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汉末之影子军团 > 第0051章 祠堂密谋

第0051章 祠堂密谋

    张承天见桥非吟了一首打油诗,随即他也背了一首古诗出来,顿时获得了在场众多杂役的喝彩声。

    这诗生动简洁,使人一听就明白,众杂役虽然都没有读过书,但是也听得出这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后面更是告诫别人要珍惜劳动成果,不要浪费粮食,有血有肉、意蕴深远。所以都大声叫好,大家都认为张承天这诗比桥非的高了不止几个层次。

    “我听了这首诗,心里有愧啊,以后再也不胡乱扒饭,要是掉地上真浪费了。”

    “唉,那桥非伴读的诗,我也吟得出,只是不会写而已。嘻嘻。”

    “看来这无级府役也有把刷子,作出的诗竟然比内院伴读的还好,真给我们涨脸了呀。”

    “就是,就是,桥非伴读也不过如此。”

    “哼,你这首诗不是以膳房内东西为题,算不得好。”桥非看到众杂役支持张承天,大声嚷嚷道。

    张承天嘿嘿一笑,用手一指掉在桌上饭粒道:“你说的是木桶里面的饭,我意指外面浪费的饭粒,都是膳房里面的东西,怎么不可以?”

    “这”桥非一时无言以对。

    “哈哈!”张承天狂笑一声,迈开步子就走,他才不管桥非怎么想,剽窃别人诗句又怎么样,反正这个社会没人知道,他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只要知晓的,都会想方设法加以使用,何况自己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难道还得和这帮书生摇头晃脑的作诗?

    “好!对于这种人,张兄就得好好的抽打一番。”张承天背后跟着信使桥祥,他对张承天满脸佩服,由衷赞叹。

    两人踏出膳房大门,张承天提议逛逛村子,熟悉以后生活的环境,桥祥屁颠屁颠跟在后面,可看着穿梭于巷子弄堂间的那些侍女,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

    大大小小的巷子众多,张承天和桥祥悠哉赏玩,来到了村子正中一个池塘旁边,这个半月形小湖虽然不大,但步步皆有不同的景至,美轮美奂,恬静中透着淡淡的怡然,湖面散发着丝丝雾气,阳光照射在屋檐,倒映在湖面,湖旁的建筑与倒影交辉相映,美翻了的感觉。

    此湖名叫月沼,坐落在枫树村中心,据说起初是一眼活泉,桥家扩大村子时挖成大湖,不建成圆形湖面是取“月亏则盈”的含义,旁边就是桥氏宗祠,张承天兴致怏怏,提步就踏入了祠堂大门。

    一进入大门,和一些祠堂不同的是,正中供奉的硕大塑像却是很怪异,一个蒙脸女子怀抱着一个婴儿,旁边还侍立着一个少女,这少女同样蒙着脸,只露出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从塑造的婀娜多姿的身段来看,确定是年轻女子无疑,她手里还握着一把长剑,正双目警惕望着前方。

    “好奇怪——”桥祥首先惊叹出声。

    张承天环顾一圈祠堂摆设,同样诧异:“怎么这里供奉的是这种塑像?桥祥兄台你以前听过桥家的事情吗?”

    桥祥摇了摇头,踏步向前,先朝着上首的塑像躬了躬身,念念有词,态度极其恭诚,料想是念叨桥府壮丁前来瞻仰桥家先人的意思。

    “咦,靖国夫人,忠烈隐侍?”桥祥膜拜完毕,抬头看见上面的牌位,大声惊叫。

    张承天走上前,看见塑像前面还有两个牌位,上面书写的正是靖国夫人孙、忠烈隐侍桥。

    忠烈隐侍桥应该就是桥家的祖先,按照牌位的顺序,却是在下首侧立。这个靖国夫人被桥家供奉在这里,应该也是桥家及其重要的人,或者是缔造桥家一切的人物,要不然不会受到他们这么推崇。

    “上首的就是靖国夫人了。”桥祥感叹道:“难道那个传说竟然是真的?”

    “什么传说?”

    “传说我们大汉的开国皇帝原是前朝皇室直系后裔,被一位孙姓女子所救抚养长大,后来太祖为了感恩,登上皇位后并没有恢复原姓,仍旧姓孙,国号却保持前朝叫法,定都洛阳,这桥家先祖就是服侍靖国夫人的女近侍了。咦,这件事情大汉子民都有听过,张兄你难道不知道吗?”

    张承天灿然一笑,掩饰自己的神情,他肯定不会让桥祥察觉到自己不知道这个传说,做了一个作揖的动作,向着两尊女子塑像弯了弯腰,说道:

    “原来桥家老祖身份这么显赫,竟然是辅助太祖登上皇位的内卫,我们今天做了桥家的下人,定不要忘本啊!”

    张承天不跪天不不跪地,见到皇帝也肯定不会下跪,因为这可不是他拥有现代思维的人会去做的事情,可他对这两个女子能辅助大汉天子一统天下也倍感佩服,由衷地施了施礼。

    “那是,那是,我们能来到桥家做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