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双鹰旗下 > 双鹰旗下第13部分阅读

双鹰旗下第13部分阅读

    面,等候着从更远的后方传来新的命令。

    1915年5月2日,到早晨4点,从昨天下午就持续不断的炮击渐渐停歇下来,整个阵地陷入到一片沉寂之中,天色微亮,连续不断的炮击所产生的云烟逐渐消散,稀疏的星光出现在了黎明时的夜空中。

    这种平静并没有持续多久,凌晨5时,三发红色信号弹从南方地平线突然升起,红色的流光在半空中显得十分醒目,又有些诡异。

    天空猛然一亮,上千门火炮顿时发出山呼海啸般的轰鸣,一道道火光划过天际向着北面的俄军阵地飞去。紧接着,一团团火光在敌人的阵地上腾起,爆炸声连成一片,大地在颤动,火光映红了半空,似乎整个燃烧了起来。

    德奥联军在加利西亚的全线反击正式打响。

    奥匈大军在波希米亚与加利西亚一线集中了12个150毫米重炮团,32个105毫米野战炮团,再加上各师团所属炮兵部队所组成的庞大炮兵集群一共拥有1362门各型火炮,以从未有过的火炮密度所进行的恐怖的炮击开始了。在东线的俄军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凶猛的火力,俄军所构筑的不符合西线标准的浅战壕被成片的夷为平地,掷雷器成为堑壕中俄军步兵的死神,而奥军的超重型大炮则将俄军的坚固支撑点一个个化为齑粉。

    密集的炮弹落在对面阵地上,摧毁它们所遇到的一切,冉冉升起的黑色烟雾很快汇集成一团,将俄军阵地笼罩在一片黑雾之中,只有炮弹爆炸后的团团火光才能透过黑雾。

    大地急剧跳动,滚滚热浪贴着地面朝四周扩散,呼啸而过的炮弹似乎带着死神的狞笑朝俄国人的阵地飞了过去,那些事先被空中侦察所发现的俄军炮兵阵地在猛烈的炮火下,一座座被摧毁。

    在火炮轰鸣声中,从奥军出发阵地上窜出无数的步兵,趁一线着俄军被火炮压制的时候,挥舞着工兵锹。叮叮当当声响起,士兵们顾不上隐蔽,向前奔走着,去填平那一座座弹坑。密集的炮弹爆炸掩盖了忙碌的人群发出的声音,所掀起黑雾遮挡住阵地上俄国人的视线。

    猛烈的炮击继续持续着,开始向前延伸。

    前沿阵地上响起马达的轰鸣声,大地上扬起一道尘土的波浪,排成一长溜横队的坦克和装甲车翻过低矮的山坡,开始向俄军的阵地上推进。前面的坦克掀起漫天的黄尘,遮盖住后面战车与跟随他们冲锋的步兵,模糊中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些装甲战车越过俄军阵地前面的开阔地,毫无顾忌地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钢制的链轨轻易地辗碎或是扯烂敌人阵地前面的一道道铁丝网,很快就突入到入到俄军的阵地前沿。

    那些坦克毫无顾忌地就越过了俄军的战壕继续向前推进,用同步机枪或是小口径火炮向还在抵抗的俄军射击着。

    而那些轮式装甲车却无法越过战壕,只能沿着战壕边缘不停移动着,带装甲的机枪塔转动着,将一串串子弹扫向阵地上冒头的俄国人身上。

    跟随在这些战车身后步兵将携带的柴草捆扔到战壕里,战壕很快被填平了,那些装甲战车压着柴草越过了战壕,一群群的步兵出现在战车后面,不停地扣动着步枪扳机,将一发发子弹朝前面打去。

    面对着根本无法打穿的“钢铁怪兽”,俄国人很快就崩溃了,那些俄国士兵大叫着跳出壕沟,不顾一切地向后跑去,然而大部分人又被从坦克或是装甲车里发射出来的密集弹雨打倒在地。

    拉科夫斯基从地上爬了起来,端着步枪躲在战车后面向敌人的阵地上前进,耳边都是枪炮声和战友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叫喊声。是否有人负伤,或是被打死,早已顾不上这些了。他发现这些装甲车后面是个能躲避枪弹的好地方,只是偶尔探出身体向外射击一下。

    前面战壕里跳出一名俄军士兵,发出巨大轰鸣声的坦克车从头顶压过战壕,机枪和大小炮弹不停钻进战壕让里面的俄国人神经崩溃,丢弃武器发出野兽般嚎叫,连滚带爬地向后面逃跑。

    拉科夫斯基躬着身子,脑袋贴着枪托,瞄准了一个正在拼命逃跑的俄国人后背,食指扣动扳机。呯的一声枪响,枪托猛地撞击着他的肩膀,那个俄国人向前扑倒在地。第一次杀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些装甲车身后冒出的黑烟和战场上的硝烟呛得人嗓子疼,拉科夫斯基将枪口横过来,狠狠咽了口唾液,继续跟在车后向前走着。

    六十 大合围

    仅仅四个多小时的时间,俄军第3集团军纵深15公里的三道防线全部被突破,奥军第14军的步兵师跟在装甲旅的坦克和装甲车后面,如入无人之境,由两百多辆战车组成的突击集群如同一股不可撼动的钢铁洪流,将俄国人的防线冲的七零八落。

    到上午11点,奥匈第3集团军近20万大军由第14军开辟出来的缺口不断涌入,随着后续的奥匈第6集团军的跟进,俄第3集团军组成的防线全线崩溃。德军在西线和奥军在南线的攻击都没有遇到太过激烈的战斗,仅仅半天时间,俄军在加利西亚西、南两个方向构筑的防线都被突破。

    越来越多的德奥大军穿过防线开始向纵深推进。一线的俄军迅速崩溃,他们丢弃步枪,跳出战壕,象受惊的羊群一样四处奔逃。

    只有一天的时间,俄军部署在第一线的两个集团军就迅速地崩溃了,直到5月4日才开始组织起一些有效的抵抗和反击。

    博洛耶维奇率领奥匈第3集团军快速向北穿插,根本不管侧翼和身后的俄国大军,李海顿则指挥着由四个集团军组成的主力大军紧随其后。

    博洛耶维奇的集团军快速穿插搅乱了整个俄军的防线,他们面临前后方被切断的危险,

    季米特里耶夫的俄第3集团军被歼灭。他所辖各军、师,在经过五天的战斗之后,每个师所能召集起来的官兵只剩下不到1000人。在五天的时间里,已有14万名俄军被俘获。而在西面的德军也进展迅速,正面的俄第9集团军也已经被击溃,而德第11集团军则直插桑河谷地,马肯森决心要堵住俄军的退路。

    俄第8和第11集团军则快速退却,终于赶在马肯森和博洛耶维奇会合之前逃出了德奥联军的包围圈,而在喀尔巴阡一线的俄第4、5集团军则选择向西沿着罗马尼亚边境,完好地退过了德涅斯特河。

    为突破俄军防线立下不朽战功的第1装甲旅现在基本报废了,目前只剩下15辆完好的战车,其它大部分都因机械故障趴在了半路,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被俄军的火炮或是地雷摧毁。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坦克的先例,俄第3集团军25万人所构筑的防线居然顷刻间在2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的冲击下变得七零八落,颇有远见的德奥将领们立即在这种新式武器身上预见到了一场兵器技术和军事理论上的重大变革。

    在东普鲁士,兴登堡被妒嫉他的法尔肯海因安排在了北线与第4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一起行动,以免使他积累更多的战功。

    兴登堡统领的第20集团军的目标是切断明斯克通往华沙的一条主要铁路,而第4集团军的目标是里加。俄第10集团军在两个德国集团军的夹攻下很快就崩溃了,损失了一半的兵力,兴登堡面前是一片坦途。

    坦能堡又成了俄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1915年5月8日,鲁登道夫指挥德第8集团军和新组建的第10集团军再次在坦能堡对俄新组建的第2集团军形成合围,萨姆佐诺夫的悲剧再次重演,俄第2集团军21万人再次被全歼,仅仅有2个军不到3万人幸免于难。

    俄国整个的防线全线崩溃。俄军第1集团军和第12集团军被迫放弃了华沙,沿着基辅至华沙的铁路线一路后撤。

    整个东线战场演变成了一场追逐大赛,马肯森集团和奥匈第2第3集团军组成的联军一直在死咬着逃跑的俄第9集团军,从普热米尔到利沃夫,直到里维夫的铁路中枢。

    李海顿则指挥着奥匈第1、6、7集团军对俄第11集团军紧追不舍,直逼基辅。

    奥第4集团军则沿着德涅斯特河向南推进。

    鲁登道夫指挥的东普鲁士重兵集团和马肯森集团终于把俄第12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残部合围在了布列斯特要塞,而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也不知道幸运还是不幸地逃脱了被俘的命运,他率领俄第1集团军残部逃到了明斯克。

    现在沙皇的手上仅剩下了四个完好的主力集团军,剩余的兵力虽然加起来还有300多万人,但遍布在这个帝国广阔的土地上,能够在一线作战的部队只有一百三十万。

    俄国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但还在坚持。

    德奥联军在东线取得一场足以改变战争进程巨大胜利,就象一出令人惊心动魄的大戏。在5月之前,协约国的前途一片光明,似乎取得胜利只是早晚的事情。俄国人在东线一路高歌猛进,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反戈一击,都足以让奥匈帝国丧失还手之力。

    英法联军在加利波利的登陆看起来奥斯曼帝国随时都可能倒下。

    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巨大的灾难随之降临。俄国人在德奥联军的打击下出人意料的迅速崩溃,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俄军就损失了170万的主力,其中大约有120万人成了俘虏,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他们还会继续遭受打击。

    现在德国人和奥地利人腾出手来,马肯森率领的第11集团军已经转向了巴尔干地区,而奥地利人也从一线抽回了3个精锐的集团军。

    他们准备收拾孤立无援的罗马尼亚人。

    现在没人可以帮的了罗马尼亚,随着德奥联军在东线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保加利亚人急不可耐地加入到了同盟国中,他们不想错过分享胜利果实的时机。

    东线俄军的崩溃对协约国的打击是巨大的,意大利人陷入了内讧,议会中有不少人在叫嚷着退出战争,指责政府的轻率举动,而他们的军队则迟迟不见行动,直到6月底才发动了一次进攻。

    结果令整个世界都大跌眼镜,35万的意大利大军竟然在伊松佐河一战中被只有3万人的蒂罗尔地方防御部队给击溃,然后再也就没了动静。

    在令人担忧的加利波利战场,桑德斯上将指挥的土耳其军以弱胜强,死死地把英法联军挡在了半岛之上,根本无法突破。土耳其人表现出来的惊人战斗力让在开战之初因为两艘军舰而轻率地触怒奥斯曼人的英国决策者们懊悔不已。

    现在整个的局势来了一个大反转,同盟国的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德国人攻陷了整个波兰,大半个立陶宛,半个白俄罗斯,并和奥地利人一起攻下了小半个乌克兰。俄国人现在显得毫无还手之力,只是一路向后退却,他们的部队在退却中又不断溃散。

    在加利波利和达达尼尔海峡,土耳其人也取得了胜利,英法联军毫无进展,看来撤退只是早晚的事。

    随着德奥联军的南下,整个巴尔干就要完了。

    六一 海上之王

    李海顿直到6月底见战局已定这才返回国内。

    他率领大军横扫罗马尼亚,匆匆动员又缺少装备的罗马尼亚军队根本不是德奥联军的对手,加之国内亲德势力的活跃,这支军队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在德奥联军进军罗马尼亚之初,布拉蒂亚诺为首的亲英法政府就已经倒台,亲德势力的领袖马若雷斯科出任罗马尼亚首相。在这么一片混乱之中,阿帕伦特国王和妻子逃到了塞尔维亚,其后前往英国避难。

    李海顿宣布废黜阿帕伦特的国王之位,自己兼任罗马尼亚国王。

    对于这件事,威廉二世虽然不愿意,但也不好说什么。

    奥匈方面宣称罗马尼亚与奥匈帝国合并,李海顿在布加勒斯特正式加冕罗马尼亚国王,由马若雷斯科出任首相,卡尔普为外交大臣。为了笼络罗马尼亚人,弗兰茨皇帝宣布将特兰西瓦尼亚并入到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人在帝国的旗帜下,终于实现了他们的大罗马尼亚梦想。

    在维也纳,李海顿与凯旋的将军们再次受到了来自民众对待英雄般的狂热欢迎,李海顿似乎成了整个帝国的守护神。战争的胜利从来都是普通士兵用鲜血换来的,但普通的民众心目中却需要一个可以景仰的英雄,似乎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他们的平安。

    等李海顿离开维也纳再次回到的里雅斯特时,已经是7月27日。

    从遍地沼泽的西乌克兰回到夏日炎炎的地中海港湾,李海顿一时感觉有些不太适应。

    在刺目的阳光下,平静却戒备森严的军港锚地内系泊着大大小小三十余艘各式舰艇,意大利人的突然宣战还是让整个港口内充满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1915年4月26日,意大利正式和协约国签订伦敦协定,规定意大利参战的报酬不仅仅是上述地区,还包含伊斯特里亚半岛,达尔马提亚地区,发罗拉和德国在非洲的几块殖民地。

    贪婪的意大利人终于禁不住英国的,悍然背弃昔日的盟约,反而在背后捅了一刀。

    事实证明康德拉对于意大利170万大军的恐惧是多余的了,面对70万意大利大军的进攻,奥匈帝国部署在第一线,只有两个师不到3万人的蒂罗尔地方射手师居然在卡蒂山区取得了一场大胜,击溃了意大利两个集团军近40万人的进攻,上演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观。

    部署在二线,由各地临时抽调而来的地方部队组成的第8集团军看着眼馋啊,纷纷请战:兄弟们,好歹也给我们留口汤啊!

    李海顿已经决定从俄国前线抽调回三个主力集团军到南线,博洛耶维奇的第3集团军已经撤回到了加利西亚,开始登上返回的火车。用不了多久,李海顿就能对意大利组织起全面的反击。

    至于塞尔维亚一线,他们已经被打残了,在保加利亚向协约国宣战后,早就没了威胁。李海顿也懒得管它,他对啥矿产也没有的塞尔维亚和希腊实在不感兴趣,也舍不得将宝贵的兵力用在这个方向。

    现在是该海军要活动的时候了。

    的里雅斯特军港干净整洁的码头上,到处都是水兵们忙碌的身影。那些比平时多得多的身穿深蓝色海军制服,身背短步枪的海军巡逻队还是让人们意识到这是战争时期。

    午饭过后不久,在几辆装满宪兵的军用卡车护卫下,李海顿乘坐一辆黑色木质车箱的梅塞德斯汽车从海军司令部赶到了码头。此时,一艘体型巨大的战列舰正停靠在码头,它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补给,正在准备出航,一些水兵和工人在军官的监督下正在撤去搬运物资的临时栈桥。

    李海顿在第一战列舰队司令霍尔蒂海军中将的陪同下登上了这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超级战列舰。

    这不是他第一次登上这艘巨舰,但每次看见这艘可以称之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新式战列舰,他还是会为它的强大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整体深灰色的涂装似乎能给人带来一种庄重的感觉,但高昂的10门380毫米主炮却足以令一切与之敌的人感到深深的恐惧,整艘军舰即使是静静地停泊在水面,也拥有足以毁灭一切的恐怖力量。

    登舰之后,皇储阁下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霍尔蒂中将的陪同下检阅舰上的水兵,“伊斯特里亚大公”号的新任舰长,曾经是他副官的克莱门斯少将正带着全舰官兵在甲板上列队欢迎皇储阁下的到来。

    抛开私交不谈,克莱门斯少将此前也有过引人注目的战绩,在开战之后,他作为指挥官曾带领着“弗雷德里希大公”号装甲巡洋舰执行多次执行对黑山和希腊港口的封锁任务,并在一次海上交战中采取灵活的战术从三艘英法装甲巡洋舰的围堵中逃脱出来。

    以他冷静沉稳的个性足以胜任一艘主力战列舰的指挥官,当然,作为旗舰,他需要听命于霍尔蒂中将的指挥。

    “伊斯特里亚大公”号高大的舰桥更符合李海顿来自后世的审美情趣,这艘军舰至少从外观上看起来比舰桥略显低矮的“联合力量”级雄壮威猛许多。三联装的主炮塔是帝国海军的骄傲,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象斯柯达兵工厂一样拥有如此多的制造三联装炮塔的经验,即使是英国人目前也无法研制出合格的大口径三联装炮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