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穿越之饭桶妹子生存手札 > 穿越之饭桶妹子生存手札第4部分阅读

穿越之饭桶妹子生存手札第4部分阅读

    给小花加了菜,奖励她出了名之后为水月庵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香客,香油钱大大的涨了,小花更郁闷了。

    第13章

    小花头皮发麻的看着手上的书,足有一本字典那么厚,尼玛为毛她要背医书,她好不容易从高考的牢笼中挣脱出来。

    “师姐,我不背不行吗?”小花都要哭出来了,背书对她来说可是酷刑,在现代需要背的历史政治啥的她都是在各科老师的大考大补小考小补之下低空飞过的,她会考过的时候各科老师喜极而泣恨不得大放鞭炮三天,尼玛为了教学质量为了奖金真不容易。

    “那怎么行。”净语摇头,“如果医学考试通不过就不能去当大夫了。”净语小尼姑大概也知道最近师傅在折腾什么,说实话净华师妹到水月庵已经差不多一年了,之前家里还送银子过来还时不时人婆子上来询问她的情况,但最近很久没人来过问了。

    “我一点都不想当大夫。”小花赶紧表明自已无意当医生。尼玛在现代当医生的可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她那上二本都危险的成绩根本不可能考得上任何一家医学大学。

    “小师妹,”净语恨铁不成钢了,“如果不能当大夫就算留在庵里也只能做些煮饭扫地之类的活计了,别说是当住持了,就算是监院,首座都绝无可能。”净语掩盖不住自已的忧虑,如果净华小师妹家人干脆让她真的出家了怎么办呢?

    小花泪奔了,谁能告诉她为毛当尼姑也是升级流,还得努力学习医术才能升级,不是看谁念经谁人缘比较好就行了吗,当尼姑也要上演杜拉拉升职记,太悲催了。

    “念经当然算是考核的要点之一,”净语叹气的看着小师妹,“但医术学好了总算是一技之长。”如果小师妹家人哪天没来接她,她能静下心像她一样在庵里当一辈子尼姑还好,如果要下山还俗的话会医术好歹能养活自已,大庆的百姓对大夫还是十分尊敬的。

    小花在师姐殷切的目光中郁闷不已,尼玛换个时空她还是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一定是穿越大神的恶意。

    “嗯,再过一个月就可以采摘了。”李湛看着几株药材自言自语说。他为了弄好一副药方真的不容易,大医院的药应有尽有,但这个药方里的几味药还真没有,里面有好几味必须经过处理否则有毒的药物,大医院里面的大夫只要不脑残就不会进有毒的药物,皇宫里住着的是这个天下最尊贵的人,出了什么差错谁也说不清。

    这个药方是数年后白马寺的圆通大师配出来的,原本是为德崇帝求子,可惜德崇帝没活那么长,现在总算是派上用场了。

    看完药,李湛来到上次花姑娘请他吃鱼的地方。远处的大山一座连一座相连到天边,青郁得参天大树遮住了头顶的阳光,在这神奇的辽阔大山里,蜿蜒流长的小河边一个锅正在烧着,旁边有几条已经处理好的鱼,几片菜叶上还放了一大棵酸腌菜。这锅怎么这么奇怪,李湛细看这只陶锅,陶锅很大,大概原本就是用来煨汤的,可惜上面两只耳朵都没了,大概是因为这样才被扔掉然后被小花捡起来继续使用了。

    小花去哪了?他扭过头来四处看,小花正坐在河边,手里拿着一本书念念有词,连他来了也没留意到,在读什么那么专心呢,他分了点神细听。

    “地榆:苦寒,归肝脾胃经。有毒。杀虫疗癣。苦谏皮:苦酸畏寒,归肝胃大肠经。凉血止血,解读敛疮…”

    “错了,苦寒,归肝脾胃经,有毒,可以杀虫疗癣是苦谏皮,地榆才是苦酸畏寒,归肝胃大肠经,凉血止血,解读敛疮。”李湛听不下去了,纠正道。

    “不都一样吗?”饭桶茫然的抬头。

    “苦谏皮是驱虫用的,地榆是止血的,不一样的。”李湛没好气地说,“须知医道最需要严谨…医道乃救命之道…医道当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小花两眼都是星星,只觉得眼前的少年突然光芒万丈,化身为庵里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

    啊,真是久违了,想当初一说起医学,他家师傅就这么滔滔不绝的训他,现在轮到他李湛滔滔不绝的训别人了,回过神来就看见小花捂住眼睛,“你怎么了?”

    “没什么…”小花放下手,能说快被你的光芒万丈闪瞎了一双钛合金狗眼了吗,不愧是大夫,一套套的。“啊,是鸡。”两眼放光的饭桶扑了上去无比热情的抢过李湛手中的两只处理好的鸡和一大包用荷叶包裹的东西,随手把手中的医书一扔。

    李湛看见这无比粗鲁的行为,只觉得胸口一窒,继续滔滔不绝地在饭桶耳边念叨,“医书是何等重要…是前人心血的结晶…为救苦救难做出贡献…”

    小花打开荷叶包,看见里面的东西,眼睛都亮了:“红烧大排!”

    颜色鲜亮,闪着油光,赤酱看起来让人食欲大开,甜咸之间把握得极好。

    小花品味着口腔香醇可口的大排,享受地眯起了双眼。

    就这表情,跟他家小花狗一模一样!李湛忍不住想着,难不成两个小花是亲戚不成,这表情真的很像啊。李湛想这些并没有瞧不起小花或贬低的意思,刚好相反,对大庆众人将狗看得很贱不同,安平王李湛极度爱狗,觉得人不如狗,如果有一天一人一狗掉到水里,不用说他肯定选择救狗。

    “谢谢李大哥。”小花两眼亮晶晶地,对给自已投食的李湛心甘情愿地喊大哥。

    如果她要是有条尾巴现在一定是在摇啊摇的,李湛微笑想着,就知道两只小花都一个样,拿食物就可以收买的,前次还是一口一次李公子,现在可好,一个子就变成李大哥了。

    小花低着头忍不住又吞了几块大排,开心极了。

    李湛看着这丫头眉眼弯弯,嘴唇都要上翘的可爱模样,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头,就好像上次摸他家小花狗的头一样。

    小花吃完几块大排,十分满足,马上去处理两只大肥鸡了,这只鸡已经处理好了,就连鸡肠子也洗得干干净净,小花要做的事就省了好多了。

    李湛捡起小花的医书,对着一点都不喜欢医学的小花大说特说医生的伟大:“医者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小花充耳不闻,这公鸭嗓太难听了,她现在可体会到了一只青春变声期的男孩说话等于五百只鸭子!第一次见面可是没那么唠叨啊,一副翩翩公子如玉的模样,所以说第一印象就是骗人。

    她哪知道李湛在宫里在府里装模作样都快憋疯了,好不容易出来,再加上饭桶一副无害的模样,且经过调查后确定小花的背景于他无碍后,李湛自然而然释放出真面目,且因为憋闷过度,很多事不能对人言,不能露出“鬼上身”的真面目啊亲,所以表现出来的自然是更加啰嗦。

    将各种料填入鸡肚子,再拿干荷叶包好整只鸡,在临时弄的灶旁边的泥下挖个洞,埋入两只肥鸡,再将锅放下,将柴火移到上面,继续煮鱼汤。

    放下鱼和酸菜之后,再放入胡椒粉,饭桶拿起木勺子尝了一下味道,唉,没辣椒的日子就是难过,只能找些老姜将姜汁挤下去再多加胡椒粉了,可是味道还是不怎么样,谁能告诉我辣椒在哪呢,难不成还在地球的另一边?吃货小花忧郁了。

    李湛闻到酸菜鱼的香味,也不啰嗦了,两眼放光的盯着锅里的鱼,很自发的拿起饭桶闲的时候拿来练刀工削出的两个大木碗,口水差点掉进锅里。

    等无比美味的鱼汤进入五脏六腑,真是酸鲜爽口,消暑解腻。李湛发出叹息,觉得自已两辈子真是白活了。嗯,手艺这么好,李湛一边稀里哗啦的大口大口喝着鱼汤一边在心里打着鬼主意,怎么做才能让小花一辈子给他做饭呢?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可见这吃的重要性。这时若是专心吃鱼的小花抬头看见李湛滴溜转的眼珠子绝对不会再有这少年二的感觉,肯定有多远跑多远,尼玛最恨腹黑的人了,一根筋的小花上辈子经常被腹黑的双胞胎骗得团团转,后遗症都出来了。若不是李湛长着一张看起来很光明正大的脸,她鸟都不鸟他,就算他拿好最喜欢的鸡和大排来送她也不例外。很明显语文不及格的饭桶忘了这世界上还有衣冠禽兽,斯文败类诸如此类的词。

    第14章

    最近几天,小花发现树上成熟的桃子越来越多了,然后来上香或暂住的香客越来越多了,很多都是带着小孩过来摘桃子,得,成了农家乐了。

    正午时分,从京城来祭拜菩萨的江姓人家的十来个女眷不庵里小住,众尼忙着接待这个年年来水月庵小住的光老太太。

    众多小厮将行礼搬到半山腰后就不能进处男子止步的水月庵了,作为没有男人的尼姑庵,力气大如牛的净华作用无比巨大。在众人目瞪口呆中,她一手一个箱子将江家大包的行李飞快的往厢房搬。

    “小师傅好大力气。”江老夫人不由得说道,“古有力拔千钧之壮士,今一小小师傅倒也稀奇。”

    “老夫人此言甚是,只是小徒食量也大。”圆清师太苦笑,“贫尼都快养不活她了。”

    江老太太大笑,“师太想多要点香火钱就直说,切勿找这可笑理由。”江老太太虽说是一老太太,其实也不过五十岁左右。年近三十时来庵里上香,得圆清师太把脉,三十岁又得一子,后来更是每年到这庵里小住数日,为家人祈福,跟圆清师太正是老交情了。

    “若不信你尽可看看就知道了。”圆清师太笑而不语。

    晚饭的时候,好奇的小丫鬟偷偷跑来观察,然后连江家两位小姐都好奇了跑过来围观,当看到小花真的吃完半桶饭江家人都吓了一大跳。

    江老太太和身边围着两上孙女,大的那个已经十四五岁了,长得文雅秀气,全身都是书卷气,小的才七八岁,圆脸圆眼睛,非常活泼可爱。江老夫人微笑着看着江小姑娘好奇地对身边的净语小尼姑问着各种问题。

    小花一整天下来都围着江家老太太打转,老太太过来吃斋念佛,身边都是丫鬟,总有不便之处,最大的不方便就是水的问题了,水月庵半山腰处有一眼泉,每日净华和其他尼姑都得去打水,可以说每个尼姑几乎每天都要拎一桶水到山上,一来山上极其缺水,二来是为了锻炼众人身体。当然水月庵是靠医药费和香油钱过活的,但也不是每样东西都去买的,山上除了漫山遍野的桃树还处处都种着绿色的蔬菜和各种水果。

    每年春天是水月庵最美的时侯,不少香客就会过来上香,欣赏这漫山遍野盛开的桃花,当然男子也可以来看桃花,但一般到半山腰就停下脚步了,往上是男士止步。以水月庵的名气还没有男子敢闯入,不像其他尼姑庵,男子还可以陪女眷去上上香,水月庵从第一任庵主荣华公主开始在这方面特别严格,男子禁止入庵已成最严厉不过的庵规。但也因为这样的规矩,很多大户人家女眷上香首选的还是水月庵,因而春天桃花开时,美丽的少女出来踏春欣赏桃花,男子们多半只敢在半山处欣赏美景和美色。

    桃花好看是好看,桃子也很好吃不错,但每日为菜和花浇水还真的是力气活,所以水月庵每日早课结束后第一件事就是干活,以至于山上的尼姑们身体都倍儿棒。

    小花认真的将水倒满客房的水缸,很多从山下来住宿的客人会自已动手做饭,庵里在这方面也提供方便,毕竟有时水月庵也会接待一些身体不好需要长期休养的病人,这时候单独的厨房就无比重要了,毕竟总不能拿药去水月庵的大厨房里煎吧。

    江老太太看着这个力大无穷的小姑娘干活,那只桶都快有她高了,但看她的样子毫不费力,她叹为观止。

    小花发现有人看她,循着视线看过去,不由得怔了一下,对江老太太行了一个礼,笑了下退下去了,江老太太周围已经围了一圈尼姑了,她就不去凑热闹了。一般来说像这样的大户人家来庵里小住,去伺候她们是极为受庵里的尼姑们欢迎的事情,一来会有奖赏,这些大户人家打赏人总是极为大方的,二来是去接待客人就不用去做庵里的很多活计了,例如去提水和浇花种菜之类的。

    小花被选上的时候,众人还在背后议论纷纷,嫉妒不已,但当净华的工作量摆在众尼面前,管事的师姐只说了一句:谁认为自已能做完这些活都可去代替净华。然后众尼没有一个吭声,默默下去了。

    以前这工作师傅一般是不会安排给她的,最近师傅很奇怪,很多这样接待香客的事情都让她来做了。

    不过当她拿到一盒点心的时候,脑中只有食物的小花想她大概知道为什么师傅会让她来接待了,因为真的有外块,大户人家来上香总会随身带了很多点心,就算不随身带着点心,庵里也会提供点心,她们当然吃不完,这时净华就觉得自已最幸福的时候来了,因为众人知道庵里有个爱吃能吃的小姑娘,于是很多点心最后都进了她肚子。

    小花对两江家两位小姐说着水月庵耳熟能详的历史:“水月庵第一任庵主荣华公主最爱桃花,出家之后在水月庵的山上种满桃花…”然后声音一低神神秘秘地对两位小姐说:“其实荣华公主是喜欢吃桃子,据说她可以把桃子当饭吃,我们庵里口味独特的桃脯据说就是荣华公主折腾出来的哦。”

    江小姑娘猛点头:“我知道,我也特喜欢吃桃子,现在桃子熟了我才跑到山上来的。”说罢流着口水看着树上的桃子,江大姑娘一脸不忍直视的表情,觉得自家妹子真丢脸。

    小花倒是觉得很有共同语言,将长竹竿交给江小姑娘去打桃子去。

    一时间桃树下鸡飞狗跳的,连江大姑娘也将所谓的淑女风度丢下来,拿着长竹竿跑去打熟桃子,丫鬟们拿着笸箩或直接用裙子去接桃子,阵阵笑声传过来,江老太太不由得连脸色都柔和了。

    见身边有一大群丫鬟婆子,小花也不去凑热闹了,拿个大筐爬到树上摘半生熟的桃子,自从她“发明”了腌桃子之后,这就成了水月庵众尼极度喜欢的饭前饭后水果。

    “小师傅你太不会摘桃子了。”江小姑娘得意洋洋地指着笸箩里自已摘的桃子说:“你看我摘的都是很红很熟的桃子。”

    小花笑着:“我打算做腌桃子,要的就是这没熟透的桃子。”

    “腌桃?”小家伙眼前一亮:“好吃吗?”

    得了,又一个吃货。

    江老夫人观察几天后,对净华的表现很是满意。难得,才十岁的孩子却表现得不卑不亢,默默估事而不邀功,江老太太想起这姑娘的身世不由得感叹,看来还是家教好。原本就出身豪门,一般姑娘遇到这样的事大概会哀怨不已,为自已的将来惶惶不安,但净华一直都是那样安然若素,即使从千金小姐变成了穿着灰色衣袍的小尼姑依然坚持着自已的本心,不管别人说她是怪力女也好是饭桶还好,她都不怨不恨,坦然接受了自已的与众不同。江老太太看着自家已经八岁的依旧一团孩子气的孙女,又看看那边一边哼歌一边将水倒入缸里的净华,忽然觉得自已对孙女的教育还有很多可改进的地方。

    第15章

    树上的桃子变红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甜,水月庵里的桃子品种极佳,据说以前第一任庵主荣华公主种的都是从上供的桃子品种中挑出最好吃的来种,小花再次确定这出了名的荣华公主绝对喜欢的是桃子而不是桃花。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水月庵上下都弥漫着桃子的甜香,今年打着拜菩萨其实来体验农家乐的香客比往年多。

    小花出名之后点名要她来伺候的香客越来越多,尤其是小孩子,大家都听说水月庵有个能在桃树上跳来跳去摘桃子,能做很多好吃的腌桃子,还能吃完半桶饭的小尼姑。

    当然她能举起一头牛的事也差不多人人皆知了,卖红豆糕的大叔很得意地对来买红豆糕的客人说起有一个爱极他家红豆糕的小尼姑有一次吃掉了半筐红豆糕。

    红豆糕大叔是个粗线条的人,他只是得意于自已生意变好了,但某天他听见有人说:“这姑娘这么能吃,该不是上辈子是饿死鬼投胎吧?”

    “说不定她太能吃了,把她家的福气都吃没了。”

    “就是,听说她克死了她亲娘,她心存内疚才来庵里修行三年为她那可怜的被克死的母亲祈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