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英雄 > 辛亥大英雄第248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248部分阅读

填弹。”坦克兵一个两个汇报完好时,装弹手却迟迟没有发出声音,卓凡扭头看去,装弹手的脑门上被磕出一道三指长的血口,瘫软在炮弹架上,明显是撞晕了。

    “没事,只是晕了。”卓凡立刻爬到装弹手的位置,掐住人中先将他救醒,然后让他自己捂住伤口去前面,自己则从弹架上取出一枚穿甲弹塞入炮膛,大喊道:“填装就位!”

    应该说卓凡是幸运地,由于德国故意隐瞒,所以苏联一直没吃透从德国引进的热处理技术,导致穿甲弹钢芯硬度不足。加上t31坦克是世界上第一种倾斜布置装甲的坦克,又披挂着旧履带等附加装甲,这才硬生生抗下,否则光是这枚穿甲弹,就足以报销突击营的指挥大脑。

    营长和卓参谋差点被爆的画面,吓得旁边几辆坦克立刻调转炮口对准那门76毫米反坦克炮。但由于角度太小,一连几枚穿甲弹都没能摧毁这个隐蔽点,反倒是让对方连续击中两辆坦克,其中一辆还被击中侧面导致报废。

    “不要停车!尖刀连,尖刀连冲过去,拉开角度!”卓凡很快就发现问题,大喊让前面加速前进。尼科夫见到最前面的十几辆坦克猛冲过来,意识到对方要拉开角度,也立刻下令调整炮口,准备对尖刀连最薄弱的侧面发动进攻。这是一场生死时速的比拼,山壁后面的苏联炮兵用尽全力调整方向,尖刀连则加足马力,一边猛冲一边调转炮口,当炮口和车身几乎形成九十度直角,车身猛然制动停下后,双方的炮口几乎同时闪耀!

    两枚穿甲弹准确的命中了岩壁正面,76毫米反坦克炮的零件如天女散花般爆开。同时尖刀连的一辆坦克也被穿甲弹击中炮塔,但这次尼科夫却没能继续立功,表面硬化装甲硬生生抗下了这枚穿甲弹的袭击。

    当尖刀连兴奋摧毁尼科夫的炮班,自以为后面将一路畅通时,前方却出现了大量障碍和堑壕。此时尖刀连的坦克中央也猛然炸开一团巨大地橘黄铯火球!“地雷?不对,像是155榴弹。”见到这团火球,刚刚为装弹手包扎好的卓凡心底顿时咯噔一下。为了解各种火炮和弹药的威力,他曾经数十次赴基层部队和工厂研究,掌握了靠查看火球和爆炸威力分析火炮种类的绝活。如果是地雷,那肯定是坦克压上去才会爆炸,即使自爆烟柱也是直上直下。而现在的尘土却向四周扩散,非常像155级高爆榴弹击中地面爆开后的样子。

    但问题是,之前一个月交战中,大家并未发现苏军71师装备过这种大口径火炮,而且地峡内也不适合部署移动缓慢地重型火炮。卓凡心的开始下沉,要知道t31坦克可以无视苏制45毫米穿甲弹,能挡住76毫米质量不佳的穿甲弹,但根本挡不住155毫米重炮的轰击。即便是高爆榴弹,只要落在坦克上,即使炸不穿装甲也足以将里面的坦克兵全部震死。

    就在这时,又一个相同的火球从尖刀连中间升腾而起,一直在留心观察的卓凡立刻意识到不对劲。“不是重炮!没有炮弹的尖啸,是炸药包!头顶,在头顶!”

    同车的突击营营长也反应过来,立刻扭转潜望镜向侧面山壁上面看去,这才发现在左侧半山腰一块突出的山岩后面,两挺dp轻机枪正在向这里开火。轻机枪的后面,隐隐约约能看到几个苏军在摆弄什么东西。片刻后,第三个黑点从里面窜出,划出一道弧线落在了300米外的突击连中间。

    后来才知道,苏军使用的是一门欧战时期奥匈帝国制造的超口径老式迫击炮。足足50公斤如同啤酒瓶般的超口径迫击炮弹威力比155榴弹还大,但由于这门炮最远射程只有400米,所以科孜洛夫将它部署到地峡用于阻击对手。

    超口径炮弹威力惊人,虽然精度很差,但第三枚炮弹还是在11号车右边不足2米处炸开。扬起的烟尘和火球直接吞没整辆车,直过了好久,卓凡才发现11号右侧的披挂履带已经被掀飞,内层装甲虽然表面无损,但电台呼叫良久却都没任何回答。

    “上去,上去用机枪干掉它!”卓凡大声叫喊着,催促用高射机枪进攻。他到不是担心自己,因为这种老炮威力再大,射程和速度的劣势也注定对坦克伤害有限。但如果不摧毁它,后面的步兵就上不来了。

    “角度不足,往右啪。”裹着纱布的装弹手掀开舱门为高射机枪填入子弹,但很快他发现坦克距离石壁太近,高射机枪的角度不够。但刚低头叫喊让调整车姿时,一发流弹流弹就击中了他的脖子,鲜血入注霎时淌满车厢。这一幕深深刺激到卓凡和战友们,立刻爬过去充当起机枪手的角色,同时坦克也加快速度拉开距离。但由于地面障碍太多,坦克始终无法快速行进,所以卓凡和其它机枪手一直无法有效摧毁这个阵地。

    就在这时,头顶突然传来一阵爆裂般的嘶鸣声,卓凡抬头望去,只见一直在天空盘旋的两架机头涂有大面积红色敌我识别标识的“化蛇”战斗机,猛然从高空向地峡俯冲下来。当接近山壁时,机翼内的四挺毫米航空机枪对准这个隐蔽阵地一阵猛扫。苏军大概是没想到战斗机敢冲入宽度不足千米的地峡,所以好几个填装炮弹的士兵都被扫死。没等剩下的士兵缓过神,两架“化蛇”已经在汗巴拉德上空绕个圈,再一次对准山壁冲入地峡。

    连续三波扫射,最后一次甚至差点撞到山壁!终于摧毁了这个隐蔽阵地。

    两位胆大的飞行员挽救了任务,随着阵地被摧毁,再也没有阻碍的突击营速度一下加快很多,与此同时跟在后面的主力和步兵营也冒着弹雨冲入地峡。

    “停车!左转25度,距离870米,苏联坦克!穿甲弹两发连射。”当卓凡所在的坦克刚刚钻出地峡,还没看清楚眼前,操作潜望镜的突击营营长已经疯狂的大喊起来。在他的指挥下,炮塔飞速左转,卓凡刚用力将一枚硬化钢芯穿甲弹塞入炮膛,就感觉耳旁炸开一声巨响,然后就是扑面而来的灼热。

    “没中!没中!第二枚。”

    穿甲弹在那辆突然钻出的bt5坦克左边爆炸的画面,气得炮手狠狠跺脚,甚至连卓凡的身份都忘了,催促他快点装弹。“轰!”第二枚穿甲弹冲出炮膛,带着豆星般的红光,猛然钻入bt5轻型坦克的肚子。

    一副永远难忘的画面出现了,只见被击中的苏联bt5坦克竟然像烟花般从中间爆开,零件和炮塔直接翻出老远。瞬间,大火便吞噬了整辆坦克。要知道此时的苏联坦克也都是汽油发动机。见两名受伤的苏军坦克兵惶急慌忙试图爬出坦克,炮手见状立刻操作同轴机枪猛扫过去,连哼都没哼就将他们永远按在了火焰中。

    第一辆bt5坦克被摧毁的同时,整个突击营终于钻出了地峡。营长立刻下令调整队形。不消片刻,整个营就从三角突击阵型变换成扇形突击,所剩的27辆坦克带起滚滚黑烟,如水银般向着四周突破前进。

    “打开局面了!”

    此时的卓凡才发现,在这短短不到三十分钟的突击过程中,自己居然经历了两次死亡威胁,整个营更是损失5辆坦克。所有人也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全身都被汗水浸湿。即使很多年后,每当有人问起这场奠定他在军中地位的地峡突击战时,他都会用侥幸来解释。

    随着坦克营冲出地峡,部署在汗巴拉德镇上的苏军慌作一团,大概是没想到对手能这么快冲出来,所以知道杜聿明的主力冲出来,76毫米野战炮才向这里开火。

    轰隆隆的爆炸声中,昆都士战役如火如荼。

    第746章 帕米尔高原上空的雷鸣!(五)

    阿富汗战斗犹酣,遥远的北京也在二十年后再次感觉到战争的气息。北京各处的机关部委,都加强了警戒,街头巷尾增多的军车,总能引来国民们的猜测和联想。

    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是不希望战争影响生活的。从辛亥以来,经历过内战、欧战、两次对日战争后的民国已经截然不同。义务教育、程诚法案、工业兴国、电力通讯交通等等改革措施和发展后,国家已经步入成熟稳定的收获期。无论是谁都想将这个期限延长、延长再延长!所以即使报纸电台故意妖魔化宣传苏联,将阿富汗的重要性解释数遍,对这场战场大家依然抱着旁观心态。只有少数人明白,其实战争阴霾从始至终就没有离开过民国,无论是大海对面的日本,还是西北交邻的苏联,亦或者是至今不明态势的南洋。

    对这些人来说,这场不大不小的战争却给了它们一个提前备战,提前预热、提前在中亚洗牌的借口!

    全面的军备借阿富汗战争的掩护悄然展开,巨额军事订单和所需的天文储备开始影响国民经济体系。在天文数字般的采购合同下,是制造业和经济增长的迅猛爆发。所有参与的军工企业和制造大亨们,都拼了命的收购、扩能再收购!从美国采购的粮食巨轮挤满海港。西婆罗洲的橡胶和镍、西北的棉花、江西的钨、朝鲜的铜、赤塔的铝、西南的桐油、甘肃的铬、澳州的锰等等滚滚运来,全国乃至海外的钢铁和油田基地更是得到了政府保证全额采购的增产通知。

    船台上电花闪烁枪铆不觉,战鹰一架架的走下流水线,新型的坦克在测试场地上狂奔不息,崭新的大炮被套上护套,枪支和子弹被封上黄油,它们都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时刻。

    但对那些身在远东的外交官们来说,昆都士战役的爆发意味着保持了十几年的亚洲和平体系被彻底摧毁,也将他们推入一个巨大的漩涡。这个漩涡不仅仅将中苏日三个在亚洲互相牵制的国家扯进去,还开始影响大英帝国和世界的外交走向。

    许阁森克大使坐在总统府的会客厅里面,心神不宁的享受着香浓咖啡。和他在一起来的,还有美国大使詹森,以及耳熟能详的驻华武官,能讲一口流利汉语的史迪威上校。作为英美两国在华利益的代言人,他们眼中的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充满了太多机遇和不确定性。

    中苏交恶乃至在阿富汗大打出手是英国愿意看到的,张伯伦首相得知喀布尔易手后,甚至激动地亲自致电许阁森要求严格关注。或许在他的眼中,中德夹击苏联,互相拼的你死我活,最后让大英帝国出来收拾残局才是最好的策略。而罗斯福却谨慎了很多,虽然也巴不得中苏全面开战,但来自中国的天量粮食和棉花等物资订单,却让人嗅到一股阴谋的味道。

    但他们真的就愿意作壁上观吗?这是不可能的!罗斯福心中永远是打破凡尔赛体系对美国的禁锢,永远是要梦想着控制太平洋主动权,所以只要中日海军一天没开战,他就一天不会放心。而英国却复杂很多,阿富汗交战无论谁胜谁负,都会影响到印度的政治走向,现在的印度已经够乱了,如果最终波及,恐怕大英帝国就不得不赤膊上阵了。而波斯湾的动向更加令人担忧!沙特已经全面倒向中国,伊朗的礼萨。汗早就巴不得驱逐英法苏三国的势力,连半独立的伊拉克都渴望杨秋再来一次沙特式大订单,一举摆脱英国托管的地位。所以如果最终中国获得胜利,这些国家都会毫不犹豫地倒向杨秋。

    到那个时候,苏联就会面临被彻底包围的局面,那些gc主义疯子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挥军南下!一想到几百万虎视眈眈的苏军蹂躏波斯湾的画面,毫无底气的许阁森连目光都阴郁起来。所以他才和詹森相约,一起来试探询问阿富汗的战况,以便为国内下一步战略走向提供参考。

    爽朗的笑声从外传来,刚刚结束军事会议的杨秋满脸微笑,带着蒋方震和贝祖贻走进了会客厅,一见到三人便立刻伸手相迎,神态热情:“很抱歉让三位久等了,我这里的咖啡味道还行吗?”

    能讲一口流利汉语的史迪威见到他面色兴奋,一边握手一边说出两位大使的心声:“总统先生今天气色很好,让我猜猜,是昆都士获得胜利了吗?”

    “胜利?”杨秋看一眼蒋方震,哈哈的笑着:“上校,虽然我也很希望立刻将苏联人伸向阿富汗和印度的爪子砍断,但显然这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不过我可以告诉三位,普勒胡姆里小道和汗巴拉德山口已经被联军突破,现在他们开始向巴格兰和昆都士之间的阿里阿巴德穿插,预计到今晚就可以将巴格兰和昆都士彻底隔开!另外,已经有一支部队从喀布尔启程前往坎大哈,他们会尽快驱逐那里的苏军。我已经和纳迪尔沙国王进行了交流,他愿意取消未来在坎大哈的驻军,希望用这种方式化解当年和帝国政府之间的矛盾。”

    杨秋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看许阁森,意思非常清晰。坎大哈是阿富汗和印度之间最重要的通道,英国政府不知道多少次想出兵将驻扎在这里的苏军驱逐,斩断gc国际在印度活动的大本营。现在我发兵了,称你们的心打苏联了,而且纳迪尔沙不驻军,自己也不可能去进驻,所以你大英帝国总该拿点好处出来吧?

    这个建议让许阁森大吃一惊,他的确没想到杨秋会抛出这么大的诱饵。甚至立刻就想答应下来,但话到嘴边还是收了回去。至少现在,英国是绝不能插手这场烂仗的,因为苏联对印度和波斯湾一直虎视眈眈,斯大林也多次提出要向这些地方输出革命,现在去蹚浑水无疑就是故意激怒对方。何况斯大林不是好人,你杨秋就是好人了?没有gc国际,国社和那部影响巨大的《程诚法案》同样是祸害!

    詹森却看到了好机会,心道要是英国上钩,必然是中英携手打击苏联,中国西北不全面开战才奇怪呢。于是站在旁边不经意地鼓动道:“总统先生的胸襟真让我佩服。gc主义分子对我们这些政府的威胁正变得越来越严重,西班牙和阿富汗已经证明肆意的让他们扩张只会带来动荡和灾难。所以,许阁森大使阁下,您应该好好考虑这个建议,一个安全稳定的阿富汗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英国的利益,更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好大一个帽子!

    杨秋心底暗笑,这个詹森为推英国跳悬崖还真是不遗余力,难怪罗斯福从始至终都对他很信任。许阁森当然不会跳悬崖,端起咖啡掩饰着不满,说道:“总统先生,非常感谢您对我国印度地区的支持。但您应该知道,作为英国政府的工作人员,我的权力是有限的,这么重要的事情必须由首相和议会来决定。当然,我本人是支持您恢复阿富汗独立的行动的,更希望这场可怕的战争能早点结束,让阿富汗人民享受和平。”

    见到许阁森不上钩,杨秋的脸色慢慢冷了下来,连詹森和史迪威都觉得这位英国同僚有些过分了。虽然杨秋不怀好意,但至少人家是拿出了诚意,美国政府和罗斯福总统也故意不提中立法,用继续向中国出口粮食和棉花等战略物资发出潜台词,可他却直接推说没权力,不只是明摆着告诉别人,英国不会公开支持中国打击苏联嘛!

    本来融洽的气氛一下变得不怎么好,史迪威见状连忙轻咳两声,故意端起茶润润喉咙,扯开话题:“总统先生,您刚才说即将截断巴格兰和昆都士的联系,那能否预测需要多久收复昆都士吗?”

    坐在旁边的蒋方震慢慢站了起来:“巴格兰是昆都士南方门户,也是喀布尔通往边境北大门的必经之路,所以收复巴格兰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只要到晚上,我们就可以将苏军包围在巴格兰盆地内。这是一个四面高山无处可逃的地区,现在又是最寒冷的季节,甚至不需要战争,只需要围困几周,他们就会因为缺少食物向我们投降。”

    蒋方震格外耐心的为史迪威介绍战情,娓娓的话语中透露出的是对获得昆都士战役胜利的自信。但许阁森却一直微微仰着下巴,沉默不语,保持着大英帝国绅士们的最后骄傲。

    送走三人后,贝祖贻见到杨秋脸色还没转过来,追问一句:“总统,您真生气了?”

    “哈哈。”憋了半天的杨秋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他哪里会真的生气,何况即便是生气,杜聿明带来的好消息也足以吹散一切。第10装甲师以损失11辆坦克,死伤四百余的轻微代价突破汗巴拉德山口,实在是了不起的胜利,因为连岳鹏原本都预测至少要付出一千伤亡和40辆坦克才能办到。

    许阁森不上钩又能怎么样?汗巴拉德山口被攻破,就意味着在昆都士和巴格兰中间插了柄利剑。伏罗希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如果聪明的话,就应该断尾求生抛弃巴格兰的近三万苏军。但失去三万士兵,也就意味着昆都士防御将下降一个等级!

    这是一个艰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