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英雄 > 辛亥大英雄第137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137部分阅读

的法军观察员和联络官都升起这种疑惑时,颜佑冰的炮兵指挥中心内却传出两声欢悦的呼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说说。”颜佑冰看向比自己年轻四五岁的士官生。

    两个小家伙对视一眼,左边明显大几岁的黑脸小伙子敬礼后,用力紧握双拳跑到大地图前说出自己的答案:“放弃炮火准备以弹幕徐进开始,直接掩护步兵至第一道堑壕后停止炮击20分钟,然后再以每三分钟前进100米的速度向第二道堑壕延伸,抵达第二道战壕时改阻拦射击。此时步兵应该已经进入第一道战壕,炮火可遮断来自二线的支援!后续炮击需要看步兵进攻速度,预计步兵2小时内可以完成第一战壕的清剿然后向第二战壕前进,所以等步兵完成清剿后炮火将再次延伸向第三道,以此类推逐步压缩直至完成第二道战壕占领迅速改为对敌两翼和后路的阻断炮击,此时步兵主力跟进迅速完成向纵深穿插,完成对目标区域的占领!”

    “说的不错,但是你没说为何不进行炮火准备。”

    “报告,因为惯性!”面对颜佑冰质问的眼神,士官生不仅没退缩反而挺起胸膛:“从战争开始,无论是英法还是德国进攻前都会发动较长时间炮火准备,从半小时至几天几夜都有,经过两年他们已经养成遭遇敌炮火准备时退入二三线坚固掩体等待结束后在进入阵地的习惯!这不是战术能解决的,而是思维惯性决定!因为这种惯性,他们会认为我们现在只是在进行炮火准备射击,所以此刻的第一道堑壕内是最空虚的!即使有敌人驻守也大都躲在出击掩体等待炮击结束,当我们的步兵抵达时他们准备不足!这样我们的步兵就能很快拿下一线站稳脚跟!”

    颜佑冰欣慰的点点头,虽然小家伙说得简单了些,没考虑步兵体力和速度等问题,但炮兵部分却全部说出来了!于是笑着向卫兵挥挥手:“送他们去前线观摩步兵行动!记住保护好他们!”说完后,扭过目光叮嘱道:“步炮战术的核心不是炮兵,是步兵!一个好的炮兵指挥官,需要了解你所掩护的步兵的战术和能力。”

    “是!”

    两个小家伙带上头盔和防毒面具迅速冲向外面卡车时,前方鏖战也已经开始!

    “跟上。”

    “注意距离和速度。”

    “慢点后面落下了!”

    整条突击线上,军官的叫喊、口哨和爆炸声此起彼伏,担任突击的三个团以营为单位呈品字形阶梯状横跨5公里长的战线,数以百计的步兵戴着防毒面具,弯着腰压低脑袋跟着炮弹徐徐前进。正如两位小士官生所说,德军并未想到8师会跳开炮火准备这个步骤,所以当炮弹落下时自然而然躲入坚固的二三线掩体等待炮火结束后再进入战位,所以他们这才意识到危险纷纷向前涌去,可此时2个炮兵旅的炮弹已经遮断过来,织密的炮火瞬间让拼死向前的德军死伤惨重。

    杜子山眼中的二线战壕已经一片火海,但他的目标却是第一道战壕!他用力地喘着粗气,防毒面具下他能清晰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由于需要达到突然性,所以此次突击距离需要比正常多三倍!原本就体力消耗巨大却又被闷在面罩里,这种感觉实在太难受了!但他没敢拿掉,因为大家都不想被随时可能出现的毒气毒死在这里。眼看距离第一道德国战壕还有300米时前方火舌陡然喷出,这让他下意识就扑倒在地,手中刚配发的温彻斯特1912霰弹枪枪托在泥地里拉出一道痕迹。

    子弹擦着头皮飞过,但命中却不太高,因为身后的战友几乎全匍匐卧倒了。他借匍匐的机会狠狠喘了几口气恢复体力,然后拉栓上趟继续往前爬去。他很喜欢这种新枪,因为这种枪的毫米子弹内有36枚铅子,一枪下去四五个人都要倒霉!唯一遗憾是射程太短只能打40米,所以只能配发给战壕突击队。

    班里的轻机枪开火了,紧接着掷弹筒也开始压制敌人机枪,但最厉害的还是连里的2挺毫米毒牙重机枪,这种用三脚架需要5个人操作的重机枪绝对是压制利器!它们可以在马克沁射程外扫射对手,即使敌人藏在步兵工事里都难以幸免。

    果然,在毒牙重机枪的压制下挡路的马克沁很快被干掉,见到敌人火力出现空隙杜子山猛然跃起连续跑之字,眼看战壕就在前面时,早已准备好的手榴弹迅速扔出,然后接着硝烟掩护如利剑般冲到边缘。

    就在这时!两个德军士兵陡然出现在瞳孔中,他想也不想手中的霰弹枪就轰出一发子弹,就地连滚几圈后左手一拉又扫出第二枪。

    两个德国士兵满身血点的倒了下去,他也借机滚到堑壕边缘,但他没有直接站起来跳进去而是按照战术动作左手一撑横着“滚进去”。堑壕内几个德军显然没想到他会用这个动作进来,刚抬起的枪口立刻往下压,但霰弹枪已经开火了!管式5+1弹仓无法承担强度太高的战斗,不过由于德军第二线步兵被阻隔,所以一线战壕内的士兵并不多,一枪过去这几个猬集在一起的德军全倒了下去。

    由于射程近,堑壕又呈锯齿状几乎可以忽略使用冲锋枪时的误伤,所以等战友也手持霰弹枪进来后,大家互相配合像“大扫帚”般一遍遍扫过弯曲的堑壕,密密麻麻的铅子让德军苦不堪言,无论是擦到还是命中基本都会失去战斗力!在霰弹枪可怕的近距离威力下,杜子山和伙伴毫无困难的沿堑壕向两翼进攻推进,当越来越多战友冲进来后第一道战壕被迅速占领。

    “机枪快!”

    “第二梯队准备进攻第二道堑壕!”当德军第二道堑壕还在炮火中煎熬时,一挺挺毒牙重机枪和迫击炮已经瞄准那边,第二梯队也已经借炮兵遮断越过困难最小的第一道战壕,开始向纵深穿插。

    第四一三章 百日鏖兵(下)

    炮弹连绵不绝,德军第三道堑壕四周到处都是爆开的火团和弹片。苦味酸炸药特有的浓黄铯呛人烟雾迅速弥漫,然而谁都不敢哪怕是眨一下眼睛!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双方迅速搅在一起,更远处的德国重炮团顾忌自己士兵所以暂时将配属的毒气炮弹放在一边,而中国远征军同样将法军送来的毒气炮弹摆在边上,双方似乎都打算打一场堂堂正正的野外堑壕拉锯战。

    然而,习惯了将英法士兵像麦子一样割倒的德军精锐重机枪兵们这回却格外郁闷,不仅因为烟雾太大阻挡视线,更因为对面的中国士兵在抢占第二道堑壕后并未继续采用散兵线突击战术,而是全体卧倒采用更极端的长距离匍匐前进战术!堑壕内的德军士兵努力睁大眼睛,咬牙切齿看着从第二道战壕内如潮水般爬出的中国远征军士兵。好几个德军军官都坐不住试图亲自带队发起反冲锋,但对手的炮火实在是太猛烈,已经完全超出一个步兵师应该有的强度!更意外的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进行必要的炮火准备,直接以弹幕徐进拉开冲锋序幕,所以当中国步兵出现时他们很多人甚至还没进入战位。

    “机枪没推出来,大炮还在掩体内,士兵紧张地窝在如地窖般冰冷的掩体内等待出击……一切都在按惯性等待时,敌人的步兵却已经出现在地平线……这是场该死的战争!”西线德意志皇太子集团军、第三军的一位参谋后来这样形容这场发生兰斯西北,一个叫蒙蒂尼的小城边缘的中国远征军首战。

    习惯炮火先行的德军的的确确没想到首次亮相的中国远征军会绕开被军官们视为“必须”的准备阶段,以一个步兵旅为先导,然后直接拉开弹幕徐进冲击防线,以至于德第三军在二十多公里外的三个预备师甚至得知消息后还在慢悠悠吃早饭,因为师长们觉得敌人至少会进行一两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完全可以吃饱饭让士兵更有力气后再出发。

    但他们这回失算了!

    法军联络官们瞪大眼睛,望远镜举起后就没放下过,连中国参谋为他们准备的速溶咖啡都没有心思品尝。步炮……一次完美的步炮突击!当战争进行到两年后,法军才在凡尔登使用弹幕徐进这个战术时,这些中国士兵却已经非常熟练!他们都是生死中打出来的军官,之前的傲慢与偏见在真实画卷前,瞬间就被这种行云流水般的步炮战术驱走。

    然而鏖战还没有结束,前两道屏障败得太快反倒将德军主力全部压缩到三线战壕内,也让他们更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准备,将扬名世界的火力优势和坚韧性彻底爆发出来!来自后方蒙蒂尼小城内的远程火炮支援也开始将密密麻麻的炮弹倾洒在二三两道防线中间,即使匍匐前进依然有数以百计的远征军将士被炸得支离破碎,双方炮火在这一刻纠缠云集,一边是军级别的两个独立重炮旅向三号堑壕疯狂投掷,另一边却试图利用弹幕遮断中间接合部。

    “皮特……他们会怎么突破第三道堑壕?”炽烈的炮火中,法军联络官也有些紧张。

    “我……无法猜测。”

    他们的交谈中,杜子山以最快速度拉开防毒面具将两块黑乎乎的东西塞入嘴巴,这是他用午餐肉罐头从几个法国交流士兵手中换来的据说是能补充体力叫巧克力的“糖”。他很喜欢这种味道,暗想打完仗后一定要学会做这个东西,然后回国也开家巧克力店,生意一定会很好……杜子山憨笑着迅速将五发霰弹塞入弹仓,又找来4枚手榴弹塞满弹囊,最后还从德军尸体上找到一把毛瑟手枪,全副武装后战友们一起看向连长。

    “国防军……进攻!”

    久违的进攻呐喊声瞬间将这些从1911年起就没下过战场的士兵点燃!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战士们依然紧握钢枪追寻国家强盛的梦想!

    “此战……是让世界重新认识我们中国的机会,此战是华夏男儿屹立世界的基石!”这两句出征前总司令发往全军的公开通电在耳旁萦绕,带着梦想大家再次冲出堑壕,然后飞速越过第二道战壕沿前方兄弟部队爬出的泥痕继续前进!两个士兵将湿漉漉的厚棉被覆盖在铁丝网上,飞舞的工兵铲没几下就将泥土压实在棉被上,一条简易通道被迅速开辟出来。当通道刚刚完成,一位来自四川的一等兵箭步跃起如同利剑首先冲破铁丝网,但没等他多走几步暴雨般泼来的机枪子弹就击中了他的胸膛。

    “机枪……”

    连长的高呼中5挺轻机枪同时对准那个隐蔽的马克沁机枪堡,密集的火点瞬间就它压制住,借这个瞬间十几位战士已经越过通道,四散开继续保持完整的散兵线匍匐前进。

    杜子山也在泥地里爬着,时不时从身旁腾起的爆炸将泥土和碎石高高掀起然后兜头罩脸猛烈砸来。一路上头盔咚咚不觉,只穿着厚棉衣的身躯更是被砸得疼痛不堪,可谁也不敢站起来。他从两具德军尸体旁爬过,其中一具被泥土覆盖只剩两只脚还在外面,另一具脑袋被削掉半边,黄白之物流淌的到处都是!他没停下,甚至连目光都没退缩,只有当一具被炸成两截的战友遗体出现后才停下。

    遗体下半身已经不翼而飞,肠子拖出数米……眼珠凸起似乎心有不甘,步枪扭成麻花挂手榴弹的弹囊不见了踪迹。只看一眼杜子山就明白了,应该是一枚炮弹近距离爆炸导致弹片击中手榴弹引起二次爆炸,从腰部将战友完全切开!换做普通士兵或许就不敢往前,可担负首战的全都是参加过青岛战役的老兵,所以杜子山将伙伴脖子上的铭牌扯下塞入口袋后,用手合上他的眼睛咬着牙继续往前爬去。

    一架福克c战斗机来回盘旋,地面上的景象让这位飞行员头皮发麻,只见到第三道堑壕前的褐黄铯泥土上,到处都是如蛆虫般蠕动的黄铯身影,它们如蝗虫般一点点蚕食靠近防线,这让他不由联想到威廉皇帝陛下说过的一个词。

    “黄祸……”

    “炮火太猛!上不去……伤亡,什么!还不清楚?两翼……253团,421团从两翼上去……拉散敌人炮火。”后方指挥部内电话铃乱成一团,不断传来的消息让谢汝翼这位从云南讲武堂走出来并且参加北伐和青岛战役的将领也满头细汗。虽然大家都明白只要撑过这波疯狂炮火首战就算赢了,但越是接近胜利大家越是紧张。

    “尽量拉散……敌人炮火。坦克连,上去!”

    特意为首战加强的两个坦克连出发了!雷诺ft17坦克开始显露狰容。这批坦克都是由杨秋出售图纸后由法国雷诺公司制造的。和原版一模一样,重7吨由2人操作,安装一挺哈乞开斯8毫米重机枪,备弹4600发,正面装甲22毫米可以确保防住马克沁重机枪的扫射。本来远征军版本应该安装毒牙重机枪,但由于此款重机枪还未出售给英法,所以需要从国内运来还没到货,只能先用法国机枪顶着。

    德军早已见识过坦克所以并非慌张,事实上他们眼中的坦克效果并不强,很简单的加宽堑壕就能挡住,这个观点后来也影响到了西线的将军们。但雷诺ft17的出现还是让德国军官大吃一惊!因为这意味10公里外的河面上已经有一道通行能力达7吨的浮桥!虽然士兵依然在咬牙坚持,但军官们却意识到不妙了!随着远征军炮火开始延伸,两翼的细细的“长龙”在坦克掩护下开始向第三道堑壕发起合围。

    趴在地上的杜子山看不到两翼包抄的兄弟部队,也看不到坦克狂喷子弹的画面,他只觉得身边爆炸好像少了很多,正纳闷时铁丝网终于出现!见到这些密布整个西线的防御网,他立刻按照战前训练的办法先找到最近的突破口,然后猛然跳起踏着覆土的棉被一跃而过。

    暴雨般的子弹打在脚下啾啾作响,突破铁丝网是最困难的步骤,这些小东西成本不高却实实在在阻碍了部队前进,机枪可以很从容地封锁试图翻越的豁口,所以光是倒在豁口左右的远征军将士就有数百人之多!他奋力连续扔出两枚手榴弹后再次利用弹幕猛冲数十米,当烟雾散开后那道如被激怒刺猬般探出密密麻麻枪管的堑壕终于出现在眼帘中!

    炮火猛然停歇的刹那,数以千计匍匐至五十米内左右的远征军将士全部跃起,数十挺汉三型重机枪、数百挺轻机枪和特意加强的毫米毒牙重机枪同时开火,无情地向德军第三道堑壕猛烈扫射。上千支霰弹枪随着杜子山如猛虎下山般的脚步,再次肆虐战壕清扫一切。

    战斗犹酣!

    巴黎。

    香榭丽舍大道上布满暗堡和沙包,来来往往的军车忙碌喧嚣,法兰西象征的爱丽舍宫已经成为冰冷要塞,装饰奢华的建筑群中探出一门门防空炮,屋顶上更是布满重机枪和防空监视哨。

    办公室内,衣冠楚楚的新任法军总司令尼韦勒将军和军官们谈笑声风,明升暗降的霞飞变成元帅后他终于登上了法军最高司统帅的宝座!当然……这个位子可不怎么牢靠,尤其是贝当、福煦还在旁边虎视眈眈,所以必须尽快打开局面。他拿起教鞭指着地图,声音洪亮充满信心:“将军们的,德国人已经没有力气了!兴登堡正在收缩兵力后撤至他建立的齐格菲防线(注:一战时兴登堡防线也叫齐格菲防线),但……他错了!凡尔登已经耗尽德国的力气,任何顽抗都是徒劳的,我们的大炮可以轻易撕碎……”

    “将军……兰斯电报,中国人突破了德第三军黑森预备役师的防线,他们准备下午继续进攻蒙蒂尼……”

    “这么快?”

    “不是说今天早上才开始进攻吗?”

    “上帝,才五个小时!”

    “是有效突破还是只占领了第一道防线?”

    参谋打断了新任总司令兴致勃勃的讲话,也让办公室内陷入喧哗。尼韦勒脸色有些发黑,他才不在意中国远征军呢!在他看来那只是政客们找来的一支炮灰……炮灰!唯一用处就是顶在前面消耗德国人!所以立刻咳嗽几声,唤回大家的注意力:“诸位……用一个加强师突破万人左右的黑森预备役师防线并没什么值得庆祝的!我们的目标是齐格菲防线,必须……突破它!然后将德国人赶回比利时,直至杀入柏林!”

    将军们虽然还想多知道些内幕,但尼韦勒这番话也让他们觉得非常有道理。要知道兴登堡正在组织部队全面撤退,所以兰斯西北的蒙蒂尼只有一个德军预备役师驻扎,而中国人为此却动用了足足一个师外加2个独立炮兵旅,还有坦克、机枪等等……一场用锤子砸铁定的战斗,值得大书特书吗?

    尼韦勒将军很自然的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