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29部分阅读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29部分阅读

升的大好机会,但是按照如今的情形,自己就算立功这请功折子估计李鸿章也无法看到,因此袁世凯还需要一个能够将自己的表现传达给李鸿章的人。虽然吴长庆可以做这个人,但是他与自己的关系众人皆知,他为自己说话难免会被人认为是提拔心腹。如果能够打通朝鲜高层,通过“异国”之人传达自己的“功绩”那分量肯定不一样!而且还可以借机会向金允植好好了解一下朝鲜内部的事情,对今后自己行事大有帮助!

    想到此节,袁世凯热情的道:“贵使相邀,乃袁某人的荣幸!来!我们房中叙话!”

    不了那金允植道:“不知可否邀大人一起看看麾下士兵……金某对他们甚是喜欢,另想向袁大人请教一下练兵之道。”

    原来是看中了自己的练兵“才能”,当即说道:“这有何不可,走,我领你去……”说罢,两人相携一起查看了宪兵队的士兵‘

    为了显示自己练兵才能的高超,袁世凯还故意带着金允植参观了那山东三营的部分士兵内务。有道是有比较才知道好坏,这一比较,让金允植对袁世凯更是佩服,当下就练兵事宜讨论半天!

    分别之时,金允植问道:“若要大人带兵前去平乱,需要士兵几何?”

    袁世凯淡淡一笑:“贵国乱者大院君一人而已,兵法有云:‘擒贼擒王’。我只要麾下百人,便可直捣黄龙,将大院君擒拿归来!”

    见识过袁世凯的宪兵队之后,金允植已经不能把这话当作诳语,而是深信不疑……

    【壬午兵变在作品相关里有简介】

    第二章 兵权

    当朝鲜东南部的重要港口马山浦远远在望的时候,庆字营许多的士兵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虽然航行的时间并不长,不过大多数士兵是第一次远航,晕船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士兵呕吐得双脚发软,就连站立都成问题。

    部下的状态吴长庆当然了解,不过一直宽以治军的他此次却一反常态,战船刚一靠岸,吴长庆就下令道:“四营为先锋,立刻登陆,一个小时之内,人员、物资必须全部上岸!宪兵队监督执法!”

    四营营官姓王,乃千总,是吴兆有的心腹之一,自从他手下的张把总被袁世凯处决之后,一直收敛着行为。听到吴长庆的命令时,王千总眉头紧皱,全军官兵就他的四营晕船最厉害,吴长庆下令他们为先锋不,是明摆着要整他吗?但是看着站在身后的袁世凯,他把话咽回肚子里,立刻安排手下开始登陆。

    虽王千总有心“夺取”登陆头功,无奈手下却无立功之力,他努力了半个多小时,四营上岸者不到三成,而物资下船者更是一成不到。无奈下王千总只得报告道:“报告大帅!四营士兵不习航海,多数晕船,请大帅准许延后登陆!”

    吴长庆等的就是这个结局,当下喝道:“此次登陆等于我军首战,你营为先锋却挫我锐气。来人,免去他所有职务!哪位愿意代理其职务,组织登陆!”

    袁世凯抢先出列道:“属下愿往!”

    吴长庆很好的配合道:“好!既然你愿立此头功,那四营就暂由你统辖!若是一个小时内完成登陆,四营营官之职就归你兼任,若是不能按时完成,哼!你自己知道军法!”

    “按法要领军棍四十,若是属下不能完成,愿领八十军棍!”

    “好,你去吧!”

    在一旁的吴兆有早就知道事情不妙,可惜袁世凯抢先出列,加上吴长庆的“雷厉风行”,他还没插嘴事情就成了定局。而且此时按照战时机制运作,最高长官的任何命令都是不能违抗的,所以他只能恨恨的看着袁世凯离去……

    袁世凯为什么这么有把握?一是船已经靠岸半个小时,很多士兵都恢复了不少。二是他手下的宪兵队现在已经是全营人见人怕的屠夫之队,就是病猫看到他们都会变老虎,别说这些士兵。当袁世凯带着一百个宪兵出现在四营官兵面前之时,这些士兵果然立刻“振作”了起来。

    看着士兵们状态“回勇”,袁世凯笑道:“你们都听好了,现在我暂代你们四营营官。若是五十分钟之内你们不能全部登岸,我受八十军棍。不过在我受刑之时,那时还留在船上的人,会陪我一起挨打,而且挨的打肯定不会比我少!立――刻――登――岸――”

    袁世凯的话比什么晕船药都有效果,四营剩下的士兵立刻开始纷纷起身登陆。有身体还未复原的,也都在同伴的搀扶之下挣扎着走下船舷,生怕他们身后的屠夫会给自己来一刀。

    士兵们动作迅速,袁世凯也没有闲着:“史令!”

    “到!”

    “带特勤队到岸上开辟登陆场,注意警戒!”

    “是!”

    …………

    五十分钟后,袁世凯走到大帅面前复命:“四营全体官兵已经登陆,物资由专门的小队管理,岸上登陆之地已经派特勤支队警戒,一切安全!”

    听了袁世凯的报告,吴长庆道:“好,我先看看你布置得如何。”

    各路官员来到袁世凯开辟的登陆场时,看到的并不是因为士兵仓促登陆造成的混乱,而是一片有条不紊的景象:队列整齐的士兵持枪而候,物资整齐的码放在规定的区域,登陆场外十几个固定哨和流动哨依规而置。看到此情形,袁世凯的领兵能力再次受到一致肯定。就连马建忠都赞了几句,更别说已经对袁世凯开始产生“迷信”的金允植。吴长庆再次听到这些官员们的赞赏,心中底气更足,当下笑着宣布:“哈哈……你为我庆字营立下首功。这四营营官由你兼任。等平定兵乱,再向朝廷表你功绩!其他各营立刻随后上岸!”

    不过在众人里也有非常“不爽”的一个人――吴兆有,他一直怨毒的盯着袁世凯,直到刚刚被撤职的王千总在他耳边低语几句,他的脸上方才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

    由于军情紧急,庆字营在马山浦没有停留,登陆稍做修整便往汉城赶去。四营一直是整个庆字营里战斗力最差的部队,不过在新营官的“滛威”之下,整个四营官兵不敢大声出气,一路上只顾着闷头行军,竟然行军速度居全军之首!

    自从兼任四营的营长之后,袁世凯军务更加繁忙,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就在行军途中,他查到六营的营官“纵兵散入村家作弊”。在“属邦”掳掠,可是“玷辱国体”,有辱“上国天兵”威名的事情,袁世凯二话不说,直接将六营营官擒杀,而且知情者一个不少全部按照军法严惩。就这样,六营的营官也由袁世凯暂代,后袁世凯向吴长庆推荐由新任把总史令任四营营官,潘义接管六营。不过吴长庆委婉的拒绝了袁世凯的建议,表示他会尽快派人来接替六营职务。从吴长庆的态度中,袁世凯看到了一丝不“和谐”的气氛。而与袁世凯屠刀染血不同,自他夺取了两营兵权之后,吴兆有那帮人竟然出奇的安静,就连潘义也嗅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大人,我总觉得那吴兆有不太对劲!”

    袁世凯一边赶路一边道:“恩,我也觉得事有蹊跷,如今四营已经归我统辖,若是你能够再将六营兵权拿下,那他们就算是闹翻天都没用。不过一切还是要小心,不要给他们抓住把柄!通知所有宪兵队的士兵,全体晚上不得外出!”

    “是,属下记住了。不过属下还有一事不明,为何大人要推荐我和史令担任两营营官,由您担任不是更好吗?”

    袁世凯看看周围无人注意,当下说道:“潘义,此次出兵只为升迁。等这边事情一了,我就要回国。”

    “什么?大人要回国?难道您……”

    袁世凯投来一个眼色道:“此事万万不可声张,只要史令、袁杰和你三人知道便可。你们这段时间好好表现,争取升迁,将来在朝鲜扎根!”

    虽然潘义不十分理解袁世凯的想法,不过从他七岁开始就被教导:校长的话就是圣旨!听到袁世凯的命令,潘义道:“是!我一定努力表现,不辜负大人所望!”

    第三章 交易

    光绪八年八月二十五日,庆字营进驻汉城南门外南檀一带,与大院君李?应的“乱兵”遥遥想望。

    李?应一直对清廷极力攀附,主张依靠中国的力量驱除日、俄在朝鲜的势力,可以说他与大清的各路官员关系不错一直亲中的李?应,怎能想到自己会遭到清兵的攻击?所以李?应虽知道这些清兵是来“平乱”,不过他下令士兵们紧守营寨不可妄动,希望通过谈判或者攀附的方式,来说服这支清兵的将领,支持自己对朝鲜的控制。与此同时,李?应一边派人与清军接触,一边派出士兵搜索闵妃的下落,只要将这个女人正法,那么朝鲜只有他一人掌权,到时候清兵除了支持他别无选择。

    刚开始启程的时候,由于不明乱兵情况,吴长庆本以为会有一场战斗,此时探明虚实,那就要重新布置。刚刚扎好营盘,吴长庆便召集了手下所有高级军官开会,袁世凯作为两营营官,自然也在出席之列。当袁世凯来到中军帐之时,里面已经气氛已经十分热烈,不过他向里面各位官员行礼后,便坐在一旁暗自观察众人的表现。

    对于朝鲜局势,虽然众人都主张打,可这如何打,官员们却分为两个阵营。一方以丁汝昌和马建忠为首,主张用兵平乱,将叛乱的朝鲜兵全数清除,然后正法大院君。这样可以扬“上国天兵”之威,而且还能“震慑”其他对朝鲜虎视眈眈的国家。吴长庆的想法是能够偷袭李?应的亲兵,用较少的损失将其擒杀。而就在双方热烈讨论的时候,金允植却一言不发的坐在一边,脸上尽是焦急之色。

    看到众人各异的表现,袁世凯稍一分析,众人的心态便了然于胸。马建忠如此主张以常规战斗平乱,无外乎是他将来要接着处理朝鲜外交。如今这里已经处于中、日、俄三国力量的交汇处,立威自然能够便于他今后行事,所以,战――扬的是“国家的威”;亡――损失却是吴长庆的兵。

    不过马建忠不心疼那些士兵的命,可吴长庆心疼啊!如果要开战,必须要得胜。要得胜,吴长庆自然不能调用那山东三营的弱兵,他只能用庆字营的老兵去打,这些老兵可都是跟随他多年的精锐,损失一个少一个,叫他如何舍得!

    金允植的表现则更加好猜。在朝鲜分为“亲中”、“亲日”两派,大院君主张守旧制、依附中国,是亲中派的首领。闵妃主张投靠日本,用日本的力量来换取朝鲜的“独立”和“富强”,代表了亲日派的力量。虽然金允植不认同大院君完全守旧的观点,希望通过洋务来富强国家,但是心里还是希望继续依附中国,用中国的力量来改变朝鲜的落后,因此他也算亲中派的一员。如果大院君倒台,虽然金允植不会受到太大的波及,但是也意味着他只能依附中国军队的势力在朝鲜政界混,可谁知道这中国军队会不会长期驻扎。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金允植能不着急吗?

    袁世凯考虑成熟之后,悄悄的靠近金允植,压低声音道:“贵使是否想保住李?应的性命?”

    听了袁世凯的话,金允植立刻点点头,悄悄的道:“大人可有办法?”

    “办法我有,不过……”

    一听可以保住李?应的性命,金允植道:“只要袁大人能够保住大院君,今后有事,在下一定会鼎力相助。”

    话很明白,互相换取好处。袁世凯一笑低声道:“贵使误会了,不过贵使有此美意,在下一定全力相助。”说罢袁世凯站起身来道:“大帅,属下有一愚见不知可否说说!”

    袁世凯的机敏吴长庆是有深刻体会的,他此刻正为下面的人争吵而烦恼,看袁世凯有主意当下说道:“恩,你有什么办法不妨直说!”

    袁世凯道:“据属下所知,那大院君虽然为此次兵变之首,但是其一直主张归附我大清。闵妃虽为此次兵变受害者,但是却与倭国勾结。我们作为大清之臣,为何杀朋友而助对手?”

    马建忠道:“尉亭,你莫要忘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是来平乱,不是来外交,而且朝鲜王更是我们的朋友,他主张除掉大院君,难道助他不是助朋友吗?”

    袁世凯道:“众所周知,朝鲜王软弱,王权一直由大院君与闵妃掌握,如若除掉大院君无异于助闵妃。如今既然是为平乱,那么我们只要将大院君拿下,便可平息朝鲜兵乱。而且留着大院君的性命,就等于多了一个牵制闵妃的筹码,要是她不听话,我们完全可以再次让大院君掌权,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再者,即便要打,我们为何不擒贼擒王。拿下大院君之后,再收拾他手下那些乌合之众岂不是易如反掌?”

    听了袁世凯的话,众人纷纷叫好,不过马建忠本来就对袁世凯有成见,当即冷笑道:“你以为大院君你想抓就能抓?如今想要打都不能,何况抓!”

    袁世凯平静的答道:“抓他不难,不过要看大帅和马大人有没有胆量了……”

    吴长庆道:“世凯,别掖着藏着的,一次把你的主意说完!”

    “是!我们可以仿效鸿门宴之举。那大院君如今对我们毫无戒备,若是大帅和马大人能够先去拜访,定能将其迷惑,给他一个我们不愿与之为敌的信号。然后大帅可以邀他前来回访,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将其生擒!”

    虽然马建忠只是个候选道,不过他这次随军前来可是代表着张树声,相当于督军,权力不大,架子大。听了袁世凯的话后说道:“放肆,你怎能让大帅冒险进入敌营……”

    吴长庆沉思片刻后突然笑道:“哈哈……好,就这么定了!我谅那李?应不敢对我动手,明日我便前去拜访他,若是马大人觉得危险,就留在营中等候吧……”

    如今是作战时期,吴长庆的话无疑成了最终决定。随后众人又就如何绑架和安置李?应的问题进行了商议,最终决定由袁世凯的特勤分队担任鸿门宴的“主角”,擒拿大院君,而由丁汝昌率舰押解李?应回国软禁。

    结束了作战会议,袁世凯刚刚离开中军帐,金允植便追了出来:“袁大人,你可害苦了我们。你这样将大院君押解到中国,与将之杀了有什么区别?他可是蔽国不可缺少的人,要是他走了只怕日本人又要对我们下手。”

    金允植没有说担忧自己的地位,而是本着为中国在朝鲜的利益出发,想以此来引起袁世凯重视,希望将大院君留在朝鲜。看金允植有些担忧,袁世凯也不想跟他拐弯抹角,当下把话挑明:“贵使勿要惊慌,如今大帅带兵在贵国坐镇,保住你的地位还不是易如反掌!”

    看自己心里的想法被拆穿,金允植有些尴尬:“这……,我只是担心……”

    袁世凯道:“你放心,有在下一天,就可保着大院君活一天,而且将来要是清军撤回国内,在下保证将他送回来。不过……”

    “不过什么?”

    袁世凯笑道:“不过阁下似乎也要帮在下的一些小忙,毕竟在下在贵国表现越好,自然保护大院君的力度就越大……”

    金允植道:“这……在下一个小小的属国使节,恐怕……”

    袁世凯道:“呵呵,没关系,只要我在贵国的‘表现’能传到中堂大人的耳朵里……”

    金允植当下醒悟过来:“这个没有问题,我一定相助……”

    金允植会真心帮忙吗?当然不会。如今的互相利用,是建立在袁世凯的利用价值之上,这种利用更准确的说是一种交易。若是哪天袁世凯失去了这种价值,以金允植政客的思维,那肯定会将其一脚踢开。何况现在袁世凯不过一个小小六品官员,讨好他不如讨好马建忠等人……

    第四章 执法

    袁世凯回到六营驻地,正准备梳洗一下,卫兵在门外喊出一声被打断的报告:“报告大人,李千总求见……”

    袁世凯还未来得及传见,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便横着走进帐内,用很不以为然的口气道:“你就是袁世凯吧,我是李刚,奉大帅之命前来接管六营。”

    这李刚虽然领兵本事不大,但却是吴长庆心腹的心腹。李刚曾经是吴长庆的一名亲兵,武艺高强,在多年的战斗中数次救过吴长庆的性命。正因为吴长庆知道他领兵不行,因此虽然提拔了他,却一直将其留在身边,除了给自己做保镖就是教教袁保初武艺。这次袁世凯虽与吴长庆密谋要夺取三营的兵?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