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玩赏天下 > 玩赏天下第79部分阅读

玩赏天下第79部分阅读

音色。

    “你这几床琴,原本是不错,可惜由于保养不当,已经接近于废品。”李墨白用法语说道,“如果你愿意出售的话,我倒是愿意购买,然后找专家尝试修复。”

    店老板听到李墨白的话,知道还有可能修复,暗道还是有机会,虽然这玩意儿几十年都没有卖出去,不过只要你喜欢,那就要狠狠地宰你一刀,张口便报了一个自认为天价的价格,“每件2万欧元。”

    实际上这三床琴都是明码标价,但是由于多少年都没有卖出去,于是上面的价签早已经不知道丢到何方。

    李磨白听到老板的报价,心中不由冷笑一声,这三床琴要是在拍卖市场上就算要价200万欧元,我都要拿下来,何况你区区2万欧元,但是脸上却故作吃惊的样子道,“哦,太贵了,每件1万欧元,3件我全部都要了。”

    “不不不,我萨科奇艺术品商店向来都是明码标价,从来不会虚报价格!”店老板装腔作势地说道,实际上心中已经了开了花,但是作为商人,天生具有演戏的天赋,自是不会一口答应下来。

    “噢,真遗憾,看来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达成共识了。”李墨白耸了耸肩遗憾地说道。

    店老板见李墨白要放弃了,便赶紧做出一副不舍的样子说道,“噢,既然你是来自中国的朋友,这三件乐器也是来自中国,就按你说的价格卖给你,也算是物归原主。”

    李墨白笑了笑,便让身后的老虎取出3万欧元交给了店老板,并且要求店老板开具了正式的购买发票,便将三床古琴收归己有。

    店老板开具了销售发票后,便又从角落里找到3只盒子,交给了李墨白,李墨白一见,赫然发现这是清代御用琴盒,心中一惊,暗道这三床琴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偏僻的小镇?

    “来自中国的朋友,我这儿还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古玩,你难道不再看看?”刚刚一下子增加了3万欧元的销售收入,老板的心情很好,便向李墨白主动地推销了起来。

    “噢,那你把那两只黄|色的瓷器取出来给我看看!”除了三床古琴之外,李墨白早已经注意到其中有两只黄|色的瓷器,也就是所谓的鸡油黄|色瓷器。

    在中国瓷器史上,鸡油黄的瓷器名声不显,但是却具有最高的地位,黄谐音‘皇’,因而在民窑根本就不可能见到鸡油黄的瓷器。

    即使在宫廷,鸡油黄的瓷器也只有皇帝和皇后才具备资格使用,是有严格的标准,绝对不可以随意使用,相比于其他品类的瓷器的地位而言,可是天壤之别。

    因此现在市场上几乎根本就不可能见到鸡油黄的瓷器,因而鸡油黄瓷器也很少为玩家所知。

    然而,李墨白发现这儿竟然有一对鸡油黄盖罐,几乎都让李墨白有些喜出望外了,只是面上没有显露出来。

    待到老板取出这一对瓷器后,李墨白便伸手上手看了起来,拭去表层的灰尘,便见整治盖罐的釉色如同鸡油一样妖艳娇嫩,且釉面均匀,呈色稳定,看到这里,李墨白便知道这是大明弘治款,虽然有清一代,全力仿制弘治鸡油黄,但是都没有达到弘治时期的水准,色泽偏深,而失去了那种娇艳的视觉冲击力。

    待到李墨白看到圈底落款,没有意外便是“大明弘治年制”,看到这儿,李墨白知道这毫无疑问便是大明弘治年真迹。

    看到这两只盖罐,李墨白对于这三床琴的来历也有了大致的猜测,这家店老板或者在这个小镇上,便有百年前参与瓜分圆明园宝贝的强盗。

    “把你那些中国古董都拿出来让我看看吧,我还要再挑两件更好的。”李墨白并没有表态是否要这两只盖罐,而是要老板将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看看。

    老板见李墨白对这两件瓷器兴趣不大,便道,“这只是一部分,你先看,如果还不满意的话,你跟我到后面的仓库里看,里面还有不少中国古董。”

    这老板并不是不了解中国古董现在正是风生水起,而是拿了几件去拍卖行之后,拍卖行的给的估价,只是拍卖行给的估价实在是太低,还不够手续费,只好怏怏而归。

    若不是现在中国古董在市场上被追捧,这老板都不会在在这个角落里将这些中国古董摆出来。

    待到老板一件一件将这些瓷器取出来之后,李墨白发现除了刚才的一对鸡油黄之外,一共有8件瓷器,不过只有两件是官窑珍品,但是这两件珍品还真是相当罕见,乾隆珐琅彩的小瓶。

    这两只珐琅彩的是一对题有诗词的梅瓶,在题诗的引首和句末有朱文的抹红印章,所题诗词和画面遥相呼应,书法和画工都已臻完美之境。

    看到这两只梅瓶,李墨白不由在心中高声呐喊,洋鬼子们,你们当年抢回来,今天我要和你们一样,在你们的后代手中抢回去!

    忍住了心中的兴奋,李墨白依然表现出不满的神色,老板看到李墨白的神色,也没有失望,“噢,中国朋友,不要失望,后面仓库还有不少,你可以进来跟我慢慢挑选。”

    李墨白没有做作,便跟着老板一道走了进去,临进去之前,给老虎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外面的宝贝给看好了,老虎自是明白,也没有跟着进去,而是如同门神一样护着眼前的几只瓷器。

    店老板今天也是因为卖出去了三床在他眼中就是废品的乐器,谈兴更是高涨,一边走一边介绍起来,讲述起这座小镇的光荣历史。

    李墨白从店老板的口中印证了刚才的猜测,这儿老洋鬼子当年果然入侵过中国,不过店老板倒是明白顾客是上帝的道理,没有大肆吹嘘,说到入侵中国的时候,也就是一语带过,只是说曾经获得的荣誉。

    对于历史,李墨白不想跟这点老板较劲儿,现在首要的目的就是看看这洋鬼子的库房中,还有没有好东西,要是有,绝对要以打劫的方式给买下来。

    店老板心中也是非常开心,一直听说现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了起来,有钱人都是暴发户,动辄在巴黎香榭丽大街一掷千金,没有想到今天资格也遇到了这样的凯子,刚才已经让自己大赚了一笔,希望库房里还有能让这暴发户看得上的东西,到时候再赚一笔。

    店老板打开仓库后,李墨白入目所见的都是当地一些不出名的画家和学生的画作,以及西方的一些所谓古董,实际上都是一些垃圾,却并没有发现老板所说的中国古董。

    “噢,我的中国朋友,你别着急,中国古董都在这边!”店老板也走进仓库后,指着一个角落说道。

    李墨白抬眼望去,果然发现在老板所指的角落里摆放着一些瓷器和画轴,看情形好像好友铜器之类的东西,不过都被灰尘掩盖了真实面目。

    老板看到那些东西上面沾满浮沉,也不由尴尬地笑了一声,赶紧拿起一条毛巾擦了起来。

    “别动,我自己来!”李墨白见老板就拿起一条脏兮兮的抹布就要擦起来,赶紧出言阻止道。

    书轴画轴还没有打开,自是不知道到底是何人的作品,但是眼前的一只青铜器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李墨白的注意力。

    第一卷  第二六六章 拣到大漏了

    第二六六章  拣到大漏了

    一眼看去,便知这是一件祭祀用的大鼎,高约90公分左右,通体黑漆色,表面附着有墨绿色的斑点,上面的兽面云纹清晰可见,整个器型呈长方形,下面有4足作为支撑。

    李墨白心中震撼不已,暗道按照这器型应该是天子所用的祭祀重器,怎么会在这里看到?圆明园,李墨白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这是老鬼子从圆明园抢回来的宝贝,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玩意儿应该是康熙老儿收藏的宝贝。

    看着这只大鼎,李墨白强忍心中的冲动,不屑地用法语说道,“老板,这铁家伙放在这儿,你也不嫌占地方!”

    “噢,这是长辈留下来的,放在这里正好可以将一些小的东西放在里面。”老板讪讪一笑,心中知道这玩意儿原本还以为是著名的中国青铜器,不过市里的拍卖公司来鉴定了一下,说是假的,不过由于块头大,也就一直在这里放着。

    李墨白闻言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心中却是乐开了花,这老板显然没有把这鼎当成宝贝,心中不由有些感谢这老板了,这间库房至少还有防潮措施,虽然没有得到妥善保养,但却也没有受到太大人为损害。

    国内现在是禁止青铜器的流通,因而青铜器的收藏倒是不为人熟悉,实际上现在留存的青铜器也并不多,大部分的青铜器都在50年代被练成了‘钢铁’,毁于一旦。

    而这只大鼎在国外一个偏僻的小镇上,倒是避免了毁损之灾,最后却被自己给发现,也算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定下来心神,李墨白便看起了其他的玩意儿,瓷器倒是不少,不过可笑的是大多都是垃圾货色,虽然也能算得上是古董,不过价值却是低的可怜。

    虽然李墨白发现大多都是垃圾,但还是很认真地挨个看了起来,玩古玩的人都知道,凡是看到的东西,绝对不可以漏过一件,或许你漏过的那一件就是一个大漏。

    不过李墨白将屋子里面所有的瓷器都看了一遍,却并没有发现有价值好玩意儿,然而在这只大鼎中,李墨白又有了意外收获。

    这只大鼎真如老板所说,就是老板盛放杂物的杂货箱,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倒是放了不少,而在这些杂物中,李墨白又发现了一方端砚,看上黑不溜秋,用老外的眼光来看,什么也不是。

    李墨白上手仔细看了一眼,只是这一眼差点让李墨白的眼珠子都掉下来,这只端砚不但造型充满皇家之庄重威严,而且上面还有赫赫有名的瘦金体落款,宋徽宗赵佶的御用之宝。

    好在李墨白是背向店老板,否则店老板这会儿一定发现李墨白这会儿满脸惊讶,脸色中透着一丝激动过后的潮红。

    这发现是在是太惊人了,饶是李墨白平素都是不动声色,即使看到那只还没有开门断代的大鼎——天子祭祀之器,都没有表露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强自镇定了心神,李墨白放下手中的砚台,再看了鼎中其他物件,已经索然无味,都是普通货色,虽然有一定的历史,也不过是当年老百姓所用的玩意儿,丝毫没有收藏的价值。

    站起身后,李墨白看到架子上还有几幅中国的书画卷轴,便取出一幅看了起来,展开画轴一看,李墨白有些哭笑不得,这幅画上倒是有乾隆老儿的钤印数方,只是这幅画却是赝品,乾隆老儿的收藏之中的确有很多赝品,不过竟然在这儿给遇到一幅。

    李墨白很肯定这是乾隆老儿收藏的赝品而非后人所作的赝品,原因很简单,乾隆老儿‘古稀天子’的印章现在可是在李墨白的手中,判定这幅画的真伪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幅画的真迹也在李墨白手中——仇英的《高山流水》。

    虽然这是一幅赝品,但是李墨白却对另外几幅画的期待陡然给提高了。既然这幅画来自于圆明园,那么另外几幅也有可能来自圆明园。

    店老板看到李墨白很是随意地一言而过,几乎没有花费时间细看,心道莫非这些东西他都看不上,可惜啊,不如将这些中国古董一股脑儿都处理给他,也省了不少地方。

    幸好年轻的时候就照鉴定评估师给鉴定过,否则今天遇到中国的豪客,都不能说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待会儿好好地和着中国年轻人谈谈,一定要大赚一笔。

    就在店老板思索如何算计李墨白的时候,李墨白又打开了第二幅画,这幅画倒是很平常,清代的文人画,画工技法上的成就很高,但是在艺术之上并没有突破,不过在普通老百姓眼中却落了个好看的口彩。

    李墨白对于清代的画家,欣赏的不算太多,主要也是因为清代的画家没有创新,没有突破前人的桎梏。

    民国期间,很多书画大师由于接受了西洋艺术的熏陶,从而真正地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将西洋油画的精髓引入到国画之中,从而形成新的流派,比如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等等著名画家,可以说都是开创一个时代的大师。

    放下手中这幅画,李墨白又展开了一幅,这一幅却是让李墨白大吃一惊,这是一张人物肖像画,画上的女人很年轻,姿色一般,用李墨白的话来说,就是人长的不行,画家的妙笔也难生花。李墨白惊讶的不是这幅画的画工技法与艺术成就,也不是画家的影响力,而是因为画中这个女人,这个女人可是将华夏大地最后的汽运都给葬送了。

    这个女人不是 别人,正是慈禧那老妖婆,当然画这幅画的时候,这老妖婆还只是一个贵人,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兰贵人’!

    对于慈禧,至今还有很多人尽心尽力的为之歌功颂德,但是真实的历史却永远无法篡改,有人说不能将历史的责任都推向一个女人,然而作为掌舵华夏大地数十年的女人,她必须承担责任,即使死了,也必须将她钉在耻辱柱上。

    只是这个时代,信仰崩溃,信用破产,于是为了扬名立万,即使秦桧一样可以被翻案,何况老妖婆慈禧,文人的笔啊,实在是太可怕。

    看到李墨白多看了一会儿这幅画像,店老板不由开心了起来,终于有你喜欢的了,不怕你不要,就怕你不喜欢,只是这些画实在是画的太普通了,不过不管了,只要有人愿意花钱就成。

    李墨白放下手中提款为‘兰贵人’的宫廷画像,又展开了一幅画轴,赫然发现这幅画竟然又是乾隆老儿收藏的画作,仅收藏钤印都有十数方。

    仔细看过之后,发现这是黄公望的一幅画作——《溪山钓叟图》,这幅画名声不响,自是比不上黄公望巅峰之作长卷《半山图》,也就是《富春山居图》,但是这幅画的艺术成就同样是黄公望的巅峰水准。

    黄公望八十而终,可以说是高龄老人,他一生作画无数,尤其是在六十岁之后,赋闲在家的时,更是作画的巅峰时期,流传至今的除了那幅两岸各自保存了半幅的《半山图》之外,还有《溪山行旅图》等知名作品,但是这只是收藏于博物馆的画作,还有更多的作品或毁损,或收藏于民间,或明珠蒙尘。

    其中,《富春山居图》就曾差点毁于火中陪葬,而乾隆老儿却美滋滋地把玩着赝品,喜爱不已。不过庆幸的是,这幅传世名画总算保存了大部分。

    眼前的这幅《溪山钓叟图》无论是画风,还是钤印都已经证明了这是真迹,最关键的是画风与笔力,可以说这幅画甚至超越了被誉为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的《溪山行旅图》。

    看到这里,李墨白内心已经澎湃不已,然而脸上却不能露出丝毫的喜悦,这感觉实在是难受到了极致。

    看到黄公望的巅峰之作,李墨白不由得陷入画意之中,店老板看到李墨白在看这幅画的时候,用的时间最长,心中不由得意了起来,看我待会儿如何狠狠地敲上你一笔。

    李墨白片刻地恍惚之后,果断地放下了手中的画,还有两幅画轴没有看,看完了之后,再想办法以一个打劫的价格将这些宝贝拿下吧。

    随手又拿起一幅画轴展开看了起来,然而这幅画却是让李墨白有些失望,只是一幅普通的清代宫廷仕女画,看了题款,知道画的是嘉庆小儿的妃子们,李墨白对这些玩意儿丝毫没有兴趣,看过一眼之后,便又展开了最后一幅画。

    这是一幅长卷,由于是长卷,李墨白直到最后才看。这幅画保存的不错,没有虫蛀水渍,也没有破损,毕竟这家店的仓库有不少西洋画的作品,整体设施还是不错,虽然这些中国古董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慢慢展开这幅长卷,一个身着黄袍的人物形象陡然映入李墨白的视线,刹那间李墨白只觉着有种强烈的威压,有种天威不可冒犯的感觉,看着画上栩栩如生黄袍老儿,就如同面对面地直视着李墨白,耳边恍若传来掌礼太监公鸭般的嗓音在大声斥责,“放肆,不可无礼!”

    第一卷  第二六七章 李公麟的绝世名画

    第二六七章  李公麟的绝世名画

    感受着画中意境,李墨白愣了一下,画意传神竟然若斯!简直就是神话,如非亲眼见过顾恺之、张僧繇、吴道子等人物画顶级大师的作品,李墨白都会认为是神话。

    但是眼前这幅作品却不是以上三人中任何一人的作品,李墨白仔细看了看画中的人物形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