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英雄 > 辛亥大英雄第265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265部分阅读

力减弱了,我们再杀一次?”

    “是啊!”

    “侯哥,你打中了几架?我扫中五架,有两架是bf109。”

    “老三,我刚才见到你扫中一个上校。”

    “是吗?哇哈哈”

    “来不及,俯冲中队上来了。升到五千米,从南面伪装进攻。”耳机内,兴奋地海航飞行员哇哇乱叫,吵得谭震恨不能摘掉耳机,但当他看到远处一队夜叉俯冲轰炸机悄悄向北绕去时,立即做出要从南面继续进攻的架势。

    此时的苏军注意力全在他们身上,等夜叉俯冲轰炸机从北面钻出云层冲下来时,才察觉到危险。“俯冲轰炸机!”一位从西班牙回来的苏军军官大喊起来,德国ju87俯冲轰炸机在西班牙大发神威的画面让他记忆犹新,所以见到机翼偏斜俯冲下来的夜叉,立刻招呼高炮。苏军高炮迅速扭转炮口,连远处的几门76毫米高炮都加入进来,但此时已经晚了。夜叉的俯冲速度超过600公里,三千米高度俯冲只要两分多钟。等苏军高炮开始开火,第一架夜叉已经到他们头顶。

    两枚120公斤高爆弹从机翼下窜出,虽然没直接击中炮位,但剧烈的爆炸还是将阵地四周的沙包和掩体全部掀开,重达数百公斤的37高炮扭曲变形,一位苏联炮兵的躯体被直接抛到40米外。

    “干得好!”谭震看到这一幕不由得高喊起来。十八架夜叉就像起起落落的鹮鸟,不断地从天空俯冲而下。当一枚250公斤高爆弹击中移动防空车后,不仅卡车被炸得四分五裂,地面上还出现了一米多深的大坑。

    高炮阵地、油罐、仓库甚至宿舍,只要被夜叉瞄准的地方几乎全都是一片火海……

    短短不到十五分钟,由德国设计,被誉为波斯湾最好阿瓦士杜珊塔佩空军基地就已经基本瘫痪。等到8架鱼鹰出现后,那些幸存的苏军飞机宣告彻底完蛋。因为为摧毁战机,这次鱼鹰弹舱内携带的是12枚50公斤小炸弹,虽然对付军舰和工事威力不足,但对付无防护目标却非常管用。鱼鹰无法俯冲,但低空性能极佳,所以当它们再次通场掠过基地上空后,足足144枚炸弹被洒了下来。“轰轰轰。”就像后世的战争片那样,鱼鹰在前面飞,身后留下了一串的火球和黑烟,尸体和残骸更是撒了一路!

    不得不说,苏军防空火力真的很差,足足35分钟的空袭中,除了两架鱼鹰在投弹时遭遇地面机枪扫射损失外,其余全都完好无损。

    就在阿瓦士杜珊塔佩空军基地遭袭击的同时,阿巴丹同样遭到了海军航空兵的袭击。

    “将军,是中国海军的飞机!”

    韦维尔中将的吉普车刚到阿巴丹,还没来得及过河,天空就出现8架夜叉俯冲轰炸机和6架鱼鹰轰炸机。海军飞行员可不知道英国的心思,其中4架夜叉直接就向阿巴丹大桥俯冲了下去。驻守大桥的苏联步兵营是防备英军地面进攻的,所以根本没有高炮,只得架起两挺dp轻机枪。但毫米子弹明显杀伤不足,即使打中,第一架夜叉还是在冒烟的情况下,挣扎着将炸弹投到了桥面上,然后快速改出,又活蹦乱跳的向大海飞机。

    轰!

    为了炸弹大桥,海军特意使用威力最大的500公斤高爆弹!一百多公斤标准tnt直接就在桥面中央开个大洞。不等韦维尔庆幸桥还断,后面三架夜叉再次俯冲下来。发动机剧烈的嘶鸣中,有两枚炸弹命中桥面。在高达数十米的火团中,为控制阿巴丹石油,由英伊石油公司出资按照伯明翰大桥样子修建的阿巴丹大桥被炸成了三截。

    “该死!这些该死的混蛋!”一心想着要趁机夺取阿巴丹,作为未来干涉伊朗的韦维尔怎么也没想到,夜叉俯冲轰炸机的效率一点都不比享誉欧洲的ju87差,甚至使用的炸弹威力还更大。“将军,我们该怎么回去?”副官也傻眼了,没有大桥,难道游泳过河?正在这时,司机突然惊恐的指着身后大喊起来:“将军,是中国飞机!完了!我们被盯上了!”

    韦维尔扭头看去,果然,一架投完炸弹的鱼鹰低空向着吉普车冲来。其实机舱内的吴坤根本不知道车上是英国中将,他只是发现这里有一辆国产军用吉普车,还以为是被苏军缴获的,所以冲过来准备消灭。

    “国旗,该死的,把国旗扬起来!左转,快左转!”车上刚好有一面米字旗,副官眼疾手快高高举了起来。这时,吴坤刚扣下扳机,就看到一面米字旗出现在眼前,顿时也吓得魂飞魄散。这要是英国大使什么的,那就糟了!万幸的是,司机反应还算快,一个左转避开了扫射,当两道尘柱擦着吉普车过去时,韦维尔中将还真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吴坤没有继续进攻,无论上面是苏军伪装的,还是真正的英国人,都不能冒险继续开火。就在他离开的同时,海军的空袭终于告一段落。事后统计,在这波对阿瓦士附近包括阿巴丹、拉姆希尔、贝赫贝汉等苏军野战机场突袭中,总计有221架战机,29门高炮、一百多卡车坦克、六座储油罐、近千位飞行员和士兵被当场炸死。

    “为什么没有提早发现?飞机为什么没有起飞拦截!”

    等列梅切夫咆哮着走出地下掩体,也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只见基地内到处都是滚滚黑烟、飞机的残骸、士兵的尸体,卡车的轮胎满地都是!作为苏联中将,他知道战争的样式已经改变,也知道空军很重要,但还是没想到当中国航空兵们全力以赴,会有这么强的破坏力!

    “尽快收拾好,命令各师做好战斗准备。”列梅切夫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现在更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下令尽快去抢救伤员后,他刚准备去其它军营看看,天空中又传来一阵嗡嗡声。

    “还有飞机?”

    “他们出动了多少飞机啊!”列梅佐夫和苏军将士们的哀叹中,熊博飞保护着十二架轰七抵达了阿瓦士上空。但想象中满天敌机让他们大开杀戒的画面根本没出现,只有冒着黑烟,满地狼藉的阿瓦士杜珊塔佩空军基地。

    “熊老大咱们好像来晚了。”

    “这帮海军人渣!连口汤都没剩下。”

    “是啊,你看下面妈的!全都是bf109,连飞都没飞起来。”

    护航的雷电们被海军赶尽杀绝不准别人喝汤的作风气得直跳脚,但徐焕升可不管那么多,他的任务就是投下炸弹,彻底摧毁这个阿瓦士最大最先进的空军基地。

    “离开这里!离开!”

    “躲起来。”

    由于海军空袭刚过不久,大部分苏军士兵都在抢救伤员和物资,根本没想到第二波空袭会接踵而至。

    600公里对轰七来说轻而易举,所以这次出来每一架都满载着72枚120公斤高爆弹。面对防空几乎瘫痪的杜珊塔佩基地,徐焕升主动将飞机高度下降到2500米。“咚咚咚”苏军寥寥几门37高炮开火了,但且不说能不能击中,光是扑向它们的雷电和双头蛟就逼迫他们不得不调转炮口。

    弹仓打开,864枚航空高爆弹如一串熟透的葡萄,从机腹下呼啸着砸向地面。

    整个阿瓦士都乱作一团,数以万计的苏军士兵狼奔兀走。这些来自高加索从未接受过战略轰炸洗礼的士兵根本想不到,世界上居然有一种能一次投72枚炸弹的大家伙。

    而且,还在自己头上!

    如果说刚才鱼鹰使用的50公斤小炸弹只是用于摧毁暴露目标的话,那么120公斤航弹足以破坏坚固工事。成串的炸弹在机翼下爆炸,残存的战机被火焰吞噬,营房被冲击波推倒,卡车和坦克被掀翻,飞机组装厂更是彻彻底底的淹没在火海中。最惨的就是没来得及躲进掩体的士兵,地毯式轰炸组成的火网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当你抬起头,无论哪个方向都是爆炸和火球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死。

    等十二架轰七缓慢爬升开始返航时,机翼下的阿瓦士已经彻底淹没在火海中。

    第796章 战波斯(六)

    列梅佐夫粗暴地推开为他包扎胳膊的医护兵,从一堆的尸体中摇晃着从掩体内站了起来。面前,是一副难以想象的可怕场景。刚才还满满当当的阿瓦士杜珊塔佩空军基地已经找不到一架完好的战机,宽大的停机坪上全都是残骸和尸体,数以百计的士兵在碎肉和血浆中翻滚嚎叫。

    短短两个小时,伊朗南方最大军事城市,苏军波斯方面最重要空军基地毁于一旦。尤其是最后可怕的地毯式轰炸,不仅让232架战机无一幸存,还将当时正在抢救飞机的数百士兵全部炸死!那种四面八方铺天盖地的轰炸场景,让每一位亲身经历的苏军将士都胆寒心惊。钢筋水泥的通讯指挥中心被一枚500公斤半穿甲高爆弹掀飞,等士兵从瓦砾中好不容易翻出阿尼西莫维奇中将时,这为斯大林亲自挑选的波斯方面军政委,高加索坦克部队司令时,他的双腿已经被齐根炸断,露出森森的白骨。

    除了阿尼西莫维奇外,当时躲在通讯指挥楼内的两名少将、七个参谋和十几命勤务兵全部被炸死,三台用于联络南方各部队的电台也不见了踪影。唯一能让人庆幸的是,德国人在修建杜珊塔佩时就想到防备轰炸和重炮袭击,所以特别建造了坚固的地下弹药库,这才确保南下的两个军不至于弹药紧张。

    “副司令员同志,亚历山大团长报告,里洛港遭到敌人舰队猛烈炮击!海上还发现大量运兵船。”

    “他们登陆了?!”正在忧心损失,不知如何莫斯哥报告的列梅佐夫吓了一跳,顾不上再管昏死过去的政委,急匆匆跑进备用发报室。但备用发报室里那台上次欧战时使用的马可尼老电台滴滴答答很久,都没收到里洛港的回复。“来不及了,让87骑兵师尽快去支援!”

    “副司令员同志,87骑兵师在沙赫尔库尔德,我们的电台联系被炸没法联系。”

    “特洛李科同志!你第一天穿军装吗?难道我们的骑兵都被炸死了吗?四周就没有一架飞机了吗?!”列梅佐夫火冒三丈,一把扯掉缠在胳膊上纱布。面色惨白的参谋连忙点头想办法恢复各部队的联络,还从郊外的野战机场上找到几架可以起飞的i-15双翼战斗机,让他们去侦查并传达命令。

    但i-15才起飞,如同草原上游荡的野狼般,两架歼六“双头蛟”(前文雷电是歼七,河马打错了)战斗机就从海边冲了过来。付出三架被击落的代价,剩余两架i-15才依靠双翼机天生的盘旋能力,赶在自己被击落前向沙赫尔库尔德的苏联第87骑兵师丢下藏有命令的铁罐。

    六千多高加索骑兵趁着中国空军回航加油的间隙,向南狂奔,贝赫贝汉和卡泽伦等地的苏军两个师也纷纷向里洛港赶去。但就在他们纷纷南下时,另一支舰队已经抵达阿拉伯河河口40公里的海面上。“检查通气管,注意不要让海水进入发动机!泅渡时要注意,遇上淤沙不要紧张,可以先倒车。上岸后不要停,和部队分散后也不要慌,尽量与附近的战友结伴,入夜前天上都会有飞机保护我们。记住!一定要优先保护步兵。三彪,一小时后把保温冰盒发下去。外面的温度很高,保温盒里有冰袋,可以帮你们降温。要小心敌人步兵的手榴弹和地雷,不要轻易探出头,莫辛纳甘是一种很准的步枪!在没有结束战斗前,谁都不准打开舱盖通风,明白了吗?!”

    天山51号登陆舰内,李晋正在交代登陆战的要点。来自五湖四海首次参加战争的年轻装甲兵们都有些紧张,因为大家都没想到会提前登陆。本来按计划,登陆应该安排在下午两点,这个时间的阳光最烈,不利于步兵作战。但谁也没想到海空军会打得这么顺利,所以原本计划要进行四轮以上的空袭被终止,白崇禧和参谋部研究后决定提早登陆。

    很快,水兵们开始搬出一只只铁皮真空保温冰盒,每个冰盒内都有四件水冷马甲。与欧美的五人制坦克不同,民国坦克都是四人制,这是因为安装了炮手和车长双潜望镜,加上车载短波通讯电台的普及,车长可以肩负起指挥和联络的任务。

    水冷马甲都是特制的,总计有三层,里面是橡胶水袋,中间是尼龙防水层,最外面是棉布套。这是专为装甲部队在高温沙漠地区作战研究的小装备。作战前马甲会被放入煤气冰箱冷冻,使用时装入特质保温盒。一般部队在出发前都会穿一件,保温盒里再放一件替换,这样就保证三小时的作战,不至于因为高温出现战斗减员。为避免高温减员,在国内运力紧张需要优先确保弹药和军用物资的情况下,总参特意向美国购买了几十台大型煤气冰箱,就是为防止这种情况。

    坦克兵刚将保温盒放好,船舱外就已经响起了爆炸声。“敌军开始炮击了!快看,重巡洋舰上去了。”还没登陆的士兵纷纷冲到舷窗前,透过玻璃能清晰地看到,沙黄铯地平线的上空烟雾弥漫,近海的两艘护卫舰身边已经扬起道道白色水柱。

    1939年,各大强国海军都很少了解可以冲滩的新式登陆舰,所以苏军认为中国要登陆,要停靠远洋轮卸载重型装备,肯定需要海港和码头,所以列梅佐夫将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里洛以北的海港地区。不过这里因为靠近阿拉伯河入河口,是遏制敌人沿河道快速直插阿巴丹的必经之路,所以苏军部署了一个b4炮兵连和一个步兵团。203毫米b4榴弹炮是苏军目前威力较大的一种榴弹炮,射程17000米。

    苏军炮兵连长见到护卫舰向河口驶来,以为它们要钻进阿拉伯河进攻阿巴丹,所以立刻下令开火。但这个从未见过海也不知道海军是什么的乌拉尔军官,根本不明白自己要面对什么。

    b4高爆榴弹激起的白色水柱让高天翔兴奋地狠狠一握拳,这位南洋海军学院和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学院的双料舰长想打仗都快想疯了,连参谋提出让驱逐舰还击,免得浪费炮弹的建议都没听到,亲自率两艘重巡和轻巡还击。“舰艏西南,横转四十五度,测算风速。”枪炮长娴熟的命令中,两艘重巡洋舰慢慢横过舰身,18门210毫米/l55舰炮一点点杨起,对准了26里外的苏军炮兵阵地。

    “开火!”

    枪炮长一声轻喝,18门舰炮同时怒吼,巨大地后坐力直接将一万吨的舰体横推半米。“卧倒!”正在观察的苏军炮兵连长见到海面远处突然喷出大股黑烟,顿时吓了一跳,但已经太晚了!木板、沙子和矮树林组成的阵地根本无法挡住210毫米高爆弹的轰击,即使柔软的沙地让爆炸威力下降一半,但海军重炮也不是区区一个陆军炮兵连能抵挡的。“轰隆隆,轰隆隆。”只用了三轮,四门笨重的b4榴弹炮就在爆炸中支离破碎。

    见到平时自以为最厉害的b4重炮被对手的海军重炮轻易解决后,躲在战壕内的苏军步兵吓得面无人色。“不要惧怕!英勇的无产阶级红军战士不应该被大炮吓到!伟大的总书记同志正在莫斯科看着我轰。”团政委的鼓劲话还没说完,1枚210毫米高爆榴弹就在他不远处炸开。等战士们黄沙中抬起头才发现,政委刚才站的位置上,只剩下一截小腿。

    “太可怕了!帝国主义的大炮比共产主义大炮还厉害啊。”一位土库曼族的年轻小战士哆哆嗦嗦捡起步枪暗暗嘀咕时,整个步兵团都被炮火笼罩起来。随着湘江号轻巡洋舰也冲上来,十二门155毫米舰炮的加入将整个步兵团都淹没在弹雨和火海中。堑壕根本挡不住重炮的轰击,155毫米榴弹虽然杀伤力小,也发挥不出泥地时的可怕冲击波,但却可以掀起沙子将纵横交错的堑壕全部掩埋起来。士兵被活埋,尸体扯断,机枪和迫击炮来不及打出一发弹药就被摧毁。在登陆舰冲滩的短短十五分钟内,288枚210高爆弹和1081枚155高爆弹将苏军步兵团从头到尾洗了一遍。

    随着脚下一震,登陆舰前段压水舱被迅速排干,舰艏高高翘起的天山51号率先冲上沙滩。桥板刚放下,赵三彪就一马带着自己的31坦克冲入浅海。“冲啊!杀杀杀!”赵三彪就是典型的武疯子,率领坦克绕开苏军设置的障碍后,向着阵地猛扑而去。

    “坦克,是坦克!”一名幸存下来的苏军士兵睁大血眼,呆呆望着31型坦克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向自己冲来。旁边几位彪悍的苏军士兵刚抓起手榴弹想等对方靠近后袭击,两架化蛇战斗机就从阵地堑壕上空横扫而过。8挺毫米重机枪如泼水般倾洒弹雨,刚躲过大炮的苏联步兵纷纷被扫死。随着赵三彪的坦克从苏军尸体上碾过,10艘天山级登陆舰全部冲滩成功,三千多全副武装的步兵在舰炮和坦克的掩护下登上沙滩。第22独立装甲团更是一刻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