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31部分阅读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31部分阅读

。射速5发/分;射程9300米,配备光学测距仪一座,备弹100发。

    艇尾:1挺89式舰载重机枪。

    【艇员】:24―26人

    鬼子的编制

    1884年日本在旧式军队的基础上首次组建了6个正规陆军师团,即第一至第六师团。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又组建了6个正规师团,即第七至第十二师团。1907年,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再次扩充6个正规师团,即第十三至第十八师团。1915年,日本又在被其侵占了朝鲜组建了两个陆军师团,即第十九第二十师团。这样,加上守卫日本东京皇宫地区的日军近卫师团及4个驻扎在各地的独立混成旅团,就构成了日本帝国主义陆军平时的基本框架。1937年之前,日军的总兵力不过21个师团,合计50万人。

    日军其陆军常备主力师团(师)有甲、乙、丙三种。1―20师团是甲种师团(1937年前组建),21―49师团是乙种师团(38年―41年组建),50―109师团为丙种师团(41年后组建)

    【甲种师团】:

    下辖有两个步兵旅团(旅),每个步兵旅团(约7700人)下辖两个步兵联队(团),每个步兵联队(约3870人)下辖三个步兵大队(营),每个步兵大队(约1215人)下辖四个步兵中队(相当于连,二战期间每个步兵大队增加一个重机枪中队),每个步兵中队(约250人)下辖三个小队(排),每个小队约70人。另外,师团还直辖骑兵联队(约1400人)、炮兵联队(约2500人)、工兵联队(约1500人)、辎重兵联队(约2800人)及通信队(约650人)、卫生兵(约500人),野战医院(约150人)等。一般齐装满员的日军常备主力陆军师团兵力往往可达万人,拥有战马7630匹、步骑枪14900支、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二战时期增加了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是具有多兵种配合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作战单位,故这种师团又被称为甲种师团。

    【乙种师团】:没有旅团级建制,由师团直辖三个步兵联队,每个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同时指挥炮、工、骑、辎重兵联队等单位,全师团定员减至万人,配备军马2065匹、步骑枪8940支、掷弹筒216个、轻机枪216挺、重机枪54挺、平射炮18门、山炮12门等武器装备。八年抗战中,日军组建的第二十一师团至四十九师团

    【丙种师团】:恢复了旅团建制,但取消了旅团下面的联队,即每个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直辖四个步兵大队,全师团共八个步兵大队,加上师团直属的炮兵大队、工兵大队、辎重兵大队、通讯大队等单位,全师团定员万人,配备军马2550匹、步骑枪6500支、掷弹筒192个、轻机枪192挺、重机枪48挺、平射炮16门、迫击炮32门、野炮12门等武器装备。二战中,日军第五十师团至第一0九师团均属这种编制的部队。

    俄国“莫辛-纳甘1891”步兵步枪

    1891型步枪的机匣剖面为六角形,枪上有背带转环,可拆卸的四棱刺刀通过用管状插座套在枪口上,装上刺刀后外表它看起来很像一支老式的前装枪。表尺在左侧有距离标记,表尺射程的码数为200~2,600大权【约142~1,846米,大权(arsh)为古代俄国的长度单位,为成年男性两臂伸长的长度,1大权约等于71或28英寸】。

    1891步枪的变化非常多,最早期的枪型并没有上护木,配有背带转环而不是后期型上的背带槽,大概在1894年左右,枪型有所改变,增加了木制上护木,这种样式的1891步枪一直生产到1908年。从1892年至1908年间,俄国军队共接收了313,375支1891步兵步枪和另外的54,235支单发的训练步枪。现在这些早期型1891都是收藏家最想得到,虽然即使找到了这种枪型还不一定能打得响,另外据说现在市场上还有一些单发的1891训练步枪卖。

    1891步枪最初有三种型号:步兵步枪、龙骑兵步枪和哥萨克步枪,后两种望文生义,自然是配发给骑兵部队使用的骑枪(卡宾枪),而步兵步枪就是标准型长步枪,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极罕见的宪兵卡宾枪,但具体资料暂时欠奉。所有的型号都在其6角形机匣和照门座之间的枪管上标有西里尔字母(cyrillic)的生产厂名,俄罗斯帝国的双头鹰徽标恰好标在照门后方的枪管上,厂名下面印着生产日期和枪号。机匣的生产日期标在机匣底部,通常是日期的最后两位或三位数字。

    大概在1908年至1910年间,1891步枪又有了许多新变化,最主要改变是由于采用新枪弹所引起的。原本的r步枪弹的弹头是圆头弹,在采用了尖头弹后,由于新枪弹的弹道曲线不相同,因此步枪的表尺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在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的工程师novalov设计了新的弧形表尺,射程码数也改为400~3,200大权(约284~2272米)。但还有许多其他细节的改变是发生在1909年或1910年内,比如取消了扳机护圈后面的钢制手指挡板;采用新的枪管护箍;原有的背带转环被改为背带挟槽,为此也改变了背带的样式;又在枪托上增加了手指凹槽以增加对后坐的控制效果,还有一个金属制的横销安装在手指凹槽的后端以增加枪机对后坐力的承受力。采用所有这些改进项目的枪型在1910年被标准化,因此在个别资料内可能会被称之为1891/10。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俄国军队装备的步枪有:1891三线步兵步枪3,854,036支;1891哥萨克步枪713,551支;1891龙骑兵步枪779,985支;1891宪兵步枪8,749;1907卡宾枪236,659支;此外还有一小批数目不明的由圣彼得堡骑兵学校生产的卡宾枪。但俄军仍然是严重缺乏步枪,而且不得不把大批的伯丹ii步枪改装成3线口径送到前线。随着战事的拖延,俄国的生产能力不足也暴露在弹药的供应上。在1915年1月前,估计步枪弹的每天消耗为45,000发,当时俄国最大的弹药厂每天的生产量不足13,000发。在1915年中期,俄军的弹药供给在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弹药厂的支持下才勉强得以维持。

    在1923年,苏联决定发展新步枪并停产1891步枪,不过据说直到1928年才完全停止1891步枪的生产,而且在转产1891/30步枪时还可以用得上大量的1891步枪的备件。

    帝国“龙族”――第一代军用飞机

    【一战前后飞机概况】

    一战初期,参战各国约有飞机1500架,而到战争末期,各国在前线作战的军用机达到8000多架。这个时期飞机造价之低廉,导致4年中,交战双方用于作战的飞机有十几万架之多。

    虽然飞机在战争之前就已经诞生,但是由于各国的不重视,根本没有组建空军。在战争早期,参战的飞机大部分是民用飞机改造,而且基本用于侦查。在1914年时,飞机一般是每小时80~115公里(现在的夏利也比它快),4年后增至180~220公里;飞行高度从200多米提高到8000米;飞行距离从几十公里增大到400多公里。大战初期飞机的重量只有几百公斤,到大战后期,有的战略轰炸机如英国的汉德莱佩季v/1500,总重约13600公斤,最多可装弹3400公斤。这种改变不是生产技术的提高,而是各国把最原有最尖端的技术用于飞机生产!

    由于裸奔没有查到参加一战的战斗机型号,因此以下的飞机大部分用一战与二战之间设计、生产的飞机为蓝本,尽量选择早期飞机。如果有什么不对,大家指正。

    1、【翔龙式1型】侦察机

    不等翼展、大斜罩双翼机,机身及机尾为钢管焊接组架,其它部分均为木制。整体除前机身部分外,余均包覆蒙布。起落架为固定分离单柱式,装有半罩式流线型轮罩。舰载型机尾装有落地捕捉钩,安装半截式座舱罩。

    引擎:龙脉1―200型活塞式发动机,200马力

    (龙脉系列发动机是龙族专用发动机,1型为活塞式,2为加装涡轮的发动机。)

    乘员:2人,1名飞行员,1名拍照侦查员兼后座机枪手

    座舱:半敞开式

    起落架:固定

    长:米

    高:3米

    净重:800千克

    最大重量:1220千克

    翼展:米

    机翼结构:双翼,不等翼展,舰载型双翼可以向后部分旋转

    机翼面积:平方米

    最大时速:105k/h

    巡航速度:90k/h

    爬升:295米/分

    升限:3600米

    航程:566千米

    武器装备:机尾一挺龙渊1型机枪

    航空拍摄相机:手工操作相机两台,一台备用(最早的照相侦查在1910年)。

    电子设备:无

    通讯设备:机载发报机一台

    备注:油箱具有自动封口的措施,挡风玻璃不具有防弹措施

    可以最小水平飞行速度51k/h,在/s的风速下,以50的距离起飞。

    【翔龙式2型】数据基本一致,不过采用浮筒式起落架,可以装载在大型战列舰上进行海上远程侦查。

    2、【雷龙式1型】鱼雷攻击机

    以英国剑鱼式k1型为蓝本。虽然梭鱼是二战出现的产品,不过其性能以及各个方面特点与一战老式飞机十分相似,这里各项数据有所减弱!

    性能描述:不等翼展,机身及机尾为钢管焊接组架,除关键部位有轻甲外,其它部分均为木制。起落架为固定分离单柱式,装有半罩式流线型轮罩。舰载型机尾装有落地捕捉钩,并安装半截式座舱罩。

    引擎:龙脉2―600型涡轮式发动机,600马力

    乘员:3人,1名飞行员、1名观察员、1名通讯员兼后坐机枪手

    座舱:半敞开式

    起落架:固定

    长度:

    高度:

    翼展:

    机翼结构:双翼,不等翼展,舰载型双翼可以向后部分旋转

    翼面积:平方米

    空重:17g

    最大起飞重量:3026kg

    最高时速:220k/h

    巡航速度:190k/h

    升限:3,260

    最大航程:760k(携带副油箱可增加至1200公里)

    武器装备:机鼻一挺同步机载机枪,尾部一挺龙渊六管机枪

    挂弹:一发730kg灵箭3型机载鱼雷或最大680kg深水炸弹、水雷;翼下额外的8发27kg火箭弹!

    【怒龙式1型】战斗机。

    性能以美国最老的霍克型战斗机为蓝本(一战后期的型号),由于霍克是双翼,而怒龙是单翼,因此数据略微上有所提升。

    中国的霍克编队:早在民国21年5月,我国广东当局即向美国联洲公司订购霍克2型战斗机18架,翌年3月及5月,分两批运达,装备粤空军六、七两队。次年元月,国民政府府亦向美购买霍二机32架,其中部分系由民间捐献。这批飞机中的第一架系在当年三月到达上海,并由美国著名飞行家杜立德先生(即二战时率b-25机自航舰黄蜂号起飞首次轰炸东京之领队)作飞行表演。其余的31架分两批在7及9月到达,每架飞机的价款是11850美元(价格应该是不高的)。这些飞机均被编入笕桥航校战斗训练班,除训练外兼服“剿匪”任务,当年11月就有两架叛逃。

    怒龙1型性能描述:

    单翼机,机身及机尾为钢管焊接组架,关键部位有轻甲。起落架为固定分离单柱式,装有半罩式流线型轮罩。舰载型机尾装有落地捕捉钩,座舱后方机背升高,并安装覆盖式座舱罩。

    引擎:龙脉2-650型涡轮式发动机,650马力

    乘员:1人

    座舱:全封闭式

    起落架:固定

    长度:

    高度:

    翼展:

    机翼结构:单翼,舰载型可以向后部分旋转

    翼面积:平方米

    空重:1375kg

    最大起飞重量:2071kg

    最高时速:380k/h

    巡航速度:260k/h

    爬升:500/分

    升限:7000

    最大航程:960k(携带副油箱情况下可增至1600公里)

    武器装备:机鼻两挺同步机载机枪,机翼安装两挺外挂式“龙渊机枪”或6枚20kg火箭弹。

    【暴龙式】(俯冲)轰炸机

    以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xf8c-1“地狱俯冲者”(双翼俯冲轰炸机)为原型,各项数据有所减弱。由于材质的限制,因此俯冲轰炸角度上有所减小。地狱俯冲者俯冲角度70,暴龙式为50至

    描述:不等翼展,机身及机尾为钢管焊接组架,金属机身。起落架为固定分离单柱式,装有半罩式流线型轮罩。舰载型机尾装有落地捕捉钩,并安装半截式座舱罩。

    引擎:龙脉2―750型涡轮式发动机,750马力

    乘员:2人,1名飞行员、1名投弹手兼后座机枪手

    座舱:半敞开式

    起落架:固定

    长度:

    高度:

    翼展:

    机翼结构:双翼,不等翼展,舰载型双翼可以向后部分旋转,

    翼面积:平方米

    空重:2280kg

    最大起飞重量:3612kg

    最高时速:352k/h

    巡航速度:220k/h

    升限:5600

    最大航程:900k(加载副油箱可增至1300公里)

    武器装备:机鼻两挺同步机载机枪,尾部一挺龙渊六管机枪

    挂弹:四枚总重800公斤的炸弹

    装甲部队武器性能和装甲师编制

    装甲部队武器性能和装甲师编制

    这些坦克基本以1918至1930年间的坦克为原型,性能上都有所削弱。另外,继续称之为坦克,主要是迎合读者已经形成的认识。如果叫装甲战车什么的,觉得有些别扭。

    【“猛虎式”重型坦克】

    战斗全重吨

    车长:(含炮管长)

    车宽:

    车高: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29/20k/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10(305)/130(203),括号内为携带附加油箱行程

    乘员:5人(车长、驾驶员、炮手、装填手、机枪兼通讯员)

    炮塔:居中设计

    主要武器:1门76坦克炮,42倍口径,备弹70发,3至4发/分钟,仰角-3°~+30°

    辅助武器:1挺龙渊车载型机枪(电动),备弹6250发

    装甲:13-118

    履带宽度:

    爬坡度:31度

    越障高度

    越壕宽

    涉水深1

    最小转向半径,

    驾驶座椅:奔驰1914型坦克座椅,保证驾驶舒适性

    【“闪豹式”中型坦克】

    战斗全重11吨

    车长:

    车宽:

    车高: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4/24k/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90/175

    乘员:4人(驾驶员,炮长、机枪手兼通讯兵、车长)

    炮塔:居中设计

    主要武器:1门37坦克炮,备弹60发

    辅助武器:1挺龙渊车载型机枪(电动),备弹4250发

    装甲:5―15(车身)10―30(炮塔及关键部位)

    爬坡度:31度

    越障高度:

    越壕宽:

    涉水深:

    最小转向半径:

    驾驶座椅:奔驰1914型汽车座椅

    【“灵狐式”轻型坦克】

    主要功能:侦查、反步兵、配合己方步兵、骑兵进攻

    战斗全重吨

    车长:

    车宽:

    车高: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40/27k/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00/120

    乘员:2人

    炮塔:居中设计

    主要武器:2挺双联龙渊车载型机枪(电动),备弹9000发

    装甲:5―10(车身)6―15(炮塔及关键部位)

    爬坡度:22度

    越障高度:

    越壕宽:

    涉水深:

    最小转向半径:

    驾驶座椅:奔驰1914型汽车座椅

    【“擎天式”自行榴弹炮】

    战斗全重:18吨

    车长:

    车宽:

    车高: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0/21k/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180(280)/135(195),括号内为加载附加油箱行程

    乘员:6人

    炮塔:半敞开式

    主要武器:1门155榴弹炮/1门105加农炮,备弹60发/80(可加载弹药拖车)

    辅助武器:2挺龙渊车载型机枪,备弹6250发

    装甲:5―15(车身)10―30(炮塔及关键部位)

    爬坡度:22度

    越障高度:

    越壕宽:

    涉水深:

    驾驶座椅:奔驰1914型汽车座椅

    【“?骁”改进型(轮式)装甲车】

    世界上第一种轮武装甲汽车“罗尔斯·罗伊斯”于1914年12月制成,全重吨,全长米,全宽米,全高米,乘员3~4人,武器为1挺毫米“维克斯”机枪,动力装置为1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