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让煤炭飞 > 让煤炭飞第34部分阅读

让煤炭飞第34部分阅读

:“这有什么,别人不知道我喜欢玉兰,也就不怕别人说闲话。”

    结果却听金池说道:“你真以为大家都看不明白吗?”

    “怎么说?”方大军惊讶起来。

    “你给玉兰帮了多少忙。明眼人就能看出来,我知道你可以拿王书记当借口,但也就骗骗乡亲们,那些当干部的可都知道呢,我昨儿就听见朱社长在说你。”金池道出了生气的原由。

    方大军一怔,追问道:“朱社长他能说什么?”这老朱也不像是个会八卦的人啊。

    “还能是什么。不就是说你瞧上了李家的闺女,他还看错了,以为你看上的是小玉琴。”金池有些怒气冲冲的说道。

    方大军愕然,突然想到水泥厂开工那天,他带着小玉琴专门跑厨房去,也牵着手到处跑了一圈,莫非就是这因为这个原因。又或者是大厨康有良不小心说出的八卦?

    摇了摇头,别管谁说的八卦,反正这又不是事实,他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呵呵,随他们说吧,又不会少块肉,放心。他们也只是调侃两句,当干部们谁会关心我的感情问题啊。”

    “你是你,你是男人,当然没什么了,只要有本事就不怕取不到媳妇,可玉兰和小玉琴不一样,她们家本来就是知青。要是被你这么一闹,以后要另外嫁人可就难了。”金池说出了担心。

    方大军突然表情难看起来,说了句重话:“你以后别提这话了,玉兰只能嫁给我。”

    “你这人。才多大点,怎么这么霸道,那小玉琴呢?”金池可不怕他发火,在她看来,大军不过还是个孩子,在有本事也还是半大孩子。

    方大军这火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乐呵呵的回道:“我取了她姐,谣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啊,你就不多操这份心了,还是想想你自己吧。”

    “我自己?”金池愣了一下,没由来的一阵恼怒,她以为大军在说她已经年龄不小了都还没成家的事情。

    但显然她想多了,但见方大军接话道:“对啊,你总不能一直当代课老师吧,一个月才多少钱?有十元钱吗?还不够买一件好衣服。”

    “怎么,你想给我加工资啊。”金池恼怒的说道,现在就不知道她在恼怒什么了,前两天,她本来是想感谢杨春桃给了她十块钱打鱼机的设计费,没想到杨春桃说漏了嘴,她也才知道当初的确是给了十元,但却是她和方大军每人五元。

    可方大军把这十元都给她了,根本就没提中间这事,这让她有些感动,但又觉得大军有点可怜她,这样的感觉很不好。

    方大军这时正色道:“不错,的确是想给你加工资,我请你到水泥厂来帮我怎么样?”

    “去水泥厂帮你?去食堂打饭?”金池皱起了秀眉。

    方大军顿时无语,“让你去打饭,这不是大材小用吗,我请你过去当记录组的组长,工资36—48元不等,你一进厂,至少可以给你开36元的工资,包早餐和中午饭,给你单独的房间,年底算奖金。”

    “具体是让我干什么?”金池没有回绝,也没有答应,工资虽然很高,但她现在都已经适应了当教师的工作,也舍不得那些孩子们。

    “主要是配材料,你只算出份量比例,不用亲自动手,算是文职人员,手下有四到五个工人,都是代课老师,也全是女的。就是休假时间不如你当教师多。另外我给你算工龄,干满一年就多一个月工资,等你退休的时候发给你,你算的是正式工,和其他组长的待遇是一样,因为职位特殊,其余还有优待,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方大军认真说道。

    文职算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与其找一个不熟悉的人当组长,还不如找金池,怎么说都是熟人,他对金池的人品那是放一百个心。

    “你为什么会想到我?”金池问了句。

    “我们不是朋友们,你都请我喝了两次开水了,古人云,滴人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这个道理嘛!”方大军扯了句歪理,他总不能说:“因为你是美女,我看着养眼!”

    “那玉兰是干什么的?”

    “跟你一样,你还得管着她呢。”方大军补充道,他当然是希望李玉兰跟他当秘书了,如果是24小时的生活秘书当然最好。但这话目前不能说出口,让李玉兰去当文职,也好适应一段时间。

    老婆不用太聪明,但也不能太笨了,不然长久之后,两人就会缺少共同语言。但现在在同一个厂子上班,能聊的话就太多了,实在找不到话题也可以聊工作上的事情,他的借口也多了起来。

    “这样啊!”金池露出了笑容,瓜子脸上恢复了神采,这一刹那的艳丽,差点让方大军给跪了。恩,纯粹只是心理感受。

    “可以啊,不过你得先让王书记找到其他合适的人来接我的班!”金池答应了,也提出了要求。

    方大军收拾好心情,连忙打着包票,“没问题,我明天就去安排,你就等着交接吧。完了后就可以去上班了,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算工资,也给你包伙食,不过住宿方面,恩,我先在公社里给你安排个房间吧。”

    幸好现在“金屋藏娇”这个词汇还没流行起来。不然他这一番安排就有点出格了。

    “恩,等我去了水泥厂,看你以后还敢欺负玉兰不,小心我收拾你。”金池说着突然动手在他腰间掐了一把。顿时疼得他眼泪花都快出来了,实在没想到她还有这样俏皮的一面。

    “时间不早了,你快回去吧,我也要关门回去了。”金池好象刚才的一幕从来发生过一般,但眼底却是含着俏皮的笑意。

    方大军吃了哑巴亏,叹息着出了屋子,看着金池远去的背影,显得很孤单,也很娇弱,不由叹了口气,当初两女他都看上了,但最后却选择了李玉兰。

    如果当初选的是金池,现在又会如何呢?没有答应,老婆只有一个,人生也只有一次选择!

    大河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嘿嘿嘿嘿参北斗哇)

    (生死之交一碗酒哇)

    说走咱就走哇,

    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嘿嘿嘿嘿全都有哇)

    (水里火里不回头哇)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

    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一首《好汉歌》,道尽了目前他的身份,正是好汉一枚,呃!

    天色已晚,哼着小调往家里赶去,不知道母亲是否已经拆开了他送回去的包袱,不知道俩妹妹是不是正吃着糖果乐成了月牙……

    “五妹,快,是哥哥回来了。”

    刚一到坝子口,就听见了四妹欢快的呼喊声,口齿有些含糊不清,多半已经吃上糖果了。

    “哥,五妹喜欢吃糖。”

    俩妹妹欢呼着扑了过来,他蹲下身子把五妹抱了起来,又揉了揉四妹的长发,心理完全满足,有两个可爱妹妹,这就是幸福的事情,而且他这个当大哥的,也有很派头,完全满足了大男子主义心态,这是每个男人毕生的追求。

    “妈,老汉!”

    “好,回来了就好!”方东华磕着烟秆,满脸的笑容,儿子现在可给他长脸了,他也已经知道砖头厂是自家的,现在上工跟以前完全不同,以前是给生产队干,现在是给自家干,帮儿子干,儿子孝顺,女儿乖巧,家里的日子也好,这不是正是他以前梦里的场景吗。

    “老汉,你也吃糖啊,我买了好多,不赶紧吃了,就会放化的。”方大军说着就进屋抓起糖果塞父亲手上。

    “好好,老汉也吃糖!”方东华放下烟秆,剥了颗糖放进嘴里,却不舍得咬碎,这吃的不仅是糖,也是儿子的心意。

    第一百三十四章 如何分配

    1982年,10月14日。农历壬戌年,八月廿八,【狗年】,庚戌月,庚午日,宜:嫁取,忌:动土。

    国庆的余热还在,一些节省的人家还保存着糍耙,而糍耙和糍粑,是两个概念,后者已经是米馍了,不能长时间储存。

    他家里也还有糍耙,却不是中秋当日所留,而是现做的,因为俩丫头喜欢吃芝麻,这次特地多买了一些回来,当地种植不出芝麻,但在杨春桃的老家,两湖之地却盛产芝麻,这中间的利润很大,搞得他都想倒卖一笔,但也只是想想。

    依稀记得,当改革开放后,很多人都靠跑运输挣了大钱,其中不光是跑客运,以及跑货车,还包括了承包火车皮子,倒卖各地货物。

    恩,等挣到资金后,他应该会到沿海去看一看,当然,现在谈这些有些为时过早了。

    “哥,快过来,妈要煎糍耙了。”俩丫头已经在叫喊了。

    家里的肥肉宰杀了,早晨不用再煮猪食,母亲的活计一下轻松起来,也就有更多的时间花在烹饪上面。

    把大糍耙切成条状,跟手指差不多大小,打上几个鸡蛋,调和均匀,把糍耙条放在鸡蛋浆里面过一下,接着就放进油锅中,油不用放多了,把锅底均上就成,在撒上几个花椒粒增加麻味。

    小火满满煎着,糍耙慢慢软化了下来,裹上的鸡蛋浆早就熟了,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虽然原料只是糯米和鸡蛋,但煎出来的味道,绝非蛋炒饭那么简单。

    可以起锅啦,母亲把糍耙铲到盆子里,趁热撒上些白糖和芝麻,无须用筷子,自己动手抓出一根。吹了吹气,就送进嘴中,哇哦,金黄铯的糍耙味道更佳,比之最初多出了油水味,软糯可口,让人吃了还想吃。

    “好吃。太好吃了!”俩丫头吃得满嘴冒油,奈何,今天是星期四,俩丫头都得赶紧去上学了,而糍耙也不能带去,因为凉了就咬不动。所以不等留着中午吃,那就只好现在使劲吃了。

    “慢点,别吃成(饮食)了。”母亲怜爱的招呼着,跟以前不同,现在家里不缺吃食,对两个小女儿也就没以前那样顾及食物了。

    至于“饮食”两个字,在当地有不同的含义。指的是小孩吃多了不消化,这时候大人就会捏起小孩后背上的皮肤往上面提,如果孩童真的吃多了不消化,就能提出“啪啦”的脆响声。

    这不算迷信,只能说是治疗不消化的土办法,这个方法并不限于农村,城市里依旧流行。

    “四妹能吃很多呢!”“五妹也是!”俩丫头可没忌口的意思,拼命往嘴里塞。直接方大军开口,俩丫头才放慢了速度。

    锅里还在继续,先照顾好两个小的,大人等会在慢慢吃,等俩丫头吃好后,方大军又提高了零花钱标准,最开始给的是五分。后来变成一毛,现在直接提到了三毛,不敢多给了,给多了。怕万一俩丫头拼命吃零食,对健康也不好。

    送走欢天喜地的俩丫头,他是完全满足了,换了以后,三毛钱都不好意思拿出手,应该说不好提“毛”这个单位金额。

    “老汉,等水泥厂开工后,我打算送妹妹们去镇上小学读书。”吃饭时他提出了想法。

    但却遭到了否决,但听父亲说道:“这事不成,老汉要看着砖头厂,你妹妹总不能住到镇上去吧。”

    方大军还真是这个意思,却又听母亲说道:“儿子,妈想了想,还是觉得留在家里,不去包食堂了。”

    “为啥啊?包食堂肯定赚钱,先不说赚钱,咱家搞食堂,生活上肯定会好些。”他指的是吃饭上面,随便漏点勺也比自家开火好。

    结果最后才知道是因为父亲舍不得砖头厂的活计,按父亲的话就是,他还年轻,才四十岁出头,还可以干很多年,现在还没到翘起脚享福的时候,而且父亲也对饮食完全不感兴趣,觉得煮饭是女人们干的事情,他一个大老爷们去搞食堂,这不是闹玩笑话吗。

    方大军才终于体会到,父亲这个纯爷们的高傲,不得不翘起大拇指,有多少男人能做到一辈子不进厨房。

    但知道归知道,最后也不得不劝说起来,结果父亲固执了起来,坚持要留在村里,不愿意到镇上居住,母亲自然随了父亲,在家里没有发言权。母亲在哪里,俩丫头自然就要跟着,结果自然统一了战线,要留在村里。

    这突然间就让他为难起来,到最后他反到被说服了,他每天骑自行车去上班,如果遇到加班就住厂里,不加班就回村里陪父母。

    而食堂,直接统一了,就搞一个食堂,而目前也是在一个食堂吃饭,到时候工人就有点多了,李玉兰家也只能请人帮厨,走一步是一步吧。

    等到时候,水泥厂修建出豪华的单位楼房来,在考虑接父母上街的事情。

    这情况一直到他出了家门,才琢磨过来,莫非父母是怕他出去后,就不打算修家里的房子了?呃,这是多想了,还是咋的?为什么父母一下就变卦了呢?之前不是已经答应去搞食堂了吗?

    甩了甩头,又发现还是给搞糊涂了,但这也是小事,以后他明天就往家人送肉食,总不会亏待了父母,至于大米,他已经采购了几百斤放在家里,要不是怕放坏了,直接就是购买几吨。

    出了门后,跨上自行车跑去看粉条场了,只忙活上午,下午收工休息半日,其实是想去看看李玉兰,这么多天没见,怪思念得慌。

    “肖队长,现在情况怎么样了。”首先到的还是天空大队的场地,也只有这个场地才是他盯着搞出来的,其余两个场地就放任没管了,白混了七个生产队的工分。

    “好,好得很啊!”肖平中乐呵呵的回道,他是肖中虎的亲戚,现在对于方大军自然没话说,算是自己人了。

    方大军却有点无语。他可不光是来听好话的,得找出问题来,如此,便让肖平中带着自己从头到尾跑一便流程,起码有半个月,他都忽略了粉条场,现在得补回来。

    三个场地。对应七个生产队,天空大队的场地最大,也最好,承担三个队的红薯,其余两河、发展两个队各承担两个。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每个生产队约莫能出产六万斤红薯。也就是每户八百斤,如果按每户六口人来算,其实分到人头上,每人也就一百多斤红薯罢了,而且红薯不经吃,壮汉一顿吃个两三斤红薯也正常,一般是把红薯混在饭里。当辅助粮食。

    但每人少了这么多红薯,目前来说就有点难熬了,生产队分粮食的计划大概是,过年时分稻谷和小麦、八月份分玉米、十月份分红薯,这是主要的粮食。而其中,稻谷、小麦、玉米都得交征购,只有红薯才是种多少就分多少。

    现在每户家里基本上已经没有大米了,比如他家的情况也是如此。得靠红薯坚持到过年,当然每户还有玉米,可玉米不能当主食吃,天天吃玉米糊糊,或是用玉米粉子混和麦子粉蒸馍,也就是俗称的“窝窝头”,坚持下或许能熬过去。可饮食上面太单调了。

    如此他还是决定进行三方交易,利用让水泥厂的名头让七个生产大队现在就把稻谷和麦子分到村民手中,而分配的比例就按去年的工分来算,如果有出入。比如今年的工分和去年不一样,那到时候就从粉条收入上来调配。

    这个提案是合理的,但如果不是他提出来,也没办法执行下去,因为生产队全靠这几个月时间来偷偷贪污粮食,现在就分配,这些干部就没时间搞龌龊事情了。

    但现在方大军抓到了命脉,这七个队长不敢反对,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每户的粮食会比去年多一些,哪怕只是多一两斤,那也是一天的口粮啊,不可忽略。

    这事他会找王宏文谈,应该问题不大,并且要求明天就会执行,不能让淳朴的乡亲们饿着肚子干活。

    除开这些,现在就看粉条的分配了,这是个大杂烩,一旦没制定好,就会出现分配不均匀的现象,方大军现在要抓的就是这一部分。

    如果有七个粉条场还好,各搞各的,现在却是混在了一起。

    如此他就给制定了以下几条规则,一是:送到粉条场的红薯重量都要登记,具体到那个生产小队送来的。二是:出产的粉条不能分开,每个小队都没权利去动,全交给大队一起统计,数量不能挪用。三是:分配,直接用最后的总出产量根据送来的源头红薯量来算钱。

    这三点就算卡死了过程,只要执行下去,大方向就错不了,红薯渣子的分配也是按照个方向来,而最后才是问题的关键。

    因为钱最后是分成七个大份,送回七个生产队,最后每个大队还得分成三个小队,甚至四个小队,可这钱应该怎么分?如果按照工分来算,那么因为这一年之前大伙的工分不一样,就会导致不均匀。可红薯的钱又太多了,稍微有一点出入,就会放大出很多倍来。

    这问题显得有些复杂,弄不好,有部分人就会吃亏,能赚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