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民国崛起 > 499.第499章 朝鲜战役(1)

499.第499章 朝鲜战役(1)

    (感谢书友闷骚型男,全心全意,感叹号的月票支持!)

    日军对印度和澳大利亚的进攻,可谓是让英国人伤透了脑筋,当现任英国首相丘吉尔收到日军攻入印度,印度的英军部队连连惨败,大批印度土地被日军占领。

    丘吉尔气的直接掀了桌子,丘吉尔紧急召集他的内阁成员商谈应对之策,因为印度对于此时的英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英国人决不允许印度失守。、

    因为现在英国每个月都需要通过海运,从他在世界各处的庞大殖民地搜刮众多资源运回英国,支撑英国人抵抗德军的进攻。

    而在这些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当中,印度当之无愧的成为每个月向英国本土运送资源最多的殖民地,如果失去这些资源的支撑,英国本土的日子可就更难混了。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英国人对印度是鞭长莫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日军不断蚕食他们的印度殖民地。

    在丘吉尔召开内阁会议的时候,就有人提出向华夏国防军求援,要求国防军入印协助英军作战,抵御日军的进攻。

    虽然丘吉尔对于这个建议是非常不认同的,他知道日本人是头恶狼,但是华夏又何尝不是一头猛虎呢,日本人垂涎印度,华夏恐怕也不怀好心思的。

    一旦真的让国防军大摇大摆的进入印度,到时候恐怕阵地上前有狼,后来虎啊,以后英国人再想独享印度这块大肥肉显然是不可能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丘吉尔迟迟下不定决心请求国防军入印,不过到了9月6日,英国驻印度总督乔治·戈申连续让英国政府发去5封求援电报。

    乔治·戈申在电报中很悲观的表现,如果他们再无援兵,那么印度到明年就不再是属于大英帝国的了,希望英国政府可以向华夏求情援助,这也是现在不是办法的办法了。

    说实话,乔治·戈申还真的不愿让国防军入印,除了担心华夏趁机谋夺印度之外,还因为之前英军在缅甸对国防军的‘背叛’,已经让国防军对英军失去了好感。

    这个时候英国人有求于华夏,华夏势必狮子大张口,到时候英国人恐怕少不了大出血,不过相比起让日军全面占领印度,英国付出一些代价,请求国防军入印也是值得的。

    于是,英国最后还是撑不住,决定低头了。

    9月7日,经过丘吉尔内阁的连夜商谈,并且通过英国议会的同意,英国人做出了决议,向华夏政府提出请求国防军入印协助英军抵抗日军的请求。

    不过华夏政府却以国防军正在远东和朝鲜对日军进行大规模战役为借口,委婉的拒绝的英国人的请求。

    这是赵汉青故意授意这样做的,这个是着急的不是华夏,而是英国人,赵汉青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这一次他已经做好狠宰英国佬的准备了。

    华夏的直接回绝,让英国人在吃惊的同时,也感到一种绝望感,随后丘吉尔立即派遣一个谈判小组前往华夏,游说华夏政府同意国防军入印的事宜。

    同时这个谈判小组也将就请求国防军入印,英国人决定付出的代价,同华夏好好商议,英国人当然希望华夏可以提供尽量少的要求,然后派遣国防军入印作战。

    最好就是华夏什么要求都不提,无私的命令国防军入印协助英军抵御日军进攻,不过英国人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趟英国人已经做好大出血的准备了。

    …………………………………………

    而这个时候华夏这边正在忙着对朝鲜平壤地区日军的进攻准备,在9月7日当天,陆涛率领由两个乙种军和一个甲种师组成的东进兵团,和张作霖在肃州分开。

    陆涛率领这近20万的东进兵团离开肃州,东进进攻价川,他将在东面打开新的战场,从侧面协助张作霖的主力军团队平壤日军的进攻。

    到了9月8日,张作霖上交给赵汉青的作战计划得到了通过,这也就意味着张作霖可以对平壤展开进攻了。

    这次张作霖为了攻陷平壤可真是下了苦功,不断地修订和整改自己和集团军参谋部所作出的进攻计划。

    张作霖这是被钱峰他们在泰国全歼日军6个师团20万人的战绩给激励的,如果他进攻平壤这一战打得好,那么他的功劳将不差于钱峰他们,所以这次国防军朝鲜派遣军上上下下的将士们都战意高昂。

    到了9月9日凌晨,张作霖下达了对进攻命令,国防军5个军38万余人在长达数十公里的战线上对日军发起了强攻。

    一时间朝鲜战场再次热闹起来,从早到晚炮声不停,国防军和日军都为了这一战做足了准备,这必将是一处极为艰难的战斗。

    果然,战斗从一开始就遇到阻碍,日军在平壤北面丘陵地带修建了大量堡垒要塞,前两天的进攻,国防军仅仅向前推进了不足20公里。

    而且这一次的日军作战极为顽强,国防军进攻日军的每一处高地和堡垒,日军都会拼死抵抗,和国防军寸土必争,除非国防军全歼阵地日军,否则国防军永远无法拿下日军的阵地和堡垒。

    这次国防军5个军都分别有各自的作战任务,而第2集团军第3军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东侧撕开日军的防线,而第3军军长戴安澜中将此时也遇到了极大的麻烦。

    第3军前两日的进攻,还算顺利,虽然遇到日军的层层阻击,但是国防军在付出部分代价后,便攻克了沿途日军所以的阵地一路高歌猛进,比别的军进度快了不少。

    不过到了9月11日,第3军的好运结束了,第3军一头撞上了一处日军修建的大型防御阵地,前后绵延十几公里,有大大小绪处高地30多处。

    其中最难攻克的被国防军编号337、401和423的三处高地,成为第3军将士们的噩梦,经过11日和12日,两天的进攻。

    第三军也仅仅是拔除了最前面的十几处日军羞地,将战线推到了日军的337和401、423高地面前,而后第3军便被死死的挡在这三处高地面前,不得寸进。

    日军的这三处高地都是海拔超过1300米的山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日军在高地上面修筑了大量半地下堡垒,要塞、碉堡等防御工事,第3军在付出不小代价的进攻后,都没有拿下这三处高地的任何一座。

    而且这三处高地相距不远,彼此又呈现一个三角形,一旦打起来,他们彼此可以互相支援,这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而此时在第三军的前沿指挥部里,烟头已经丢了一地。整个指挥部从军长戴安澜再到下面的参谋们,没有一个不是眼眶发红的。

    熬夜、没有节制的抽烟,让所有人没有一个舒服的。但现在他们更不舒服的是,整个第三军参谋部所有人研究了一个晚上,竟然都没有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战术推演他们已经不知道进行了多少遍了,可每次下来伤亡计算至少都在两万以上。这显然是不成的。

    要是国防军付出极大伤亡,也是可以拿下这三处高地的,不过这需要国防军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那就是最后国防军拿下这处高地又有什么意义呢。

    张作霖的要求,从来就不带打折扣的。说了必须是一万人的损失,就肯定是一万人的损失。少了有嘉奖,多了肯定要挨骂。

    “娘的……这鬼子从哪儿学的工事建设?比他。娘。的乌龟壳还要乌龟壳,这咋打?”戴安澜一把将烟头丢在了地上,大声咆哮道。

    他却不知道,实际上日军为了应对这次国防军对朝鲜日军的进攻,他们很早开始对工事进行研究,这次日军在平壤修筑的阵地都可谓是非常合理的。

    尤其是李宗仁在缅甸修筑的曼德勒防线,死死的挡住了松井石根数倍日军的连续进攻,却依然没有拿下来,随后日军也加深了对防御作战的研究,就是为了对付国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