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权力漩涡 > 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权力漩涡第20部分阅读

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权力漩涡第20部分阅读

里的人基本都能自给,最需要救助的,就是这些住着低矮平房的困难户。

    接连发现几个孤寡老人被困在自家的阁楼上,大水依旧在涨,似乎要漫过平房的屋顶。

    王义财把这些老人背到船上,拿出饼干和水,再把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

    最后,船上只剩下一瓶水和一包饼干了。

    “王书记,你自己喝口水,吃块饼干吧!”王草五说。

    王义财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喝水,嘴巴都快干得张不开了,嘴唇上下长满了水泡。真是又渴又饿又困。但是他还得坚持下去。于是他拿起矿泉水喝了几口,抽出一块饼干塞进了嘴里。

    站在船头,王义财发现不远处有一栋平房,被水淹得只剩下个房顶了。

    “那儿看了吗?”王义财问道。

    “看过了,王书记,没有发现人。”镇武装部长吴印添说。

    “快,划过去看看!”王义财说,虽然他们说看过了,但是王义财似乎仍然不放心。

    水位已经快接近阁楼的窗户了,船靠近窗口处,王义财第一个弯腰钻了进去。

    “叔叔,叔叔!”里面传来小孩的声音。

    踏上阁楼,王义财发现,水已经快淹到楼板上了。

    阁楼里很暗,王义财什么也看不见。顺着声音的方向寻去,王义财发现一双很明亮的眼睛,正在盯着他。

    他走了过去,发现是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满脸黑黑的,旁边坐着一位老人,牙齿全部脱落,扁着嘴,正在无声地流着泪。

    “孩子啊,叔叔来接你们出去啊!”看到这一幕,王义财的声音几乎哽咽了,他知道这肯定是个留守儿童,与奶奶相依为命。

    “叔叔,我渴,我饿!”小男孩哭着说。

    王义财立刻把手里仅有的这瓶矿泉水交给到孩子手上,然后拿出口袋里那袋刚吃了一块的饼干,放到了孩子手上。

    “孩子,吃吧!”王义财说。

    小孩急切地把饼干袋子全撕开了,拿出了一块饼干放在奶奶手上:“奶奶,你吃!”并把矿泉水交到奶奶手上,“奶奶,你喝水!”

    然后他自己再抽出一块饼干,放在嘴里,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多懂事的孩子啊!王义财强忍住将要流出的泪水。

    把孩子和老人接到船上后,王义财立刻意识到,这么大的水,估计短期内是无法退去的,黄麻镇原本储备的的那些水和食物看来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将有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缺粮缺水。得立刻向县委报告,要求向黄麻镇调拨更多的饼干和水,争取每天定时为灾民提供水和食物。

    于是王义财立刻用对讲机向黄钟明汇报:“黄书记,我是王义财!我请求县委,即刻向黄麻镇调拨饼干和水,我们原先准备的这个储备看来远远不够。如果没有那么多饼干,我向县委建议,发动一些商户,蒸一些馒头,明天运到黄麻镇来。”

    “好,县委一定全力调拨和动员。”黄钟明十分干脆地说。

    黄麻镇垮堤的第二天,余河县人民全力抗洪抢险的宣传片由冯永斌亲自负责整理,电视镜头的剪辑,文字脚本的配音,以及人物通讯特写,等等相关的报道,由冯永斌策划,邓年荣和朱大云连夜赶写,争取在第一时间送到省里、市里相关媒体报道。

    事后,因为冯永斌的宣传片做得好,各种关于余河县人民全力抗洪的报道很到位,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援助物资源源不断地向余河运来。还有数额相当可观的救灾款,也被下拨到了余河县,黄麻镇是重点灾区,根据上报的损失,县里下拨了好几百万元的补助款到黄麻镇。受灾的老百姓分到了很多物资,比如棉被、衣服、粮食啊什么的,也得到了一定的资金补助。

    在抗洪抢险的宣传片中,王义财下水堵漏洞的镜头被抓出来特写。而王义财亲自下水堵漏洞的镜头,也反复在信江市电视台播出。文字报道中,他个人的事迹被作为重点来写,由邓年荣主笔关于他的长篇通讯第三天就发表在市报的头版头条。

    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今年的洪水会如此之大,整个长江流域都是洪水肆虐。

    当余河的洪水全部退去,老百姓已经开始灾后重建的时候,他们在电视上看到了比他们这儿垮堤更惊险的场面:1998年8月7日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与5号闸之间决堤30米左右。洪水滔滔,局面一时无法控制。洪水正向九江市区蔓延。市区内满街都是人。靠近决堤口的市民被迫向楼房转移。经军民三昼夜的奋战,10日堵口围堰合龙。

    这是当年轰动全国的九江大堤决口。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都先后来到了九江大堤,亲临现场指挥抗洪救灾。

    洪水退去,一切又归于平静。

    站在大堤上,望着满目疮痍的场景,王义财还是忍不住心痛如割。即将成熟的水稻颗粒无收,田地里都是一片淤泥。往日绿油油的庄稼,现在看到的全部是乌黑一片。损失惨重啊,国家的补助,各方面的救灾物资,对于这些遭受没顶之灾的百姓来说都只是杯水车薪。灾后的生活,全得靠自己的双手重新拾掇。田地里刨食的百姓,伤不起啊!

    腰间的呼机又在不停地响着。王义财拿出来一看,又是好再来的电话。万春秀又在召唤他了。

    晚上回城,去见她一面吧,那天在水里,万春秀大概是怕他被水冲走了,哭得眼睛都肿了。这个女人啊,看来是玩真的了!王义财在心中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万春秀忙完了店里的活儿,坐在门口等着她心中的男人出现。

    “姐,你先上去吧,我在这儿等。”万春辉走过来说。

    “好,待会儿你让他直接上楼。”万春秀说完转身上了楼梯。

    “知道了。”万春辉坐在收银台望着门口。

    他知道,姐姐对这个王书记真是动了真情了。但愿她不要再受到伤害,能如自己所愿吧!唉,可是这当官的男人,有几个靠得住?

    万春辉摇了摇头。

    不一会儿,王义财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万春辉立马起身到门口迎接。

    “王书记,您三楼请!”万春辉说道。

    王义财环视了一下一楼,径直往楼上走去。

    万春秀听着王义财上楼的脚步声,躲在门后。

    王义财推门进来,还未来得及转身,万春秀就从后面把他紧紧地抱住了。

    王义财转过身,万春秀那湿热的双唇就填满了他想要张开的嘴。

    面对这个女人,王义财总是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女人满满的柔情把王义财整个人都融化了,这个温柔乡,他真的是有点儿陶醉不想归了。

    几番缠绵缱倦,万春秀把男人紧紧地搂在怀里,深怕一不小心他就会被漩涡冲走。

    王义财抚摸着女人的秀发,心里的柔情晕染开来。

    “哥,你知道那天我有多担心你吗?”她流着泪说。

    “知道,我知道。”他把下巴紧紧地贴在她的额头上。

    “你怎么那么傻啊,你知道那有多危险吗?”她抬头看着他的眼睛。

    “我没想过,那是工作,我必须那么做。”他说。

    “哥,你在水里的时候,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她泪眼汪汪地看着他。

    “嗯?”

    “我当时边哭边想,如果你真被水冲走了,我就立刻跳进水里,随你一起走!”她眼神坚定的看着他。

    王义财的心被震撼了!他把女人往怀中搂了又搂,说:“你真傻!你这么年轻,还有多少好日子等着你啊!”

    “哥,有你才是好日子,没有你,我的世界一片黑暗!”她贴着他的胸膛,泪染湿了他的肌肤。

    “别对哥这么好,哥不值得你这么做。”他说。

    “哥,不管你怎么样,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正我就是爱你,这辈子都不会变。你信吗?”她看着他说。

    “你真愿意这么无名无分跟着我一辈子吗?”

    “只要能见到你,和你在一起,我就知足了。”她捏着他的耳朵,柔情地说。

    “唉!你总是让我觉得欠你的。我要怎么样才能还得起呢?”他叹了口气说。

    “我不要你还,我只要你爱我,这辈子不够,下辈接着爱!”她微笑着说,眼里依然带着泪滴。

    “好!这辈子爱不够,就下辈子吧!”他搂着她,深吸了一口气说。

    “哥,你还记得上次我跟你说的事儿吗?”她突然问道。

    “什么事儿?”

    “你下半年有好事啊!东南方位!”她笑道。

    “哦。我想起来了。怎么,万半仙又有新的指路明灯了?”他笑道。

    “诶,还真有!哥,你这回大难不死,后面啊肯定有大好事等着你呢!”她神秘秘的样子逗得他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好,要是真有,我一定好好感谢我的万半仙。怎么样?”

    “说话可得算话哦,我这儿可记着呢!”她把他的手拉到自己的心脏部位。他的手就那么正好覆盖在她的||乳|尖上。

    “好!我记着。我永远都记着你的心,你的山,你的河,你的一切……”他说着又开始深深地吻她。

    王义财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怀里这个万半仙的话还真的很灵。余河的这次大洪水,虽然冲垮了大堤,淹没了整个黄麻镇,但却在无意中带给他荣耀和机遇。在八月份信江市抗洪抢险表彰大会上,王义财被评为信江市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小树丫作品——————

    自从黄钟明给了杜秀青那个呼机后,杜秀青就天天放在包里。偶尔也会在一个人的时候拿出来摆弄一下,可是这个她连号码都不知道的呼机,躺在她的包里一个月了,没有响过一次,似乎那个给她的人也忘了它的存在。而黄钟明这段时间,都在忙着抗洪抢险的工作,当然无暇顾及到呼她。

    杜秀青不知他是不是忘了这个东西,但是她却不敢关机,总是开着,生怕错过了他的召唤。

    更让杜秀青觉得奇怪的是,自从把她送给了活土匪后,胡春平就再也没有和她单独联系过,再也没有带着她到郊外的那座楼房里享受他们之间的鱼水之欢。难道,这个男人就真的这样把她拱手相让了?而且不敢再与她有丝毫的瓜葛?

    胡春平啊,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杜秀青觉得自己无法理解胡春平的这种行为,更无法揣测胡春平这样做安的是什么样的心?

    夏天的余河是最美的,尤其是经过了大雨的洗礼,一切都变得格外清新。道路两边的行道树长出了绿绿的--下@载#小¥说&网--远地看着别处。

    “老大说了,让你好好养伤!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前途无量!”胡春平说。

    丁志华端着洗好的苹果回来了。

    胡春平站起身,说:“杜园长你好好休息,我不打扰了。如果有什么需要我胡春平帮忙的,尽管吩咐。”

    “谢谢胡书记关心,吃个苹果再走吧!”丁志华拿出一个苹果递给胡春平。

    “谢谢,我还有事,先走了。好好休息啊,早日康复!你的伤好了,我家胡一翰才同意上学啊!就算是为了解脱我的烦恼,你都得早点好起来!”胡春平笑嘻嘻地边往外走边说。

    本来杜秀青的心情经过几天的休息变得稍微平静了一些,可这个胡春平的出现又让她心里堵得慌。

    心中有气,她却不好发作,又不能对丁志华说,只能躺下去,假装累了,闭着眼睛假睡。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前途无量……去的鬼吧,命都差点没了,还能有前途吗?杜秀青心里骂道。

    伤经动骨一百天,杜秀青虽然年轻,但是也在医院呆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勉强能下地走动。

    而丁志华从头至尾,始终留在医院照顾和陪伴着杜秀青,而且做得非常仔细,非常体贴。连同病房的阿姨,都总是夸丁志华好,说他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

    杜秀青也很感动,是从心底里感动。

    虽然和丁志华结婚三年了,可是他们相处的时间却非常少,除了蜜月旅行那几天是形影不离,后来基本就是平行并行的两条线,没有什么交集。这次的车祸,似乎是上天特意安排,让丁志华留在她的身边,让她来体会他对她的好,让她明白,她嫁的男人,是多么温情,多么体贴,多么善解人意的一个人。如果他没有那方面的缺陷,他们应该也是很美满的一对夫妻。可是,上天总是那么不随人愿,不会把所有的好事都让你一个人占全了,这或许也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吧!

    杜秀青出院回家的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

    丁志娟带着老公孩子过来了,杜秀青的父母和弟弟也都来了,还有方贺兰家其他的一些亲戚,杜秀青都不太认识。

    方贺兰一一给她介绍,这个是舅舅家的孩子,那个是姑姑家的孩子,总之是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来了。对于这些人,杜秀青都表现得非常礼貌,弟弟哥哥嫂子的,叫得很甜蜜。大家都围着她嘘寒问暖的。

    其实杜秀青就想清静一点,好好休息,再就是和儿子好好玩玩,一个多月没有陪儿子玩了,杜秀青发现小家伙学会了很多东西。在医院里的时候,方贺兰带着丁子安去过几次,但是医院里的味道很难闻,杜秀青都让子安早早就回家了,在那儿呆的时间并不长。

    现在出院了,子安一直绕在杜秀青的身边,拿着一本故事书,要讲故事给妈妈听。

    杜秀青太高兴了!儿子居然会讲故事了!

    “好啊,宝宝给妈妈讲一个什么故事呢?”杜秀青抱着子安高兴地说。

    “妈妈,宝宝给妈妈讲一个小白兔吃萝卜的故事。”子安奶声奶气地说,“小白兔啊,最喜欢吃胡萝卜了。为什么呢?因为胡萝卜长得红红得,很漂亮,还穿着花裙子,跳起舞来很美丽!”子安的语速很慢,就那么一字一句地讲着,小嘴嘟得扁扁的,口水也快要流下来了,真是太可爱了!

    杜秀青没想到刚满两周岁的儿子能表述得这么清楚,一句话说得这么完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看来婆婆在子安身上真是没少下工夫。她曾经担心婆婆把子安给溺爱惯坏了,看来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宝宝讲得真好!妈妈还想听,再讲一个好不好?”秀青亲了亲子安粉嘟嘟的笑脸说。

    子安得到鼓励,更想表现自己了,于是指着故事书上的图画,又讲了起来。

    杜秀青听得很陶醉,儿子带给她的是满满的做母亲的幸福。

    杜华青看到子安在讲故事,也在姐姐身边坐了下来。

    杜秀青微笑着看华青,拉着华青的手让他挨着自己坐。

    听着子安讲完了故事,杜秀青奖励了子安一个大大的红苹果。子安抱着苹果大口大口地肯了起来。

    杜秀青看着弟弟,感觉弟弟又长高了很多,往年那个瘦弱的小男孩如今变成了一个小男子汉了。

    “华青,分数出来了吧?”杜秀青问道。她记得弟弟是今年中考的。

    “出来了,我正要告诉姐姐呢!”杜华青说,“我考上了余河一中。”

    “哇,行啊,华青,真不错!”杜秀青抱着弟弟激动地说。

    余河一中是余河县最好的高中,也被称为重点高中,每年高考的升学率在整个信江市都是最好的,北大、清华每年都能考上十几个。

    “分数靠前不?”杜秀青问道。

    “姐,我是画眉镇的最高分!581分,全县好像前十名吧!”华青说。

    “哇,你太棒了!华青!姐姐真为你高兴!好好努力,将来上个北大、清华什么的,那可是咱杜家庄的第一个啊!”杜秀青紧紧地握着弟弟的手,感觉自己这个弟弟真是太争气了!居然在最后这几年把成绩提高得这么快!小学的时候,好像也不怎么样,没想到中考能考得这么好!看来,弟弟今后会有很大的发展,绝不会像自己这样,只能呆在余河这个小小的地方。

    其他人陆续都回去了,留下了丁志娟一家和杜秀青的父母在家里吃饭。

    方贺兰准备了很丰盛的午餐招待她的亲家。

    吃饭的时候,杜秀青把弟弟华青以581分的高分考上余河县一中的消息告诉了大家。方贺兰一听,也是大吃一惊,这个?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