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英雄 > 辛亥大英雄第142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142部分阅读

!”伙伴虽然没直接说,但颇为不屑的语气明显是不相信格朗梅松对中国远征军的描述。但埃尔少校却总觉得没那么简单,他认识格朗梅松,的确是个傲慢无礼的家伙,但这样一个人却推崇起中国远征军的进攻战术,这本身就是件怪异的事情。但正当他准备继续聊聊时,一个熟悉的家伙却猛然从隔壁电报室冲出,将他撞得趔趄几步才稳住。

    “布森,你这个该死的没长眼睛吗?”

    “对不起埃尔!天啊,你不会相信的,中国中国人突破了阿维拉山防线!德国杂种的53师和72师已经被击溃,现在他们已经兵分两路,向巴藏库尔和埃纳河进发!”

    “什么!”

    刚站稳的埃尔差点又一个跟头栽倒,至于他的伙伴更是瞪大眼睛连半截香烟都掉在地上,目光在奔跑的通讯官背影和怀表上来回交错。不到5小时不到5个小时就突破易守难攻有2个德军师,近4万人驻扎的阿维拉山防线?!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玩笑吗?对视一眼后,两人几乎同时拔腿追了上去。片刻后当消息传遍整个法军前线指挥部,欢呼却并没有响起,反而充斥着惊讶、发呆和怀疑的表情。

    芒然站在地图前,脸颊火辣辣的难受!岳鹏提出的计划和告诫声至今余音犹在,自己刚刚发电报给尼韦勒将军要求严惩中国军队,他们就用一次闪电般的突破狠狠扇了自己一个耳光!调动五个集团军,总计150万法军、12万殖民地军和俄军,拥有近7000门各类大炮,重炮多达2800门,使用1100万枚炮弹和近500辆坦克才打出几个浅浅的突出部,而中国远征军在只有22个师40万军队,炮兵不到法军一个集团军规模,弹药储备数量更只有一半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第四集团军炮兵相助就硬生生突破被认为易守难攻的阿维拉山防线!而且仅用了四个半小时。

    “格朗梅松上校说,他们已经将突破口战线宽度稳固在5公里,第一突击集群7个师正在越过山谷向东北莫龙维利耶横向前进,预计明天晚上将从武济耶越过埃纳河,三天后进攻色当。第二集群5个轻步兵师正在向西北20公里外的巴藏库尔前进,预计三小时抵达。主力集群10个师正在扩展阵地,将在拦截集群抵达巴藏库尔后向瑞尼韦尔和阿蒂尼的德第一集团军主力发起进攻。另外,他们请求将第四集团军的指挥权交给他们!”

    军官大声汇报着,似乎已经沉静在突破兴登堡防线的喜悦中,但等待良久却换来一声冰冷到极点的闷哼:“他们高兴太早了!去转告他们,我无权决定第四集团军的指挥权!”芒然咬牙切齿目光冰冷,才突破防线就想要第四集团军的指挥权?这些中国人实在太过分了!难道他们不知道这里是法国吗?盘踞瑞尼韦尔和阿蒂尼的德第一集团军拥有21万人和上千门大炮,旁边还有第三集团军支援,而且鲁登道夫此刻一定已经得知阵地被破,肯定会向埃纳河以北调集更多生力军拦截!在建立起完善防御体系前给他们一个集团军,这不是白白消耗嘛!所以他很果断的否决后,下令道:“立刻将部队集合起来,由第10集团军为主力。我已经预感到敌人的阵地出现慌乱,需要立刻发动一次新的进攻,彻底突破这段防线!”

    还要突破?上帝啊,15万具尸体难道没看见吗?脾气冲动的埃尔立刻走了出去,连伙伴拉拽都没用,走到大家前面直言不讳道:“将军!我们已经没有生力军了,所有部队都疲惫不堪!我认为应该立刻休整,即使要选择进攻也应该向普龙维拉山方向集中,由那里沿着中国人开辟的。”

    “正因为中国人突破了,才需要我们继续进攻牵制住德国第3和第7集团军。德国人肯定已经慌乱,这是结束战争的好机会!”芒然毫不客气的打断,双眼半眯森寒的目光死死盯住埃尔少校:“埃尔少校,你的工作是立刻协调第10集团军的进攻,需要我告诉你怎么做吗?!另外,让他们带上俄国人,他们会是个好帮手的!”

    面对暴君般的芒然,埃尔少校最终只得敬个礼,怒气冲冲去传达命令协调进攻。

    虽然芒然继续进攻和带上俄军相助后来被认为是非常错误的决定,但有一件事他没说错,因为阿维拉山防线被突破,德军一下子紧张起来。就在法军重新部署继续进攻的同时,鲁登道夫已经下令第一集团军剩余7个师(还有2个在莫龙维利耶与法第四集团军对峙)和1个骑兵师向阿维拉山发起进攻,同时从第三集团军抽调2个师向巴藏库尔前进支援。一线部队积极调动时,伊尔松和色当方向共计3个精锐步兵师向埃纳河以南进发,同时远在凡尔登和圣米耶尔的第五集团军也抽出2个师向西进攻莫龙维利耶。再加上已经从康布雷出发将于1天后抵达的第二集团军3个师,短短几小时内鲁登道夫和他的参谋部就向巴藏库尔-阿蒂尼-莫龙维利耶三角区集合了15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总兵力一下子超过35万!成为拥有3000门大炮(包括1100门迫击炮)、6万匹战马、200架飞机和180辆坦克、4000辆各类车辆的可怕集群!

    侦察机带回来的情报让岳鹏和蔡锷都有些紧张。如此多部队向三角区云集有些出乎他们的预料,除了说明兴登堡防线的确拥有周密部署,快速调动预备役力量等优势外,也说明鲁登道夫是名符其实的优秀战术家!在感觉到中国远征军的威胁后,就毫不犹豫抽调部队趁此一举解决。与德军大军大张旗鼓拼命调动相比,同样是一线指挥官,芒然却始终不改敌视态度,不仅让两人拿到法第四集团军指挥权的希望泡汤,更让大家担忧后续弹药补给的问题。

    “全部吃掉不可能!”

    蔡锷指着地图,紧绷的脸颊上甚至连皱纹都完全不见,他看一眼岳鹏分析道:“大兵团作战时德军的能力要稍强于我们,我们的优势在旅团级战术上,所以现在就看石小楼的5个轻步兵师能不能堵住德第三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靠过来的5个师。只要能堵住2天,邱文彬他们就能完成穿插,利用埃纳河天堑优势将色当伊尔松出来的2个师堵在河对面,然后和张孝准的主力彻底包围德第一集团军主力,如果不行就只能让邱文彬掉头继续北上吃掉色当和伊尔松来的2个师,主力向东围歼德军第五集团军2个师,最后从莫龙维利耶撤出。”

    “等了这么久,我可不想白干!”望着蔡锷以德军防线为基准线画出的半圆形运动轨迹,岳鹏狠狠一跺脚。

    第四二八章

    阿蒂尼的德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气氛紧张,高高的无线电天线下皮靴声比雨点还密集,参谋们大声吆喝着抽调兵力,电话铃声从早上起就没停过。

    卡尔-冯-贝洛上将站在地图前面色阴沉,这位63岁经历过普法战争和马祖湖战役,有着两撇大胡子的步兵上将虽然没有他哥哥,德军著名将领奥托-冯-贝洛将军那样显赫,但任何轻视他的人都已经付出代价。然而在他近四十年的军事生涯中,却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棘手。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对面增加了40万中国军队,但即使小打小闹过一段时间,大家依然认为他们只是协约雇佣来的殖民地军队,充其量也就相当于英军印度师而已。正因为这种疏忽导致今天被意外偷袭!放弃整条防线以密集火力倾全力猛攻一点,用优势兵力将两个一线步兵师打得支离破碎失去统一指挥,突破向纵深时分兵多路穿插这与去年震惊世界的勃鲁西洛夫攻势何其相像!在那次俄军发起的超级攻势中,奥匈帝国损失150万人,德军损失35万!而之前疲软羸弱的俄军却仅付出50万的代价,超过3:1的超级攻势差点彻底结束战争!如果不是俄军糟糕透顶的后勤导致后继乏力,或许德国已经要被迫签署停战协议了。

    毫无疑问,德国犯了个大错误!被认为战斗力相当于殖民地军队的中国远征军内有位能媲美勃鲁西洛夫的战术大师!而这点正是他想不通的,一个战前还遍地租界的国家,十几年前还被小小日本打得差点亡国的中国怎么会有如此高明的将领?

    侦察机的努力工作让参谋部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动向,地图上分别延伸向巴赞库尔-莫龙维利耶色当-瑞尼韦尔和阿蒂尼的三个箭头明白无误告诉每个人,在突破阿维拉山谷后中国远征军已经并分三路。身为一个精锐集团军的统帅,参加过残酷凡尔登战役的卡尔中将需要做出一个判断,敌人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是截断洛林?直取色当和依尔松将战线推进到比利时边境,还是。如果担负进攻的是法军,那么毫无疑问会选择第二种策略,因为他们早就想结束境内的战争,但现在是中国军队,他们又会怎么选择呢?

    “将军!王储殿下转告您,依尔松和色当的部队已经出发,最晚会在后天早上抵达埃纳河。此外,中国军队已经占领巴藏库尔,我们已经失去巴姆少校和他的团的消息,第2、3集团军5个师将与傍晚穿过那里与我们会和。侦察机也回来了,莫龙维利耶的法国集团军还没有任何行动迹象。”

    得知5个师对付巴藏库尔保护自己右翼后,卡尔上将阴沉的脸颊终于放缓很多,加上身后还有2个师正在赶来,所以两撇翘胡子用力抖动着:“很好,去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夹着尾巴离开欧洲,这里不是青岛!”

    参谋飞速记录下卡尔上将的命令,战争结束后他对记者这样说道:“得知援兵的消息后上将立刻做出选择,从巴藏库尔赶来的5个步兵师让我们信心十足,因为战争开始以来在数量相当的情况下我们总能占据优势并最终赢得胜利,所以我转达了命令。来自符腾堡和巴伐利亚的4个步兵师和骑兵师开始以最快速度迎头冲向敌人,上将亲率3个黑森步兵师拖在后面,所有人都认为当第二和第三集团军5个师越过巴藏库尔后中国人就会撤退,但直到72个小时后我们依然没有得到他们的消息。那是令人沮丧地三天三夜。我们为消失的三天付出了代价,如果不是芒然的愚蠢,战争也许会提早一年结束。”

    卡尔上将信心十足,因为来援的是整整5个步兵师,然而他当时却忘记一件事情,那里距离阿维拉山谷只有32公里,在突破山谷后第一时间,岳鹏下令将所有能用的车辆集合起来,连途径普龙向法第四集团军运输弹药的车队都被强行扣押,最终拼凑起571辆各种车辆向该地区投送部队,到晚霞漫天时肩负阻断任务的5个轻步兵师中已经有3个抵达,后续两个也在军官的催促下与晚八点全部抵达。

    战前拥有三万居民的巴藏库尔已经成了沙黄铯的海洋,以城市为中心南北两翼被中国远征军隔出一道狭长的防御线,数以万计的士兵挥汗如雨,用英法提供的工兵铲迅速挖出一个个约长30米的短壕。在时间来不及的情况下,苏小虎(前章打错成在俄国的石小楼,抱歉)果断放弃传统长堑壕修筑办法,改为这种层叠不规则状短壕。

    格朗梅松上校抵达后立刻被这种修建方式吸引,但琢磨良久始终搞不清楚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短壕有什么作用,最后只得放下骄傲虚心求教,但苏小虎却对这个远征军抵达开始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家伙怨念颇深,简单一句“时间不足”应付了事,倒是谢汝翼笑着指点迷津:“上校,如果您打过鱼就明白了。”

    捕鱼?格朗梅松上校开始还以为是语言差异导致翻译错误,直到同来的法国少尉画出渔网后大家才逐渐明白,层层叠叠的短壕就是一个个筛眼,在时间不足无法修建需要数天甚至数十天才能完善防御工事的情况下,那位苏将军选择更为简单的短壕,除非德国步兵能变成流动的水,否则这些短壕就会成为他们前进中必须越过的“路障”。格朗梅松上校夸奖了少尉,很多年后谢汝翼才知道,这个少尉叫阿尔方斯-朱安。

    苏小虎其实真没时间解释什么叫筛眼壕,也不可能告诉他们使用这种战壕的战术,事实上除了接受过训练的国防军5师和8师外另外三个预备役师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最后只能将5师以排为单位打散分配到其余三个师中驻守战壕,由8师充当总预备队。

    建制完全打乱造成了不小混乱,还不等融合侦察连就报告德军出现在15公里外。“格朗梅松上校,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1个小时内,巴藏库尔所有居民都必须撤走!”面对苏小虎的严令,这回格朗梅松上校没任何废话就执行命令,在他和法国军官的努力下,刚被解放还没用热情身躯好好感谢中国士兵的女人们率先撤离,当第一支车队驶离后不久,猛烈地爆炸已经从西面传来。

    “朱安,这是155重炮的声音吗?他们已经修好了铁路?”

    格朗梅松上校很诧异,从阿维拉山至这里的铁路早就被德军炸断,所以部队携带的都是70、75和迫击炮这些轻炮,至于那些动辄十几吨的重炮在没有铁路的情况下,绝无可能在几个小时内部署完毕。但前方剧烈的爆炸却分明是155炮弹落下后才有的威力,到底怎么回事?

    “上校,快看!”

    阿尔方斯-朱安的叫喊中,4辆t2型火力支援车喷吐黑烟艰难爬上一个斜坡,然后车头倒转尾部向西。不等他们明白停在远处的卡车上就跑下几十位中国炮兵,他们的操作下,装甲车尾部很快就竖起四根粗大的炮管。砰砰晚霞中四个黑点划出一道巨大的弧线,投入6000米外的爆炸漩涡中。

    “我需要打个电话。”格朗梅松上校的心跳已经超过卡车引擎。上帝,能快速机动的重型迫击炮车!

    炮兵们不知道一笔大生意经由他们实战宣传又将给国内带来数千万的专利费,但即使知道他们现在也只会骂娘跳脚。16门拖拽式和4门移动式160毫米重型迫击炮拉响了巴藏库尔狙击战的序幕。媲美155毫米榴弹的威力同样出乎德军预料,缺乏重炮的德第三集团军28步兵师顷刻间被打蒙,只能用携带的75炮和迫击炮进行还击。

    沉闷的爆炸声此起彼伏,虽然没有阿维拉山谷那样密集可怕,但却将德军快速通过巴藏库尔的希望打灭,在火力不及对手的情况下德军28师一边等待后面的援兵,一边拉散部队向巴藏库尔发起试探进攻。与英法还停留在集团式冲锋战术上不同,德军进攻中的散兵线散得非常开,以连为单位进行突破和渗透。

    战斗一开始争夺就集中在巴藏库尔北方海拔不足50米高的扎巴尔山,素养较高的德军炮兵很快组织起8门75山炮猛轰山头,掩护一个团的步兵试图抢占这里。德军信心十足,他们认为这么短时间中国远征军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防御工事。躲在掩体内观战的格朗梅松上校也很担忧,因为他知道扎巴尔山方向的工事实际上并未完全修好,但当德军步兵披着晚霞发起冲锋后,他彻底明白什么叫筛眼壕了。

    第一个短壕内的轻机枪打出一串基准火点后,交错部署的7个筛眼壕内同时枪声大作。虽然国防军奢侈不到像德军那样一个连一挺重机枪,但以每个战壕一个排三挺轻机枪和三个掷弹筒计算,7个战壕拥有21挺轻机枪和一挺仿造于g8/15的汉二型重机枪,同样可以封锁宽达550米的扇形正面。由于堑壕部署非常巧妙,所以能充分发挥出机枪斜射的优势。

    德军战术再厉害此刻也是班组战术萌芽的一战时期,尽管他们冲锋时身躯也压得很低,但左中右三面夹击扫射下付出一百多人代价后依然被压在地表无法抬头。而最让人惊讶的是,当战斗打响后不少短壕内还能见到尘土飞扬的作业场面。德军28师连续三次进攻无果后只得暂时放弃山头,组织迫击炮和山炮猛轰挡路的短壕。随着夜幕拉开,另外两个德军步兵师也相继抵达西面,巴藏库尔陷入短兵相接的拉锯战中。

    拉锯战打响时,绕道的88装甲旅也第一次遭遇德军正面堵截。

    战斗爆发在距离莫龙维利耶西北10公里的公路上,两辆德国a7v坦克和整整一个步兵营利用道路旁的村庄挡住了88旅的前进道路。“上上上。”杜子山迅速跳下车,跟随班长向小镇摸去。他们这回的任务不是攻坚,而是给装甲车提供火力坐标。因为没有无线电,装甲夜战指挥基本无法分辨,必须利用步兵组织进攻,这是半年实战训练中摸索出来的办法。

    以机枪引导,只要能判断出己方机枪瞄准的位置,装甲车上的重机枪和机关炮就向该目标倾洒火力,掩护步兵占领。演习中屡试不爽战术发挥了作用,先导?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