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英雄 > 辛亥大英雄第103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103部分阅读

骂人,当初民党被杨秋打压直至退出执政也有他的功劳,共和党也被他骂过保守封建,所以早就有人怀疑他投靠国社了。

    今日出现在这里,难道说他投靠国社是真事?

    大家寒暄了几句后,唐绍仪看出众人的心思主动介绍:“远生兄已经答应大总统,等明年正式大选后就以无党派人士身份接任独立大法官。”

    “远庸兄愿意入仕了吗?”章士钊好奇问了句,要知道当初黄远生弃官投笔当记者的事情人尽皆知,他也在报纸上表示过无意出仕的想法。

    黄远生微微一笑,话语和他的文章一样铿锵有力:“行严兄错了,远生并非出仕,只确保司法永久独立不被任何人和团体影响!”

    居美多年的伍廷芳对这点格外赞同,司法独立的事情当初民党也想过,但那时谁愿意竖个人起来监视自己?就连孙先生和黄克强都极力反对,却没想到权力越来越大的杨秋居然敢让这个刺头出任独立大法官约束自己手脚,也不由感叹他的勇气和决心,对民党在这波政治斗争中失败也更加明白了几分。

    黄远生要在正式选举后出任独立大法官的事情放在平时或许大家都会好好琢磨,但眼前更加紧要是阻止中德联盟,所以伍廷芳迅速道明来意:“欧洲若是无事,我等也赞同结盟德国,可现在火星已起恐有燎原。刚才陆征祥还从俄国发回电报,尼古拉二世已经正式警告奥匈不得向塞尔维亚宣战。廷芳不才却也研究过几日欧洲局势,法俄联盟、德奥联盟是洋人最重要的两个结盟,如此严厉的警告势必会导致反弹,毕竟人家死的是储君。所以廷芳觉得爆发大战的可能性已经很大。我等的意见是,请大总统和少川详细斟酌,劝劝副总统暂时放弃结盟,待欧洲平静后再作打算。”

    黎元洪听完忽然呵呵笑了起来,和唐绍仪对视一眼故作讶异:“文爵兄,你何来我国要与德国结盟的消息了?”

    何来结盟消息?伍廷芳几人还真被问住了,下意识张嘴道:“最近不是都在说。”但他还没说完,就忽然想起目前所有中德结盟的论调都出自报纸或者政府里的基层人员,真正核心高层都没说过要结盟,甚至连和德国关系最好的杨秋都从未正式说过要求结盟。

    但不结盟为何又造出如此大声势呢?章士钊不太明白,问道:“既不结盟,为何要闹得满城风雨呢?政府发个辟谣不就能平息吗?”

    唐绍仪看一眼章士钊,此人的确不是当官的料,居然看不透这里面的意思,可见民党在他手中还真没太大危害,说道:“行严兄避居上海,专心打理党务,怕是不了解现在的全国大势。”说完后,很严肃的从包里抽出一份工商资料道:“不瞒诸位,西南伊始至去年年底,我国总计从德国购买到各类机械设备五千余台,而今年初始爆出结盟消息后,仅两月德国就向我们出口了两千余台,价格还比寻常便宜两成,其中还有两台5000吨水压机和两台双轴精密机床。这两种东西我也不懂,但前几年辰华开价千万向各国报价也没人卖给我们,可见价值之大!”

    短短几个数字,就让在座众人都明白了,杨秋是故意散播结盟让德国感觉有机会,然后趁机低价获得以前买也买不到的设备和机器,光这点就不得不佩服他的手腕了。唐绍仪继续说道:“欧美未能平定前,别说我们这些老家伙不会结盟,副总统也断断不会走这步棋。目前我国之害还是日本,当务之急是要举全国之力平定北方,万万不可拖了前线将士的后腿。所以副总统昨日来电,要求将目前征招的预备役编为15个正规师团,防止日本狗急跳墙借欧洲乱局,各国无法抽身之际发动侵略我国华北!”

    他的话让众人放下心来,15个师团的事情国会本来就答应了,无非就是形式上走走,只有张季直微微眉道:“大总统,总理。既无结盟之心,却又散播结盟之事,岂不是得罪了德国?”

    杨秋早对黎元洪说出了全盘计划,所以眯起眼睛笑道:“这就要靠诸位了。”

    “靠我们?”

    唐绍仪起身看了眼黄远生,微微一拱手:“远庸,报纸和舆论这块就要交给你们了,至于各位如何帮助也很简单,大总统刚才已经召集议员于三日后召开全体大会,商议讨论欧洲局势和对日战争一事,诸位不妨闹闹吧,我们毕竟还是共和体制,非一家之堂。”

    章士钊瞪着眼珠子听完后算是彻底服气了!原来杨秋早就算计好退路,又要搞那套挟持名义的事情,瞅了眼张季直心底苦叹:“这也叫共和政治?全都在人家手里捏着啊!显然这回两党又要被牵出来遛狗了。和这样的人斗,真不知道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7月2日,正当世界目光开始从远东扭向欧洲时,南京城内悄然举行的国会扩大会议中,民党和共和党一起联手正式要求放弃中德结盟议案,同日上海申报也首次改变论调,认为在国家陷于中日战争之际不应该给参与欧洲事务。这种论调也得到了绝大多数国社党人的支持,认为如果欧洲太平那么结盟德国是国家快速发展的良策,但如果欧洲爆发战争就必须严守中立。

    突然从南京爆开的论调,又一次让身处亚洲的外交家们推翻了全部计划,正准备回国的莱因哈特亲王不得不暂缓行程,又拜访了黎元洪和唐绍仪许下几倍承诺,而刚刚抵达没几天的英国特使伯纳德也紧随其后步入了南京总统府,并在当夜启程前往北京。

    一场国家抉择的游戏,轰轰烈烈展开。

    第三一三章 狂躁(上)

    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搅动起了滔天骇浪。

    除日本外的所有驻华外交官们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人关心远东大战,在他们心中欧洲才是白人世界的中心!日军同样在突破盖州后也早早收缩起来,东京大本营内无数双赤红的眼珠一边高呼“天佑”一边挑灯夜战,狂热的趴在地图上细心描绘,大有把一场东北争夺战扩大为华北乃至远东未来百年奠基之战的架势。

    青木宣纯等几位军官更是直接冲入国会大厦,高呼:“断然!必须通过一次断然行动彻底击败支那,为大日本帝国赢得百年国运!”虽然他最后被架走还被警察关了两天,但回到陆军部后却得到了英雄般的掌声。与日本不同的是,之前高呼结盟德国的中国报纸和大佬们纷纷站出来表示,国家积弱无力远顾,不应该参与欧洲事务,而应倾全国之力打败狼子野心的日本,收复国土实现北方彻底安宁。与此同时国会也通过了为军队增加15个步兵师的议案,为了筹措更多军费,刚刚赚取巨额技术转让费的湖北和重庆工业集团一次就购买了1000万美元国债,国社也号召全部党员捐款为前线购买急需的药品和装备。

    杨秋就是在这种外部情况下返回北京,由于日军面对“惊喜”提出要修改计划,所以海军也干脆去搜捕逃回青岛汇合支援船后再次消失在茫茫大海上的陈绍宽,以至于京奉铁路居然至今没被截断。但前脚进屋他的老朋友美国驻华参赞汉格尔(前面310章打错已修改,道歉)就紧跟着走了进来。

    蔡公时这几天几乎无时无刻不守在电报房,所以蒋百里临时当起了秘书和招待,替汉格尔泡了杯速溶咖啡。与英法德等国的外交官相比,汉格尔虽然也很担忧欧洲但显然对速溶咖啡的兴趣更大,好好研究了一番后还端起杯子闻了闻,赞道:“亲爱的杨?你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虽然味道比现磨差了些但却非常方便,我想它一定会非常赚钱。”

    “不是会,而是已经开始赚钱了。”杨秋大大方方公示了速溶咖啡是自己发明的,这几天他的心情实在是美得无法形容,笑道:“英、法和意大利已经分别订购了1000吨,我相信还会更多更多。”

    汉格尔故意眨眨眼睛:“1000吨?上帝!杨,你发大财了。欧战爆发后它会直接成为军需品,那至少是每年数万吨的供应量。”

    “是啊,可惜当时我并不了解这些,所以将股份售出了很多给巴西人。”听他话里有话,杨秋故作叹口气装作依然不信,问道:“汉格尔阁下,我并不太熟悉欧洲情况,请您如实告诉我战争真的会爆发吗?”

    汉格尔没有怀疑杨秋的话,身处远东没离开过国家的东方人很难理解真正的欧洲,即使有幕僚参谋也未必能详实掌握。虽然美国远隔大西洋能确保不会卷入这场纷争,但他对欧洲的局势依然担忧,介绍道:“非常复杂。我能告诉您的是,外交努力正在进行,但效果恐怕非常有限,德国已经为此准备了很多年,他们早就希望通过一场光荣而短暂的战争争取阳光下的地位,所以我们只能静静地等待。”

    杨秋没说话,手指在桌上有节奏的敲击着。汉格尔端着咖啡也没打搅他,他还以为这个真正执掌中国的年轻人正在思考是否继续中德联盟,事实上他今天来就做好了准备,如果他选择继续结盟,那么美国毫无疑问会放弃,因为美国并不想卷入欧洲战争。

    所以他来了,看似闲谈实际是是想试探这个年轻人的口风,和聪明人打交道其实非常简单,他相信杨秋也明白他来到这里的目的,而且正在思考。可事实上,杨秋这番作为仅仅是演戏,为了这一天他已经想了三年,但他不想让汉格尔看出自己早有准备,才故意摆出这幅表情。

    蒋百里坐在旁边,手指勾着帽子唇角下弯。这几天他已经彻彻底底被“预言”征服了,既然能那么早算计到欧战,岂会没有准备?

    片刻后,杨秋收起了手指端起咖啡,吹走了杯口的热气后双眉一拧:“汉格尔阁下,能帮个忙吗?”

    “能为您效力,是我的荣幸。”

    汉格尔礼貌地语气中,杨秋放下还没喝一口的咖啡:“我不想卷入欧洲事务,对我的国家来说同样如此,事实上如果日本没有带走小皇帝我也不想战争,所以希望您能代我向英国转达我的意思,中英两国从前清时就有着良好合作,所以我不希望两国在此时发生冲突,当然也更不喜欢欧洲战争在我国领土上爆发。此外我还想请您和日本接触一下。”

    汉格尔眼睛一亮,在他看来杨秋已经有结束战争的想法了,当国际事务调停者可是美国政府最爱做的事情,日俄战争不也是美国调停的吗?所以立刻俯身微微前倾问道:“副总统阁下想结束战争了吗?”

    “我的条件是,归还台湾、琉球和关东州,并交出满蒙独立军,赔偿我国一亿美元的损失。”

    交出满蒙独立军或许不难,但归还三大地区却有些棘手,至于一亿美元更是无从谈起,就算陆军败了但只要中国海军无法进行跨洋登陆,日本就不算真正的失败。而且台湾和琉球都孤悬外海根本无法威胁的情况下,这种报价只能是水中捞月。所以他皱皱眉,说道:“请恕我直言,我非常愿意达成您的心愿,但您觉得这些条件现实吗?”

    杨秋没有回答,端起咖啡美美的喝了一口,打趣道:“难道美国人谈生意都不喜欢还价的吗?”

    汉格尔哈哈一笑,起身道:“阁下请放心,我会尽快将您的善意转达英国和日本政府,而且我相信此时此刻伯纳德阁下应该也希望尽早结束两国冲突。”

    蒋百里将他送出门后,回到办公室却有些不解:“副总统真想和谈了?”

    杨秋放下杯子,走到地图前看了几眼后问道:“百里兄在日本也很多年了,依你看日本这次吃了这么大亏,会愿意坐下谈判吗?”

    蒋百里哑然失笑:“副总统这不是明知故问嘛。以日本现如今的心气不到撞破头的地步怎么会罢手?何况就算失去旅顺,萨镇冰他们就能确保送陆军渡过海峡了?再退一万步说,就算大隈重信和西园寺公望那些人愿意罢手,但军部怎么办?山县有朋怎么办?难道他愿意眼睁睁看陆军损兵折将打一场徒劳战争?那样的话恐怕他就第一个垮台了!”

    “以下克上。”杨秋喃喃自语几遍后,豁然扭头:“百里兄应该猜到了,我请美国转达愿意和谈的善意是故意做给他们看得,最起码要让他们知道不是我杨某人要打,而是日本要打!日本是断然不会接受这些条件的,即使只交出满蒙独立军也不会愿意,所以他们得到消息后肯定会做出反应!”

    蒋百里不太喜欢政治,但也明白杨秋这么做的动机,让英美带话给日本不打了坐下来谈,但这四个条件对野心勃勃的日本来说一个都不可能办到,所以必定会想尽办法绕开英美独自行动。英国已经表现出不想远东失控的想法,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刻,如果日本强行推动战争,他们就会认为这是破坏远东,把中国逼向德国,从此在英日同盟上撕裂开一道裂痕。

    而美国本身对日本就非常不满,一旦美国政府介入调停得到的却是更加凶猛的进攻,那么美国肯定会更加不满,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很可能在感情上更倾向于中国,至少在战争分出胜负前美国政府是不会再帮日本说句好话了。

    但这里面还有个问题,青岛!

    德国控制的青岛怎么办?一旦开战英国绝对会拔掉这颗钉子,但在中国宣布中立的情况下英国在远东力量又不足以确保拿下青岛,势必要日本帮忙。

    这是一个死结,该如何解开呢?

    蒋百里苦思冥想化解之道时,汉格尔也的确将杨秋的话带给了英国和日本政府。伯纳德听闻后自然是欢欣鼓舞,通过这几天的了解他已经知道谁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掌管着,能得到那个年轻人的保证不卷入欧洲事务,无疑能极大缓解盟友俄国和法国的压力,也能打击一下德国。但在日本政府在得知杨秋放出的和谈假象后,无疑在战争扩大的嚣尘上狠狠泼了盆热油。

    “决不能和谈!”

    旅顺要塞内,大难不死的大谷喜久藏还没从当日旅顺口偷袭的愤怒中走出来,得知国内竟有人对和谈表示赞同气得破口大骂:“应该派遣更多部队加大惩罚,此次欧洲大乱将是帝国崛起的天佑良机,绝不能错失。”不仅他不愿意和谈,福井雅太郎和川岛速浪这些人更不愿意,多好的机会啊!英美鬼畜全要缩回欧洲了,要是放弃等欧洲平定再回过头来,日本难道能和英法翻脸吗?

    寺内正毅更不愿意了,上万将士血洒奉天这笔账还没算,满蒙还没彻底拿下,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和谈呢?只是他也想不出打破局面的好办法。就在这时,坐在旁边的第五师团第九旅团少将白川义则却忽然突然站了起来,这位“陆士一期三杰”之一有着赫赫威名,日俄战争时的旅顺大屠杀就是他带领11步兵联队发起的,更因为身材矮壮在军中有“野猪”的外号。

    野猪般的白川义则挥舞胳膊,面色潮红:“大将阁下!大日本帝国不需要玫瑰,更不需要妥协!军人不应该被肮脏的政治左右,请下令吧!我愿意带兵突击胶州半岛!只要我们登陆胶州发起进攻,不仅能让国内无话可说,也能在必要时帮助盟友打击德国,那样的话谁也无话可说了!打下满蒙,打下胶州半岛大将您就是大日本帝国的第一功臣啊!

    一番话别说四周在座的军官了,就连寺内正毅都眼皮乱跳。日本第一功臣?!是啊身体内的血液都热了,或许此战就是自己晋升元老院的踏脚石。

    “那就继续进攻吧!让大炮来说话。”寺内正毅和这些日本军官们,决心按照传统,继续推行以下克上策略……

    第三一四章 狂躁(中)

    当大隈重信带着美国转达来杨秋希望和谈消息,并与犬养毅和西园寺公望等民主大佬坐下来商量对策时,却并不知道旅顺有一群狂热的军官却已经着手将日本推入深渊。

    同样,在欧罗巴大地上,狂热的气氛甚至可以将常年飘荡在北海上空的雾气驱散。

    时间其实过得并不快,但在度日如年的外交官们眼中,欧洲那根紧绷的弦已经撑不住了。7月12日,费迪南皇储遭遇刺杀两周后,奥匈帝国两个军团开始向塞尔维亚边界运动,与此同时威廉二世正式在国会发言,表示德国将竭尽全力确保盟友利益!

    仅仅四个小时后,尼古拉二世就在圣彼得堡镶满了钻石的王座上口出狂言,认为弗兰克皇帝是个老掉牙的糊涂蛋,因为他没看到俄国已经做好了准备,数百万大军正在集结,骁勇的哥萨克骑兵会踏碎欧洲,更没看到在远东还有30万“灰色牲口”。虽然仅仅一小时后俄国外交部就表示沙皇陛下当时并没说弗兰克皇帝老迈,仅仅是翻译上的误会,但此时还有人相信吗?

    整个欧洲都为两人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