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登州外传 > 登州外传第31部分阅读

登州外传第31部分阅读

管饭的粮食。这庄户人家都实在,来个素不相识的客人都杀鸡烫酒的,这左邻右舍的来帮忙盖房还不给工粮,咋能不管个饱饭?

    可这若说到管个饱饭哪里有这般容易,这庄户人家缺着油水的肚皮哪里是这般好填满的?便亲眼看着个中等身材的汉子一口气顺溜下去半脸盆烂面汤,末了一抹嘴巴跟主人言道,这夜饭吃个半饱就成!

    故而这主家当家的便尤其重要,活计分派的妥当,早一天完工晚一天完工里外里差大发了。村里便有不少的人家,房子盖好了,这自家的粮仓也见底了,自家住了新房四处借粮吃,整个一房奴!

    这人么,活的便是个心气,这心气一起来吃的穿的也没比前些年好到哪里去,这一个个出去借粮都牛气的很:这地里庄稼长着,这家里甭管猪啊、鸡啊啥的也都养些,刚盖的新房子,跟你借点粮食又咋,不缺胳膊不缺腿的,俺们王村人便没见着哪家哪户缺粮的。

    这房地产的拉动效应还真不是一般的明显,王村周边的物价明显有上升趋势,也不知道这cpi今年能到多少都。放开这归城孙家砖瓦价格不说,单是这人工便起了不少。这些家赶了一起起房子,莫说眼下王村、小王村没了个清闲的人手没个清闲的时候,就是北王村的农闲人手也全给消化掉了,害得家里这修路吵吵两年了愣是没修起来。不是招呼不到人手,眼下只要是王家一招呼,村里人全都放得下自家活计聚了王家帮忙,可是说到哪里去也没这个道理不是,更何况王家历来仁厚,咋能干这等事儿?

    这北王村眼下便聚着不少外乡的匠人,啥石匠、瓦匠、木匠啥的,全都盖房子使唤得上的。起先这些个外乡的匠人没旁的心思,就想着村里帮忙盖房混口饭吃省下自家的口粮,单管饭不拿工钱,可这盖房的人一多起来,这物价便跟着飞涨,眼下这些外乡的匠人工钱都快赶上村里匠人了,一个个给乐的屁颠屁颠的。

    村里人拿匠人没当个生意人,也没啥看不起的,都是凭力气凭手艺吃饭的,跟庄户人家一样。也有些匠人索性便给家搬了北王村,自个四处忙活着,自家娘子给人干些杂活倒也过的下去,还有几个手艺好点的婆娘,愣是搁着北王村开个小馆子,单单整治这大麻鸭下水,居然比着登州城里小馆子味道还好些,倒也整日里生意兴隆。

    有心气就好,有盼头就好,人么,就得这般的活法,能腆着胸脯子北王村街上说话:“咋,俺王村人,身上没带银钱,下次赶集一块给你带来!”

    没人纠缠,这王村人,眼下便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没听北王村生意人说话:“人家家里刚起四间大瓦房,能差你这几文钱不成?”

    第十六章 剩女

    这人手里有些闲钱也不都是好处,原本这男婚女嫁的大多是自个村里解决了,这王庄、王村、小王村周边再没个大点的、像样点的村子,便是有些远点的结了亲家的也是不多。眼下这王村百姓的富裕满登州都出了名,村里没娶亲的小子满登州踅摸着中意的婆娘,得禄这车马行大掌柜的都快变成媒婆帮的帮主了都。

    外乡人谁家有个好闺女还都愿意跟王村人攀亲,没啥别的,这一旦跟王村人攀上了亲家,这一家子人全都有了由头迁来王村。只若是在王村落了户,舍得出上几年的死力,自家便算是打下了根基。这周边多少活生生的范例摆着呢,难不成有了亲家的照应还比不得当初的流民不成?眼下家里劳力多些的流民都有自个家里起房子的了,话里话外全给自个当成了正宗的王村人,这才几年啊。

    村里小子是欢气了,这岁数上该出嫁的闺女可是烦恼了,起先全自个村里攀着亲家,倒也没见着几个嫁不出去的闺女,眼下村里这帮小子满世界的讨媳妇,这没说好人家的闺女一下子便给闪下来不少,这剩女便一天天多起来。

    这车把式老大个酒糟鼻子,先前没哪家闺女稀罕,这剩女一多这车把式倒是神气起来了,满村剩女堆里挑着捡着的挑了个中意的闺女,这话刚传过去当天泰山老大人便忙不迭的应承下来,随后便是摆了几桌子的宴席庆贺。酒糟鼻子咋了,这女婿,几辈子十成十的老王村人,牢靠,更别说还是王家的车把式,自家闺女跟着亏不着!

    不是哪家闺女都有这般的运气,这王村没说下亲事的小子就那么多,这外乡人分走一些,自然自个村里便少了一些。北王村有手艺的匠人、能出苦力的精壮里边光棍多了,只是眼下王村闺女眼界高了,这等外乡人哪里便看在眼里?打死都不肯屈尊下嫁!闹闹半天这剩女全这般造成的啊。

    也有的人家寻了愿意倒插门的女婿领了家里,只是这年头人都怪,倒插门么这女婿便跟自个儿子一般,生了孩子还得随了丈人家姓,自个家里便算是断了根了。除开打小没爹没娘的便没几个愿意倒插门的,好些人更是宁可饿死也不肯给人做倒插门女婿,断了自家香烟后代。

    真是的想不开,这小子生了下来,甭管姓啥,跟了旁的姓便不是自家小子了不成?若是这般说起来,这驴头还当真便不是爹生娘养的,就是他家那头大叫驴的后代?依了这个念想倒也无妨,那为啥自个生个小子贪图贱名好养活,给起个狗蛋啥的小名儿,莫非自个骂自个不成?

    也有的起了心思,盘算着给村里娶了外乡娘子的富庶人家做个小,只是这事儿也未免一厢情愿了,但凡娶个外乡娘子的人家哪个敢再娶个自个村里的闺女做小?开玩笑,本村闺女能干是不错,但也硬气,又有自个娘家撑腰,再娶个回家只怕过不上半年,哪个当大的哪个做小都难说。

    就上个月还不少村里老人跑了家里抱怨,埋怨眼下这王村小子没良心,全远远的跑了外乡讨娘子却闪下了王村这许多如花似玉的好闺女。求着家里传个话,这王村小子再不许娶这外乡女子做大,要娶可以,只能娶来做小!

    看,这话不讲理了吧,这婚姻大事儿讲究的是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的是个你情我愿的,捆绑不成夫妻么,这等事儿皇帝老子都管不了,王家便这般嘴大?

    这当父母的没人想着把自家闺女送了穷困点的家里,都想着送个能吃饱饭的殷实之家,就北王村这般靠了王村、北王村零散打工的匠人,吃上顿下顿在哪里还不知道呢,自家闺女送了过去咋能放心得下?还是一个“穷”字闹腾的,王村这般闺女不情愿嫁到外村、不情愿嫁了外乡人,打根本上也是这般的心思。毕竟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块石头就得抱着守不是,不情愿离了王村这块地界。

    这不,几个老汉看我回来吧嗒吧嗒随了马后边走着,一边走一边声泪俱下的控诉着万恶的王村小子,这几个都是自家闺女多的,那个生了八个闺女最后终归是生出个小子的也搁了里头瞎搀和,怨啥,要怨也得怨你自个不争气,谁叫你自个不多生几个小子,偏偏生那许多闺女?话又说回来,这若是生上八个小子,你得盖多少房子给儿子娶媳妇?真是的。

    话又说回来,这事儿也不能全怨王村的闺女眼界高,这年头人的想法不同。这儿子是自个的,这媳妇也是自个的,这闺女呢倒是给旁人家养活的,这一出嫁便算是旁人家的人了,所以便有些手艺人的祖传手艺讲究个“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女”,说的便是这个道理。这自家小子娶个外乡媳妇,这媳妇便算是自家人,媳妇娘家人便能攀了这亲家搬迁到王村来;这自家闺女嫁个外乡人,这闺女便成了旁人家的人,想攀了这个亲搬到王村来那可不成,闺女都给你了便是你家人,跟我家何干!道理上说不通,也没谁定下这般的规矩,可这年头谁都是这般的想法,谁都觉得理所当然,仔细论及起来,只怕这便是根本!

    本来么,有人的地方便有交流,有人嫁出去有人娶进来,如此这般方才合适,单自个村里近亲繁殖也不符合杂交优势不是!眼下这成啥事儿了,这刚吃了几天饱饭便开始闭关锁国了,这样子不好,不是个正经路数。

    给几个老汉缠的不耐烦,忍不住出言道:“自个的事儿自个琢磨不明白,埋怨人家村里小子干啥?也不好生寻个法子,单说有啥用,单骂有啥用,能多骂出来几个小子不成?人家小子娶个外乡媳妇能跟来一大家子王村安家立户的,你嫁个女儿便带不来人一家子?便是带不来一家子,便不会把自家男人带来王村落户?真是的,自个给自个难为。”

    一个彪老汉眼珠子瞪得老大:“这闺女嫁出去便是旁人家的人了,跟家里再没了干系,这如何使得?”

    “如何不使得?这闺女嫁出去是旁人的娘子,便不是自家的闺女了不成?好歹还是个娘家人吧,王村的闺女全王村人,嫁出去也是王村人!”

    生了八个闺女的怯生生的问道:“府上管家能准么?”

    给气的,瞪眼道:“屁话,家里啥时候定了规矩不许这般?我咋不知道?真是的,又不是啥了不起的事儿,只要是守着王村的规矩便成!丑话说前头,守不得王村规矩的别找!”

    几个老汉停了脚步做沉思状,不怕你想不明白,就怕你不传话,只要是今儿这话传了出去,自有脑袋瓜机灵点的琢磨得明白,只要是有一个人起了个头,自然便有人跟风。这人么,便似蚂蚁一般的群居动物,凡群居动物全这样,有人挑个头自个便随了后边走,没几个知道自个天天这般到底是为个啥,单知道旁人这样自个也该当这样,没啥稀奇的。

    远远的看着王村村口涌出十几个手持棍棒的影子,健步如飞的顺了大路朝这边赶过来,看着有点子眼熟,太远看不清楚,这干啥,难不成我王村还进来了贼人不成!

    甩开大轿车纵马上前,柱子后边落后半个马身子紧紧的随着,离近了方才看清,哈,是面包,面包领了驴头他们十几个伙伴拎着棍棒朝这边赶。

    “干啥,这大白天的村口使枪弄棒的,成啥模样?”嘴里喝骂着腿脚上没闲着,飒利的一个扫堂腿奔了面包下三路过去。嘿嘿,若是旁人便直接一膀子顶过去,这面包不成。面包这几年日日习武,早不是当年那个徒有其表的面包了,个头比着一般村里庄户人不矮半点,比我高着足足半头,一身的黑黝黝的疙瘩肉,硬撞上去要吃亏的。

    面包轻巧的一跳闪开我的必杀技,蒲扇般的大手一把揪住我的臂膀:“啊,没事儿啊?”

    “事儿,啥事儿?”有点纳闷。

    面包瓮声瓮气道:“早起搁水库里钓上两只王八,赶巧了水库上打鱼的又打上来几条红磷大鲤鱼,爹让俺把王八鲤鱼送来家里,听说到你跟些个乱匪动起手来,俺不放心,招呼了些伙伴一齐帮你!”

    嘿,好兄弟啊!握了面包臂膀使劲摇摇,道:“没啥,几个小蟊贼,三下五下的便给打发了。边上还有六叔、燕青跟柱子护着呢,吃不了亏!”

    跟一干幼年时候的伙伴这个打一拳,那个闹一下的混了一起,要说那么还是幼时伙伴亲近些,一起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的厮混过的,言笑间都透着纯真,就稀罕这感觉!

    驴头这小子败兴,冷不丁粗声问道:“王平,你当真杀人了?”

    “附耳过来!旁人我不告诉!”

    驴头还真的伸过脑袋来,个傻冒,一脚踹屁股上给踹飞,就听着驴头一声惨叫:“你又熊我!”

    小样,不熊你熊谁!

    呵呵,冷不丁有事儿外出,谢各位老大捧场,东东今儿开夜车,明儿争取二更!多出来的一更送给愿愿随风哈!

    第十七章 未雨绸缪

    六叔俩眼珠子通红的守了家门口,这六叔,不会当真跪了一宿吧!见我回来快步上前低声道:“夫人正屋里等着呢,吩咐过的,少爷回来便赶紧正屋里回话。”

    点点头,低声问道:“六叔,腿跪疼没?”

    六叔摇摇头不再言语,随了六叔三步两步闯进正屋,哈,这咋这许多人?娘当间坐了,两边四叔、七叔、程帐房还有俩没见过的又有些面熟的老伯,仔细瞅瞅一个红脸膛一个黑脸膛,跟四叔相仿的年岁。心下有些不安,坏了,咋这阵仗啊,只怕这下子我跟六叔有苦头吃了,这明显便是三堂会审的模样啊!

    娘挑挑下巴示意我坐好,面无表情地轻声道:“甚么了不起的大事儿,不就是个钦使出使大金国么,还值得平儿学堂里告了假,巴巴的急着赶回来。眼下这屋里没旁人,全自个家里靠得住的老人手,平儿你好生说道说道。”

    啊,不是三堂会审啊,看来不是为了这千多乱匪的事儿,也不是为了我跟六叔动刀动枪的事儿,还都靠得住的老人手,能不是靠得住的人手么,这正屋的门都关得严严实实的,满屋子里连个伺候的下人都没有。

    “娘,只怕咱这大宋要亡国呢,家里得早作打算!”

    娘乐了,微微一笑道:“哦,平儿长能耐了,单从钦使出使大金国便看得出大宋要亡国?娘便跟你盘算盘算:这海上凶险,沿途又有大辽国的兵马拦截着,这钦使只怕到得大金国的成算只有五成;到得大金国,说得动说不动金主也得两下里说话,说得动的成算只怕也只有五成;便是说得动了,两下合兵灭得了灭不了辽国也得两下里说话,灭不了辽国反被辽国给占了上风的成算只怕五成都不到;便算是辽国占了上风,我大宋地广人多岂是这等番邦轻易能够灭得了的?如此算下来这辽国灭我大宋的成算只怕一成都不到,平儿却是如何看出我大宋要亡国的呢?”

    啊,辽国灭我大宋?跟人辽国有啥关系,灭我大宋的不是辽国啊,正是眼前急着拉拢的盟国大金国啊!

    禁不住脱口而出:“娘,灭我大宋的不是辽国,灭我大宋的乃是钦使出使的大金国啊!”

    便听得众人一齐倒吸口冷气,稍停会儿,娘又道:“休得胡言,这辽国尚且灭不得我大宋,这大金国不过是个番邦小国,如何灭得了我大宋一朝?便是灭了辽国之后,这大金国与我大宋反目,也无非是个前门驱狼、后门进虎的结果罢了!不对,莫非这大金国能与辽国联军侵我中原不成?平儿你却是从何处得知?”

    啊,这《宋史》上写的明明白白的,还我咋知道的,可我这咋说啊!说出来谁信哪!

    稳稳心神理理思路,没话找话道:“咱家也是大宋的子民,没谁盼着大宋亡国,毕竟覆巢之下没哪家落得下好处。方才娘说的有理,只是若是心里存了联金灭辽的念头,一个钦使不成就不会另遣个钦使?娘说的钦使未必到得了金国固然不差,若是当真到不得另遣钦使只不过耽搁几个月工夫罢了。”

    觉得有点子头绪了,只要是把娘说的这几条给驳倒了,指不定便有机会。顿顿又接茬道:“若是金主没啥子野心,我大宋钦使自然说不得金主动心,若是金主惧怕辽国我大宋也自然说不得金主动心,只是平儿听闻道这大金眼下连年与辽国开战,这辽国是屡战屡败,试想若是这金主没点野心或是这金主惧怕辽国,金国如何肯独自与辽国开战?独自开战尚且屡战屡胜,眼下大宋还巴巴的派了钦使联金灭辽,岂不是正瞌睡时偏偏有人送了枕头来?依平儿看来,这联金灭辽倒是两下里一拍即合。”

    “两家既是联军灭辽,这辽国若是没个栋梁之材,灭国便是指日可待!退回几十年这辽国虽说兵微将寡,可是这辽军却是虎狼之师,与我大宋对阵,每每以寡敌众尚且胜多负少,打得我大宋俯首称臣岁岁纳贡。可这几十年过去了,这辽国军兵奢华的日子过得久远了,眼下这辽兵比着我大宋禁军也没强了多少,这等军兵如何抵挡得住金国的虎狼之师?便是没我大宋相助,这金国灭了辽国也只是时候长些短点罢了。我大宋帮着辽国打压着金国,却又不容这辽国灭了金国方是正途,眼下偏偏联金灭辽,只怕这辽国当真给灭了自家也落不下啥好处,反倒是我大宋直接面对着大金的虎狼之师。这等野蛮的番邦,辽国一灭这同盟之事便算是终结,但凡起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