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双鹰旗下 > 双鹰旗下第16部分阅读

双鹰旗下第16部分阅读

响。海港里的和风带有咸腥的气味,还有军舰上特有的煤烟味,闻起来也让人心情舒畅。

    这正是扬克尔所期望的世界,指挥一艘由钢铁堡垒、机械和巨炮组成的军舰,引领着一群年青的充满着活力的水面们驰骋在大海上,始终是他的梦想。以前他只有在驱逐舰上担任舰长和在巡洋舰上服役的经历,但从来没有指挥过一艘大的军舰。

    现在,这梦想实现了,这是对他过去18个月来不辞辛劳地在那些汽车和拖拉机厂与海军总司令部之间不停奔波的奖赏,伊斯特里亚大公终于批准了他到一艘军舰上服役的请求。

    “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号当然不能和“伊斯特里亚大公”号那样的新锐战列舰相比,它只是一艘有些落伍的装甲巡洋舰,吨位只有它的三分之一多一些,主炮较小,舰身的装甲较薄,对鱼雷的抵抗力要差得多。

    可是,扬克尔海军上校在岸上长期工作之后,这艘战舰在他看起来却显得很大。他站在飘扬着的蓝色舰首旗和锚链近旁,回头望着炮塔、主桅杆和一层层凸起在阳光中的高大桥楼,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这条战舰比起他最后当过舰长的那艘驱逐舰来,不知要大多少倍。当上主力舰的舰长一直是他的梦想,但在接到出任“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号舰长的通知时还是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

    扬克尔在宽敞漂亮的舰长室见到了他的好友卡西奇上校,这位克罗地亚人由内舱匆匆出来,一边扣着烫得笔挺的浅蓝色衬衫。卷曲的黑发显得有些潮湿,可能是刚刚沐浴回来,“嗨,祝你梦想成真!”他们握了握手。“吃点东西吗?”

    勤务兵把早点和闪闪发亮的刀叉一起放在雪白的亚麻桌布上,军舰上的食物供应要比实行配给制的陆地上好得多:半只鲜菠萝,热面包,热气腾腾的牛奶咖啡和一盘有火腿、菠菜、水果和融化的奶酪调制的沙拉。

    扬克尔有点忌妒自己的同学,卡西奇上校将会调到新入役的“奥地利”号战列舰上去当舰长,那可是帝国或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主力舰,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两人一边吃着早餐一边聊着天。

    “很不好意思,为了让新的战列舰尽快形成战斗力,‘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号上将会有三分之二的舰员被调到‘奥地利’号上去,留给你的是一大群没受过多少训练的新手。”卡西奇略带歉意地对老同学说道。

    “好吧,我会尽快让他们熟悉舰上的操作的。”扬克尔说道,“能够重新回到军舰上我就很满足了。”

    “那很好,我们下午就举行交接仪式,我得快点去‘奥地利’号。”卡西奇说道。

    “只要一个简单的仪式就行,我可不想大张旗鼓。”扬克尔说道。

    “你帮陆军鼓捣出来的那玩意不错,听说有可能得到一枚奖章。”卡西奇说道。

    “哪里,那都是工程师们的功劳,我只负责协调人员和物资分配。”扬克尔说道,“听说最近可能有什么行动?”

    “有这个计划,皇储伊斯特里亚大公最近一直在海军司令部。”卡西奇说道,“现在我们终于有了很大的活动余地,不用再窝在亚得里亚海中,你来的正是时候。”

    这时,电话响了,卡西奇从舱壁的电话架上拿起正在响铃的电话。“暧,去海军司令部去开会?好,我马上和扬克尔上校一起过去。”他把杯里的咖啡一饮而尽,站起身来开始穿戴外衣,一边对扬克尔说道,“上面命令我们去海军司令部,现在就去!”

    ……

    皇储李海顿现在正在海军司令部的作战室里。

    维也纳的奥匈总参部和柏林的德军总参谋部之间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分歧,李海顿的目标是地中海和北非,而法尔肯海因执拗地想把德军主力投入到法国一线。

    两人在柏林举行的军事协调会议上又吵了起来。

    “德军应该撤回到1914年8月的边境线之后,对法国领土的占领是激起法国人抵抗决心的主要原因,这使得他们可以忍受巨大的伤亡。如果德国的军队退回到边境线之后,法国人则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和欲望,西线的战争会演变成一种‘静坐式战争’,两支充满敌意的军队固守在边境线两边,却不会轻易向对方发动进攻。这样我们就能够抽出至少一百万的兵力把他们用到更加需要的地方。”李海顿在柏林的两国军事联席会议上一直在指责德国人发动西线的战争是个极大的失误,把数百万的德国精锐部队陷在了法国的泥淖而不是投入到东线和近东,这是李海顿竭力主张的方向。

    法尔肯海因上将准备在凡尔登发起一次大的攻势,却遭到李海顿的强烈抨击,他始终认为德奥两国在1916年应该首先集中力量,彻底打垮俄国,而不是把有限的兵力白白地消耗在法国的战壕里。但德军总参谋长固执己见,丝毫不听劝阻。

    现在奥地利人和德国人分道扬镳了,决定各干各的。

    李海顿也曾想对法国来一次海上突袭,但显然时机根本不成熟。

    他需要先解决土耳其人的麻烦。

    七七 马耳他(一)

    罗马尼亚被吞并再加上塞尔维亚被占领和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参战之后,通往土耳其的运输线被打通,这极大地缓解了奥斯曼军队所面临缺少弹药的窘境。虽然取得了加利波利保卫战的胜利,但在奥斯曼帝国其他地区,却面临前崩溃。

    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整个汉志的阿拉伯人发动的反抗土耳其大起义,迅速席卷着整个小亚细亚半岛,英法联军在贝鲁特登陆,用原始的办法一点一点蚕食着土耳其人的地盘。在美索不达米亚,英国的远征军却进展迅速,在9月初攻占巴格达后,又在10月份占领了重要的产油区摩苏尔,土耳其人的油田全部都落在了英国人手上。

    李海顿觉得有必要给英国人送上一份“新年礼物”,以发泄一下自己从柏林回来之后的愤怒情绪。

    他早就把目标定在了马耳他。

    马耳他岛扼守在地中海的中央,距意大利西西里岛只有不到60海里,由马耳他岛,戈佐岛和三个无人居住的小岛组成,总面积约316平方公里。其中主岛马耳他岛长约35公里,宽约16公里,岛上人口大约有16万人。

    自1801年英国人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将这座地中海岛屿占为已有后,马耳他岛一直作为英国在地中海上重要的军事基地和中转补给港而存在着,现在岛上大约有6万多英军驻扎。不过,由于对于皇家海军力量的绝对自信,英军除了在瓦莱塔港建有坚固的永久要塞工事外,岛上其他地区并没有什么永久性的防御工事。

    李海顿想在北非有所行动,就不能不先拿下这里。

    自从三艘“伊斯特里亚大公”级战列舰服役之后,奥匈海军就在地中海占据了绝对优势,除非英国人把他们本土舰队的一半调往地中海。

    扬克尔在接任“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号舰长之后第十六天就接到了梅耶海中将发出的作战命令。这期间他们只进行了三次出海训练,新来的舰员们还在熟悉舰上的操作,这让扬克尔感到有些忐忑。

    1915年12月11日,天空中下着细雨,李海顿再次亲自率领着他的舰队启程了。

    这也许是奥匈帝国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一支舰队,以三艘“伊斯特里亚大公”级战列舰为首的第一战列舰队在前面开路,中间是运输海军陆战队第3师全部24万人员和装备的36艘运输船以及由四艘装甲舰、六艘巡洋舰和十二艘驱逐舰组成的护航编队,后面跟着由“茨瑞尼”号和“特蕾莎女皇”号两艘战列巡洋舰为主组成的第二巡洋舰编队,再往后是霍尔蒂上将指挥的由四艘“奥地利”级战列舰为主组成的第三战列舰队,这些战列舰还处于测试阶段,其真实的战斗力还令人怀疑。

    另外,由涅戈万上将指挥的四艘“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和马乌夫中将指挥的德国战列舰队将从塔兰托港出发,他们不仅要为运输海军陆战1师的船队护航,还要保护整个登陆舰队的侧翼。

    在涅戈万舰队出动的同时,作为攻击主力的奥匈第7集团军已经在塔兰托全部集结,随时准备登船。

    风雨之中,满载排水量达到34200吨的“伊斯特里亚大公”号在行驶中依然显得非常平稳,这对于舰上炮手而言无疑是个非常稳定的海上射击平台。作为奥匈海军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登陆行动,李海顿还郑重其事地将陆战3师师长施特纳德少将留在旗舰上,不停研究着登陆作战时的细节。

    虽然经过侦察,英国人在马耳他岛上的防御设施很差,英国人对于他们海军的自信使得他们仅在瓦莱塔一带修筑了一些永久性的坚固工事,但见惯了后世血腥的登陆作战画面的李海顿还是不怎么放心。

    不过,这次他显然多虑了。

    为了照顾到运输船的速度,整个编队以12节的速度行驶着,抵达马耳他岛附近需要两天多的时间。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到了第三天凌晨6时许,整个船队已经抵达了奥特朗托海峡入口处。

    在奥匈军队占领整个意大利后,英法舰队已经放弃了对奥特朗托海峡的封锁,不过船队还须小心翼翼,万一什么地方还有未被清除的水雷。

    一切顺利,路上也没有遇到英国人潜艇之类的水下危险,12月12日下午,主力舰队已经抵达马耳他周围海域。

    在主力舰队到达之前,涅戈万上将就率领从意大利出发的战列舰队驱逐了英国在这里的一支巡洋舰分队。

    作为千百年来地中海中部最重要的战略要地,马耳他不仅是地中海重要的商船中转站,更是一个防御坚固的海上堡垒。自特拉法尔加海战之后,英国人就牢牢地占据在这里,由于大英帝国强大的海上力量,一百年来,还没人敢打它的主意。

    从12月12日下午开始,对马耳他的进攻开始了,奥匈帝国海军再加上德国海军一共13艘战列舰开始向岛上预定的登陆点防御工事进行炮击。霍尔蒂上将率领的四艘“奥地利”级战列舰也加入到了炮击的行列,它们的主要攻击目标是瓦莱塔,只当是进行实弹射击训练了。

    英国人在战争开始之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会遭受攻击,但在意大利战败之后,他们才发现危险实际上已经向他们逼近,这才开始在岛上有可能登陆的滩涂地带构建防御工事。不过,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已经让任何的防御设施都有被摧毁的可能,德国人能用火炮摧毁坚固的列日要塞,况且马耳他岛上这些英国人临时用木料和岩石匆匆构筑的防御设施。

    在大口径舰炮的轰击下,很快这些沿着海岸修筑的工事大部分都被摧毁了,而且还造成了大量的守军伤亡。炮击的重点是梅利哈湾,当12月14日奥军陆战第3师开始从这片海滩上开始登陆时,所遇到的抵抗十分轻微。

    仅仅一个小时功夫,奥军登陆部队就在梅利哈以及圣保罗湾城附近的滩头阵地上站稳了脚跟,并开始在舰炮的支援下向纵深推进。英国人虽然组织起了反击,但很快就在海上重型舰炮的打击下被击溃。

    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反登陆作战的认识还很初级,李海顿想象中的血战场景并没有出现,一切都很顺利。

    七八 马耳他(二)

    “开始炮击!”

    随着射击命令的下达,“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号上四座240毫米主炮塔发出轰隆隆的巨响,炮口处喷出一大团裹着褐色硝烟的火球,整个海面都被火光照亮。整个军舰都被震得摇摇晃晃,在水面上颠簸不止。由于侧移,海面上被掀起一道波浪,从军舰的另一侧向外扩散出去。

    扬克尔耳朵里尽管塞着棉塞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隆隆震响,尽管已经加入海军有二十五年,这还是他第一次经历实战。虽然只是对岛攻击,但看到了闪耀的火团,听着隆隆炮响,闻着一阵阵硝烟,他不由感到欢欣鼓舞。

    战斗开始了。

    “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号隶属于帕赫纳少将指挥的由“特蕾莎女皇”号、“莫瑞茨”号两艘“拉德茨基”级战列巡洋舰为主所组成的第二巡洋舰队,他们的任务是炮击“戈佐”岛,并掩护海军陆战队第2师在这里登陆。

    扬克尔站在舰桥上,举着望远镜,从里面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从自己军舰上240毫米主炮发射出的炮弹带着四串冒着火光的轨迹,划过天空,飞向远处的戈佐岛。一团团的火光在岛上腾空而起,但却远远地偏离了英军在海岸边上临时构筑的防御阵地。

    他感到有些失望,“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号首次齐射就开局不利,偏离目标过远。戈佐岛的面积并不大,宽度只有不到6公里,如同一把宽头镰刀,舰队的火力很容易覆盖到全岛。

    除了四座当初马耳他人为了抵御奥斯曼人的入侵而修筑的古老炮台,英国人并没有在岛上修筑什么防御工事。奥匈海军对岛上不惜工本地进行着狂轰滥炸,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陆2师很轻易地就登上了戈佐岛,只遇到了一些轻微的抵抗,英国人在海岸附近草草修筑的临时防御工事可禁不住大口径舰炮的轰炸。在奥军开始登陆之前,英军由于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了沿着海岸的工事。

    与此同时,12月15日下午,陆战1师也在马耳他岛上马尔萨什洛克湾和梅利哈湾顺利登陆,并向纵深推进了五公里。唯一困难的是在圣保罗湾登陆的海军陆战3师,沿海岸防御的英国部队在圣保罗城要塞的火炮支援下,将陆战2师首先登陆的一个团死死压制在一块长约6公里,宽约4公里左右的滩头阵地上。

    无奈之下,李海顿只能让霍尔蒂上将放弃对瓦莱塔城的炮击而把舰队调到圣保罗湾,在这一带他集中了十六艘军舰向英国人的要塞和防御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在梅利哈湾,简易的钢结构浮箱码头被塔建了起来,这是李海顿从后世英国人那学来的,随着后续部队和火炮开始上岸,陆战1师开始向圣保罗湾方向推进。

    不知是出于自大还是对于皇家海军的自信,在开战以后,英国人并没有在岛上沿岸修筑战备工事,确实,奥匈海军一直被死死地封锁在奥托朗格海峡之内。但意大利人的突然崩溃让这一切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似乎在一夜之间,马耳他岛就暴露在了奥匈人的炮口之下。

    现在英国人自然要为他们的轻敌付出代价。

    12月16日,在侧翼遭到攻击后,英国人在圣保罗湾一线的防线开始崩溃,随着陆3师的继续推进,英国人放弃了这片海湾。

    到12月18日,马尔他的战斗大局已定,奥军已经有12万人在马耳他岛和戈佐岛成功登陆,现在部队已经开始逐渐向纵深挺进,而在马耳他岛上的英军只有8万多人,并且由于被切断了海上联络,显得士气低落。

    “报告,施特纳德将军的指挥部发来电报。陆3师已经攻占了圣保罗湾城,海军工程部队正在组织对港口的抢修,英军主力已经退守古尔一线。暂时还看不到他们有就地组织防线的企图,估计可能会直接退守瓦莱塔!”

    “伊斯特里亚大公”号的作战室里,李海顿的随身参谋送来最新的战况,到12月18日,奥军已经攻占了三座港口,英军开始退守岛内的城镇。随着重型火炮的陆续上岸,马耳他的陷落已经基本不会再出什么意外。

    涅戈万上将和霍尔蒂上将则分别指挥着两支战列舰队守护着马耳他周围的海域,以防止英法舰队的袭击。

    大局已定。

    李海顿换乘“卡尔大公”号装甲巡洋舰返回到了国内,对于防御坚固的瓦莱塔城,他并没有进行强攻的意思。他的目的是围困,最好英国人派出主力舰队前来解救,也许,战役还要持续数月之久。

    除非是英国人不想要本土了,把他们本土舰队全部调入地中海,才有可能击退奥匈舰队对马耳他的占领。

    李海顿不认为有这种可能。

    雾气迷蒙之中的伦敦,白金汉宫的主人们似乎意识到他们在发动这场战争之前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失误。他们错误地估计了奥匈帝国的实力,在计算双方力量对比时,他们忽略了这个数十年来在欧洲战场上屡战屡败的老大帝国的战争潜力。

    在陆地上,他们的陆?br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