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81部分阅读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81部分阅读



    三枚鱼雷击中了定远号最薄弱的底层,海水从三个大洞中疯狂的涌入。就在丁汝昌还在为镇远担忧的时候,不远处的济远、广丙、靖远相继传来爆炸声,远远看去,广丙号已经开始倾斜。丁汝昌怒目转向在火力网里穿梭的日本鱼雷艇,高喝道:“发灯语,所有不当值的官兵拿步枪上甲板!”

    此时刘步蟾狼狈的跑到丁汝昌身边道:“军门大人。底层进水太多,防水门已经被淹没,无法关闭……”

    丁汝昌一脸颓然道:“完了……镇远完了……”

    刘步蟾道:“军门大人,快想对策,否则……”

    丁汝昌咬牙道:“绕向铁

    侧,向南行驶!”

    “可、可那是浅滩……”

    “快去吧,唯有如此,才能让镇远不沉。镇远不沉,还可当水炮台一用……”

    作为镇远号地管带,刘步蟾已经将自己的爱舰看做生命。这样做虽然不忍。但也是此刻唯一的方法……

    刘公岛夜袭中,日军4鱼雷艇的代价。击沉北洋水师广丙、镜清两艘战舰,镇远号重伤搁浅,其他各舰受伤也不轻。现在还能出战的只有济远、靖远、寰泰、平远四艘战舰,连最基本的守口能力都失去了。日本人的偷袭发动数小时之后,就在朝廷还在求证丁汝昌电报的真实性时,日本联合舰队本队以及第一、二游击对刘公岛发动了总攻!

    这次日本人对北洋水师发动的攻势,可谓准备充足。不仅海军不停的炮击刘公岛各处炮台,就连与刘公岛遥相对应地威海北帮炮台也打来了炮弹!北帮炮台坐落于威海卫城东六里的丘陵地带,与刘公岛隔海相望,相距仅2000多米。因此对刘公岛地防御关系极大。也正因为知道这个炮台的重要性,所以炮台失守的时候,守军将所有的火炮炸毁。可由于撤退仓促,守军埋设火的药不够。很多火炮并没有完全毁坏。趁着中日两国议和的数天内,攻占北帮炮台的日军派来陆军炮兵部队的技师,修好了7门各处炮台的大炮。其中240口径5门,150口径炮2门。这些火炮虽然无法对内陆射击,但是孤悬外海的刘公岛却成在它们地攻击范围之内!

    面对日军的攻势,已经接近残废的北洋舰队努力抗御,丁汝昌一面命靖远、济远、平远、寰泰四舰与黄岛炮台配合,向北岸回击;一面命其余各舰与刘公岛、日岛剩余的炮台配合,以封锁威海南、北两口。双方炮战持续将近一天,日本联合舰队愣是没有办法冲进港内,于傍晚十分退走!

    210,日本舰队卷土重来,继续猛攻刘公岛守军。丁汝昌深知日岛炮台地位重要,令萨镇冰带水手三十名加强日岛地防御。萨镇冰指挥水手英勇发炮,打得相当顽强。在这天的战斗中,日舰十三艘在扶桑的带领下,轮番向日岛轰击。还掌握在中国军队手中地皂埠嘴、鹿角嘴、龙庙嘴、所前岭四座炮台也向日岛猛轰不已。萨镇冰鼓舞水手坚守岗位,誓死拚战,刘公岛炮台也发炮支援。在双方炮战中,刘公岛东泓炮台一炮击中扶桑左舷舰首,据当时扶桑号上的水兵描述:“刹那间一声巨响,舰身猛震,甲板被打烂一尺多的洞,三分厚的铁梁和梯子皆被击断,弹片纷飞,击毁左舷内侧,击到指挥塔的铁壁又弹回甲板,死伤达七人之多”。此外,筑紫舰也死伤八人。日本舰队遭此打击,只得再次停止进攻,退向阴山口。

    这时,清廷终于明白了日本人的诡计,不过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御敌,而是给在东京谈判的使节团发去电报,要求他们对日方提出抗议。可惜自日军偷袭北洋水师的当晚,中国使节团又一次成为了阶下囚!211日是日本纪元节(据称是神武天皇纪念日,1966年日本政府规定此日为建国纪念日。),联合舰队各舰皆举行遥拜仪式。仪式完毕后,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下达了夺取刘公岛的死命令。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候,威海要塞各个炮台致命的设计缺陷开始显露出来。虽然地阱炮拥有可藏可打,防御出色的优点,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点,使得每一门地阱炮占地很宽。设计威海要塞的德国人是个陆军军官,由一个陆军军官来设计海防炮台,其后果可想而知!在前两日的战斗中,日岛炮台一门地阱炮被击毁,由于事先没有给其他火炮留下足够的空间,造成弹药无法运送的尴尬局面。至此,刘公岛防御体系最重要的一环失去了作用,日舰乘虚而入。虽然最终北洋官兵拼死挡住了日本舰队的进攻,但是没有了日岛炮台,意味着日舰随时可以开进军港,对北洋水师残存的战舰进行攻击!

    几天的战斗中,北洋舰队官兵尽管处境危殆,在敌我力量绝对悬殊的情况下依然努力防战,连续击退了日军的两次进攻,并使其遭到一定的损失。然而,北洋舰队的力量已大为削弱,又兼粮食缺乏,弹药将罄,一系列的困难接踵而来。尤其是王平等几个鱼雷艇管带率舰逃跑,更是让北洋水师士气大挫,人心不稳,使丁汝昌感到面临山穷水尽的绝境。对北洋水师官兵来说,此时死中求活之法只有一个,就是有大支援兵开到,不过此时举目望去,威海后路除了飘扬着的膏药旗,中国援军又在哪里?

    212,朝廷终于感觉道“倭人议和为诈”,开始电令各路兵马:火速增援威海!由于史令等人回国后,一直驻扎在威海,后随威海溃兵退至牟平一带,因此在接到朝廷的命令之前,袁世凯已经接到了史令等人发来的战报。看着朝廷的电文,袁世凯知道北洋水师已经完蛋,不过他还是下令,让重炮旅以及一师三团驻守即墨,其他部队北上莱阳,然后绕道威海。

    当各路援兵到达威海外围的时候,日军第四、七师团已经挖好了完善的防御工事严阵以待,同时刘公岛上也已经飘扬起膏药旗。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北洋水师官兵苦战十余天,最终全军覆没……

    第9卷 第36章 合约风云

    府声称:“中国另派大臣,须有允偿兵费、朝鲜‘自主’、商让土地及与日本日后办理交涉能画押之全权。”说白了,日本人的意思就是现在这批使节团规格不够,需要另外派人来议和。知道这个消息,那些率兵抵达威海外围的中国将领纷纷上书,要求与日寇决一死战。袁世凯更是上书:“倭寇先屠我同胞,其后又诈和备战,其行径与禽兽无异。我大清上国,怎堪乞和于斯?臣泣血拜请,愿率两江数万兵卒,剿灭倭人!”

    然而此时北洋已失,京畿门户再无凭仗。自满清入关以来,不管哪里发生战事,京畿附近的驻军是永远不会调动的,因为在满人看来,保住了京畿,就是保住了自己的统治,至于其他地方,爱丢就丢吧,反正原本就不是他们的。3月1日,北洋水师数万官兵尸骨未寒,他们的英灵还萦绕在刘公岛上空,急欲求和的慈禧下诏:派李鸿章赴日乞和。313日傍晚,李鸿章和李经方父子于天津登上东进轮船。这次李鸿章赴日谈判,又带去五品以上官员33人。此外,随行的还有管厨、厨子、茶房、打杂、轿班、剃头匠等仆从多人,李鸿章又聘请法国驻华使馆的慈巴茨斯医学博士作他的随从医生,随员及随从人等共135。3月无不失望。义勇尤哗。”台湾人民既痛恨日本侵略者之觊台湾,又对朝廷之歧视台民感到愤懑失望。于是,如何保台的问题便严峻地摆在台湾人民的面前。的主要内容之一。3月24马关第三次谈判时,伊藤博文提出:“我国之兵,现往攻台湾,不知台湾之民如何?”以试探李鸿章的口气。李则答曰:“贵大臣提及台湾,想遂有往踞之心,愿停战者,固此。但英国将不甘心。”于是,日本对清政府妄想依靠列强保台便摸到了底。417日,《马关条约》签字的当天,割台地消息便传到了台湾闻之,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清政府将台湾让与日本,不仅激起了台湾广大群众的无比愤慨,也引起了台湾官绅地极度不满,纷纷提出抗议。于是,一场波澜壮阔地反割台运动迅速在全台范围内兴起。

    起初,台湾民众和官员对清廷国还抱有一丝幻想。希望清政府能够出面帮助们守台。4月19日,唐景接总理衙门回复的电文:“割台系万不得已之举。台湾虽重,比之京师则台湾为轻。倘敌人乘胜直攻大沽,则京师危在旦夕。又台湾孤悬海外,终久不能据守。”又言:“交割台湾,限两月,余限二十日。两年内,不内渡者作为日本人,改衣冠。”说白了,慈禧准备让舍弃台湾数百万民众。保全京畿的安全!这封电文传出后,台北立即鸣锣罢市。绅民拥入巡抚衙门,哭声震天。唐景鉴于台湾绅民强烈反对割台,再次发出电报向清廷求援,两月之内台湾的电陈达二十余次之多。最后唐景愤怒之下电痛骂光绪:“祖宗缔造之艰,史册俱在,传至二百余年,失自皇上之手,天下后世,谓皇上为何如君?他日更何以见祖宗于地下?臣为祖宗守土,惟有与台为存亡。不敢奉皇上之诏。”又谓:“弃地已不可,弃台地百数十万之人民为异类,天下恐从此解体,尚何恃以立国?且地有尽。敌欲无穷,他国若皆效尤,中国之地可胜割乎?”清廷接到电文。竟然以条约已经签订,无法改变为由,将台湾的电文搁置一边不做答复!见求清朝无门,台湾官员与乡绅们转而向英法等国求援,可惜所有的求助都如石沉大海。至此,已经对外援死心的台湾民众,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保卫自己的土地……

    1895420,京城,《大清时报》汇文馆(编辑部)。

    河南项城籍举人何连成冲进屋内,对着正在奋笔疾书地康有为道:“广厦兄!天都要塌了,你还有心思写文章!”

    康有为没有抬头,他一边继续写作一边道:“子虚,《马关条约》真地签下了?”

    何连成怒道:“签下了!我大清不仅要赔付白银两万万两,而且台湾和辽东半岛都归日本人了!”

    康有为把手中的毛笔放下,然后道:“子虚,你来看看!”

    何连成走到桌案边,拿起那篇名为《上今上皇帝书》的文章做仔细阅读状:“广厦兄!此文说出我国人心声,当力陈圣上!”

    康有为脸上一黯道:“我听闻翁老和陛下身边几个大臣都曾上言,反对签此丧国之约,无奈此时太后又把持朝政,陛下已无决断之权……”

    何连成眼睛一转,然后建议道:“广厦兄,此时十八省举人正在京城等候发榜,不如我等发动他们联名,以壮声势!另可用《大清时报》刊出此文,呼吁国人反对此约!”

    听了此言,康有为一脸兴奋道:“子虚此策甚好!”

    《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地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早已经群情激愤,台湾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日,强学会康有为、梁启超、何连成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公车上书地同时,两江几乎所有学院的学生们也举着横幅走上街头,他们在南京城内各个大街小巷高呼反对马关条约,并散发大量传单。学潮澎湃汹涌,强国会自然也不会闲着,一份

    其“反动”的传单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各个角落。这着中国地图,其中辽东和台湾岛上插着日本国旗,背面则是中国历年来与列强签订地不平等条约的简介,甚至还图文并茂地标出了每个条约的割让的土地——最后一句话:满人卖国,中华待宰!

    国内风起云涌的“拒和”活动,顿时让慈禧和光绪乱了阵脚。5日,为了先解稳定京城的民心,朝廷一口回绝主张“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四策的《上今上皇帝书》。同时,署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王文韶亲自出面。劝说举人们散去。然而不知是不是有人故意安排,其中一些“情绪失控”的举人竟然向王文韶投掷臭鸡蛋、西红柿等物。就在场面失控的时候,三百穿着清廷士兵开到,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将学生们围住就开枪,这就是后世有名地“五六惨案”。在这场由学生请愿演变成的悲剧中,一共有600学生和请愿市民丧生,强学会康有为、梁启超等数个首脑全部殒命!当事情发生后,王文韶百般辩解这不是自己派出地部队,可那些开枪的士兵衣着、装备与直隶守军无异。而且事后他们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不见踪影,当真是死无对证。本来清廷的卖国已经激起民愤,“五六惨案”顿时让朝廷的声誉跌至低谷,全国各地地小规模民变频频发生!

    深夜,两江总督府西苑。

    袁世凯背着双手,抬头仰望挂在空中的那轮明月。一个黑影从身后接近,然后拱手道:“大人,一切都已办妥!”

    袁世凯淡淡问道:“干净吗?”

    “请大人放心,三百死士全部安全归来,无一走失!”

    袁世凯笑问道:“老陈。是否觉得杀人太多?”

    陈元吉道:“屠一为恶,万为雄!大人既为当世枭雄。距着屠万之数还很远……”

    袁世凯叹口气道:“你下去吧,让三百死士立刻启程去台湾支援刘永福!另外,送两部电台和两个报务员过去!”

    “是!”陈元吉一拱手,身形飘入黑暗中……

    1895年521日,台湾巡抚衙门。

    此时大厅里聚集了工部主事丘逢甲、候补道林朝栋、内阁中书教谕陈儒林等台湾在籍官员,还有许多有头有脸的士绅坐在他们之后。关于如何保台地议论已经持续一个上午,可还是没有任何结果。坐在正中地唐景心里一阵一阵烦闷,怒喝道:“够了!各位倒是拿出个保台之策,如此七嘴八舌成何体统?!”

    丘逢甲起身拱手道:“抚台大人,如今外援绝断。守台只能靠我们自己。然此时台湾守军不过20营,加上刘军门的两营黑旗军,总数不过一万,恐怕如此兵力不足以御敌于岛外。下官建议。让各处士绅广幕新勇,与官府兵马联合抗倭!”

    陈儒林反对道:“抚台大人,此议不可!”

    唐景道:“为何?”

    陈儒林躬身道:“虽然朝廷将台湾割让于倭人。但我等依然是大清臣子,不经朝廷同意,擅自募兵……”

    听了陈儒林的话,林朝栋起身怒骂道:“,朝廷、朝廷,朝廷都不管我们了,我们还请示个球!”

    斯文的陈儒林皱眉道:“林大人,您也是名门之后,怎可口吐秽语?我等擅自募兵,恐怕名不正言不顺……”

    陈儒林的话让丘逢甲心中一动,他上前道:“抚台大人,朝廷不是来电称‘台民不服属倭,权能自主’吗?既然台湾已不属大清,不妨我等以大清属国自立,一则可激励民众,二则为募兵正名!”

    现在在台湾官儿最大的就是唐景,如果台湾自立,这个国主当然由他来当。于是这位巡抚大人想都没想就答应道:“如此甚好……”

    众人又议论一阵,决定自立民主国。会后铸金印一颗,文曰:“台湾民主国总统之印”,制长方形“蓝地黄虎”旗,“虎首内向,尾高首下”,以示臣服于中朝。丘逢甲等共议,推唐景为民主总统。台湾民主国成立之后,即可颁布三条诏书:一则,将成立民主国之事布告中外,晓谕全台;二则,设置新的机构,并重新任命官员以补内渡官员之缺;其三,建立清军与义军联合抗日的新体制。

    就在台湾积极备战之际,日本政府将海军军令部部长桦山资纪晋升为大将,任命他为台湾总督兼军务司令官,以便使割占台湾迅速成为既成事实。六月二日,在德国商船公义号上,李经方与日本政府所派台湾民政局长水野会面,当天深夜,两人正式签订割台协议。自此,台湾正式割让给日本……

    第9卷 第37章 天变(上)

    为日本第一块物产丰富的殖民地,日本政府对台湾可比。为了协助桦山资纪顺利夺取台湾全岛,除了先前进驻澎湖列岛的5000士兵以外,日本从国内又调来了一这个师团不仅装备先进,而且其指挥官也大有来头,他就是有亲王头衔的北白川能久中将。反观台湾各路义军和清军将领,最着名的莫过刘永福和林朝栋。刘永福虽然声名远播,但他在台湾的地位却赶不上林朝栋。林朝栋的部队基本算是“半业余”士兵,平时务农经商,战时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