建跟在后面。

    胡春平靠近了黄钟明,然后大声说道:“乡亲们,你们说的问题我们正在研究,过几天一定给你们一个答复!好吧?请乡亲们散去!”

    人群根本就不动,大家依旧围堵着,大声说道:“你们不放人,我们就不走!”

    “我们就在县委大院住下来!”

    “对,住下来!”

    更多的县委干部陆续来上班了,许多人看到这个场面,都选择溜之大吉,根本不敢在门口出现。

    刘功建看到这个场面,整个人也几乎是瘫软的。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些人解释。也就只能傻傻地跟在胡春平的后面。

    杜秀青也刚好上班来了,她看到黄钟明和胡春平被老百姓团团围住,内心不由得一紧!平安镇藕西村的事,她在当天就听说了。只是事情已经过去了好些天,她以为已经处理完了,没想到这些老百姓又追到这里来了。看来,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啊!

    她想上去帮忙劝解,可是,她的身份似乎并不适合出现在这样的人群中。

    于是,她选择了站在一个角落观察,看看这件事该怎么处理,这个危机要如何才能化解。

    此时,朱大云也背着个包走进了县委大院。

    看到这么多人围聚在门口,他立刻意识到藕西村的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虽然吴源生在事情发生的当天就给他们每个人下达了死任务,一定要利用自己在各个报社的关系,尤其是要守住江南晚报这个喜欢捅马蜂窝的报纸。为此,朱大云还专门找到了周锡煌老师,让他帮忙把住江南晚报。

    虽然这个媒体的报道是给封锁了,但是消息却是不胫而走。藕西村的913事件,还是闹得整个江南省都知道了。现在这帮人又来围堵县委大院,还当场逮住了县委书记黄钟明,如果自己是个外来的记者,碰到这个场面,一定能写出一条具有轰动效果的新闻。

    可惜,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朱大云也选择了一个角落,开始观察着事情的进展。

    此时,人群中的黄钟明表情很严峻,但是看上去依旧很淡定。

    他似乎是想了很久,终于再次开口说话了。

    他说:“乡亲们,你们刚才说的话有道理,我们的干部犯了错,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政府当然应该依法惩罚他们,这个绝不姑息。你们说的唐仁彪和宋祖德,他们是在家里反思,不是休养,他们已经被免去了职务,这是第一个层面的处理。接下来,随着事情的调查进展,该他们承担的责任,他们一个也逃不掉。对于吴永进这几个小伙子,也是这样的情况,你们放心,政府不会太为难他们,等事情调查清楚了,自然会还你们一个公道!”

    “我不要听这些,你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放人!”还是领头的那个驼背的老头子在说话。

    “我是县委书记,但是这件事情却不归我具体负责。乡亲们如果相信我,容我回去好好了解一下,再答复你们,好不好?”黄钟明说。

    “上午你就要给我们一个答复!”

    “好!”黄钟明点头答应道,“那么,现在请你们先散开,找个地方坐下来,我得进去上班,才能了解情况啊?”

    乡亲们听他这么一说,果真给他让出一条道来,让他通行。

    胡春平跟在他的身后,后头看了看刘建功,用眼神示意他把现场安置一下,也赶紧进了办公室。

    刘建功站在那儿,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信访办那么小小的办公室,怎么容得下这么多人?还是让这些人在院子里的角落坐着吧!

    杜秀青看到人群终于散去,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她不得不佩服黄钟明的沉着和智慧,她不知道,如果是自己面对这样的场面,该怎么去应对?

    朱大云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黄钟明走进办公室后,立马对胡春平说:“马上通知袁浩到我办公室来!”

    袁浩很快就过来了,他当时也在门口,但是他不敢进来,直到人群散开后,他才悄悄地溜进了办公室。

    “说说吴永进的事情,准备怎么处理?”黄钟明直接问道。

    “黄书记,事情已经调查清楚了。吴永进是这次913事件的直接领导者,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属于妨碍公务罪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按《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吴永进的性质比较恶劣,煽动村民和政府对抗,还公然对政府人员进行攻击,应该按上限来定罪。”

    学法律出身的袁浩,总是能把这些法律条文手到擒来,就像是电脑硬盘里的资料,只要随便一搜索,就统统出来了。

    “这件事情,村民们显然是有错,但起因是镇干部们的粗暴行为所引起的,这也是一贯以来紧张的干群关系矛盾爆发的一个触点。这次的事件对我们来说,是个极大的教训。再这样粗暴地对待农民,只能引起群众更多的不满和对抗,导致更多的冲突事件的发生。此次事件影响很坏,但幸好是没有出现人员的伤亡,总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处理吴永进他们几个人,很容易,按照刑法来给他们定罪,也是对的。可是,你想过这个后果没有?吴永进几个人一旦定罪,藕西村的这些人,可能就成了职业上访户,我们要花多少代价才能稳定他们?”黄钟明问道。

    “这个……”袁浩看着黄钟明,明白了他的意思。

    “黄书记的意思是……难道就这样放了他们?”袁浩试探着问道。

    “吴永进是个有头脑的年轻人,说不定今后还能为我们所用。现在这个平安镇被唐仁彪这些人搅成了这么个烂摊子,已经没有人敢再去接手了,这让我们很头大啊。省市两级领导都还留在镇里督阵,这个工作得尽快落实啊……”

    “黄书记,我明白了!”袁浩说完,准备离开。

    “你等一下,”黄钟明叫住了他,“没有太为难这几个年轻人吧?”

    “应该没有吧……”袁浩深吸了一口气,内心有些忐忑。

    这几个人被抓进来了,还能有好受的吗?袁浩心里很清楚。

    “千万别出什么意外,赶紧给个了结……”黄钟明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那棵大梧桐树说道。

    “好,我这就去办。”袁浩说完离开了办公室。

    看着树上的叶子开始簌簌落下,黄钟明感觉自己的心里沉甸甸的。

    面对这些围聚在县委大院里的百姓们,自己有愧啊!农民的负担很重,农村的情况很糟糕,农业的处境很危险,这些他都知道。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其实伴随的就是悲情社会。这个中国最庞大的群体,似乎从来都没有得到来自政府的什么好处,却总是在为这个国家做着最朴实最有力的贡献……

    什么时候,中国能让这群人过上真正衣食无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所的日子,中国才算是真正的富裕强大了……

    唉,现实啊!总是那么残酷!这样的制度,这样的政策,最苦最累的人永远是这些做着铺路石的百姓们。他也是无能为力啊!

    黄钟明的思绪飘出去很远很远,他似乎看到自己年迈的双亲,也曾经在地里辛苦地刨食,那弯腰弓背的姿势,永远定格在自己的脑海里……

    桌上的电话响起,把他的思绪拉回到眼前。

    他走了过去,拿起电话。

    “黄书记,吴永进的事情,若按下限处理,只是拘役,那么这十多天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电话里是袁浩的声音。

    “好,我知道了!”黄钟明放下电话,走出了办公室。

    县委大院里,吴要常领着那些老人,就坐在大树下,墙根旁,等待着黄钟明的答复。

    “乡亲们,吴永进马上就可以出来了,你们可以到看守所门口去等他们。”黄钟明对他们说道。

    “真的?你不会是为了支开我们来骗我们的吧?”吴要常老头子简直不敢相信,有这么好的事?

    “乡亲们,如果你们接不到吴永进他们,再回来找我也不迟啊?我还能跑了不成?”黄钟明笑着说。

    “好!我们现在就去看守所门口等!”吴要常立即带头,往大门外走去。

    走到门口,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突然转过头,朝站在台阶上的黄钟明看了看。

    黄钟明发现,这个老农的嘴角似乎扬起了一点笑意……

    吴要常走出县委大门,一路狂奔着来到了看守所门口。

    看守所的大门正在徐徐打开,吴永进和那几个年轻人一起,缓缓地走了出来……

    吴要常快步迎了上去,激动地握着吴永进的手,流着泪说:“进力,崽呀,我的事让你受苦了……”

    “要常叔,你别难过,别这样说,这事不仅是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是我们全村人的事!永进不后悔,这样做值得……”吴永进握着吴要常的手安慰道。

    “崽呀,他们没难为你们吧?你看看,你这都瘦了一圈了……”吴要常动情地说道,那双瘦骨嶙峋的手举起来摸了摸吴永进的脸。

    “没事,叔,都过去了!我还要谢谢你们来为我的事操心,谢谢叔叔婶婶们!”

    吴永进向前来迎接他们的这些长辈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几个老妇人看到这些孩子们完好无损地出来了,都在用衣角擦着眼泪……

    “好,出来了就好,我们回家……”吴要常拉着吴永进的手,往马路上走去。大家终于可以高兴地返回藕西村了!

    “没想到这个县委书记还真说话算话啊……”几个妇人开始议论道。

    “是啊!我还以为不会把他们放出来了呢……”

    “看来这政府里也还是有好官的啊!”

    ……

    站在台阶上的黄钟明,看着这些人离去的背影,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愿这场风波能早点过去。

    接下来就是要挑选两个人到平安镇去主政了!这个烂摊子,真让人操心呐!

    黄钟明坐在办公桌前,脑海里开始遴选着他认为靠谱的对象。☆

    第一卷  临危受命01

    临危受命01

    平安镇的工作要进入正轨,得尽快让镇里的党镇一把手到位。黄钟明找来县委组织部长万明贵谈话,让他先拿个方案出来,选出几个可靠的人来参考,可以的话,马上召开书记碰头会研究此事。

    万明贵得令后,立刻着手去准备。

    根据黄钟明的意思,希望能找到在乡镇干过,且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去挑起平安镇的这个担子,这样似乎才能稳妥一些。

    万明贵筛选出了几个人,准备向黄钟明汇报。

    吴金文,曾经在乌有镇干过一届镇长,现任农业局局长;

    潘高山,曾经在平安镇干过一届书记,老百姓反应很好,现任土管局局长;

    李乾坤,曾经在方庄镇任镇长,现任林业局副局长;

    宋丽华,曾经任春和镇书记,现任水利局党组书记。

    这四个人都是有乡镇工作经验的,可以考虑两两搭档,一人任书记,一人任镇长。

    万明贵的想法是,潘高山和吴金文搭档,潘高山任书记,吴金文任镇长,一个年长稳重有经验,又是平安镇出来的,一个年轻有活力,这样的搭档应该比较合拍;宋丽华和李乾坤搭档,同样是这样的组合。

    考虑得差不多了,万明贵把自己的想法向黄钟明汇报。

    黄钟明听了,在脑海里斟酌了一下这几个人的印象,觉得可以。

    这四个人都熟悉乡镇工作,有经验有能力,只要愿意下去,一定能担当起这个重任。

    他让万明贵先找潘高山和吴金文谈谈,看看他们的意愿,如果他们愿意,就不用找下一对搭档谈话了,不行则再行下一步打算。

    万明贵马不停蹄地就开始找这几个人谈话,没想到结果大大地出乎他的意外啊!

    潘高山一听到万明贵的来意,立马就拒绝了。

    他说:“万部长,感谢县委的好意,还把我这个糟老头子当个人才来用。可是,这回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按理平安镇出了这么大的事,我又是从那儿出来的,如今县委需要我再去挡一挡,我当老骥伏枥啊!可如今我这只老马已经不能再论当年勇了。现在年纪大了,血压也高了,血脂也高了,血糖也高了,光是这三高啊,就折磨得我半人半鬼的,每天都得按时吞下一大把药啊!老弟,不说别的,就这样的身体,你说我能去吗?”

    一番话说得万明贵是再也不好意思开口相劝。

    老头子确实是年纪大了,再过几年就要退了。在乡镇干了半辈子,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在土管局局长这样的好单位正好养老,谁又愿意再去下去折腾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他说的这些毛病是真是假先不说,万一强迫他下去,真要有个意外发生,可就不好收拾啊!

    万明贵又去找了吴金文,他要是愿意去,也可以是书记的人选。

    没想到吴金文还没等万明贵说完,就开始叫苦道:“万部长,这段时间我老婆身体不好,孩子又不在身边,我光是照顾她都来不及了,还谈什么担当这样的重任啊?万部长,您还是找找其他人吧?”

    万明贵依旧不死心,这对组合不行,说不定下一对愿意呢?

    可是这宋丽华和李乾坤也同样找各种理由来拒绝。什么父母身体不好啊,家在县城离那儿远往返有困难啊等等,总之是谁都不愿意去接手这个烂摊子啊!

    万明贵忙活了一阵,什么都没收获。

    他只好如实向黄钟明汇报。

    黄钟明没有想到这几个人居然全部都不愿意下去,看来913事件的影响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坏啊!这事儿对余河县的干部们,似乎是一个魔咒,谁去了平安镇,就没有平安!

    黄钟明长吁一口气,说:“那就继续筛选,看看还有哪些人适合下去,接着找他们谈一谈,我就不信,余河县这么多干部,就没有适合到平安?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