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双鹰旗下 > 双鹰旗下第11部分阅读

双鹰旗下第11部分阅读

    国人包围了?哈克的第一反应是扔下步枪投降,他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感到有点羞愧,幸运的是现在包围圈中的是俄国人。

    那些俄国兵穿着厚厚的毛皮大衣,戴着一种样式奇特的皮帽,与他之前见过的俄国兵不太一样。

    “那是来自西伯利亚的部队,沙皇的精锐。”那老兵曾这么说。

    但哈克没有看出来这些西伯利亚来的士兵有什么不同,不过他们确实不怕死,一次一次地向着波西米亚步兵师所防守的阵地发起着冲锋。残酷的战斗并没有给哈克留下多少时间去思考,在他们前面的加利西亚步兵师的防线被打垮,溃退到了后方。波希米亚步兵师现在首当其冲,他们的防线位于桑河西侧,正好堵在俄国人撤退的主要通路中间,两天来已经承受了敌人似乎发疯似的冲锋和炮火。

    波希米亚步兵师伤亡惨重,阵亡和受伤的士兵和军官被抬下去了一批又一批,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每个活着的人心头,挥之不去。

    战场的形势急骤恶化,但还没有崩溃,后面的克罗地亚人和意大利人增援了上来,损失惨重的波希米亚步兵师向后面的一道战壕撤了下去,

    哈克松了一口气,很幸运,他还活着。

    来自西伯利亚的俄第7集团军还真是顽强,在三个奥匈集团军和一个德国集团军的围攻下竟然拼死抵抗了五天,直到弹尽粮绝,这才无奈地选择了投降。此时,他们已经伤亡过半,奥匈大军俘获了11万俄军和4万伤员,大色有7万人被打死。

    俄军打破了奥匈大军对林堡的围困,俄第4、5、9三个集团军经过浴血奋战,在损失了3万人后,突破奥匈第1、第2集团军所构筑的防线。围困林堡的奥匈第4集团军遂撤出了林堡外围,与第1、2集团军一起向普热米尔城堡退却。

    整个战役奥匈和德军共伤亡近4万,而俄国人损失巨大,伤亡12万人,被俘17万人,虽然解救出被围困的第8集团军,却又搭进了一支第7集团军。

    此役过后,俄国人暂时无力发动进攻,只能收缩防线,退到了维斯瓦河和德涅斯特河北侧,双方又回到了战争之前的上。

    李海顿终于可以载誉回到了维也纳,无与伦比的战功和报纸上的吹捧,使他的声誉如日中天,他被形容成了一位手持三叉戟的阿瑞斯,在国民之中的声望甚至超过了老皇帝弗兰茨。

    在小毛奇被解职后,法尔肯海因成了德军总参谋长。这位德军总参谋长执意在西线发起一场攻势,令李海顿深感无奈。

    但在德军主力没有调往东线之前,他不准备再发起大的行动,任是康德拉亦或是德军总参谋部再三催促也没什么作用。一百五十万的奥匈大军需要休整、训练和重新整编,在完成整编之前,他不准备让那些训练不足的补充兵派到前线上去送死。

    冬天来了,整个战场似乎也跟着沉寂了下去。

    五十 目标,地中海

    李海顿终于有时间来关心一下他的海军了,李海顿所捐献建造的三艘“伊斯特里亚大公”级战列舰还是刺激到了帝国议会,在费迪南大公和他的推动下,海军方面本应在1914年1月才通过的四艘新战列舰建造预算被提前到了1913年的7月。

    由于李海顿提出将以帝国内各国名来命名新的战列舰,这激起了渴望自治权力的波希米亚王国和克罗地亚王国地方议会的极大支持,虽然这两个地方空有王国之名,但却掩盖不了他们渴望自治的热情。

    波希米亚和克罗地亚议会甚至提出由地方财政各承担八分之一的造舰预算,这一次匈牙利人并没有表示反对,毕竟那是一亿多克朗,马扎尔人从来不和钱过不去。得益于之前的造舰经验,四艘“奥地利”级战列舰只是比“伊斯特里亚大公”级稍稍放大了舰体,都是装备了10门380毫米45倍口径的主炮,可以看作是“伊斯特里亚大公”级的改进型,所以在1913年11月,四艘战列舰就完成了设计,并于1913年10月陆续开始开工建造。

    由于伊斯特里亚造船厂当时已经承担了三艘战列舰的建造工程,四艘“奥地利”级战列舰分别由的里雅斯特皇家造船厂、波拉海军造船厂和阜姆多瑙造船厂承建,其中皇家造船厂承担了两艘新式战列舰的建造工程。

    按照正常的历史,由于欧战的爆发,这四艘刚开工不久的战列舰马上就停工了,但这一次不太一样。由于四艘战列舰主体建造已经完成了大半,而且由于在奥特朗托海海战中取得的胜利,使得帝国上下对于海军还是寄予了厚望,并且由于李海顿的全力支持,这些战列舰依然继续着建造工程。

    目前这四艘战列舰已经下水,开始了舾装工程,当然,要想它们正式服役,还需要用差不多一年之久。卡尔森的斯柯达兵工厂为“伊斯特里亚大公”级战列舰研制的380毫米主炮和炮塔早已经完成了测试,在匈牙利的火炮测试场,1号主炮竟然将重达860公斤的炮弹推出了46公里远。当然,装进炮塔里的军舰主炮是不可能达到最大射角的,即便如此,sk-15型380毫米舰炮在最达仰角为27度时的射程依然能达到41公里,完全凌驾于同一时期各国军舰的主炮射程之上。

    在加利西亚战役进行期间,涅戈万海军上将曾两次率领战列舰队试图冲破英法舰队对奥特朗托海峡的封锁,但都无功而返,加强了的英法地中海舰队目前拥有12艘无畏舰,强大的实力迫使涅戈万上将只与对手进行了短暂的交火后立刻悻悻而返。

    与敌人硬拼是不可能的,当然,李海顿现在也不会干这种拿鸡蛋碰石头的蠢事。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海军都被无奈地压制在各自的军港内无所事事,唯有潜艇部队的表现还让人眼前一亮。

    在开战前,虽然有李海顿的强力支持,但是潜艇部队在海军内部还是不受重视,不过由于与日尔曼尼亚造船厂的密切合作,在技术上,一直与德国人水平相当。开战之后,只有27艘潜艇的奥匈帝国海军潜艇部队在短短的数月之内就取得了击沉敌人一艘装甲巡洋舰、两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同时击沉13万吨敌国商船的优良战绩。

    与德国海军内部日益高涨的潜艇制胜论不同,李海顿始终不认为它能对海战结果取得决定性的作用。潜艇毕竟只是一种破坏性的武器,不可能代替水面舰船来取得海上优势。而夺取制海权才是海上战争的主要目的。

    一支强大的海军必定是一支均衡的海军,海战的结果从来都不是靠一两种尖端技术所能决定的。

    限于地理位置,奥匈海军自然无法与大多数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大陆国家或是岛国的海洋国家相比。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它只能是一支近海海军,地中海,是它唯一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

    这并不是说它的意义不大,相反,地中海的控制权对于同盟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反而对英法两国的影响要小一些。如果取得了地中海上的制海权,同盟国内的物资供应就不会存在任何困难,甚至有可能派出舰队和陆战队进入到黑海从而直接威胁到俄国人的腹地。

    根据李海顿的计划,在1915年底以前,帝国海军将会有7艘装备380毫米主炮的超级战列舰开始服役。到那时,他就能够与英法两国海军在地中海展开一场激烈的海上争夺战。这还要取决于德国人的决心,看他们能否牵制住大部分英国海军主力。

    另外,所谓的蝴蝶效应已经显现,逐渐壮大的奥匈海军也刺激得英国和法国不得不追加了他们的主力舰建造计划。在“伊斯莱亚大公”号下水不久,英国方面就追加了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造舰计划,而法国方面也迅速开工建造了三艘装备381毫米主炮的“红衣主教”级战列舰,如此快速地完成了设计,肯定得到了英国人的大力帮助,甚至这三艘战列舰就是以英国人的战列舰为蓝本仿制的。

    反而是德国,在开战之后造舰速度突然慢了下来,预计在1914年下水的五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至今还没有完成船体建造。如果按目前的速度,估计到战争结束时他们都无法完成这五艘主力舰的建造。

    年产二千七百万吨钢铁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在四年内无法完成五艘战列舰的建造,是不是很可笑的事。现在是1914年,而不是1941年,可没有那么多坦克与战舰在争夺有限的装甲钢产量。

    李海顿觉得有必要跑一趟德国与威廉二世和第二帝国的海军同僚们好好聊一下。

    与德国海军造舰部门进行了细致的沟通之后,李海顿这才明白问题出在哪了。

    第一、德国人根本没有想到这场战争会形成一种持久的消耗战,在战前,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要建立足够的战略储备,虽然李海顿曾提醒过他们,但根本没用。现在问题出来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徒有每年2700万吨的钢铁产量,却缺少制造优质合金钢的稀有金属原料,克虏伯钢铁厂原来的一点储备也已经几乎快用完了。现在产量不多的优质合金早已优先供应军工部门用来制造大炮,根本没有富裕的优质钢来生产装甲板。

    其次,在开战后,大批的船厂熟练技工被征召入伍,现在整个德国的造船业都缺少优秀的技术工人。

    我的天哪,这绝对是猪一样的队友,他们竟然把宝贵的技术工人送到前线去当炮灰?

    李海顿发出无奈的感叹,他严肃地和德国皇帝和主管军需生产和供应的科贝尔博士一起探讨着这个严重的问题,科贝尔博士强烈赞同他的观点。德国皇帝也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很快第二帝国总参谋部下令,抽调回在前线的10万正在服役而涉及军工生产的技术工人,分配回到国内的各工厂中继续服役。

    李海顿只能在自己战前储备的战略物资中挤出了15万吨各种稀缺的金属物资匀给了德国人,当然不能白送,而是要求德国人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用黄金交换。他不敢收马克,万一这玩意大幅贬值咋办?不是万一,这些纸币而是一定会贬值的。

    第二帝国海军的造舰工程终于大概又恢复了起来,虽然不如战前,但已经比之前快停工的状况要好的多。

    五一 坦克初现

    李海顿还给德国人送去了几样礼物,10辆伊莱亚1914型坦克和10辆格拉芙-斯蒂夫特装甲汽车,这让那位大舅子皇帝为之赞叹不已。

    李海顿相信,以德国人的执拗精神和将简单事物变复杂的特殊能力,过不了多久,这些东西就会变成一些制造精密,性能优良,但却制造工艺极其复杂又不符合经济规律的杀人利器。这不是他想要的,但在技术上却能有许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他在德国期间有幸与海因里希亲王和提尔皮茨元帅讨论了一下格拉芙施佩海军中将和他率领的德国远东舰队的处境,施佩中将现在由于与英国舰队在科罗内尔海战中大获全胜而名声大振,也成了英国人的眼中钉。

    “我已经命令施佩中将率领远东舰队想法回到国内。”提尔皮茨说道。

    “根据我得到的消息,英国人已经派出了六艘战列巡洋舰现在正满世界地追捕施佩将军的舰队。”李海顿说道,他只能编造一个谎言,“英国人的两艘强大的战巡在福克兰群岛,两艘在开普敦,另外两艘去了加勒比海域,防止施佩将军穿过巴拿马运河而进入到大西洋中。”

    “消息可靠吗?”海因里希听了这消息后显得有些紧张。

    “非常可靠,这些情报都是我长久以来在那一地区的老间谍们提供的,这些年来,他们还从未出现过差错。”李海顿说道,“目前施佩将军的处境非常危险。”

    “确实是这样。”提尔皮茨正盯着地图苦苦思索着。

    “我在得到这些情报后倒是有些设想。”李海顿见到两人来了兴趣于是继续说道:“第一,命令施佩将军带领舰队进入到某一中立国港口后解除武装,毕竟三千多名经历过战斗的海军军官和水兵非常宝贵,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培养出来的。那些军舰可没有这些人员值钱。另外一个想法就是让斯佩将军想法进入到波斯湾的奥斯曼港口内,那样即使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但也能牵制一部分英国人的兵力。”

    “好吧,这事还需要海军总参谋部作出仔细的计划。”提尔皮茨回答,从本心里他更倾向于李海顿所提的第二条建议,但英国人很快就会占领这些土耳其人港口。

    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北海造船厂里已经下水的三艘希腊和阿根廷人订购的战列舰,在战争开始后,李海顿下令继续完成这三艘战舰的建造工程。现在是要讨论一下它们的出路和时候,就目前的情况,它们肯定不能回到希腊或是阿根廷了。

    德国海军想把它们给买下来,这李海顿没有意见,他本来的意愿就是为了加强德国舰队的实力。希腊的两艘船还好说,钱是向维也纳城市信贷银行借的,德国人只要允诺替希腊方面偿还借款就行了,问题是阿根廷方面,德国需要向对方退还他们已经支付的一百万英镑的货款。

    从德国返回后,李海顿先到了萨尔茨堡,然后去了林茨。

    以林茨为中心的工业区是奥匈帝国最发达的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中心之一,这里最初以制造蒸汽机车和纺织机械而闻名于世,这里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制造汽车和拖拉机的地区之一。经过近二十年的合并重组,自1895年之后在林茨出现的50多家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商目前已经合并成两大著名的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公司:帝国伊莱亚标准汽车公司和格拉芙-斯蒂夫特汽车制造公司。

    由于李海顿在这两家汽车公司都拥有着股份,这两家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公司还存在着某些合作关系。很奇怪,李海顿并不希望将这两家公司合并,在他看来,只有竞争,才能更加快速地发展。

    与全世界在自由发展中缓慢成长的汽车公司在前期所遭受到的资金短缺困扰不同,两家奥地利汽车制造企业和斯图加特的迈巴赫-戴姆勒公司的发展可谓一帆风顺。由于有来自李海顿的大笔资金支持,这三家汽车、发动机和拖拉机制造企业身上很明显有一些计划经济投资方式的影子。这样的投资方式使得这三家公司在起步初期都领先于世界上所有的同行们一大步,至于今后的发展好坏,那就是经营和运作的问题了,李海顿只能给公司的管理者们提供某些建议以供参考。

    最少现在,这两家奥地利公司和戴姆勒公司无论是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都站在了整个世界的最前列。

    在距林茨不远的一处警戒森严的封闭式测试场地内,一批样式古怪的链轨式装甲车辆正在进行着秘密的机动和越野性能测试。在伊莱亚1914坦克30辆样车被制造出来后,李海顿依照后世的经验提供了一些修改意见。

    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伊莱亚1914坦克不可能做到他心目中理想的样子,铆接的车身和旋转炮塔从外表上看起来无比丑陋,只有一门按照李海顿的要求特意加长了的35倍口径身管的37毫米平射炮似乎还看起来比较顺眼。

    30公分宽的履带距李海顿心目中的形象要差了一半,长42米,宽21米和高176米的外形比李海顿记忆里的钢铁巨兽形象差得更远,看起来大小和车顶上装了个旅行包的奇瑞qq汽车差不多。

    78吨的重量也令人不满,但没有办法,斯太尔100马力的v8柴油发动机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之一了,虽然伊斯莱亚能够提供120马力的汽油机,但李海顿更喜欢结实耐用的柴油机,而且柴油机能够提供高出汽油机将近三成的扭矩输出。

    这点在遇到复杂地形时尤为重要。

    坦克炮、炮塔和并列机枪的性能不用置疑,伊斯莱亚公司有足够的为海军巡逻艇和驱逐舰制造小口径火炮的经验,炮塔在结构上许多地方都借鉴了战舰炮塔,也足够可靠。问题是悬挂和行走系统,它们的可靠性足以令人担忧和感到崩溃。

    理论上伊莱亚1914能够在平坦的硬地上跑出25公里的时速,但实际上能跑到22公里已经是极限了,大部分时间它只能跑出15迈。油箱里所载的油量能让发动机运行6小时,但大多数坦克都没能一次性行驶超过100公里,在连续行驶6、70公里后,它就会因各种各样的机械故障不得不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