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145部分阅读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145部分阅读

和国家的行为和历史;第三,必须履行国民义务,例如接受中国的教育、服兵役、依法纳税等。s

    为了加强“中心之国”和“大华夏族”的认同感。帝国政府公布了第二个让全世界关注的改革措施----“全民公选”。10月,袁世凯在“帝国电台”表讲话,宣布明年年初将“修宪权”交予国民议会。并进行第一次广泛地全民公选,同时他还公布了未来五年内将逐步赋予议会“立宪”、“行政监督”、“弹劾内阁”的权力,全面推动中国的民主化政治改革。在讲话地最后,袁世凯表示选举投票、参政议政是“中央之国”赋予全体“大华夏族”的一项重要权力。号召国民积极参与竞选投票。一同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

    关于中国政府这两项举措,世界各地的媒体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报道。美国《基督教箴言报》头版消息地标题是:“民主地光芒将照耀世界三分之一的土地”,该报主编、曾获普利策埃迪夫人在文中大肆赞扬了中国这一举措,认为这样的改革让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从“压迫”中解放出来,同时她也表示了担忧----一个能够用手段统治国家的皇帝是否会心甘情愿的放弃权力?而这样的担忧在《泰晤士报》上成了主要的内容,一篇名为《袁,东方拿破仑式的克伦威尔》地报道直接问道:一个无外忧、无内患的国家被一个威望与权力都处于顶峰的人控制,他能与其他人分享权力吗?袁能让中国从“野蛮”转变成“文明民主”的国度吗?

    这些报道,全部成了袁世凯吃晚饭前的开胃菜。现在帝国地民主制度改革已经按部就班地开始进行。不过依然有个最大的争论----是否保留帝位。对于这个问题,袁世凯没有任何表态,让下面那些整天琢磨该巴结谁来延续自己富贵地大臣郁闷无比,很多人几次上书后也就不再多言。

    当1921年来临的时候,袁世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向国民议会递交了修宪权力。同年初。筹备了一年的第一次全民公选顺利进行,全国一共有超过两亿选民投票。参、众两院、各省地方议会的议员全面改选。同年2月,帝国议会第一次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召开会议,修改并通过了《帝国国民保障法案》,决定在全国实行医疗、养老、失业等等一系列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加大对女性与儿童的保护力度,成为中国民主制度第一个产物。而这个法案,也正是百姓们最关系的内容……

    尽管中国的民主制度改革进行得很顺利,但很快它就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了,因为欧洲战火又起。虽然大战方休,各国都在舔舐着战争中的伤口,但有一个地区却从未平静,那就是民族众多、局势复杂的东欧。

    苏俄退出一战之后,先是曾任沙俄时期海军上将的高尔察克组织白卫军反对苏维埃政权,随后又是沙俄时期的基辅军区司令邓尼金组织“志愿军”,一度攻击至距离莫斯科不足200公里地区。尽管苏俄军队兵力、装备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他们有一个让白军丧胆的将军:图哈切夫斯基。这位25岁当上集团军司令、创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并被西方军界称为红色拿破仑”的天才将领,在半年之内用20万红军重创邓尼金的60万白军,确保了红色政权的稳定。

    尽管白军数次战败,但那些“白军”将领最终都没有“外流”,全部被尼古拉二世招揽。尽管还没有海军,但高尔察克依然被任命为罗曼诺夫帝国海军元帅,而邓尼金则成为该国近卫军元帅。看中这两人的原因很简单:先,二人对苏俄政府恨之入骨;其次,高尔察克尽管被苏联时期教科书称为内战时期的“反革命头领”,但拂去历史尘埃,曾任海军上将的他,其实是位天才的学、北极探险家、勇敢的战士和一位拙劣、幼稚的政治家;第三,尽管邓尼金有着沙俄时期俄国将领该有的所有毛病,腐朽、僵化、对新武器和战术不屑一顾,不过他在旧军队中的号召力不可小视,否则也不会在短短一年内召集60万部下!收下这二人,等于给罗曼诺夫帝国招来两个反对苏俄政府的急先锋,伏尔加河两岸的仇视将进一步加深……

    另一方面,由于一战中的动荡,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基础受到极大冲击。1920年夏天,土耳其反对党在伊斯坦布尔组织起,要求结束土耳其青年党一党的政局,甚至一些地区还爆了要求独立的暴乱。在中队的帮助下,效忠国王的土耳其军队勉强维持住了局面,不过使得伊斯坦布尔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秋天,奥匈帝国生了类似的情况,10月捷克先宣布独立,匈牙利则在某些人的怂恿下宣布成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随后,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出现了加入罗马尼亚的呼声,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斯拉夫地区也爆民族大联合运动,要求成立“南斯拉夫”。

    在国内一片动荡的时候,奥匈帝国国王,哈布斯家族的当家人斐迪南向德国去了求援要求,这也符合奥地利人的习惯---一有事情就求助德国。然而,由于中国的干预,协约国用以换和平的利比亚被奥匈和土耳其瓜分,使得威廉在地中海得到一个海港的希望落空。加上最近斐迪南与中国“眉来眼去”,大有脱离同盟国加入“泛亚欧联盟”的趋势,因此德国人仅仅出于礼貌敷衍着奥地利人,就是不提出实质性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斐迪南想到了中国。

    11月,奥匈帝国正式加入“泛亚欧联盟”。随即,中、奥、土、意、希腊五国宣布组建一支“泛亚欧联盟”联合舰队,总部设在西西里岛巴勒莫港,以维护地中海沿岸的安全。1月,中国的“炎黄号”航母战斗群穿越苏伊士运河,会同五国战舰进入亚得里亚海,同时3万部署在土耳其的中国陆军和两万海军陆战队度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奥匈境内“平乱”。在中国的军舰进入地中海的那一瞬间,欧洲出一声惊呼:黄祸来了!而奥匈、土耳其、意大利、希腊等国则被英法指责为欧洲的叛徒。

    不管如何,继经济、政治手段之后,中国的军事触角也开始向欧洲迈进,同时也向中心之国迈进……

    第7章 隐忧

    战争加上政权的更迭,使得俄国从1914年以来就没有消停过。到1921年,持续的动乱终于酿成恶果,这片土地上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粮荒。

    1月,俄国南部6个城市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3月,苏俄境内11个地区陷入粮荒;至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干旱更是让这场灾难雪上加霜,一共有30个地区出现饥荒,近3000万人完全断粮。在莫斯科,工厂每天只能给每个工人们提供一碗清澈见底的“米汤”和四分之一个土豆,而更多的城市里,工人们在吃饭时间只能望着空碗用想象中的“食物”来充饥,就连苏俄的农业部长都在开会时饿晕过去。在饥饿的威胁下,人们纷纷吃树皮和草根,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人吃人的惨剧已经屡见不鲜。持续到6月,因粮荒造成食物短缺已经致使700万俄国人死亡,这是欧洲史无前例的纪录。

    这场灾难让俄国再次陷入动荡,而过去一年中,袁世凯制定的粮食“掠夺性采购”计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苏俄的夺权之路主要依靠的是工人阶级的力量,因而在掌权之后也一直采取重工轻农的经济展政策。为了平定内乱、保障军需,过去几年中苏俄政府对农民采用“战时制度”,即要求农民将余粮无偿上交国家,然后由政府统一分配。这一政策对于那些刚刚分配到土地的农奴和“觉悟较高”的农民自然不成问题,而富农和小业主的利益却被根本性的侵害。另外,罗曼诺夫帝国经常派出大量“商人”偷渡伏尔加河,进入苏俄政府统治最薄弱也是产粮最多的南部地区,并私下以高价购买农民手中的粮食。本来可以换取高额利润地收成却被政府强行无偿征收,农民们的不满可想而知。一些富农和地主甚至拿起武器反抗苏俄政府的“暴政”,使得国内动乱不止。

    为了缓解农民们的不满情绪,苏俄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例如用日用工业品交换农产品,不过整个俄国差不多被炸回了农业社会。工业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由于政府承诺用于交换粮食的工业品迟迟无法到位,引起了农民们更大地不满情绪,反倒是那些从伏尔加河东岸来的“商人们”拿着现成的工业品交换粮食,他们更受农民喜欢。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很多苏俄农民已经有了灾年的预见,但是他们依然不敢积攒余粮----与其让政府毫不客气的无偿征走,不如偷偷卖了落下些日用品,何况谁又能预见到这场饥荒能如此严重?过去一年中,苏俄本就不多的粮食通过走私渠道大量流入罗曼诺夫境内,从而加大了这次粮荒的破坏力。

    除了这些暗地里使的招数。中国也在明面上做足了功夫。1920年3月,中华帝国外交部对外宣布,向同样受灾的罗曼诺夫帝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召集泛亚欧联盟各成员国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签订了一项名为《自然灾害互助协定》的文件,规定今后各成员国生自然灾害时地互助措施和义务。随即,该组织十多个成员国纷纷表示将向罗曼诺夫帝国进行援助。

    在各国的帮助下。伏尔加河东岸没有一个俄国人因为干旱和灾荒饿死,而且工业生产也在渐渐恢复。特别是萨马拉的石油生产基地,1921年第一季度的产量甚至超过了战前单季度最高产量,为国内经济展换回大量外汇。此刻,伏尔加河两岸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一边是吃喝不愁而且秩序井然,另一边则是人们易子而食、战火不断。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之下,苏俄境内的灾民疯狂地涌向伏尔加河西岸的各个渡口,因为对岸就是他们生存的希望。然而,罗曼诺夫帝国的面积只相当于苏俄一个行省,根本无法容纳如此规模的难民。接纳了十多万人后。沙俄很快关闭了与苏俄接壤的各个口岸,但是西岸的人们依然蜂拥而至。此时伏尔加河西岸地区聚集了数百万饥饿的人,他们每天都用饿得红的双眼向东眺望,甚至无数人冒险偷渡,河里天天都能看到成百上千的尸体,这条俄国人地母亲河吞噬了无数自己孩子的性命……

    5月,尼古拉二世在伏尔加格勒表讲话,他先感谢中奥等国的援助,其次大肆痛斥了苏俄政府的无能和残暴,并表示今后每天开放一次口岸。接纳部分愿意“弃暗投明”的顺民。最后,这位在中国操纵下的沙皇暗示了复国并让子民过上好日子的决心……

    5月,叶卡捷琳堡。

    这座城市坐落于乌拉尔山脉东麓、伊赛特河畔,是乌拉尔山脉东西两面的交通咽喉,也是通向彼尔姆、图们、车里雅宾斯克铁路的重要枢纽。世纪的最后年。叶卡捷琳堡成为乌拉尔地区地文化中心。因此这座以女沙皇命名的城市颇有些儒雅的气质。巴洛克、哥特、罗曼等欧洲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在这里争奇斗艳,就连火车站也显得古色古香……

    在候车大厅里。除了当地的居民之外,最多地就是穿着制服地中人,因为这座城市已经成为帝国第一集团军驻地。军官候车专区里,一个上尉抬手看看腕表,不满的对身边地同伴道:“小三,这才几点,你也太猴急了吧?”

    一个肩膀扛着“一毛二”的军官笑道:“老大,你别看这里小三年纪最小,他可是我们中唯一成家的。离开媳妇一年多了,能不……”

    “去!俺爹俺娘来了好几封信了,要俺回去……”被叫做小三的少尉有些挂不住,连忙转移话题道:“老大,从没听你提过你家里的事情……”

    “我家就一个一般人家……”上尉脸上挂着笑意,不过心里却浮现起出前那次诀别,一个做皇帝的父亲和一个二等兵儿子的诀别:父皇,你还好吗?

    看着兰克坚脸上有些异样,中尉军官瞪了小三一眼,然后笑道:“老大,你这次回去可是进南京陆军学院深造,前途无量啊!今后别忘记提携一下小弟……”

    兰克坚笑道:“你小子马上就要进军区参谋部了,还指不定谁提携谁呢?”

    小三道:“反正有二位哥哥,小弟我就不操心前途问题了,呵呵……”

    三人正调侃之际,一个传令兵跑步到三人面前敬礼道:“兰上尉,我奉军区命令通知你,赴南京学习的计划取消,立刻回所属部队报道!”

    兰克坚回礼道:“谁的命令?”

    “集团军参谋部!”

    三人对视一眼,中尉低声道:“老大,是不是……”

    兰克坚立刻拎起行李向,边走边道:“肯定有任务,而且是大任务……”

    与此同时,南京,皇宫御书房。

    理藩院总理大臣潘义将一份电文呈上道:“陛下,这是001号刚刚传来的消息!”

    “英、法、美、德四国与日人接洽,欲内乱我国,一切在臣掌握中!”读完电文,袁世凯问道:“德国人也在其中?”

    潘义道:“回陛下,英、法、美三国与日本方面接洽的是同一个代表,而德国人则是另一个代表,这说明他们应该还没有走到一起。”

    袁世凯道:“看来我们势力范围的扩张让各国都感到紧张了……”

    这场战争结束后,全世界突然现在亚洲出现了一个极端恐怖的超级大国,这个国家把持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之间的所有咽喉要道,这个国家占据着世界三分之一的土地、有着四分之一的人口、40的工业产值,最关键的是,这个国家还是一个黄种人统治的国家,这让各国不管在在感情还是理智上都赶到恐惧与难以接受。明着不行,各国只好来阴的,他们看上了那只喂不熟的狼----日本。

    可惜,早在中国占领日本之前,两个中国人就潜入了日本:一个化名为武田雄夫,组建了日本国内极端帮会“黑龙会”;另一个化名织田有信,成为日本民间最有名的言论创始人。在小松宫等老一辈日本官员去世后,这两个人更是成为大正天皇身边的大将军和相。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日本国内的分子基本集中到了他两身边,而且现在日本政界除了天皇是真的,其他官员都已经换成了听命于南京的“日本人”。

    看袁世凯成竹在胸的表情,潘义提醒道:“陛下,据其他消息显示,在东锡安,一些从各国移民来的犹太人在暗中为日本人和各国牵线搭桥,似乎犹太人对我们拖延让他们回归圣城的时间颇有微词……”

    “哦?罗氏家族有何反应?

    “据臣的属下回报,因为罗氏英、法、意、奥四脉在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前不久,德国罗氏以族长身份召开会议,重新掌握了罗氏家族的实际控制权……”

    袁世凯笑得很玩味:“实力大了,野心也就大了……”

    潘义请示道:“陛下,日本人方面好办,关键是犹太人如何处理,还请陛下定夺。”

    “亡国之族不足惧,犹太人暂时不管。先让001继续与各国接洽,一定要拿到各国企图在我国的管辖范围内制造内乱的铁证……”说道这里,袁世凯沉声道:“等我们收拾了俄国,回过头再慢慢让他们明白这个世界的新秩序……”

    第8章 变化

    月下旬,伊斯坦布尔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泛亚欧同盟成员国第7次会议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之所以饱受关注,先是因为它的公开议题:建立以中华币为基础的国际结算体系----这种以货币为基准的金融体系,无疑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其次,这次会议多了两个非成员国代表: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如果两国也加入该组织,意味着除苏俄之外整个东欧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将全部结成同盟;第三,在苏俄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这场会议几乎集中了它周边所有国家,其深意不得不让人想象……

    美国,华盛顿。

    大雨持续了整整三天依然没有丝毫停顿的意思,就连白宫的排水系统都显得有些有些吃力,一滩滩的积水随处可见。一辆黑色的豪华轿车“吱呀”一声在门前停住,溅起的积水四散飞去。身材魁梧的国务卿?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