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英雄 > 辛亥大英雄第146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146部分阅读


    詹天佑老老实实地回答让杨秋继续头疼。

    当天下午,杨秋就让宋子清下令5个师开驻库伦至蒙古沿线,同时开始征调民夫北上,为打通这条至关重要的铁路,半年内他三上蒙古高原就地督查进度。

    大陆深处发生的施工热潮并未惊扰多少人,时间就在炸药、工兵铲和铁镐等工具挥舞下飞速流逝。1917年夏秋恐怕是民国建立以来最安静地一段时间,西线最后三个师赶去后,40余万将士除了训练就是训练,虽然英法也曾想过让中国远征军提前部署,但由于现在起武器弹药需要优先补充从大西洋对岸源源不断抵达的美国志愿军,所以也干脆不管不问。而岳鹏对英法优先补充美国的做法也没任何异议,他还把不得弹药永远别来,这样谁也不能驱赶一支弹药都不足的部队上战场。反倒是军纪问题问题让这位远征军司令极为头疼,想想一群打了胜仗的大老爷们住在全是孤儿寡母的地区,不发生点什么事情才怪呢,但面对防不胜防的局面,最后他也干脆不管,只要不耽误训练就行。

    战后据法国民间组织统计,在中国远征军休整沙隆的11个月中,大约有5万法国女人表示曾经和一位或多位中国士兵发生过皮肉交易,其中军官至少有三千,以至于该地区后来也超过马赛成为中法混血儿出生最多的地区。

    但现在谁还有空管这些呢?截止10月底,第一批150万美国志愿军全部抵达法国。宋子清执行了杨秋的建议,不仅将库存武器全部出售给美国,还将新编15个步兵师由英法提供的步枪一口气全部换成自己生产的12式步枪,换下来的枪和掷弹筒则作为订单一部分交给美国。其实他这么做也是对的,英法之前没制造过12式步枪,所以都是用李恩菲斯特改进或者用图纸仓促仿造的,而且大量熟练工人调集前线后武器质量下降严重,远不如国内几家厂的原装货。至于掷弹筒则是因为国防军开始装备60毫米迫击炮和一种新步兵压制武器即将诞生,所以也干脆把库存处理掉再说。

    美国拿到武器,国防军国内部队完成大清仓,皆大欢喜。

    同样处理掉大量不符合制式的缴获武器后,远征军也轻松很多。但200余门看k28/105毫米和k16/150毫米远程加农炮,以及几门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类似大贝尔塔炮的重炮都被提前运回国。对此法国政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根据《梅花协约》中国远征军有权处理自己的缴获物品,而且人家给出的理由还是支援即将出发的东线远征军主力。

    和安静地西线相比,东线却风起云涌。

    先是1917年7月1日,临时政府策划对德进攻,但仅仅十天就再次失利。消息传来后穷党再次策划反帝国主义战争示威运动,要求停止战争,并正式提出要将所有权利收归苏维埃的口号。旋即克伦斯基宣布进行镇压,就此导致穷党和临时政府彻底分裂,武装对峙不可避免。其后为了打击穷党,克伦斯基又引狼入室,愚蠢的策动了科尔尼洛夫政变,但却再次失败。

    与此同时德军大举进攻乌克兰,以迫使俄国退出战争,而中国远征军前期抵达的4个师在得不到俄军支援的情况下也干脆且打且退。

    历史似乎又回到了平行线上可除了一个人外,整个世界都没想到在大雪纷飞的季节中,对战后世界影响最复杂,最深远大事件开始酝酿。

    第四三八章 背叛(一)

    1917年11月1日,清晨。

    美丽的圣彼得堡如同死去般寂静,大街上巡逻的政府军和警察已经全无踪迹,低矮的积雪云压在城市上空,阴沉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突然,一阵清脆自行车铃声打破寂静,刚从印刷厂出来带着厚厚一捆报纸的骑车小报童猛然传出街巷,由于颠簸车后座上的报纸被擦了下后,无意中掉落了一份下来。封面上的《新生活报》説明这只是一份普通报纸,但随着寒风徐徐翻动,报纸上开始出现大量关于时局和政局的讨论文章,还有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退出战争与土地国有化改革等引起巨大争议的事情,尤其当风吹起最后一页时,一篇关于要在这个月内发动第二次革命重大消息赫然出现在纸上!

    长达半年的政治斗争后,圣彼得堡苏维埃终于走到彻底撕破脸的要紧关头。每个圣彼得堡人都忧心忡忡却又带着期盼,既希望政治斗争能早点结束恢复国家稳定,又希望能退出战争迎来真正地和平,所以大家都很留意这方面的消息。

    于是,一只手迅速捡起报纸。

    手的主人叫雅各布,原来是圣彼得堡锅炉厂最普通的车工,但因为经济崩溃厂主裁员导致失业,于是他把所有怒火都发泄到了支持战争的沙皇和政府头上。虽然半年前的革命虽然推翻沙皇,但生活却依然没有任何起色,于是他决定继续和大家一起“革命”,所以他加入了工人街头赤卫队,所以当他看到这篇关于本月要举行第二次革命的消息后,顿时睁大眼睛。

    真要进行第二次革命吗?但为何会出现在报纸上呢?难道出现叛徒了?想到这里,他顾不上其它立刻向大队长家跑去,希望能了解报纸上的话是真是假。其实他不喜欢现在这个大队长,因为那家伙以前根本就是圣彼得堡街头的流氓,据説是靠攀上一位穷党上层人物才有了今天,突然成为街头赤卫军大队长,指挥圣彼得堡2000多工人武装。更让人厌恶的是,那个家伙利用权力玩弄了很多女人,虽然那些女人都是些妓女和小工厂资本家的女人,但他还是觉得这不道德。

    果不其然,抵达门口后他又听到房间内传来的女人异样呻吟声。

    散发着霉味的房间里,左轮手枪和子弹包被挂在床头,床上正在上演激烈活春宫。刀子脸胡渣散碎的伊万罗斯基穿着毛衣,光溜溜的下身不停耸动,在他身下的女人已经被扒成白羊,两只|乳|房随着动作不停晃动,一声又一声高亢的呻吟和叫声让身上男人愈加兴奋。

    门外的雅各布并没举手立刻敲门,甚至连销魂的呻吟都勾不起任何兴趣,现在的圣彼得堡女人已经不是必需品,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解决三个孩子需要的面包,所以等里面完事后他才敲开门。伊万罗斯基大摇大摆开门后,里面的女人居然还赤裸着上身,见到雅各布也没有任何慌张,慢条斯理穿好衣服拿起塞满食物的小布包离开了房间。

    “有什么事情吗?雅各布同志。”

    伊万罗斯基大摇大摆扣紧皮带,将左轮枪佩在腰上明显位置,仿佛别人不知道他有支手枪似的。雅各布不想和他多纠缠,立刻打开报纸。别看伊万罗斯基喜欢玩弄女人,但在大事上却不糊涂,尤其是之前社会底层的经历让他明白,要想保住权利,想往上爬就必须做出成绩。所以立刻意识到报纸上这篇要二次革命的消息给了他一个好机会,于是抓起报纸説道:“叛徒!这一定是打入我們内部的叛徒故意煽动。雅各布同志,你做的非常好,我会立刻向上面反映的。”

    “好的,请尽快。”雅各布虽然不喜欢他,但能将消息告诉上面总归是好事,所以不再多説转身离开了这个充满污秽的房间。雅各布离开后不久,伊万罗斯基就骑着车出现在斯莫尔尼宫门前。由于门口有卫兵把守,所以他不敢进去只能在门口等待。

    片刻后,秦剑终于出现在远处。

    此时的秦剑一身黄呢大衣,左胳膊上鲜红的赤卫队袖箍分外醒目。由于塞瓦斯托波尔事件中他因为“掩护”有功,养好伤后被任命为新任高加索行动队队长,2月革命以来他以敢打敢杀立刻成为斯大林最忠诚的同志,跟随来圣彼得堡不仅被任命为助手并被安排到重要的工人赤卫军中任高级军官,帮助斯大林同志“管理”好这支武装。在他的努力下,短短半年昔日弱小的街头武装已经壮大为准军事武装,7月的科尔尼洛夫叛乱后更成为圣彼得堡最大的武装队伍,就连他自己都想不到,能掌管这么大一支队伍。当然这其中主要是因为“护驾有功”。

    “米尔同志,米尔同志。”

    伊万罗斯基的呼唤中,秦剑抬起头,见到他后却双眉不为人注意的皱了皱:“伊万同志,你怎么来这里了?”

    伊万罗斯基有些害怕秦剑的眼神,且不説他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自己是他提拔起来的骨干军官。而且据小道消息説,7月叛乱事件中自己这个上司曾亲手杀了十几个叛乱军官和士兵,是赤卫军内有名的刽子手,更重他还是如今中央委员斯大林同志的助手,深得信任!所以哪敢耽误,立刻“知恩图报”邀功似的拿出报纸翻到最后一页:“米尔同志您看,这是我今天早上发现的,我认为这很重要。”

    看完文章后秦剑也吓了一跳,作为赤卫队高级军官,他的确知道二次革命这个月就将开始,还将消息秘密传递了出去。但对外界来説这却是穷党内部机密,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报纸上呢?难道自己这条线上有人失手将消息泄露了?关心则乱,秦剑连忙拿起报纸説道:“做的非常好,这件事我一定会禀报斯大林同志彻底清查!”

    “好的。”伊万罗斯基激动万分,这下自己终于立大功了。但还没等他扭头,却被秦剑突然拉住:“伊万同志,我上次交代你的事情怎么样了?”

    “看我都忘记了。”伊万罗斯基立刻从贴身兜里掏出一份厚厚的名单和地址等信息交给秦剑:“米尔同志,这些就是您让我查询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們的具体信息。这些该死的家伙中有很多都是帝国主义走狗,是资本家們爪牙,我认为应该清理干净。”不等他説完,秦剑却打断道:“做得很好,这份名单我会立刻交给政治局,我相信对你的奖励很快就会下来。不过必须保密!我不喜欢多嘴多舌的人!”

    “是是。”伊万罗斯基不愧是下层出生的混混,自然知道什么能説什么不能説,既然秦剑已经説会有奖励那么其它事情自己也不必知道,所以点头哈腰高兴地离开了大楼。秦剑吁了口气,悄悄收起名录后一路小跑来到二楼,他现在是斯大林的助手,自然要尽心尽力服务于穷党。当他抵达办公室门前时,就听到里面传来了接电话的声音。他不敢靠太近,因为门口还站着其它几位等待办事的同志,但木门显然无法挡住全部声音,隐隐能听到斯大林在説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这两个名字。

    既然无法听清楚他也不愿意多想,向几位同志点点头后,走到窗口自顾自得点上香烟。从他这个角度看下去,整个斯莫尔尼宫都已经成为穷党的天下,到处都是全国各地所谓来“办公”的人。可除了少部分外,其余有多少是真心为国?甚至这幅景象甚至让他想起6年前的南京城。説来好笑民党和穷党其实还真非常相像,都是外部移植的少数派系,所不同的是那时是南北京对峙,而现在却出现一个城市两个权力中心的古怪现象。一山岂能容二虎,所以动手只是迟早的事情。到了他这个位置已经不在乎什么了,但他却担忧远在乌克兰的战友們,一旦俄国政坛再次巨变,这些为了国家,煎熬在炮火和寒冷中的战友该怎么办呢?总司令他們有没有接到自己送出去马上要动手的消息,有没有作出安排?8万将士还有几万随军华工、生活在俄国各地的侨胞如何才能在这场大漩涡中确保安全呢?

    正当他想得入神时,大门却突然拉开,斯大林出现在门口。在秦剑眼中这个人实在无趣,军装扣子笔笔挺挺死板无比,脸上仿佛百年都挂着冰霜,而且格鲁吉亚人天生少言寡语的性格也在他身上显露无疑。

    秦剑立刻走上去,拿出报纸説道:“斯大林同志,您需要看看这个。”

    斯大林接过报纸,看完后却奇怪的并不惊讶,淡淡点点头:“米尔同志,你做的非常好。”他没有用您这个词,而是简单的用了你这个字,但正是这个字却让四周其它人对秦剑高看很多,因为俄语中您虽然也代表尊敬,却有保持距离的另一层含义,所以朋友之间都直接用你这个次来表达亲热和接近。

    秦剑早已习惯斯大林用“你”这个词和自己説话,因为塞瓦斯托波尔后两人关系一下子靠近很多。真正让他奇怪的是斯大林居然不惊讶这个消息,连忙问道:“斯大林同志,这恐怕是间谍。”

    斯大林摆摆手,转身带他走入办公室后又关上门:“这件事列宁同志已经知道了,是季诺维也夫和涅米诺夫他們自作主张,将起义消息捅到了报纸上!哼,还以为我們不知道呢!他們违背了党的原则,所以列宁同志已经让他們去乌克兰戴罪立功,去基辅组织当地苏维埃。对了,你也要立刻去基辅去找伏龙芝同志,帮我将这封信送给他。”斯大林将一封信交给秦剑。

    眼看这几天就要动手了,自己却突然被调去基辅,秦剑心底咯噔一下。难道被发现了?但很快他否决了这个想法,因为到现在为止他和上线才联系过两次,而且要是发现自己的身份这个人恐怕早下手了,还怎么还会差遣自己去基辅见伏龙芝呢。最可能的是,这封信非常非常重要,他需要找个靠得住,而且有战斗经验防止被敌人破坏泄密。所以他立刻告别斯大林,回办公室收拾几件随行衣物后一刻也不耽搁立刻让手下去找车。

    这番举动除了要装出很积极完成任务的摸样外,也是希望能早点回来参加第二革命。但当他坐上汽车后座向火车站赶去,并趁手下没注意悄悄打开没有密封的信后,却猛然睁大了眼睛。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是列宁要求西南方面军中包括伏龙芝在内的穷党士兵委员会成员,立刻策动驻扎在基辅南面的高加索哥萨克骑兵师退出战斗,并复原解散回家的行动方针。其实这种事已经有很多很多,列宁他們这段时间不顾敌人还在国境内践踏国土,大肆策划前线将士所以复原丢下防御线回家,试图用外战来压迫国内反对势力,用国家危机来壮大自己。

    仅这种手段就和他接受的国家高于一切的思想严重冲突,让他无法对穷党有任何好感,不过他也不想管这种事。但问题,这次却格外不同因为这个骑兵师的侧面,就是自己的远征军战友!

    难道他們想利用德国军队赶走远征军?

    想到这里秦剑遍体发寒,毫无疑问列宁他們在即将发动第二次起义前,已经意识到如果尽快处理乌克兰的中国远征军,那么将可能遭遇从乌克兰顿河流域赶来的最强烈武装打击,所以他們需要用最直接的办法,放开防线故意将8万远征军将士暴露在德奥炮口面前!

    一定要把消息送出去!但该用什么办法呢?

    第四三九章 背叛(二)

    火车路过基辅时,秦剑看到了并肩矗立的中俄国旗,国旗下是连成片的简易木质营房,即使严冬中依然能看到整齐出操的战友們。和内忧外患军心全无的俄军相比,从万里之遥抵达此地的家乡子弟兵依然保持着较高士气,这让他既开心却又担忧,甚至好几次都想冲下火去军营报告消息,但最终却忍住了,因为刚被列宁骂了顿的季诺维也夫就坐在对面。

    此时已经是11月6日。

    铁轮继续向前,目标是位于南布格河的文尼察,这里距离基辅大约有120公里,是俄国西南方面军的最前沿,中国远征军第二军第121和122师此刻就在东面20公里的方向。当他搭乘的列车向文尼察驶去时,两列车身上有中国陆军标识的两辆装甲列车抵达缓缓开进中国远征军驻地。

    “梅大脚。”

    张志丹刚下车,就见到梅生带士兵来卸货,扬扬手向这位老乡走去。

    梅生没想到他会来乌克兰,以至于忘记他又把自己的雅号挂在嘴边,兴奋地冲上去拥抱道:“你小子,怎么也来乌克兰了?这里的娘們可没法国开放。”

    西线远征军这段时间花边新闻众多,甚至连东线这边都有所风闻,于是下面那帮鼻子比狗还灵的士兵更是到处找“艳遇”,也想享受一下西线的温柔乡到底是啥滋味。可惜乌克兰民风比较保守,除了少数人外大多却都被乌克兰姑娘們拒之门外。

    张志丹脸一黑,老子在你眼中就这么点出息吗?指着身后有气无力道:“还不是怕你小子饿死。这不,本少校亲率两列装甲列车,带了20车皮午餐肉和腌肉来慰劳慰劳大伙。”

    “那太好了,这段时间尽吃俄国土豆和黑面包,昨个嘴里还嚼出几根木条来!妈的,这些俄国佬连木屑都掺进去了!”梅生一边发牢马蚤,一边指挥士兵搬运午餐肉大叫加餐。两辆装甲列车的外形吸引?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