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让煤炭飞 > 让煤炭飞第51部分阅读

让煤炭飞第51部分阅读

,车间主任杨中建也该过来了,最后的图版到位。

    “快看,是方厂长回来了!”

    拖拉机还没到大门口,他就被认了出来,因为门外侧面排着小长龙,这是拉过来的石灰石,正在排队等着破碎。结算钱的事情,在当初就已经定好了,三块钱一吨,交货的时候当场就给一块钱,每个季节在给一块,剩余的一块钱到年底结算,这样可以缓解资金压力,也不至于让村民们丝毫见不到钱。

    “厂长,您回来啦!”当即门外的一个统计员和维护员就跑了过来。

    方大军笑道:“恩,回来看看,过几天还要出去。”说话间他就跟着下了车,虽然急着想见李玉兰,但是工作就是工作,作为厂长一把手,该克制的就应该克制。

    如此一边和村民们打着招呼,一边让人去把四个组长叫过来,而他自己直接就往斜坡上面走去,也就是生料投入口,村民们拉来石灰石,直接倒进破碎机里面。

    当然会先过秤,倒之前过一次,倒完后再过一次,减去车皮就是重量了,老规矩,雁过拔毛,会收取很少比例的皮毛费,比如石子上面粘着有泥土啥的,这个比例是百分之三,大家都能接受。可别小看了这点皮毛。每生产一千吨水泥就能节约一百元左右,他的工资就出来了。

    “厂长。您看这是记录,每个星期金组长都会全面审查,然后放进资料室里归档。”收生料的统计员麻利的说道,厂里的几个统计员都是代课老师,而且都是女性,要求在三十五岁以下,说话这人叫刘兰,是教数学的。统计完全不是问题。

    方大军点着头,接着本子翻看了几页,就露出了笑容,这是手印出来的固定式表格,是按照office办公软件模拟出来的,当然,这是他提议搞的。目的就是规范化,一目了然。

    “很好,继续保持下来,现在你们统计组虽然人少,但是工作都很重要,只要干好了。加工资,升职这些都不是问题。”方大军随口说了一句,然后笑道:“记得,口头表扬了一次,回头你去领奖励。”

    快三十岁的刘兰一听。马上就欣喜若狂,她已经被第二次表扬了。只差三次,每年就能多出六十块钱的工资。

    装着石头的竹架车一拉到上面,就有一个落地磅秤,这种风格的秤,在三十年后都在使用,只是现在用秤砣,后世变成了电子秤。

    旁边有两间小屋,作为休息间和杂物,免费供应茶水,排队的村民也可能随便进来。再往前就是破碎机了,哗啦哗啦的声响一直未停。

    边上修了栏杆,只留一个车宽的距离用来倒石料,因为有危险性,如果人掉下去,最后出来的就是渣了,所以要杜绝这种事情发生,安排的一个维护员就是专门管理现场,防止有好奇的村民走得太近,发生意外。

    方大军的胆子嘛,只能说是中等水平,没敢走到太边上就探头往下一看,好家伙,房屋大小的漏口,就跟搅拌机似的,里面一直在转动,一车石子倒进去,哗啦哗啦就给捣鼓漏下去了,到了机器里面才是破碎的关键,上面只是起到合匀的目的。因为破碎机够强悍,所以不用加水,这样出来的生料都是干燥的,可以减少煅烧工序的负担。

    “厂长,您回来啦!”最先赶到的是唐超,因为破碎这块是他负责的。

    “恩,你带我先跑下a区的流程。”方大军乐呵呵的说道,这时候立窑正冒着浓烟,如果不是正在煅烧煤矸石,那就应该是石灰石了。

    “好,现在情况是这样的……”唐超开始麻利的介绍起来。

    没一会,陈大年和徐大壮两人也赶到了,金池和李玉兰也来了,方大军冲两女点了点头,而后就进入到了工作状态,这让两女都有点吃味,因为被忽略了。金池觉得是在为好姐妹鸣不平,李玉兰是一直处在忧心中,怕什么时候方大军就看不上她了。

    不管个人想法如何,方大军此时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状态当中,比井县那次看得更仔细,这才刚看到b区,电子铃铛声就响了起来,到开饭的时间到了。

    他这时没动,对于铃声恍若未觉,只是让李玉兰去招呼工人们先去吃饭,他带着四个组长继续往前面看去,空气中的饭菜香味越来越浓。

    等他观察四人的神情,金池直接横了他一眼;唐超表现很不错,一直拿着纸笔做着记录;陈大年文化虽然不高,但却是行动派,一直在给他解释着,不时亲自动手示范,没有不耐烦。

    但是徐大壮就是满脸苦色的,不时就往食堂的方向瞄,根本就没把心神放在工作上边。

    又过了一会,一直到有工人吃完饭回来,急步冲向休息室好看电视,李玉兰也跑回来叫喊了,方大军这才拍了拍手说道:“好了,我们去吃饭吧,今天中午我请客!”

    “好啊,终于可以吃饭了。”徐大壮马上恢复了精神,比谁都兴奋。

    方大军突然脸色认真的说道:“当管理人员,一定要比工人付出更多,说难听点,就是要比工人来得早,走得比工人晚。工人可以叫苦,但是你们不行,工人可以生病请假,但你们也不行。工人有什么牢马蚤不满可以随便张口就说,但你们也不行;对上,你们要对领导负责,对下你们要对工人负责,对自己,要对得起这份工,这个职位,扪心自问,是否已经做到了最好,起到了带头作用和表率。

    而且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停的增强个人的业务能力,这样你才能比别人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几人都愣住了,包括刚刚到来的李玉兰,实在没想到方大军会突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方大军又接着说道:“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样的师傅,但是徒弟的前途却往往会差异很大,这都取决于个人。

    刚才我是故意拖延时间,就是想看下你们的反应,在这里我要表扬下唐超和陈大年,你们两人表现算是合格了,就是要有这样的精神,一但进入工作状态,什么吃饭,生活烦恼全都抛在一边,更不能去多斤斤计较,工人多加了半个小时班,会计算着多了多少加班费,但你们却不行。

    至于金池,我也要说一下你,刚才你的表现只能算勉强及格,而徐大壮,你自己空闲了好好想想吧,不用跟别人比,你自己看看前面那个工人。”

    四人又给愣住了,先不说方大军的点评,因为前面确实有一个工人在干活,中午的休息时间可是一个半小时,除了立窑安排了一个工人看火,其余设备都停了下来,根本无须工人照看。但偏偏前面就有一个工人在忙活。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你们自己感受,答案就在那个工人哪里,现在我们一起过去问问,如果我没猜错,他经常这样干吧!”方大军笃定道。

    结果徐大庄愣是冒出一句:“厂长,那人干活不行,手脚太慢,安排的事情老是干不完,他是自己愿意免费加班的。”

    方大军一听,没好气的说道:“原来你知道原因啊,那我告诉你,我宁愿需要这种干活虽然慢,但是责任心强的工人,咱们厂子是计时,他就算手脚慢,只要上够了工作时间,那么工资照样发,那他为什么要留下来免费加班呢。算了,答案还是听他自己说吧。”

    没一会就把那工人叫了过来,金池也不知道怎么的,抢先解释起这人的情况来,应该说是直接把登记表给背了下来。

    这人叫曹虎松,平安公社的人,但见这人紧张的回道:“厂长,我手脚慢,所以就想大伙休息的时候多干点,堆点货,不耽搁厂子的生产,其它也没多想。”

    “呵呵,你别紧张,我就是随便问问,你吃饭了吗?”方大军乐呵呵的说道,这类人,他在上辈子就见过,但是往往不受工厂的待见,因为后世的工厂大多讲究效率,而不是责任心。也因为是流水线开工,手脚慢了,就会影响整条生产线。但是他的管理风格却不同,他很是欣赏这类人,因为他当不了这类人,没有高尚到免费加班,偶尔一两次还行,长期性那就算了吧。

    “还没呢,我让食堂留饭了,等忙完了在去吃。”曹虎松挠了挠头说道。

    而这时方大军才发现这人的右手有些发抖,刚开始以为是紧张,但是一直这么抖,看来很可能是身体原因了,但既然能送来当工人,那这人在其大家族里应该有闪光点的。

    “恩,你算着点时间,别错过了吃饭。”说了两句,方大军就离开了,当领导的比较忌讳当场百分之百表态,这个表态指的是想提拔之类。

    比如现在,方大军带着几人一出厂子,突然对金池说道:“你去统计一份曹虎松的详细资料,包括进厂之后的表现和口碑,下午三点之前交到我手上。”

    第二百零一章 撸顺

    “好的,没问题!”金池一口应道,却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大军哥哥!”一到食堂就见小玉琴跑了出来,胸口挂着相机,一个星期不见,脸蛋上好象多了点肉。

    “恩,进去在说!”方大军揉了揉玉琴的小脑袋,招呼一行人进了食堂。

    说好了他请客,那就自然不能含糊,反正他这一个星期的饭票都没花出去,兼之又刚小赚了七百元钱,请顿饭能花几个钱。

    谁想一进食堂就围拢过来一小撮人,有煤炭厂的两个组长和统计员,也有预制板厂的组长,以及这边水泥厂的统计员、技术员、监察员等,这算是厂子的基石了。

    “都先散了吧,有什么事下午上班后在来找我!”方大军摆了摆手说道,当管理的,一直要计划好自己的时间,不能被事情所左右。

    众人一听这话,这才各自散去了,这刚过十二点半,中午还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接下来,方大军直接进了食堂里面看菜下单了,迎面就碰到李玉红,这让他略微有点小尴尬,便随口说道:“玉红,你看着安排下伙食,八个人吃饭,弄丰盛点。”

    “好嘞!”李玉红急声应道,马上就去张罗饭菜了。

    徐大壮几人也没闲着,知晓他的作风,麻溜的在角落里整理了一张桌子出来,金池也找来茶水满上,中午是不允许喝酒的。即便是号称千杯不醉,也不能喝。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现在想给工人购买意外保险都找不到机构,只能防范于未然。

    “玉兰,玉琴你们也一起过来吃。”方大军招呼了一声,跟着就入座了。

    食堂里有一个电视机,此时对面角落里围满了人,人多嘴杂,这地方也不时候谈工作上的事。他便说了些这段时间出去的见闻,小玉琴乖巧的坐在他旁边,不过他的心神大半还是放在李玉兰身上,今天光棍节嘛,有女朋友陪着一起吃饭,也算是农奴翻身把歌唱了。

    “大军哥哥,我赚了好多钱呢。”心理藏不住的事的小玉琴邀功似的插话道。

    方大军呵呵一笑。上回厂子开业他估计就能赚八十,一个星期过去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小钱可赚,“赚了多少啊!”

    “好多呢,大姐知道。”小玉琴摆弄的相机说道。

    结果还没等李玉兰回话,金池却抢着道:“赚再多。也没有你大军哥哥会赚钱。出去一趟就赚了八百,十几头大肥猪了。”

    “什么八百块钱?”李玉兰睁大着美眸,显然这事她不知道,小玉琴的表情也差不多了。

    方大军顿时无语,含糊的说道:“哪里有八百。只有差不多七百,还不够还帐的。”

    可是大家的好奇心全出来了。唐超三人也忍不住出声相问,金池就把事情的始末说了出来,她虽然不操作销售部的资金,可是这些数据却不是秘密,她在昨日就已经清楚了。

    “什么?厂长你居然用蜂窝煤炉子和矿渣一交换,不仅卖了一千个炉子,还赚了八百块钱,又大方的分了一百块钱出去。”唐超双眼放光,眼神中全是崇拜,早就听闻小厂长很会赚钱,但没想到这么厉害。

    方大军苦笑道:“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算不得本事,只是机缘巧合遇到了,不可复制。菜来了,我们边吃边说吧。”

    饭菜一上桌他就知道有了,基本都是他喜欢吃的菜,这时,他突然说道:“玉红,你吃了没,坐下来一起吃点吧。”

    李玉红一愣,她这才发现桌上只有七个人,大军要了八个人的分量,那是不是专门给她留了个位置呢,“恩,我和大姐一直坐。”

    这情况一出,大家都有点意外,但也没多想,不过是多双碗筷,况且李家姐妹都在这里呢,惟独正在收拾的李正阳又疑惑了,方大军到底是什么个意思?怎么突然又和二女儿说上话了,三个女儿中他到底挑中了谁?

    “呵呵,还是自家厂里的伙食好啊。”方大军夹了一筷子肉丝送进嘴里,这味道很符合他的爱好了,有个会炒菜的姨妹,也算是赚到了。

    “那是,杨波那三个小子才来几天都长肉了,说是井县那边的伙食差得很,好几天才能见到点肉沫子,哪像咱们这里天天都能见到大肉片。”说到吃食,徐大壮就比较有发言权了。

    对于徐大壮这号诨人,方大军还真没办法,朽木不可雕也,但人个有志,强求不来,徐大壮当个组长还是不成问题了,只是性格态度不改变,要升职就难了。

    饭后,他以检验小玉琴拍照技术为借口,拉着几女拍了多张照片,眼看就到了下午上班的时间,寻了个机会,和李玉兰单独说道:“我带了个大包裹回来,里面的红布包着的东西都是给你买的礼物,就在我办公室里,你抽时间去拿了。”说着抓着李玉兰的小手重重捏了一下,马上又松开了。

    “恩!”李玉兰脸色通红的应了一声,羞涩的转身离开了。

    方大军嘿嘿笑了笑,又进入到了工作状态,下午直接去了煤炭厂,这边有两个组长,一个白班一个晚班,白班是大伯方东成在带班,本身就是电工出身,工人们也都是家族子弟,管理起来自然就容易了。方大军只要求了一点,人停机不停,也就是基本上一天二十四都要保持冲压机在工作,当然换班的时候检修还是有必要的。

    夜班是由易老师的老实大哥在带班,工人数量只有白班的一半,基本的是韩梅两口子那边的亲戚。两个班是换着来的,半个月轮换一次,如果谁特别喜欢夜班,也可以申请长期上,但如果身体有问题就得马上叫停。

    “金池,你记一下,物色一个合适的医生,在厂里建一个医务室,你把预算交给我签字,这事不用急,你抽空处理就可以。”方大军出声吩咐道,目前也找到了当领导的感觉,那就是动口不动手,呃!

    金池又横了他一眼,原本她是打算等方大军一回来,就马上找他说道挪用公款的事情,结果一直没找到机会,反到还被他批评了一次,跟着又交代了一大堆的事情,真正有火无处发泄。

    方大军可不知道她的想法,这会开始查看起蜂窝煤的生产进度和销售情况,至于这边的资金,他是让韩梅两口子控制着,但是只有少许流动资金,动用权还是在金池那里,比如收到的销售款到了一定数目就要上交,以及使用金钱超过多少数目也要申请。

    严格说来,煤炭厂差了一个主任级别的大管事,本来杨春桃比较合适,只是现在出去卖粉条了,这个位置就空缺了下来,暂时就先这样,就当给杨春桃留着吧。

    “很不错,平均下来一天有三十五吨的生产量,大伯,你算着点时间,大概两三天后,就可以把蜂窝煤往新场仓库那边送了。”方大军交代着,很快就把煤炭厂的事情给撸清楚了。

    新招回来的三个技术员也算是帮了大忙,两个厂子的设备都不算复杂,只是这边的工人都没经验,有了这王风三人加入,一些设备小问题马上就能处理好,对于生产方面来说很有用处。

    当然无论是水泥厂还是煤炭厂都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不过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这些问题他会在适当的时候去处理,目前只要不影响生产进度就可以了。

    在煤炭厂没耽搁多久,跟着他就叫上唐超一起往下面的预制板厂而去,到了地方一看,比想象中要好,地基已经打出来了,邻居黎建军在照看,把两个儿子也带了过来一起帮忙,这是方大军承诺的,两个小子暂时没工资,但跟着过来帮点小忙可以解决伙食问题,两小子都才十来岁,先天智力有点问题,但是肢体健全,只要能干活,以后总能有饭吃。

    这种情况在农村并不少见,他能做的,也只是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黎叔,在这边还习惯吧!”方大军散上烟,问了句。

    “习惯,习惯,比挖?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