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英雄 > 辛亥大英雄第220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220部分阅读

  希特勒没注意杨秋游移的目光,依然沉静在自己的“演说”中:“总统先生,请原谅我以前的无理。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在古老体制下无法诞生真正地领袖,但得知您的事迹后我才知道自己错了。您的年轻让我惊讶,您的伟大功绩狠狠扇了那些愚蠢之辈的耳光。您把握住了上帝赋予的机会,这对一个伟大国家来说非常非常关键,您是我见过真正地领袖,真正地!”

    “又是一次握拳。”看到希特勒最后握拳挥动手臂的动作,杨秋暗暗笑笑。这家伙演说本领很强,没想到夸奖人的本事也很强,换个人估计就直接轻飘飘了。还好他比任何人都熟悉这个人,更知道这家伙从心眼里看不起日耳曼以外的民族,这番夸奖估计连他自己都在暗暗唾弃。所以端起咖啡,抱在手心里装作很赞同的样子,说道:“阿道夫先生,德国确实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国家,德意志民族也是我最钦佩的民族。不瞒你说,当年我的士兵可吃足了苦头,幸好一切都过去了,所以我认为战争不应该成为解决矛盾的唯一手段。”

    杨秋标准的德语让对话没有任何障碍,但希特勒显然对这番话不甚满意,两条蚯蚓般的眉毛悄悄拧了下,说道:“总统先生,我不能赞同你的观点。现在正是复兴民族的时刻,我们都承担着这个伟大责任!您已经先走一步,东方正在您的率领下建立新秩序。但这种秩序还没有固定,因为旧势力正在疯狂的阻挠和敌视你们!英国控制着香港和马六甲海峡,愚蠢的法国人霸占着法属东印度不愿意离开,荷兰这个走狗正在拼命汲取东印度的养分这些旧势力实在是太贪婪,他们盘踞在东方吸取人民的血液,就像丑陋贪婪的吸血鬼。

    难道这些您都忘记了吗?不!我相信您没有忘记,所以您积极向西北发展,积极介入西婆罗洲,更将纳土纳岛收回。我想,这些都是在以防万一吧?我认为,每个新势力的崛起都必须依靠长剑和盾牌,我对此深信不疑。英国正在衰老,愚蠢的法国任由共产党人蔓延发展迟早会自食其果。在我们中间有个邪恶的政体,沙皇虽然已经死去,但邪恶的本质却被一些人继承下来,您不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携起手来惩罚他们吗?

    虽然他们现在都将刀剑架在德意志的脖子上,慢慢收紧绞索企图勒死我们,但我相信他们迟早被会德意志仇恨的怒火淹没。这两个国家正在消亡,这就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机会。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德意志民族同样不是柔弱的民族!目前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但那都是羸弱的政府和对外妥协造成的!我正在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

    说了一堆空话的希特勒眼中充满狂热,但这种强烈的肢体语言和激昂话语甚至让旁边的顾维钧都听得如痴如醉,仿佛中德联手真有多么广阔前途。还好杨秋却不会上当,中德联手?开什么玩笑!如果德国处于波斯湾位置,那么可以毫不犹豫去牵手,如果处于苏联位置,也可以暂时握手横扫世界,甚至处于澳大利亚或加拿大位置都能去拼一把,偏偏现在这个地理位置不行!

    除非卖核武器给这个小胡子,否则就根本不存在打赢的可能!问题是,核武器卖给这个疯子估计这家伙会满世界种蘑菇,到最后演变成东西方人种战争。

    没有前途,没有任何的前途!除非愿意单挑世界。

    杨秋悄悄吸口气,但他并没有立刻拒绝,因为他还需要这个狂热的小胡子,至少在拿到一些东西前,这家伙是个不错伙伴。所以他故作非常感兴趣的样子,身体微微前倾,问道:“阿道夫先生,您的意思是。”

    虚心求教的模样让希特勒眼中一阵狂喜,但又很快就恢复清朗,这种瞬变让杨秋暗暗提高警惕,一个雅利安至上的种族主义者,来和他眼中的低贱民族做交易,本身就说明这家伙趋利避害的本事有多强。

    希特勒浑然不知杨秋根本没心思合作,还以为已经打动这位东方强人,嘴角闪过一丝微笑,说道:“总统先生,您不觉得苏联才是最危险的敌人吗?gc主义的蔓延已经严重威胁到世界。英法的妥协让他们变得有恃无恐,所以才会在阿富汗挑战您的权威。那些肮脏的犹太地精秘密支持莫斯科,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后让苏联趁机满世界购买机器,然后武装自己重整军备,光是去年的军费支出就多达28亿马克(当时约合7亿美元)!军队数量已经从30万增加到100万!他们甚至扩张到了东印度,这样的大敌难道您不觉得是严重威胁吗?”

    杨秋暗暗好笑,经济危机和苏联有什么关系?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希特勒煞有其事的表情很具欺骗性,如果不是深悉内幕,一般人恐怕会被他骗到。想想后,故意问道:“阿道夫先生,您的意思是由我们一起夹击苏联?”

    “是的!我觉得我们可以签署协议,一起携手遏制苏联和波兰,将gc主义彻底消灭掉!”绕了个大圈子后,希特勒终于说出了想法,还好他总算理智还没叫嚣开战,只是说遏制,但还是让杨秋想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反cg国际协定。

    “我同意您的观点,英法正在衰弱。但是美国人怎么办呢?”杨秋有意问道。

    希特勒对美国嗤之以鼻,不以为然道:“美国不会插手欧洲事务的,他们和英法有着强烈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可以许诺不会干涉美洲大陆,甚至可以将南部非洲让给美国人管理,换取他们的中立。”

    杨秋放下杯子,这几句话算是绝了他心底最后一丝联手的幻想。这家伙根本看不透美国,完全生活在自己单方面的理想中,或者说趋利避害过头了,以至于把美国看得太简单。

    这时,严玉秋走了进来:“总统,兴登堡总统来了。”

    “好的。”

    杨秋点点头,决定趁机中止这次见面,起身说道:“阿道夫先生,您的想法非常具有建设性。但您要知道,目前我国正处于国家建设的转型期,我们需要美国和德国在工业上的帮助,所以我不能轻易作出决定。当然,我非常希望您能尽早率领工人党获得大选胜利,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

    希特勒虽然雄心勃勃,但说到底现在还只是个比较出名的政党领袖。听到这句“尽快赢得大选加深合作”后,还以为杨秋已经心动,也起身说道:“您是我见过最尽职的总统,请您放心,我一定帮助您在工业上取得更大突破。”

    换做20年前,德国工业能让自己口水,但现在除了化工和某些科技领域外,民国已经能独立走路了。何况自己还有资料机,只要耐心锻炼工业制造能力,等待技术突破就行。但杨秋还是说了声谢谢,然后向顾维钧使个眼色。后者立刻拿出一只小公文包:“阿道夫先生,这是我国希望购买的一些工业和实验室器材,还有500万美元采购支票,希望能获得您的帮助。”

    希特勒皱皱眉,接过来后仔细看了起来。

    “高温高压烧结炉?透光分析仪?。”希特勒不懂技术,但却知道这些东西肯定不需要500万美元,杨秋这样做难道是?希莱姆也看出了蹊跷,立刻向他使个眼色。既然是生意那就不算受贿,何况现在纳粹党也的确急需资金,所以两人很爽快的答应尽快买到这些东西。

    杨秋暗暗一笑,不知道将来希特勒明白这些东西的价值后会是什么表情。不过他也不担心机密泄露,因为这份特殊清单已经分成好几批,多国家多源头采购,比如空气离心机实物和图纸从瑞士转手获得,其它的也已经从美发瑞典等国采购,这份只是边缘设备。何况即使把全部清单拼凑整齐,现在还没人知道它们组合到一起能有什么用。

    虽然杨秋没立刻答应合作,但总算看到了希望,所以希特勒和希莱姆心满意足的走了。等他们离开后顾维钧才走过来问道:“总统,您真要和这个人联手?”

    “和他?”杨秋摇摇头,说不出是丧气还是庆幸的叹口气:“口才好,懂得蛊惑人心,会趋利避害,是个人才。可惜啊,他生在了一片贫瘠的土地上。”

    顾维钧对最后这句很纳闷,拥有完整工业和世界最好工人的德国能算贫瘠吗?但还没等他多问,贝祖贻忽然冲了进来,飞速附在耳旁:“总统,印度得手了。”

    杨秋眼睛一亮。

    第659章 连捅三刀(三)

    不知道是因为与希特勒见面的失望,还是得知军情局行动成功,接下来酒会中杨秋没有卖关子,直接以采购粮食救济灾民为幌子,和德国工商界达成价值10亿马克(约亿美元)的“农产品”订单。订单主要集中在国内技术较差的化工项目上,剩下则是高端机械或各类科研器材。而且此次购买的成品并不多,主要都是合作项目。其中包括由中国汉阳出资7千万马克,和巴伐利亚机械厂签署的联合研制2万吨模压机、3万吨自由锻和大型特种钢热处理生产线的合同,按合同两国将共同研制生产大飞机、超大型锻造件等所需的一系列高级设备,研制成功后中德双方都将自动获得全部知识产权,并各自按需采购。

    这是一次突破,意味着中国只要付出一笔学费,就能在整体锻造和超大型金属件加工上借用德国技术追赶世界,弥补国家制造业上的最重要一块短板。当然德国也没亏,虽然技术让中国学去,但7千万马克投资足够让德国不花一分钱就装备制造大飞机、超级战列舰等大型装备所需的设备,这对于内心急切想重新武装自己的德国同样是一次巨大飞跃。

    此外,江西钨矿集团与德国达成用精钨矿石换碳化钨车刀和钻头技术的合同也是战略性的。因为德国是世界最大工业碳化钨生产国,垄断了全世界的碳化钨生产,迫使英美法等国不得不使用较次的钼合金。但其本身没有钨矿资源,而中国却是钨矿最丰富的国家,在中国承诺技术专利有效期内不会出口碳化钨车刀和钻头后,克虏伯公司抉择再三最终答应这笔交易。

    而最最重要的煤炭液化技术,法本公司却始终不愿松口。华辰石油公司一度报出2000万美元的天价购买专利,但依然没能打动对方国,足见德国已经将该技术视为战略技术。这让杨秋稍稍有些遗憾,也让陪同的冷杰等人意识到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后来龙盟组织国内上百位化学家耗时12年时间最终突破了该项技术,成为世界第二个掌握煤炭液化技术的国家。

    在最后的贸易补偿上,兴登堡承诺德国将学习美国向中国开放茶叶生丝等农产品特惠关税,也算打击一下英国控制下的印度和锡兰茶农,最后还答应每年向海湾石油公司采购500万桶石油产品。

    相比在美国的大采购,10亿马克还不到一个零头,但对危机中煎熬的德国来说却难能可贵,要知道过去十年,中德总贸易额也才亿马克而已。所以兴登堡当场将一枚珍藏多年的欧战德国马克斯勋章赠送给杨秋,不仅作为礼物,也是对首次正面打败过自己的中国国防军的赞许。

    接下来几天,杨秋又参观了鲁尔、巴伐利亚等工业和法本公司实验室等德国工业中心,等他登上前往比利时的火车时,希特勒也终于完成全部采购,将价值230万美元的科学实验器材搬上了一艘中国货轮。

    在比利时逗留五天后,杨秋抵达法国继续他的欧洲之旅。相比美德两国,法国对待中国的态度比较矛盾,既希望拉拢中国,帮助法国企业打开市场渡过经济危机,又因为法属东印度对中国一直心存忌惮。但最终他们还是倒在闪烁金光的支票下,咬牙开放了部分技术。

    很多人认为二战前冶金技术最好的是德国,事实上法国冶金技术在某些方面比德国更出色,尤其在电弧炉、身管自紧、耐热合金研究等一直领先世界。虽然没拿到最好的,但包括施耐德在内的法国企业还是拿出了很多好东西,其中就包括杨秋最想得到的大型电弧炉和全套的海绵钛生产技术。除了工业和技术外,中法两国海军首次签署了《中法海军协定》。根据协定,中国海军将向法国采购包括鱼雷、水下听声器在内的十余种新装备和全部技术,还将加入法国海军1930驱逐舰计划,采购6艘法国空想级超级驱逐舰(国内命名泰山级)。

    杨秋对海军知之甚少,只知道空想级驱逐舰是二战顶级驱逐舰之一,动力先进,速度快非常适合鱼雷战术,如果能配上雷达将会让敌人很头疼。虽然资料机中有全套技术,但他觉得花钱让海军自己来学更好,所以才有了这项采购。

    不过泰山级并非纯粹的模仿,而是根据国产制式进行了大幅修改,使用同样的船体、动力,听声器和电子等设备,但武备上却有很大出入。使用3座双联l56/120毫米高平两用舰炮,2门四联40毫米防空炮、4门双联25毫米防空炮。回国后还将安装2套600毫米三联鱼雷管、50枚水雷或反潜深弹。根据计划,前两艘在法国马赛建造,后4艘将根据图纸由中国自建。

    法国海军一直重视驱逐舰,所以极为反感伦敦海军条约中对驱逐舰的限制,但空想级立项后又因为造价昂贵资金进展很慢,此次中国海军采购6艘后,使得成本一下子降低很多,加上技术专利费用甚至能多造几艘。眼看驱逐舰都能卖出这么好的价格,法国原本还想推销巡洋舰,但在武汉级和长江级相继服役后,海军对欧美巡洋舰的兴趣已经不大。

    最后,为筹集资金渡过危机,法国还分别以500万和300万美元的价格将法属东印度(越南)的贵沙铁矿开采权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两处磷酸盐矿出售给中国,尤其是后面这份合同,让顾维钧等人非常高兴,这代表中国商人终于有机会进入南太平洋。

    等到抵达马赛时,众人才发现这一圈下来已经花掉了近50亿美元,不仅将贝祖贻赚取的三十多亿全部用完,还贴进去十几亿进去。不过没人觉得浪费,整船整船往回运的机器设备,战略价值的合作研究,还有数百项技术!等几年后将这些东西全部消化吸收,国家实力将狠狠地再迈一个台阶!何况这其中还有20亿是提供给内志的实物贷款,等沙特家族正式建国履行合约后,光那些利息和廉价石油就远远超出此次采购的价值了。

    按照贝祖贻的计算,如果按照危机前商品价格,此次采购总额实际上已经达到100亿美元!说更简单些,就是杨秋一分钱没花,就搞定了现在半个中国的工业规模,从技术上将甚至更强!

    所以等杨秋在马赛曲的欢送下登上北京号战列舰甲板时,代表团内的每个人都兴奋地互相击掌欢庆胜利。随着几声长笛,长江号轻巡洋舰率先驶出海港,紧接着北京号也伸展腰肢,慢慢融入湛蓝的地中海。

    而长沙号重巡洋舰已经于半月前从德国启程,它将和从国内赶来的补给船一起,绕道好望角进行环球航行之旅。按计划水兵们还将登陆南极洲,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这也是海军接受秉文等年轻军官的建议,制定的海军例行远洋训练科目,让每艘远洋战舰都必须接受类似训练,用于锻炼水兵和军官的能力。

    和大西洋的颠簸相比,地中海风浪小了很多,庞大的北京号战列舰行驶其上,平缓的犹如地面上的卡车。等到地平线渐渐远去,先上船的顾维钧走了过来:“是总理的电报。说沙特家族的特使已经到北京,告知将准备于明年1月1日宣布建国。美国方面也已经向他们保证,只要宣布建国就立刻发申明支持。”

    “动作挺快的。”杨秋微微一笑:“看来伊本沙特这个老家伙终于坐不住了。”

    “能不急嘛。胡佛好不容易松口,再不积极点万一错过就没机会了。”顾维钧也很开心。因为有美国的支持后,沙特建国压力会小很多,说不定德国意大利也会立刻承认给英国上眼药,这样中国就能名正言顺借阿拉伯中国石油公司的名义进入波斯湾地区。加上已经向波斯发展的海湾石油公司,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就在眼前!

    不过杨秋还是不敢太大意,问道:“英国方面有什么动静?”

    “英国的注意力大半都被钱德拉和美国国债的事情吸引走,暂时没发现向内志施压的举动……”“总统!总统!大喜,大喜!”顾维钧正准备介绍一下波斯湾地区的局势,但才说到一半就被呼喊打断。扭头看去,贝祖贻和辜玉文等几人如发了疯似的狂奔而来,怪异举动让水兵们纷纷驻足观望。

    可他们却已经浑然不觉,连呼带喊冲到面前:“总统!……?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