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国色江山 > 国色江山第103部分阅读

国色江山第103部分阅读

女将在后,自己领着大队到前面探看地形,布置埋伏去了。

    却说哪吉兰泰,得知周帝果真撤兵,心中大喜,忙令耶律安,上官格各领本部人马悄悄随后跟上,莫让南蛮得知,一但发现周兵慌乱,立即赶上前去打它个溃不成军,好待本帅赶上前面捉拿柴荣那厮。

    二将领命,各领本部人马,一路跟踪赶去。那耶律安手下一员偏将,名唤索安,立功心切,领着一百轻骑,是打前哨的尖兵,正在跟踪追赶之际,却有几个跑在最前面的士兵回来报信,说道前面已发现周兵……

    索安忙问:“有多少人马?”

    一个士兵道:“不多,看来只有十人……”

    另一个士兵抢着道:“都是女兵!”

    索安忙问道:“你们看清了没有?”

    士兵忙答道:“看清了的,都在地上歇着的,咱们都追前去看了,她们见了,都吓的赶忙上马逃了……”

    另一个又说:“看来是跟不上大队,拉在后面的,见了咱们就吓得赶快开溜,有些衣裳群裤还来不及收拾,扔的地上都是……”

    索安听了大喜,曾听说周军里面有娘子军的,看来这就是周军匆忙撤退跟不上大队拉下的,忙下令道:“孩儿们:听好了!前面有小娘们,你们给我赶快追上去,不要死的,只要活的,赏给你们就地开荤!”说罢,哈哈大笑,众辽兵听了,登时精神抖擞、争先恐后的赶去。

    赶了不到一个时辰,只见那群娘子军正在前面一片树林子里走着,见后面辽兵来了,吓得掉头就跑。辽兵见了大喜,一面高喊:“小娘们别跑!你们跑不掉了……”一面打马飞奔,往前直追。不料刚赶到密林深处,那些娘子军们忽地躲到树后发箭射来,辽兵见了,正在左挡右格招架之际,冷不防两旁树林浓密之处各冲出一队娘子军,也端弓搭箭射来,辽兵毫无防备,突地三面受敌,一下就被射倒二三十个,原来领头冲进树林的五十余骑,伤了一半,看着前面的小娘们又往前逃跑,也不敢再赶,只好按原路退出树林。

    刚退出树林口子,正碰上索安带着后队跟上,见伤的伤,死的死,忙问缘由,得知是中了埋伏,又让哪些娘儿们逃掉,勃然大怒道:“一大群爷们对付不了几个小娘们?还眼睁睁看着她们开溜?你们还算是男人不是?追!都快给我追?不把那些娘儿们拿下来我要你们脑袋!”

    哪些跟着索安后到的听了,踊跃向前,跟着索安冲了进去,哪些刚败退出来的见了,不敢怠慢,也紧跟而进。不料来到树林浓密之处时,忽然响起一阵锣声,接着,四面八方树丛里一阵阵乱箭射来,辽兵只道那些娘子军已逃出树林,万万料不到她们立马又回到这里设伏,故而毫无防备,乱箭过后,辽兵又倒了二三十个,哪些娘儿们也不出来厮杀,只听一声唿哨,依旧往林外跑了。

    索安跑在前面,人,马各中一箭,虽未中要害,却也蹦不得了,领着残兵赶忙退到林外,正碰上耶律安,上官格领着人马到来,听说他们被几十个娘子军杀得如此狼狈,不禁勃然大怒,立令马不停蹄,火速追赶,誓要拿获娘子军

    一直赶至晌午,仍不见周军踪影,众辽兵已是又饥又渴,人困马乏,来至一个依山傍水之处,便下令就地饮马用餐,休息一会再赶。

    不料士兵刚刚就地歇息,卸鞍饮马,生火做饭,突然杀声四起,无数周兵有如从天而降,掩杀过来,转瞬之间已杀到面前,辽兵人不及甲,马不及鞍,仓促应战,连招架都来不及,哪里还有还击之力?只能边战边退,后撤了十余里,周兵才没有追来。检点人马,死伤五百余人。

    吉兰泰随后赶到,见他们中了伏击,不禁大发雷霆骂道:“前次在高平,杨衮撤军被人家打得鸡飞狗走,这次人家撤军,你们怎么反倒中了人家的伏击?饭桶!你们都是些饭桶!”遂令二将重整部队,继续追击。并对二将道:“赵烁这小子,打伏击捡了个便宜,必然洋洋得意,不再防备,你们给我赶快跟踪追击,杀他个措手不及。”二将听令,立即整合部队,跟踪追去。

    谁知这赵烁天生的就是军人秉性,好斗争强,从来未带过哪么多的兵。如今有千军万马在手,赢了这么小小的一阵,根本过不了瘾。而且皇上的大军就在前头,岂能让辽人赶上来?一但惊动圣驾,自己颜面何在?因此,他根本就没急于撤退,而是派出几匹快马斥候,监视后面辽人动态。自己却沿途物色有利地形,准备再行伏击。

    次日晌午,快马来报:“两员辽将带着他的人马,又追上来了。”

    赵烁听了,大喜道:“杀不绝的番狗,又来送死了!”立即吩咐一,二两队,在两旁山上林间埋伏,自己领着第三队在前面谷口之处,徉作行军模样,以待辽兵入彀。

    石守信谏道:“昨天多次伏击辽兵已吃亏,凡事得意不宜再往,今日又再伏击,只恐辽人不会就范。”

    赵烁笑道:“二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岂不闻兵书有云:‘归师莫掩,穷寇莫追。’如今这辽人一再紧追不舍,分明犯了兵家大忌,也说明昨日之战未伤其筋骨,如今是找我报仇来的。况且如今再次伏击,也是我在暗处他在明处,即使是不来就范也于我无损,而我却可以取得更多的时间,让皇师从容撤退。倘若他贸然进彀,哪我们这些小将军们可就要大开杀戒了!”

    一众将士听了,尽皆欢呼雀跃,齐呼万岁。

    赵烁笑道:“咱们现在是为皇上打仗,打败辽人保护皇上平安回京,这个时候喊万岁就对了。”“十兄弟”听了,相视会心而笑。

    且说哪耶律安,上官格领着人马一路紧追,前面也是派出探马打探,中午时分,探马回报:“赵烁的人马已经出了白狐谷,正在哪里埋锅做饭。”二将听了大喜,忙令士兵抛下旌旗金鼓,轻装疾驰,务必赶上前去,实行掩击。

    耶律安是前队,赶在前面,刚出了狭谷,果见周兵在前面的一片开阔地面四出散落休憩,毫无防备,便一声发喊,冲了过去。

    不料辽兵正在接近周兵这当儿,突然“轰!轰!轰!”的一连响起三声号炮,散在四周的周兵迅即聚拢,结成方阵,阵内箭似飞蝗般的射了出来,冲在前边的辽兵,纷纷中箭落马。耶律安哪管得哪么多,只管喝令后面的继续冲阵,双方正在阵前格斗的当儿,忽地又是一声炮响,阵门大开,一支马队冲了出来,后面士兵跟着蜂拥而出。马队前面三员勇将,各执一根铁棍,横扫直打,势不可当,人碰着就死,马撞着就亡。当中哪个红脸的自然是铁棒赵大郎,左右两旁是张琼和彭寿,三根铁棒打将出来,就象是开山神,劈路鬼似的,打得前面的辽兵,纷纷辟易,四散躲闪。耶律安大怒,喝令身边的五百亲兵,四员悍将上前接战。一霎时,只杀得黄尘遮天,杀声动地,看看这周军三将越战越勇,辽人四将看来挡抗不住,耶律安不免心头火起,拍马提刀,冲了过去,接住赵烁斗了起来,满心指望着上官格人马进来,合力共战这赵烁。

    正文 【386】 孤军深入

    谁知这上官格的人马,正尾随耶律安部队进白狐谷的,忽听得前面号炮一响,两旁山上突然涌出无数周兵,纷纷把石头滚木往谷底打来,辽兵左闪右避,无处躲藏,死伤无数,幸亏上官格跟在队伍后面,没有进谷,看见前面中伏,连忙指挥谷口的士兵后撤,又不知前面耶律安的处境如何,要想上山去和周兵厮杀,可山上箭似飞蝗般的射将下来,无计可施,只有干着急

    前面的耶律安的境况更是糟糕,战了半个时辰,四员悍将死了两员,五千士兵伤亡过半,看着形势不妙,只好领着士兵爬山越岭而逃了。逃了半天,遇上了上官格的队伍,两人合兵一处,垂头丧气去见吉兰泰。吉兰泰见两次追击,只是多添伤亡,占不到丝毫便宜,便不敢继续追击了,只让士兵们远远的跟着,看着他们出了边境便算了。

    这里的周兵又打了个大胜仗,打扫战场,计共获战马二千余匹,歼敌三千余人,赵烁一面派快马赶往前面向皇上报捷,一面整理队伍继续步步为营,往南撤退。

    由于两战皆捷,辽军不敢再来追袭,周帝的大队人马得以安然撤出汉境。但是,周军班师后,原来归降的州县,见周兵已退,便又统统重树北汉旗号,再向汉皇刘崇上书表忠,愿意重归北汉。

    那刘崇经过两次败仗,心力交瘁,早已病倒在床,朝政事务一切尽交与次子刘承钧去处理,见各州县这些朝秦暮楚的家伙们肯重新归附,已属万幸,哪里还敢和他们计较?就都派人前往一一安抚便了。这样一来,周兵班师之后,北汉依旧又恢复了原来的地盘。

    柴世宗派了赵烁断后,自领着大军安然班师,途中闻得原来已经归降自己的州县重又归附刘崇,大感失落,觉得劳师动众损人耗物,白辛苦了一番,到头来一无所得,实在心有不甘,一路之上,时而不禁仰天长叹。

    范质深知上意,便宛转进言道:“刘崇一介庸夫罢了,此役功亏一篑,全因我军缺粮之故,待秋后粮草充足之时再行决断,晋阳早晚必下也。”

    世宗知范质力主班师,故也不欲多言,只闷闷不语便了。想起与汉军交战之初,已接得朝臣报知父皇山陵经已竣工,只待皇上前来视察,便可将先帝灵柩入圹。因此,皇师来至郑州时,世宗即下旨摆驾来至嵩陵,率领百官,举行合龙大典。将父皇(郭威)灵柩移入圹中,尊上庙号为太祖。但陪葬物品却极其简单,只用大行皇帝随身袍服,并无任何金宝珠玉器物陪葬。朝臣见状,背后议论纷纷,都说:“皇者之葬,自有规矩,历朝如是,我朝太祖创朝开国,功德巍巍,怎可如此薄葬呢?”

    世宗得知众议,便召集群臣道:“太祖皇帝病危时,曾再三对朕叮嘱说:‘我当年西征平三叛时,见唐代十八陵全皆遭人盗掘。无它,因为里面多藏金玉珠宝之故也。我死之后,当以纸衣瓦棺为敛,陵前更树石碑,上刻‘周天子生平节俭,遗令用纸衣瓦棺为敛,嗣天子谨遵遗训,不敢有违,’等字,庶几可免后人盗掘。’故朕如今一一遵命照办,就用太祖生前所穿衣物入敛,椁内不置珠宝,不敢有违遗训也,”诸人听了,非议顿息。

    太师冯道原奉旨监修嵩陵,于五日前病逝。世宗虽甚鄙其为人,但念开国至今,亦多有为朝廷效力,就命将之葬于陵前左侧,加其谥号为“瀛文懿王”。

    因念史彦超曾有功于先皇,此次忻州一役,死于辽人之手,尸首无存,就把他的衣冠棺柩葬于太祖陵前右侧,亦赐以太师之衔,以彰显其功,更又厚恤其妻子家人。

    皇师返京后,世宗因见此次战役空耗大量人力物力,无功而返,但心中值得庆幸的是这一仗虽然没得到土地,但却证实了赵烁英勇善战,可倚为国之栋梁。他心中已决定,要把大周的兵权尽可能的多交一些给他了。

    周帝郭荣为什么如此宠信赵烁,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他加官晋爵,最后还要把兵权大部交给他呢?在这里我且把这五代交替的过程,列成图表,读者一看便自然理解其中奥秘了。且看:朱温堪称一代枭雄,起自绿林,后来叛黄巢,投唐室,篡夺帝位,建立了残唐五代第一代的“后梁”皇朝。可是,他贼性难改,狡诈凶残,y乱悖伦,当然,罪魁祸首还是他自己,致使身边全无亲信,最后还死于自己儿子手下。遗下的一群孽子又生阋墙之变,到头来家国俱亡,被李存训夺去他辛辛苦苦夺来的锦绣江山。

    李存训年轻有为,颇具聪明才智,也堪称一时英杰,曾因朱温“生子当如李亚子”一语赞叹而流传千古。他灭了后梁,遵从父训,撑起大唐的旗号,建立了残唐五代第二代的“后唐”皇朝。可惜,当了皇帝之后的李存训却沉迷声色,荒废政务,结果是众叛亲离,祸起萧墙,国亡家倾,好好的一座江山让郭无为夺去。

    郭无为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汉j、走狗、卖国贼。他为了与王越争夺帝位,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把幽云十六州双手拱奉送给了辽人,且是年年向辽国进贡三十万匹布,自己也认辽作父,甘当“儿皇帝”,建立了残唐五代第三代的“后晋”皇朝,他也成为历史上最厚颜无耻的统治者。

    他当皇帝的时间也不算长,只做了那么六七年就死了。他想让他的亲生儿子继位,可是身边缺乏亲信,他这边刚刚咽气,那边他侄子石重贵就把这皇帝宝座夺走了。

    石重贵当皇帝、本来也无可厚非,他也是石家的人嘛,而且他还是名正言顺的过继到郭无为名下的儿子。他当皇帝之后还实施了一个很有民族气节的措施:不称辽人为父了,不做辽人的“儿皇帝”了,不向辽国进贡了。这是一项很得民心的政策。可是,这却把辽皇耶律宏齐惹火了,立即兴师问罪。

    还好,朝中一群具有民族气节的大将撑了他的腰,替他打了几场胜仗,把辽兵赶了回去大漠,国家暂时得到安宁。

    不料这个石重贵却是个极其胡涂的大笨蛋。他以为从此天下太平了,他就是太平天子了。于是,大兴土木建宫殿,终日沉迷酒声色不理朝政……最致命的就是把军权交给了他的姑父杜威,把朝政交给了他的大舅冯玉。他们两个也都是汉j、走狗、卖国贼,第二年耶律宏齐又兴兵入侵,答应让杜威当儿皇帝,杜威马上就投降了,而且还带着辽兵入汴京。这样,耶律宏齐兵不血刃就得了汴京,还把石重贵掳去了辽国。就这样,后晋也就亡了。

    后晋亡了,耶律宏齐没让杜威当这个皇帝,却是他自己当了。不过,他不懂得怎样治理这个国家,没弄上几天就搞得一团糟,他看着不好办,索性丢手不管,带着人马回他的上京去了。也是身边的人靠不住,他没能回到上京,走到半路上就毒死了,他的宝座让兀欲夺了,这中原大好河山,倒让刘知远捡了个便宜。

    刘知远很有心计,他原是郭无为派在太原的晋阳留守。郭无为死后,看到石重贵越搞越不是话,他就索性不预朝政,拥兵自重。当看到石重贵被掳国亡,他就在晋阳自立为王。当看到耶律宏齐也死了,他就率兵南下,没花多少功夫就得了汴京,坐了龙庭。

    两班文武都是他的亲信,很听从他的指挥。他的威望也蛮高的,前朝留下的将领们也不大敢跟他叫板,看起来、天下太平指日可待了。

    可惜,他欠缺这个福气。就在他当了皇帝这年的冬天,他的大儿子刘承训患病死了。据说他的这个儿子很有聪明才智,是他认为是自己事业最佳的接班人。可是,这个儿子突然死了,这个打击太重了,他受不了,病倒了,第二年春天也死了。他的皇位只能给第二个儿子刘承业去坐了。

    刘知远很有眼光,他早就评价刘承业“愚顽鲁劣”,但是,事到如今已是不容选择了,只得临终前向四位大臣托孤,叫他们好好扶助刘承业登基。

    受到托孤的四位大臣都是他可靠的亲信,也厥尽职守,两位文臣替这位新皇帝内理朝纲,武将史弘肇统领禁军卫戌京师,郭威统领全国兵马外平叛乱。第一年下来,也可算是得到昊天的眷顾,一切都很顺利,郭威西征大获全胜,平定了“三叛”。为国家的统一安定打下了基础。

    第二年,辽人又来扰边,侵袭河北一路,郭威又受命统领大军出镇澶州,凭着郭威的声威,来犯边的辽兵也收敛了一些,这样,国家也渐趋安定了。

    不料,朝廷上却出乱子了。罪魁祸首就是那个“愚顽鲁劣”的刘承业。他本来就因为哪些顾命大臣把持朝政,轮不到自己说话而十分恼火,他身边的一群皇亲国戚狐群狗党因为妒恨哪些顾命大臣位高权重,老是在刘承业耳边说那些辅政大臣的坏话,说这几个大臣谋反。这个“愚顽鲁劣”的刘承业都相信了。于是合谋定计,在朝会的时候伏兵杀了杨业,史弘肇等三位大臣。接着,又派人前往澶州杀郭威、王峻等几位将领。同时还把杨业,史弘肇,王峻和自己父皇等人在京家眷全家抄斩。

    这正是:劳师动众成画饼,河山一统待他年!

    正文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