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英雄 > 辛亥大英雄第22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22部分阅读

    北进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面对精锐北洋的战斗,最乐观估计控制区赋税也要三四个月后才能收上来。海关这边也同样暂时收不到钱,洋人现在联合起来说要等到战争结束后才能重启海关厘金分配,所以这几天他做梦都再想挖个金娃娃。

    这番诉苦让杨秋也撑起了额头,除了赋税外,他现在就希望宋子清能尽快发来好消息,然后以重庆为基地向川西平原发展,那里是整个四川的精华所在。资中、内江的糖;泸州、宜宾的粮;更有堪比扬州的自流井盐区,平行世界里四川军阀1916年的总军费不过600万,可十年后就达到了骇人的4360万之巨!十年间增加了七倍几乎都靠自流井。除此之外还能想起的一笔大财就是成都藩库内的八百万库银,只是这些钱目前为止都很难拿到。

    德国会不会答应还未可知,自流井绕不开被党人控制已经独立的荣县,杀入成都……还是绕不开袍哥和党人!想到这里,他也不免有些沮丧,为何道路怎么难走呢?自己是不是太心软了?直接和党人开战是不是个更好选择?为了直至目前都还没完全得到的正式名分,努力克制是不是太委屈了?

    “司令,汤议长来了,他还带来一位叫居正的人。”

    “居正!总算是回来了……”

    秉文敲开门,带来了居正和谭人凤终于从上海回来的消息。杨秋立刻将成堆的拨款文件塞回了抽屉,这位少数几位在湖北发展的同盟会大佬,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呢?

    当他步履稳稳走向会客厅时,居正也端着茶杯好奇望着大校场上正在接受训练的新兵,见到他们列成整齐的兵阵,每人都错开数米左右,正在练习刺刀拼杀,每出一刀还暴喝一声,其中好多士兵明明已经累得摇摇欲坠身形不稳,可却还在咬牙坚持,旁边督练的军官也不说休息,反而一个劲高喊“军人当以命令和服从为天职”“我们是国防军”“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为民为国苦练杀敌”这些激励话。

    可这幅热血激昂的画面却没让他感觉兴奋,反而有些茫然。因为他没想到自己因为刚去了趟上海反而错过了最重要时刻,工程营的一声枪响让整个中国都快速旋转起来,作为同盟会的资深一员,首义能成功固然可喜,可是漩涡中心让人措手不及的变化却让他举足无措。

    其中最大变化就是杨秋的意外崛起,这位之前因为成为满清最后一位“忠勇巴图鲁”谤满天下的年轻人居然摇身一变成为了革命先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了搞清楚这些,他也顾不得旅途劳顿,立刻让谭人凤去见黎元洪说服他正式接任都督后,自己则就拉着关系不错的汤化龙赶来汉阳大营,希望能亲眼见见杨秋。

    “辰华来晚了,还望居正先生,济武兄见谅。”

    听到声音居正连忙起身看去,只见到一位二十出头,样貌英武、身形硕长、军装笔挺的年轻人带着一位军官出现在了门口,随着两人进来一股扑面而来的硬朗军人气息竟让他微微一滞。

    汤化龙当然巴不得杨秋永远当个纯军人呢,亲昵的笑道:“辰华百忙中还能来见我等,应该为兄说句打搅才对。”

    “济武兄真会说话。”杨秋的眼角始终没离开过面前这位闻名遐迩,后半生还顶着反红顽固派头衔的男子,见到他微微错愕心底暗暗一笑,这位和此刻大部分党人一样,还未经受过民初动荡的政治洗礼,远没到宠辱不惊的地步。

    “在上海时就听遁初多次提及辰华,说你本领过人身手了得,没想到还精通练兵之道,让觉生羡慕得很呢。”

    “居正先生夸奖了,兄弟我可是正宗的红顶子巴图鲁,前几日还有人当街刺杀恨不能食我肉呢。”杨秋微微一笑,刚要招呼两人坐下,居正却忽然一鞠躬。

    杨秋有些惊诧,刚要伸手去扶他已经起身正色道:“先是在成都救遁初一命,又顺应大义揭竿而起,擒瑞澄、抓张彪、首战刘家庙、飞堵武胜关、在武昌群龙无首时为巩固革命成果争取了时间!此等功劳别说鞠一个躬,就算要居正三跪九叩也是应当的。”

    “居正先生过奖了,前日汉口誓师时我就说过,军人当服从命令保家卫国,只是……”杨秋心底暗暗觉得奇怪,这个居正把自己抬得这么高想干嘛?连忙朝汤化龙使了个眼色:“武昌那边黎督虽已通电全国,可却迟迟没有命令下来,兄弟心急这才不得不出手。”

    “是啊……”汤化龙趁机说道:“首义以来兵不操练,将不奉命,一些人还专横跋扈争权夺利,明知都督之位已定还心存侥幸,若非辰华主动出击恐怕……哎!”听到他故意叹了口气,张文景听得暗暗好笑,谁不知道最想争权的就是他们这些立宪派了,要不是黎元洪这个总督位子还没完全定下,加上北进开始的大半个湖北民政权诱惑,恐怕也不会来捧右路军的大腿。

    杨秋也加火继续说道:“满清无道洋人横行,辰华生于湖北,自不希望家乡继续混沌,才顺应大义带领兄弟们投身革命,可如果继续这样……将士们的心恐怕都要寒了。”

    两人的你一言我一句让居正暗暗皱眉。他虽然才回来,可也并非一点不了解这边的事情,孙武和张振武几人对黎元洪出任都督很不满,一直找机会想替换他,只是缺乏德望之辈才没有实施,所以两人这番话与其说是吐苦水,还不如说是在告诫都督会引发大变。

    居正当然不想换黎元洪,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湖北人,也不希望首义成功后还要看他人脸色,何况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小心思,那就是同盟会是否能重新领导群雄的地位!

    其实杨秋刚才的话也是故意在激起他心底这点火苗,平行世界里居正被汤化龙忽悠弄出了《武昌军政府组织条例》,这种加强都督实权排挤共进会和文学社的条例,除了他政治上还太稚嫩外,也有想借此让同盟会重获主动地意思。其实他最后差点就成功了,可惜黄兴不争气,兵败如山倒,导致了最后同盟会不得不远赴上海和湖北争夺国家话语权。所以见到他脸色阴晴不断,继续煽风道:“要是孙先生在国内就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举他为大总统,由黎督出任兵马大元帅,再以湖北节制全国,号召有志之士揭竿而起彻底推翻满清,也省得别人总拿名不正言不顺来说三道四。”

    居正听得心口砰砰乱跳,故作冷静问道:“辰华要推举孙先生出任大总统?!”

    杨秋微微一笑,这次武昌首义几乎没有同盟会什么事,现在自己抛出这么大个甜头,居正再没经验也该能听懂,点点头:“除了孙先生外,天下还有谁能担此重任?若是有人想篡取……哼哼!”故意冷笑两声:“先要问过兄弟我手上的几万条枪!”

    几万条枪?!张文景在旁边肚子都快抽经了,此刻右路军满打满算也不到一万支枪,到司令嘴里一转就成了几万,这速度比欧洲刚开始盛行的飞机都快了。不过他也真心佩服杨秋,只要能拖住居正,绑上同盟会这颗大树,让他担忧的右路军未来问题就等于全部解决,弄得好的话,或许还能成为中央直属军!

    居正更是心花怒放,黄花岗后孙文出走,黄兴灰心避居香港,使得同盟会势力衰退,逐渐失去了领导群雄的话语权。就比如这回武昌首义全都是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功劳,现在连兵权都被他们控制,时间一长谁还愿意听同盟会的?本来同盟会内部就对分裂很不满意了,一直认为全国上下应该一个声音,现在湖北率先起义,而且还将南军精锐的八镇和21混成协全部收揽,使得同盟会更处于绝对弱势,这对于将来能否掌权有很大影响,所以杨秋现在等于抛来了天大的绣球!如果把杨秋和他的国防右路军拉到同盟会名下,这岂不是说……!

    这回他的心真有些乱了,甚至想立刻和杨秋斩鸡头烧黄纸把他介绍入会,强压惊喜试探问道:“辰华,我听人说你好像没有加入任何党派,为何……要推举孙先生出任大总统?”

    杨秋摆出一副最狂热粉丝的架势,起身用力地挥手说道:“不瞒先生,辰华平生最敬佩就是孙先生为了推翻满清、振兴中华锲而不舍的精神,只可惜一直无缘相见,要是小子能知道先生现在何处,千山万水也必要追随。”

    “辰华真的想见孙先生?”

    “那是当然!辰华还想坐下来好好听孙先生的教诲,可惜听此刻满清还没被推翻,唯有我湖北率先光复,也不知道哎!……是不是有机会了。”

    居正终于按耐不住心头激动,笑道:“辰华也不必可惜,孙先生已经从美国启程,他准备先去英法访问寻求支持,再有一段时间就该回来了,那时……”

    “这是真的吗?孙先生要回来了?”杨秋故作惊讶,打断后狠狠挥臂道:“太好了!只要先生回来,那我们就请他来湖北,九省通衢之地,正是统辖全国号令群雄的好地方!以我湖北的繁华,只要安稳住湖南和四川,必定能率先发起全国北伐,彻底推翻满清!”

    汤化龙在旁边听得眼睛里都是小星星,他对于争夺大总统什么的从未想过,可如果能把武昌定位全国首都!那岂不是说……?连忙附和道:“辰华此言不错,既然革命了,就应该有些新气象!北方满鞑子余孽众多,不适合定都。武昌九省通衢,又是天下闻名的富足之地,还有汉阳军械产出,何愁大事不成!”

    杨秋心底暗笑,北洋不除,何来中央?但现在他确确实实要个大靠山,所以也激动地说道:“济武兄真知灼见!既然革命了,那么自该有一番新气象,既然孙先生正在回来,那么我觉得应该即刻通电全国,由黎督暂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节制全国革命力量,统筹规划以实现首义推动全国,并最终推翻满清的目标。”

    看到居正一个劲点头,汤化龙即刻拿出了自己让黄中凯起草的《武昌军政府组织条例》,杨秋看完后稍微冷了下,这个条例如果通过就预示着南面的老狐狸正式翻身!但他现在不能犹豫,所以借故提出要加入阳夏军政府分府和国防右路军的内容外,还建议改名为《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组织条例》,这样更加名正言顺。

    居正自然愿意改这个名字,中国文人的地域观念根深蒂固,何况他还想借此抓住杨秋和他的右路军,让同盟会重掌全国话语权的好机会。

    等到三人商谈完后,居正想了想说道:“辰华,右路军和武昌那边互相不通实在不是办法,明日黎督便要举行祭天大典以告天下,恢复汉室江山,你可一定要来出席。”

    杨秋笑笑,瞅了眼陪坐的张文景,后者立刻将一份口供递了过去:“居正先生,议长,你们都是军政府的柱石,此事可要为我们司令做主啊,要是无法保证司令的安全……右路军绝不过江!”

    汤化龙抢先接过翻看,等看完后心中更是大喜,这简直就是一份天大的厚礼!所以故意狠狠一拍桌子:“胡闹!简直是胡闹!如此卑劣行径与土匪青皮有何区别!”

    居正看完后也是暗暗皱眉,没想到这里面还有那么多事情,蒋翊武和张振武也是失策,怎么会任用金癞痢这种无赖呢?要是因为此事使得杨秋对同盟会也有了隔阂,之前的商议岂不是全白费了?所以也说道:“辰华放心,当日四川的事情遁初已经都和我说了,我同盟会必将还你一个清白公道。”

    杨秋微微一笑:“得先生保证,兄弟我总算可以扔掉满清狗贼的帽子了。只是这金癞痢假借革命名义肆意屠杀汉口百姓,破坏商户千余,实在是罪不可恕!一介帮派小混混,居然敢如此明目张胆,还有炸药可用!不知道是谁给了他胆子和军械?”

    居正和汤化龙明白他的意思,这个口供就是份大礼,只要借此事堵住孙武和张振武等人的嘴巴,那么这份条例通过将毫无难度,所以立刻保证道:“辰华放心,你尽可过江,我和济武都可以身家性命担保再无此事。”

    “那兄弟就在这里等两位的消息了。”杨秋端起杯子又敬了一杯后,忽然嘴角一勾问道:“对了,还有一事要麻烦两位,现在我右路军军械奇缺,不知道……”

    “辰华明日自可派人去楚望台领取所需枪支军械,若是再有人阻拦……那也别怪我不客气了!”这件事来之前居正就已经想好了,说完后又故作为难道:“只是……我也知道汉口是主战场,可武昌那边总得给黎督一个面子,辰华你这边是不是可以适当减少一些?”

    “先生都这么说了,杨秋哪有不遵从的道理。”说完,扭头正儿八经的说道:“文景,你一会派人取……汉阳造1万支,子弹150万发,大炮30门、炮弹、火药和军需保障品若干。”杨秋佯装突然想起拍了下额头,看向汤化龙:“差点忘记了,还有30万……军资和一百位熟练炮兵!”

    “哧……”

    汤化龙一口茶差点喷到居正脸上,可他现在需要杨秋,最后只能咬着牙答应等军政府彻底定下来后立刻拨款。

    第七十三章 北洋的试探

    能拿到一万支汉阳造和150发子弹杨秋已经很满足,对于居正如何在孙武提前参政的情况下通过《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组织条例》他不担心。

    无论是居正还是汤化龙,都是精明能干之辈,所以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赶黎元洪下台让孙武上位,同样也不会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冒内乱危险对付自己,何况他们还有了自己提供的那份口供,只要死死按住张振武,孙武也就独木难支,至于刘公之辈此刻他们的声音已经没多大效果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文景带军械和昨夜党人大会的消息回到汉阳,和平行世界里一样,居正狐假虎威扯起了孙先生的大旗,谎称条例是孙文先生“神机妙算”早就起草好的,他们只是按照当前形势稍作修改,孙武和张振武开始还有些抵触,但等到把口供塞给两人后就都闭上了嘴巴。

    纸条就是他给居正的口供,口供中那些首义夜闹事的土匪言辞灼灼说是受金癞痢的指使,所有枪械炸药也都是金癞痢从一位党人手中弄来的。虽然没说党人是谁,可谁不知道金癞痢和张振武的关系!这份口供让孙武背脊发凉。他知道,这份口供要是透露出去,张振武必定会被当成土匪首领抓起来,甚至还可能被人利用来彻底打击共进会和文学社,以便让同盟会插手湖北抢过首义的大功!现在黎元洪的都督之位已经动不了,军权又因为杨秋的出现被瓜分了一半,如果不能好好经营,恐怕他们这些人真要全部被“牺牲”了!所以很识时务的闭上了嘴巴,眼看着《条例》被通过。

    听完这些后杨秋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愁,孙先生十战十败,再加上“军神”黄克强,这对搭档在军事上还真是……好不容易熬到头成功了,两人却都不在国内,难怪后世喜欢把武昌首义说成世界上最大的桃子,就连自己都被这只大桃子吸引住了。

    随江轮一艘艘靠岸,最让大家担忧的军械风波稍微缓解,姜泰更是挽起袖子亲自在码头指挥卸炮,30门五生七山炮虽然无法和炮一营、二营的克虏伯相比,但却解决了右路军大炮不足的问题,随船抵达自愿加入右路军的几十位炮兵更是让他有了再组建两个炮营的资本。

    “司令,马上就要开祭天大典了,派谁去呢?”张文景将军械清单交给副手后问道:“居正和汤化龙都要求您亲自出席呢。”

    虽然这个祭天大典和作秀差不多,可这个时代这种东西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杨秋想想说道:“警卫连、二团一营一连出席,范良山和马奎陪我一起去。”张文景记录下来后刚要转身去安排,就看到留守汉阳的季福成满头热汗跑了过来:“司令!武胜关急报……北洋进攻了!”

    “是北洋!都给我提起精神!机枪注意节省子弹……大炮,大炮给我打!”

    一排准确的子弹,激射在城垛掩体边缘,点点尘花在城关前爆开,尖锐地叫喊和哨声中,关隘掩体内带来的八门五生七炮开始怒吼,一枚枚炮弹越过城关落在了关隘脚下,褐红色的火团立刻布满了北门坡前。

    角楼内,何熙整日挂在脸上的笑容逐渐变硬,镜头里是数以千计从两侧冲过来的清军,虽然大多数还是从河南赶来的毅军巡城营,可夹杂其中的直隶军装还是刺了下所有眼球。直隶军装、冲锋时身体压的很低,跑位忽快忽慢动作娴熟,再加上散的很开的步兵线,能在武胜关这种山地依旧保持如此娴熟的战术动作,除了北洋还能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