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英雄 > 辛亥大英雄第205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205部分阅读

同步重机枪向“敌军”泼洒弹雨。片刻后,一团团火球从敌军阵地四周腾空而起,6门首批采用身管自紧技术的l35/85加农榴弹炮从15公里外发动猛烈炮击。

    在炮火支援下,坦克连迅速向敌军发起冲锋,跟在后面的步兵们以钢铁为掩护,不到二十分钟就完成全部清剿。随着突击缺口打开,大批的卡车和步兵顺缺口继续狼山敌军主力发起进攻,与此同时天空中也出现3波9架双发轰炸机,对山头的敌军大本营投下一枚枚炸弹。

    这不是战争,而是目前世界最大,也是中国最大的野战训练基地,位于库布齐沙漠和阴山之间的狼山基地内的一次实兵实弹多军种演习。

    狼山基地是岳鹏和蒋百里等陆军将领挑选后确定的综合型基地,位于包头以西200公里的黄河岸边,与1920年开始修建,总占地面积1800平方公里,耗资1亿民元。不仅有完善的武器试验和战术训练场,还有火车和包库铁路相连,油库、水库,发电厂和机场等设施完善,而且在阴山深处还有绵长的地下隧道工程。

    去年训练和居住设施率先完工后,陆军和空军都将这里视为新军事革命和新战术演练的最佳基地,采用轮换制让各部队来此演练。虽然还有很多设施工程没完工,但却已经让来访的印度穆盟代表团大开眼界,尤其是去年才定型的t25坦克让人印象颇深。

    t25坦克其实从1916年就开始研制,模板来源于著名的德国三号坦克。采用扭杆悬挂底盘,全重22吨,装备一门单管40/l50火炮,一挺同步机枪和一挺顶部同口径机枪。柴油机研制进度慢的情况下先采用一台300马力汽油机,公路每小时40公里,越野25公里,最大行驶里程120公里。还安装了世界第一款车长独立潜望镜,并预留了无线电电台接口。

    除火炮和速度外,杨秋也非常喜欢这辆坦克,原因是它的研制时间非常长,因此在测试这款15吨级的底盘时几乎跑遍了全国各种地形,使得平均故障率和可维护性都表现非常好,远远超过目前各国使用的轻型坦克。所以国防部不仅决定以每年120辆的低速逐步淘汰老式t1/t2型坦克,还正式将这款底盘列为15吨级通用底盘,并以它为基准开始研制反坦克车、自行炮等等辅助装备。

    虽然是临时增加的演习计划,但在三个小时的演习中,正在这里进行换装训练的第1装甲旅501团的装甲兵们还是展现出极好的军事素养,让检阅的真纳连连点头,最后还和将士们拥抱致以敬意。

    检阅完装甲团后,真纳才率领大家恋恋不舍回到军官宿舍区,食堂特意准备的清真餐让这些特殊宾客们非常满意。因为穆斯林禁酒,所以杨秋以茶代酒招待大家。从汉口紧急赶来的蒋方震见到时机差不多,故意起身说道:“真纳先生,总司令已经和南京商量好了,九江陆军学院可以为你们提供15个特招国防生名额。”

    “太好了!”

    年轻的阿尤布格外高兴,虽然以他的家世和能力完全可以考入英国军校,但欧战的现实告诉他,英国陆军和世界高水平陆军相比有不小差距,何况能前往中国军校学习也意味着可以加深国社与穆盟的关系,为独立事业寻求更广泛的支持。连真纳都很高兴,接纳阿尤布等学员就意味着双方的确存在合作可能,何况刚才的演习已经证实,名声赫赫被誉为亚洲第一陆军的国防军并没沉溺与往日的辉煌中。

    见到时机成熟,杨秋向门外的雷猛使了个眼色,后者悄无声息地慢慢关上小餐厅大门。王正廷配合的首先说道:“真纳先生,据我们所知印度有四个英印师,每个师目前只有5000人,其中三分之一都是英国军官和士兵,剩余的士兵中绝大部分都是锡克族士兵,你们所占比例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为何不想办法多增加比例,送更多年轻人去英国军校读书呢?”

    王正廷精确地数字让真纳暗暗心惊,但嘴角却说不出的苦涩。印度穆斯林约有5千万,但英国人却更加重视锡克族士兵,甚至宁愿花高价雇佣廓尔喀雇佣军也不愿意增加穆斯林士兵数量。更关键的是,英印师中至今都没有穆斯林族军官,这使得穆盟在独立运动中不得不依附实力更强的国大党。

    “真纳先生,世界已经不一样了。”杨秋放下杯子,看了眼王正廷说道:“欧洲战争让殖民者虚弱不堪,民族独立运动正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从东印度起义可以看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殖民地独立运动都将成为潮流,所以我非常赞赏您为寻求民族独立所做出的贡献。但我一直认为,民族独立应该建立自行抉择的基础上,而不是借用外力来实现,虽然借用外力能提高成功率,但所要付出的政治代价却是巨大且漫长的。”

    刚刚还为能进入军校学习而高兴的阿尤布等人听到这些话顿时拧起眉头,因为话语里杨秋明显是不打算帮助他们实现民族独立,既然不想支持为何还要安排入校,还带自己来参观精锐部队演习呢?连真纳都有些诧异,不由问道:“副总统先生,您的意思是?”

    杨秋微微一笑:“真纳先生,这段时间您应该已经看到。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且我们向世界承诺过,不会扩张也不需要殖民地,所以我们不会派遣军队进入印度,甚至连阿富汗都不会进入,我们只想确保西北地区的长期安定。”

    这些话没让真纳失望,反而让他大松口气。正如杨秋刚才所说,他的确希望获得帮助,也可以承受部分政治要求,但却不希望中国或者苏联军队直接开入印度。所以他悄悄松口气,点头道:“我想我已经明白了。”

    明白就好。

    “我还认为,你们争取独立的方式有些偏激了,或者说已经阻碍了独立,甚至给予殖民者更多时间来抚平伤口继续剥削的机会!如果欧战后你们立刻发动革命运动,那么在当时环境下成功的希望很大很大,或许已经能拥有一个主权独立的印度共和国。但非暴力却葬送了机会和时间,现在的英国已经逐步恢复,已经不是你们自身可以撼动的强大力量!而且我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础上的,但到目前为止我却看不到任何尊重的景象。英国为了赢得战争,向贵国许诺战后独立,但他们却违背了自己的诺言,这种情况下非暴力是不存在胜利可能的。当然,我并不建议你们去战争,也不希望看到印度出现大规模战争景象,因为那样只能让苏联得利。”杨秋看了眼开始皱眉的真纳,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我已经得到确切情报,莫斯科已经向贵国派遣大量活动家,印度gc国际领袖罗易阁下也已经从土库曼回到德里。”

    真纳没想到苏联居然已经向印度下手,但律师出生的他涵养很好,依然保持着冷静:“副总统先生,甘地阁下是我最尊敬的导师,我认为印度和中国不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希望独立却又不希望战争和动乱的心态。至于苏联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信仰的权利。”

    “这家伙还真死硬。”杨秋暗暗腹黑,目光不经意扫了眼阿尤布,发觉他的眼神非常专注后嘴角悄悄一勾,悄悄吸口气继续说道:“真纳先生,如果您是商人或教师,那么非暴力运动是值得信仰的,但您不是!您是穆盟的领袖!您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数千万人民的未来请恕我直言,甘地阁下的非暴力运动是建立在印度教宗义基础上的,对于你们是否合适呢?而且我也知道您一直想建立一个联合的大印度,可国大党会允许你们获得更多国家权利吗?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破旧立新”,意思是要勇于打破旧有,只有将一道道枷锁打破才有新生。您要知道,我们这些人肩负的是民族和国家使命!所以不能把梦想建立在其他人身上,必须勇敢地走出自己的道路!就像土耳其的凯末尔阁下那样,坚定地抬起脚步!”

    杨秋的讲话让很多穆盟官员连连点头,连真纳都首次陷入沉思,也觉得他的话有一定道理。

    “真纳先生,其实我知道,您既然来肯定是想建立长期的友好关系,这点我们也非常愿意。虽然我们不会插手印度,更不会派遣军队,但我也可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既然话挑明了真纳也没有顾忌,虽然他对打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顾虑,但与国大党政见不合后被驱散后就知道,已经不可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大印度共和国,所以能否获得杨秋和中国的支持对穆盟的独立运动非常重要。而身边的阿尤布等人更是不断用眼睛去看他,希望他立刻提出要求。

    可到了关键时刻,真纳却有些犹豫,并非不需要支持而是不知道应该提出那些支持,也害怕过多要求后杨秋会狮子大开口提出难以接受的政治要求。见他迟迟拿不定主意,反倒是杨秋笑了,摊开手说道:“真纳先生,看来我们之间还需要互信。”说完后向王正廷招招手,后者将一份已经列好的支援清单拿了出来。

    杨秋接过清单看也不看递给真纳:“这是我初步拟定的。其中包括2000辆手扶拖拉机,一些方便运输的小型加工设备。军用装备有些敏感,所以我只能提供2000支步枪和一些掷弹筒,不过我可以提供2万支自来得毛瑟手枪和配套弹药们,还可以把掷弹筒技术给你们。”

    2万支毛瑟手枪?!

    真纳的眼睛陡然睁大,开始还觉得2千支步枪有些小气,但没想到后面居然有2万支毛瑟自来得手枪和掷弹筒制造技术!要知道毛瑟手枪他早就听说过,是一种极其适合没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士兵的武器。掷弹筒更是在欧战中一举成名,被誉为最简便实用的步兵武器。

    “这么大的支援力度,到底要付出什么代价呢?”真纳知道杨秋还有下文,所以没插嘴而是一边想,一边静静看着他。

    “我的确有一些要求,就是希望你们能适当地活动一下,帮助我减小南洋的压力。当然,这不需要战争,只需要一些规模较大的示威或者游行,让英国意识到后院并不稳定就可以了。”杨秋说出了几乎是毫无困难的要求后,还不等真纳等人惊讶,就猛地拍了下巴掌似乎想起什么,说道:“对了,还有件事。我希望您能帮我寻找一座叫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庙,位置大概在西南部。”

    找寺庙?这也算要求?真纳等人各个张大嘴巴,一副见了鬼似的模样。连蒋方震和王正廷等人都咽咽口水差点失态,但杨秋却很认真:“请放心,只是一座印度教寺庙。这件事本来不想麻烦您,实在是难以启齿。因为我有几位考古朋友说他们已经有确切证据,我国的玄奘法师曾在寺庙逗留并留下过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他们想把文物取回来。但可惜向英国当局申请多次也没许可,所以您不会拒绝吧?”

    “。”

    第六一一章 未雨绸缪

    随后的一段时间,杨秋并没继续陪同真纳,让慕容翰和陈果夫代替并商谈在伊斯兰堡建立国社办事处等事宜。至于参观地点,他更下令只要不涉及国防机密,穆盟想看什么就给他们看什么,但必须注意不得让其知晓国内有犹太人军官这件事。

    真纳也没急于回国,而是很认真地从南到北几乎把中国发达地区逛了个遍,据说光是参观日记就写了厚厚几本,足见他对杨秋和国社模式的重视。

    杨秋之所以没提供大量军用装备,不是没钱而是印度太特殊,大量输入军用装备给穆盟其实不怎么符合最佳利益,但中国和未来的巴基斯坦通道又是南亚最重要的战略通道,所以才想起平行世界中中国面临武器禁运时,大量从德国进口毛瑟手枪的办法。因为手枪是不受限制的,即使印度国内也充斥着大量手枪,据穆盟说至少有二十万支之多,所以仿造毛瑟手枪就成为主要输出。

    对拉拢穆盟国内意见并不统一。南京黎元洪等人担忧穆盟的壮大会导致西北国内穆斯林的不稳定,毕竟早年国防军没少干“特殊”任务,尤其是新疆的一些偏远地区几乎被彻底洗了遍,害怕将来被人翻老账。军方的想法很简单,南亚次大陆即使不需要也必须遏制一个拥有相近人口,且铁矿石等资源丰富的大印度的出现。杨秋却认为正因为穆盟在穆斯林世界尤其是部落武装中影响巨大,唯有和他们搞好关系才能确保西北的长治久安。

    虽然不统一,但有一点却是共识。随着中国不断壮大,欧美已经已经不可能无动于衷。加上日意德国等失意国不甘心,苏联的逐步恢复,世界性变革已经无法遏制,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中国到底走向何方就取决于目前的一次次布子和试探。

    唯有蒋方震等人满肚子狐疑,他们对支援真纳和穆盟没意见,甚至还觉得太少了,按照岳鹏的想法就该直接划两个师过去。唯一困惑的是,杨秋为何要找印度的什么寺庙?居然还让郝文宝亲自带一个猎人中队去。所以回南京的火车上,连雷猛都经不住诱惑,趁收拾报纸的机会挤眉弄眼讨好死的问道:“副总统,玄奘法师到底藏了什么宝贝?是不是值老钱了?要不让我去得了。”

    “哧”

    被打断思绪的杨副总统刚端起咖啡,就一口喷在地上,乐道:“你什么时候见过我有考古的朋友?我那是骗他们的。”

    雷猛挠挠头,好像还真没听说杨秋喜欢古董,但这就更奇怪了:“那您谴郝将军去干吗?难不成您要杀了那个印度姓甘的那个老头?”

    “他死不死我决定不了。”杨秋摇摇手。他不想说甘地这个沉重话题,故意避开借闲暇说起神庙的事情。

    因为不想给真纳造成苛刻的印象,所以支援穆盟的东西根本没考虑收钱,毕竟未来的巴基斯坦太重要,报价太高存下芥蒂不合算。但左思右想又觉得太亏,因为毛瑟手枪造价很贵,2万支足够换装个一个半装甲营,而且这还没算弹药呢。恰好已经模糊地记忆中还有看过的印度宝藏报道,所以足足花了几天弄来英国出版的印度地图一点点才回忆起这座寺庙。

    他只记得这座庙是某古老皇室的藏宝库,有六个地宫,后世发现时有有两个还没打开,但仅其中一个就价值110亿美元,要是运气好6个地宫都没打开的话即使撇开文物价值,也起码值几亿美元。而且要是没真纳找人带路,就算知道恐怕也找不到更带不出来。

    雷猛听说神庙有宝藏,顿时口水哗哗。“几亿美元?!我的奶奶哎。司令您看最近也没什么事,不如让我带些兄弟去,旅游一下看看印度的风光。”雷大滚刀肉懂得用“旅游和风光”这两个词了,真是难得。其实他也四十好几的人了,虽然军衔步步升高,但这辈子恐怕已经没机会走上一线,难得有这么个大红差事也禁不住诱惑想暗动心思。

    想去就去吧。毕竟就算不是实心,那尊据说米高的纯金大象恐怕就有几吨重,仅靠一个猎人中队根本搬不走。所以杨秋不仅答应他,还让他带上一个警卫连借送拖拉机的机会坐船去,至于最终能带回多少只能看运气了。得到获准雷猛立刻恢复当年42标滚刀肉的风范,回南京当夜就找船去九江拖拉机厂拉走几千手扶拖拉机,然后一路南下印度,临行前还赌咒发誓要完整拉回那尊金大象,给杨副总统镇宅用。

    苏联和穆盟都准备利用南洋大暴动时,似乎围绕在西婆罗洲和纳土纳的冲突阴云正慢慢消散,国内喧闹的护侨口号也逐渐冷却下来,大家的注意力又转向几成定局的迁都和修宪改制上。

    “这不是玉秋嘛,呵呵几天不见又漂亮了,副总统在吗?”还没喘口气呢,一大清早程壁光就兴致勃勃来到国防部。由于杨秋即将辞去副总统准备竞选下任总统,所以回南京后就搬到国防部工作,在这个男人比狗还多的地方,漂亮女人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

    “程司令早。”严玉秋也算是半个海军世家子弟,甜甜地叫了声问道:“副总统正在里面开会,有急事吗?要不要我去说一声?”

    “没大事,我等会好了。”自从收到王光雄的电报,程壁光的心情就好得不得了。别说等一会,就算让他去打英国远东舰队现在都没问题。所以得知杨秋在开会,干脆抱着公文包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唠起了家常:“玉秋,最近有没有去看萨总制?听说他要搞造船厂?呵呵还是他们逍遥,你看我,每天进进出出也不知道瞎忙什么。”

    程壁光唠叨的模样惹得严玉秋暗暗发笑。她虽?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