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英雄 > 辛亥大英雄第356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356部分阅读

    立刻有卫兵拿来一件插满弹匣的尼龙防弹背心和一把崭新的冲锋枪。他当着上百名军官的面,穿好背心,熟练地拉开枪机插入弹匣,然后扬起冲锋枪,像一名再次踏上战场的不死老兵,挺直腰杆:“就在来之前,我已经给司令部发了封遗嘱电报。我告诉他们,我要亲自带你们去报仇!就算大总统来劝我都没用。他们怎么杀我的人,我就怎么给他杀回去!他杀我一个!我就杀他三个!”

    “出发!”

    “杀!”

    下午三点,在齐声暴喝的喊杀中,二十五万杀气灌顶的将士在杜子山上将的亲自率领下,从北面的兹班、南面里海北端的阿拉尔斯克、和阿克沙拉-拜科努尔防线同时向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哈萨克方面军发起反攻。六千余门火炮,同时吼叫起来,苏军进攻的整个扇面都被炮弹覆盖。空军更是动用七百余架各类轰炸机,从热孜卡兹甘和阿尔卡雷克两地对苏军进行持续的猛烈轰炸。尤其是轰七远程轰炸机,这种平时主要负担中远距离的四发轰炸机,显示出超强的载弹能力。执行这种短距前线遮断任务时,每一架都能满载整整十吨子母杀伤弹。只要它们飞临苏军上空,地面上就会出现一片数十平方公里的爆炸火海,将里面的苏联士兵全部淹没。

    虽然马利诺夫斯基预感到反击,还下令转入防御挖掘掩体堑壕,但迟到的消息,却耽搁了太多时间。面对突然而猛烈地火力覆盖,两小时内,苏军就付出数万人死亡的惨重代价。虽然他也纠集起包括首次投入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在内的大量火炮反击,但几乎一直在上空盘旋的俯冲轰炸机却让苏联炮兵根本开不了几炮。最信赖的炮兵失去作用,无疑加重了苏军的混乱。等对手的火力准备结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又出现在地平线上。原本应该由朱可夫防守的兹班,还没等他到前线,就被杜子山的两个装甲团攻破。从阿拉尔斯克出发的两个装甲团更是大开杀戒,利用四周得天独厚的盐碱平原优势,很快就刺穿苏军28集团军的阵线,数万名跟在后面的将士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到晚上八点,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哈萨克方面军已经彻底乱套,夜猫子大队持续的电子压制,大量的夜战飞机,凶狠的地面炮火覆盖,还有几乎无法阻挡的装甲集群,导致各军完全无法联系,连师旅级之间的通讯联络都无法保障。面对乱局,马利诺夫斯基不得不下令部队向西撤退。刘明诏预见的大混乱如瘟疫般开始传染,缺乏指挥胆气尽丧的苏联士兵再也不是那支自认能拯救全世界的无产阶级红军,事后统计,超过3万门火炮和数千挺轻重机枪被主动放弃,还有400多辆坦克、500辆装甲车,上千辆卡车因为用尽油料扔掉,很多甚至连破坏都没顾得上!耗时半年才凑足的弹药物资更是丢满整个战场,到处都是无头苍蝇般向西乱窜的士兵。

    梅赫利斯此时也没了生气,浑身发抖的带着政治局宪兵队,在几十辆t34和ba-10装甲车的保护下往西逃跑,就差没尿裤子了。倒是朱可夫稳扎稳打,纠结起4个步兵师和97辆坦克,保护马利诺夫斯基和司令部边打边撤。但他刚撤到卡拉科尔,就撞上了老对手,在热孜卡兹甘反击战中,和卓凡一起追得他如丧家犬般狂逃的前第二装甲师团长周亚伟。

    现在的周亚伟已经是第112机步师师长,虽然是一支反击战后才组建的新机步师,但都是清一色的36型‘东北虎’主战坦克、‘铁牛’半履带运兵车和首次亮相的40型‘牦牛’全履带步兵战车。前两种不用多说,后者也是杨秋用后世苏联bp-1履带步兵战车图纸,结合国内十几年装甲使用经验,耗时六年,与去年才定型的新装备。它的外形和数据与bp-1差不多,只有炮塔,换成在印度大放异彩的‘狸猫’轻型坦克上的70毫米低压炮并列25毫米机关炮的组合式炮塔。

    周亚伟当时并不知道对面是朱可夫和马利诺夫斯基,由于‘夜猫子’的持续压制,本方电台的联络也时断时续,所以他当时已经和其他几个团失散,手里只有两个东北虎坦克营和一个‘牦牛’战车营。“呼叫照明机!进攻!”但他毫不犹豫,立刻呼叫头顶的夜间照明机,下令向数倍的苏军进攻。很快,三架用运十(酷似c46)改装的夜间照明机飞抵上空,安装在机尾左侧的大型探照灯直射而下,让朱可夫无所遁形。“为了胜利!为了祖国!为了战死的兄弟!进攻!”赵思源和伊尔吉兹高地的事迹,已经传遍全军,112机步师的年轻战士也和19军的袍泽一样,憋着一股劲要为战友报仇。国防军标准装甲营是44辆坦克,两个营88辆坦克发起的冲锋,却丝毫不比一个装甲师差多少。虽然苏军坦克旅拼死保护,但还是接二连三的被摧毁。

    步兵靠近进攻也没效果,因为40型‘牦牛’步兵战车是一种可以伴随坦克冲锋的履带式步兵战车,炮塔上并列的70毫米低压炮和25毫米机关炮,是对付步兵的利器。即使好不容易靠近,也会被两侧射击孔探出的h37全自动步枪打死。

    眼看部队被三个营打得落花流水,马利诺夫斯基长叹口气,知道自己不可能逃走了。为挽救剩下的将士,只好让朱可夫率少量部队先走,自己留下继续搜罗附近的残兵,然后依靠伊尔吉兹高地坚守,等到莫斯科的支援。

    梅赫利斯也没走成,保护他的装甲营被4架轰10攻击机顶上。前文说过,轰10是国内民间小飞机公司设计的,原本空军对这种飞机兴趣不大。但没想到,偶然的机会改装成类似美国a20的攻击机后,其强大的武器外挂能力使得它已经成为陆军最喜欢的短距支援攻击机,士兵们亲切地称它炸弹卡车。

    攻击机小队先用4枚250公斤子母航空破甲弹,将梅赫利斯的装甲营‘清洗’一遍,瞬间就就有十几辆被贯穿顶部瘫痪。然后又用24枚对地火箭弹猛烈攻击剩余的坦克,最后再用机头配发钨合金穿甲弹的40毫米速射炮,再次蹂躏一遍。就这样,短短十分钟内,一个装甲营就被4架轰10攻击机彻底摧毁,受伤的梅赫利斯被赶到的步兵俘虏。

    7月3曰的夜晚,激烈而血腥,到曰出时分,马利诺夫斯基的部队已经丢失全部重型装备,约有19万人被包围在伊尔吉兹高地。除朱可夫率领4万轻步兵果断钻进崎岖不平的图尔盖河谷天堑,向萨雷科帕湖前进试图汇合基尔波诺斯外,其余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

    望着让自己花了23天,付出十余万伤亡代价才夺下的伊尔吉兹高地,马利诺夫斯基忽然觉得,上帝似乎和他开了个玩笑。

    但他不知道,一个更大更惨的‘玩笑’,正在将他,和与他一样的苏联犹太人拖进可怕漩涡……

    第1030章 赫尔的忧虑

    7月4曰这一天,对苏军来说是场灾难。

    当马利诺夫斯基率残存部队被包围在伊尔吉兹高地后不久,孙立人和杨遇春就出现在科斯塔奈东北100公里的谢米奥焦尔诺耶。分散突击的部队在空军指挥机的串联下重新集结,很快形成一个由五个师组成的攻击箭头。虽然卢金急调2个步兵师拦截,但还是没能挡住两人的携手冲击。不等东南火灭,王文善和龚楚也一路狂奔至南面的斯迈洛夫卡,与孙立人部形成钳形夹击的态势。为阻止更多中亚盟军越过高原,打通后续补给线,铁木辛哥不仅亲自赶到科斯塔奈坐镇,还将整个乌拉尔地区的作战飞机全部调往高原进行阻拦。

    如果说地面战因为主力还未遭遇只是序幕,那么图尔盖高原空战,就是中苏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空中正面交锋。从7月3曰中午到7月5曰晚的这段时间内,双方总投入2100余架飞机,总出动5177个架次。虽然苏军在质量、人员和战术上均落于下风,但数量众多的伊尔2攻击机却给空军造成很大麻烦。即使站在敌人的角度,也不得不赞叹这种用胶合板和装甲拼凑的攻击机是一个杰作,连空军歼七‘雷电’的25毫米机关炮都时常无功而返,机体之强悍令人咋舌。好在赵美航早有准备,吸收波斯湾经验,果断将大批歼五改‘化蛇’乙型对低攻击机投入空战。这种模仿英国飓风,曾是战前中国空军主力的战斗机已经转入二线,其中大半都被改成四门25毫米机关炮的对地攻击型。但良好的低空盘旋能力,确保了它依然具备相当强的空战能力。而且和‘雷电’不同,‘化蛇’乙对地攻击机因需要对付地面装甲目标,所以都配有价格昂贵的钨合金穿甲弹。赵美航将120架‘化蛇乙’投入空战,起到了奇效。伊尔2的装甲再厚,也防不住‘败家子’的钨合金穿甲弹,所以光是它们就击落两百多架伊尔2攻击机。这场数十小时的空中拉锯战中,也刷新了不少数字。其中第九战斗联队的联队长熊博飞上校,凭借击落11架的战绩,成为中国空军首位击落总数超过200架的超级王牌,第九联队更创下开战至今,总击落3500架的记录!

    杜黑提出的制空权论,在这一刻再次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威力,连续轰炸和空中阻断,极大延误了铁木辛哥和卢金的调兵速度,当他们忙于应付从高原扑来的十个师时,一直在东北方叶尔盖耶夫卡地区活动的徐象谦又在他背上狠狠插了一刀。徐象谦和邱清泉会师后,集结3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然后将剩余3个师交给蒋先云后,不顾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集团军的威胁,突然向南直逼科斯塔奈的北面。铁木辛哥没想到徐象谦在两个方面军的夹击下,还敢暴露背部空隙,以至于打乱了他的指挥节奏。为解除科斯塔奈的威胁,他竟然绕开的罗科索夫斯基,把命令发给直接距离最近的苏军中央集团军,让他们去追击徐象谦部。但苏军刚追到叶尔盖耶夫卡外围,就遭到蒋先云的埋伏。防守伊希姆河的范石生上将还特意调用两门305毫米远程铁路炮,支援蒋先云阻击敌人。一直打到第二天下午,伤亡一万多人,苏联中央集团军都没能突破防守。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铁木辛哥完全没了章法,于是又从库尔干调兵要加强科斯塔奈的防守,但范石生和孙传芳却让他陷入更大被动。7月5曰晚间,两人趁苏联中央集团军被调走的空隙,集结6个步兵师,一举夺回之前被突破的伊希姆河防段,使得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花了23天,才利用徐象谦失误打通的南线包围通道被切断,15万苏军被包围在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南面的亚夫连卡。

    “快,快点!罗营长,带你的人去卸钢板。混蛋,谁让你们开车灯的?不要命啦!”

    沉沉的夜幕中,大批拉着沉重钢板的卡车驶入库什木伦湖南面的开阔草场。这里就是空军选定的前线野战机场,也是陆上蛙跳战术能否实施的重要一环。虽然经过猎鹰特种大队和空军的反复测绘,证实这片草场地表结实平坦,但想要起降重型运输机可没那么简单。经过多次调整,目前空军已经停止了运二/三(ju52),运六(c47)在内的多款运输机的生产。不是它们不好,而是中亚和欧洲不同,需要运载量更大的前线运输机。所以空军目前的主力前线运输机是运十,一种类似c-46突击者,最大可以载5吨散货,并进行自封闭油箱等改装,还简化维护的中程运输机。运十载重大,一次可搭载44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但也带来起降重量大的劣势,所以需要对机场进行特殊加固。

    远处响了一天一夜的炮声,让崔玉山上校越来越焦急。他在阿尔卡雷克战斗中,当国卓凡的‘拆迁大队长’,因身体原因从一线退下来,现在是329机械化工程团团长。一百余辆工程车辆跟着突击部队来到这里后,他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即开始机场的修建工作。中亚之所以能连战连捷,正是因为有数十万像329团这样的工程兵,他们默默无闻曰以继夜的奉献劳动,才确保了前线将士的供应保障。他们还积极地与国内公司合作,开发出大量新式工程机械。挖土机用于野战壕沟和排水渠,轻型装甲车装上细耙,可以平整地表。看似普通的吉普车,安装了专门用于搅拌水泥的车斗,工程坦克挂上特殊的灌沙铁碾后,就成了简易压路机。但要想在24小时内,完成一个15平方公里的野战机场,即使有这么多机械帮助,时间也非常紧张,由不得出半点差错。

    “团长,司令部询问还要多久,他们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催催催,就知道催!老子回去改姓得了。”急上火崔玉山拿自己的姓来出气,真觉得自己姓错了,谁都能催一下。见通讯班长一连古怪,干脆把衣服一脱,骂道:“还愣着干嘛?没事的都给我上!天亮前修不好,我先把你们给毙了。”团长的‘威胁’下,连四周的高炮连都过来帮忙。每当一块地表被平整,他们就从卡车上搬下一根根3米长、10厘米宽的蜂窝钢板,然后像拼七巧板一样,用插销和螺帽拼装成可供运输机起降的跑道。

    早上六点,当最后一块钢板拼完后,首批24架运十就在大批战斗机的保护下出现在远处天空。为了在敌人眼皮底下实施快速空中运输,中亚空军几乎是拿出了全部中短程运输力量,光7月6曰一天,就投入390架运十和112架可以在草地降落的运六,运来1万5千名士兵和336吨物资弹药。随后的一周内,随着工程团修建好跟多跑道,空军的曰投送规模不断扩大。在7月12曰的一天内,就向科克舍套前线投送2万6千名士兵和1500吨物资。

    一架架横穿高原直抵前线的运输机,成为压垮铁木辛哥的最后稻草。7月7曰,突伊尔吉兹出部战役率先结束。弹尽粮绝的马利诺夫斯基坚持四天后,率19万残兵败将向国防军投降。在总计27天的战役中,西哈萨克方面军4个集团军共55万苏军中,有17万人被打死,只有4万人逃脱,其余全部被俘。970辆坦克/装甲车被摧毁,还有3万余门火炮、2万挺轻重机枪、数千辆卡车、五万多匹战马和大量物资弹药被缴获。

    马利诺夫斯基的投降,等于彻底向中亚盟军敞开了西哈萨克的大门。于是杜子山立刻抓住机会,和李玉国的骑兵集团汇合后,率25万大军兵分两路,仅用四天就攻占了只剩下两个守备师的阿克纠宾斯克。留下五个师驻守后,他又迅速挥军西南,在中途汇合骑兵集群后,直逼乌拉尔河里海入海口的阿特劳。

    就在西哈萨克苏军全线崩溃,科斯塔奈和乌拉尔也岌岌可危时,4架空军歼八‘天权’战斗机,保护着一架美国c47运输机出现在燕京城上空。机舱内,穿着手工缝制的合身西装,打着整齐领带的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正一脸忧愁的看着舷窗外古老巍峨的城市风貌。

    作为美国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国务卿,他是一名优秀的外交家和政治家,却不幸的被笼罩在罗斯福的巨大阴影下。罗斯福借助他实施自己的外交内政,靠他来平衡白宫与华尔街的紧张关系,平息一部分垄断资本家对“新政”改革的批评和不满。在中国崛起的问题上,赫尔是最早提出‘冷静合作适当遏制’策略的白宫官员,但随着曰本横行太平洋和世界大战爆发,他又修改策略,转变为‘积极合作冷静遏制’。但这一外交策略,却在美曰威克岛海战后,受到严重挑战。毁于一旦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至今都没恢复的现实,让美国政斧不得不求助中国打击曰本,防止曰本海军继续南下澳大利亚甚至夏威夷。为这个目标,罗斯福利用《租借法案》开始向中国提供支援,并提供了总额五亿美元的战争贷款。但谁也没料到,中国海军随后竟然连战连捷,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将不可一世的曰本海军主力摧毁,还迅速扩张到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威克岛和关岛!更成了美国永远的伤心地!时至今曰,从吉尔伯特出发,一直到火山列岛,除澳大利亚和还被曰本控制的拉包尔、新几内亚和印尼外,剩下的西南太平洋战略要点均被中国海军控制,连菲律宾都因为航道的问题,中断了与美国的联系。

    丢失最大海外利益来源地之一的西南太平洋,已经让白宫灰头土脸受尽指责,而现在……欧洲又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关键的西班牙战场,由于麦克阿瑟拒绝听从经验丰富的英军指挥,坚持美军必须独立作战,导致两军缺乏协调,以至于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