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I服了YOU——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 > I服了YOU——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第8部分阅读

I服了YOU——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第8部分阅读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时候,萧萧发过来一个短信,只有一句话:你不要来了。

    我的手无力地垂了下来,手里握着的玫瑰开始落下晶亮的水滴。

    那水滴,像是从我的心里面滴下来的。

    “花你还打算要么,先生?”

    要,怎么会不要呢……一朵玫瑰,如果养护的好的话,可以有两个星期的花期。如果待爱情如待玫瑰,想必,也会灿烂很长时间吧。

    走出花店的大门,电话玲响,是青岛的区号。

    “喂,土豆土豆,我是地瓜,我是地瓜,你不用去北京了,我已经到青岛,我已经到青岛,傻瓜,快准备好玫瑰打车来接我吧……”

    13直白的女人

    我欣赏的女歌星,那英应该算头一个,每当在电视上看她满嘴跑火车在那掏心窝子,就忍不住地想乐,这种直白的女人,有说不出的可爱。有人取笑东北女孩,说她们不含蓄,开口就是什么“我稀罕你,你稀罕我不?”,说真的,一听到这种率真的表白,我就想劝没结婚的哥们赶紧全部“移民”到东北那疙瘩去,在那谈女朋友省事多了。

    不管话说回来,现在含蓄的女人也不太好找了,满大街都是分秒必争的白领丽人,哪一个不是见多识广,跟她们讲含蓄,你不着急她早急了。谁不知道现代的女子喜欢最直接的表白,甚至越赤裸裸越好,电影《有话好好说》姜文演的那个主儿,不就是雇了好几个人在人家姑娘楼下高喊“安红,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么?看来,针对直白的女人,的确得用直白的方式来对付,不过也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你有可能得到两种最直白的两个答案,一个是“哥们,你没戏了,哪凉快哪呆着去吧”,另一个是“我踢,喜欢我干吗不早说呢,你这句话让我等了老鼻子长时间了”。

    在当红明星的演唱会上,常看见一些奋不顾身的女子,冒着被保安痛揍一顿的下场,冲上台去献花,若得逞了,便紧接着开展下一项行动,献吻,激动的“哇哇”大叫,这种情况,在十年前你能看到?我一直奇怪,在女明星上台的时候,怎么没有小伙子争气一点,上前献花索吻。同样一件事,女人去做了,就是情之所至水到渠成,男人做了就有可能被观众骂“耍臭流氓”,可见我们的社会对女人越来越包容了――这可能也是女人越来越大胆的主要原因。这是好事情,绝对的好现象,我举双手支持,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时候,女人的步子要迈的再开阔一点,再勇敢一点,她们的情感,被压抑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对于一些性格沉闷、慢条斯理一切都喜欢按部就班的男人来说,直白女人是一种说不出的诱惑,于是,在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身边,你常可以看到一个叽叽喳喳的女人。她心直口快,做事干净利索,她满脑子的新奇主意,对你毫无保留,这样的女人,可以做一个好同事、好朋友,更可以做一个好爱人。相比之下,那些优柔寡断遇到一点小事就愁肠百结的“林黛玉”式的女人,就有点招人嫌了,心思百般难猜不说,就算你掏心窝子表示她是你心中最爱了,她还依然每日凄凄然,生怕哪天你弃她而去。在对待感情问题上,直白女人的态度更令人欣赏,爱了,她们不会伪装,不爱,她们也不会彷徨。

    凡事有度,同样女人也不能太过于直白,否则,有可能会被人称为“傻大姐”。如果整个世界的女人同时都变得像男人那样,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有目的起来,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坦诚和直率无论于男于女,都是一种难得的品格。虽然说含蓄是女性永远的一种美,但是有一些话是必须快刀斩乱麻说出口的,就像一首流行歌唱的那样,“说吧说吧说出你的真心话,如果不坦白讲,我怎会知道你心中的渴望……”

    1一本盛装幽默不乏智慧的书

    这是一个告别的年代,大家似乎都急于向过去告别,向自己告别。忘掉过去、奔向美好前程是件不错的事情,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彻底让浮躁与喧嚣归于尘土,因此,所谓的告别可能不过是一句时髦的套话——这是我在看到一本名为《i服了you——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时所产生的想法。众所周知,大话热曾让不少年轻人满口酸词、两眼热泪,如今虽然渐渐偃旗息鼓,但仍然在影响着不少人的生活态度、思考方式。是谁敢如此“大话”,要给“大家集体讲了一个很大笑话”的时代划一个句号?

    在网络上,该书作者韩浩月对网友而言也许并不陌生。他是新浪网的专栏作家,也是新浪网与中国工人出版社联创品牌“新浪网金牌写手酷文经典”强力推荐的第一位作者。从百度搜索引擎搜出来和作者有关的4000余条信息不难看出,和众多网络上起家的写手们一样,韩浩月极为活跃,先后在数个论坛做版主,赶上了网络出书的好时候,出版过一两本文集,一手在网上贴帖子,一手在报刊写专栏,两手都很硬。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网络写手向来不敢让人抱有太大信心,因为不少读者们都知道,除了贫嘴,他们还能写些什么?

    但《i服了you》这本书做得很漂亮,可见出版单位花了不少心思,有吸引人读完的外部条件。读完后有两点感想,一是除了开篇的《向大话时代默哀告别》一文之外,并没有多少和大话密切相关的文章,对《大话西游》这部破烂电影的引用也很寥寥,让人有点疑问,取了这么个副标题是否哗众取宠;虽然并没有明显的大话痕迹,但细拨拉该书收录的百余篇文字,字里行间却不着痕迹地隐藏了不少令人浮想联翩的幽默词句,冷不丁地从某个段落间跳出来,让人哑然失笑——大话精神已经深深浸入了这本书的每一个标点符号。这是二。两个感想碰撞在一块,便咀嚼出一点不是滋味的滋味来:快乐中有一点伤感,痛苦里有一些戏谑,让人无所适从。

    这本书以酷评为主。这些酷评有的在网上广为流传,据说有几篇曾被转载达数百次以上。有人说酷评文字本属轻松取乐的文体,切忌认真。但韩浩月的酷评的确是在认真地进行的,只是他的认真不是强词夺理、无事生非,而是认真地旁敲侧击、冷嘲热讽,让人笑得牙痒;他写男人很有一手,男人的沉默,男人的可爱,男人的虚伪,男人的娘娘腔……被他扯皮拔骨剥了个精光,但他比较聪明,为了不致于后来自己死得很难看,同样身为男人的他也给男人留了条后路,他将男人形容为咖啡、绿茶、冰糖、睡枕。一边给男人上鞭子,一边给男人戴高帽,无怪乎他的一些男性朋友恨他恨得牙痒。书中还有一辑写的是他混在北京的经历,这是他在《京华时报》的一个专栏的文章集结。如果我没有看错,这辑文章显露出来的才是生活中真正的作者,一个从困境中打拼出来的男人,一个在城市中快步行走的男人,一个温柔而孤独的男人,怀揣梦想,永不向生活妥协……看了这些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他前面的那些文字,也许你会明白,他的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幽默念想从何而来。

    这是一本盛装幽默的书,同时也不乏看到一些智慧的光簇。当然,如果有人把之称为一本以耍贫嘴的书,我也没有意见,因为作者就曾把自己形容为“一个滔滔不绝的沉默者”。在网上写字的这群人中,滔滔不绝的人不鲜见,但真正的沉默者——以文字背后的力量让人有所感悟的人却没有几个。话说多的人会患上失语症,韩浩月可能真切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本书后记的最后一行他是这么写的,“话说多了,三鞠躬下”。也许,他真的想用这种方式向自己告别,向大话时代告别,向贫嘴时代告别。

    《i服了you》读后感:文字的疏离与坚韧

    文/潘采夫

    在摇摆的地铁车厢里,横站在人群间,我花一周时间看完了这本《i服了you——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每站读一篇文章,然后瞅瞅周围男女白领们,忍不住乐上几声,惊叹书中人物与现实竟如此神似,这样心心相印。

    我和书作者韩浩月有一碗面的交情。像于连·索雷尔和我一样,韩浩月也是从“外省青年”来到首都,文学青年、诗人、网络作家一路走来,而今脱鞋上岸、归入传统正宗,却也忍不住向那个时代频频回首做挥别状,这本书冒风险取《i服了you》这个名字,也许就是为了一个告别的纪念。

    平心而论这本酷评集,有一点点水货,有一些个精品,也有几篇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极品尤物”。在我看来,这本书充满有趣的“戏剧性冲突”,本是活色生香的酷评,却使用委婉清丽如诗的文字,像极了被招安的诗人;本书文章题目性感得不要命,“脱个干净给你看”、“撒娇的下半身”让人流鼻血,往下看作者却一本正经,一阵臭骂,让人有吃亏上当之感。

    在这本书里,我读出了两种感觉,一种叫疏离,用书中话叫“醉生梦死在别人的城市”那种感觉。作者生活于城市之中,视线却不自觉地疏离于城市之外,以观察者的姿态冷眼审视着这个都市的喧嚣与变迁。站在历史的角度观察,我们会发现一个充满梦想、激|情与苦难的北京,与200年前的巴黎和100年前的纽约何其相似,韩浩月用他在这个城市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怀抱历史与未来的北京可能成为文学的另一圣殿。而另一种感觉叫坚韧,书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一股劲儿,一股“开山不已”的偏执劲,而这是成为好作家的重要材料,韩浩月具有这样的潜力。

    其实,真正能让读者喜欢的,还是作者的招牌菜——那种要命的纯真与温情,生在水泊梁山的山东大汉,却在骨头里像极了沈从文和食指,流淌着细腻忧郁的气质。这种气质在《i 服了you》这本笑骂书中也掩藏不住,不小心就露出了迷死人不偿命的温情,有篇文章竟使我在地铁里失控几欲流下眼泪,面对众人的惊愕尴尬不已,就是《许多人哭过》那篇:“每日在见到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男人,在公共汽车上,在拥挤的电梯里 ,在烈日骄阳的马路边,手捏着一只公文包,或者卷着一卷报纸……或者意气风发,或者从容稳健,或者匆匆忙忙,我知道,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哭过。”“把百分之一的眼泪让风吹干,把百分之九十九的眼泪流到心里,然后擦干净眼睛,再板着面孔上路。”于是领悟了这本书是应该给那些每日被生活着弄得疲惫不堪的男人们看的,是给那些有梦想但是却失意的男人们看的,它告诉你,对一个男人而言,生活常常就是这样令你无可奈何、哭笑不得,又蕴涵着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滋味。

    点击此处看《i服了you》

    我以为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世界

    ——读韩浩月《i服了you——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

    文/老猫

    韩浩月这个名字我发誓不是在新浪知道的,虽然他是新浪网的专栏写手,并因此推出了一部部书籍。我看见这个名字是因为在有我专栏的报纸上,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在十数家报刊开过短命的专栏”,每次我收到厚厚的一叠样报的时候,偶然便成了经常——他的名字距离我仅仅是厘米。可那时候我们还未相见,虽然彼此知道了名字,直到某天某刊来了个美女编辑……这小丫头来北京约稿的架式犹如召集“驻京丐帮聚会”,请原谅我这么形容当时的情景,反正我和韩浩月很自然地见了面,然后在西单图书大厦中看他出版的书和我出版的书,然后坐在西单图书大厦前吸烟并且无关痛痒地聊天……

    这小子挺实在的,或者说,这爷们儿实诚!

    这种感觉更多的表现在他的文字里——再让我罗嗦一会吧——我拿到他的新书的时候没有完全看完,因为不忍心往下看,所以也没敢动笔给他写字,我想着有一种兄弟的情愫在其中。打书名的时候为了便于输入,我先打了“i you”,然后再加了汉字,忽然我听到了耳边传来韩浩月的“一声哎哟”。这种哎哟几乎每个在北京折腾的人都有感觉,而且会感觉强烈,像一场大雪后的不慎失足,也像一尊伤疤之后的深切怀念,更像一具生命经历的无奈叹息。然后,才是“服了”,是服了命运的大帽子还是生活的大棒子(我们总是感受到压力)?是服了北京的游戏规则还是服了写作的所谓规则?是服了良心的谴责还是责任的苟且?

    这是一个懂得并且善于在生活中料理自己的男人,懂得诚信和责任,懂得追求和放弃——但是他不懂得谄媚和堕落,不懂得经营和推销,不懂得的罩杯或者风情(本文作者私家观点,不作为事实依据)。于是,我们一样痛苦,一样在北京的街头怅然若失,一样斜视并且怀疑这个世界……我以为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世界。

    他有一种百折不挠的信念,我们还没来得及探讨他究竟有一种什么信念在支撑这些庞大的文字和后面厚重的生活,但是我明显感到了这种信念的直接和渗透。他在北京的街头巷尾看来看去,像个返乡青年一样新鲜,只有这种基于根底的看法才是真正的了解。那些在城市上空郁闷或者发呆的人能理解吗?那些在声色犬马的环境买醉的人能号称同感吗?他们不理解,但是他们可以看看浩月的这本书,而且看了之后不会在那些化妆品堆砌的面容中挤出讥笑,他们会真正的惊呆。

    浩月的才气也是我怀疑的,不是怀疑其所得,而是怀疑其持续。我爱说实话,他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