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枭 > 明枭第3部分阅读

明枭第3部分阅读

:“这朝廷围剿孔有德,用的也是这些战兵吧!”

    众人齐齐称是,纷纷说道,这辽将手下可没有军户一说,那一万多人作乱,那就实实在在的是一万多战兵,如果是调集山东本地的卫所兵,怕是十万兵都不够人家打的。

    第一卷  第十章 细盐 帮衬

    [正文]第十章 细盐 帮衬

    ------------

    余风摇摇头,自己关心这么多做什么,不过是自己想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点而已,战兵也好,军户也罢,和自己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自己能让自己和家人过得不错,那就比什么都好。这天下,已经隐隐有乱世的迹象了,但是在这偏居一隅的山东,天下,那是一个很大很空泛的概念。对于这些穷苦的军户们来说,他们和自己的目的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就是活下去,并能活的更好。

    到了灵山镇,依旧是熟门熟路的找到刘姓盐商,这盐商倒也大气,验了盐货,直接就按照上次的价钱给了银两,在院子里,等待那些人搬运盐货的时候,余风发现了另外一些事情。

    余风他们运来的盐货,被盐商的人引到货仓,直接就放在仓库里,而另外一边还有一个仓库,却是明显的的比这个仓库看守得要严密的多,偶尔有卖盐货的,送盐到了仓库门口,却是再也不让进去了,就在门口和盐商的管事交涉。[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余风心里好奇,稍稍凑近了一些,隐约听到一些片言只语,“雪花”、“可比青盐”之类的话语,但是,令他兴趣大增的是,他完完整整的听到了一句话:“刘大爷青盐也不过出到六两银子一担,这些盐货,虽然品相不错,但是,大爷给到了四两五,已经是看到多年的交情上了”

    什么盐,可以卖到四两五银子一担?余风心里骇然,那岂不是,一担足足可以抵得过自己三担。难怪要和自己这些人送来的盐货分开储存,根本就是档次不同嘛!

    他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朝着那边说话的两人凑去,那盐商管事,手里抓着一把盐,一边细细捻着,一边和对面的人说话,余风朝他手上看去,登时有点瞠目结舌。

    这不是就是细盐吗?在后世,精盐吃的不少的他,自然是知道后世的盐细腻洁白,但是,他也知道,这是现代制盐工艺的功劳,要是像赵家村的这些人这般煮盐,是绝对不可能达到这个地步的。

    他这次运来的盐货,颜色黄黑且不说,颗粒那是大小不均,大的如指头,小的如黄豆大小,给人一眼看上去,就是粗糙的印象。这其中的道理他也明白,无非是海水中的杂质太多的缘故,虽然海水中水的成分最大,其次是盐,但是其他的杂质也不少,在海水煮干后,这些杂质无处可去,就附着在盐粒上,所以,才会有这品相。

    这管事手里的盐,虽然被他称作细盐,但是,明显的还是达不到后世的那种程度,但是,无论是从颗粒上看,还是颜色上,都比他的这些盐要强上很多了。毫无疑问的,这些盐至少经过了一次的提纯。

    “刘管事,这话可不能这么说,这胶州,能出这般雪花盐的,也就那么几位,论起品相来,咱们这雪花盐,比起青盐来,也未必差上很多,咱也不要求能比上青盐的价格,不过刘管事看在世道艰难,高个那么一两分银子,还是可以的吧?”

    青盐是什么盐,余风不知道,但是,这人口中的雪花盐,是个什么货色,他倒是心里明白了,要是按照他这么说起来,这些盐货,经过简单的提纯加工,转眼之间,价格就可以翻上几倍,这样的事情既然自己知道,就一定不能放过,这粗盐提纯,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不就是吸附海水中的杂质吗?余风自问,这种事情,他自己也做得来。

    想到这里,他在一旁插言道:“这些雪花盐,我们倒是也熬得出来,四两五一担?”

    “去去去,在谈事呢,别捣蛋!”和刘管事说话的那个商家,显然把余风当做帮刘管事压价的了,“你要是能做得出,还用的大包小包的抬着来了吗?”

    他这倒是也说的是实话,余风那边,近三千斤盐,数量着实不少,但是,这可以换的的银钱,就未免比得上这商户的这些看起来远远少于他们数量的盐包了。

    余风也不生气,就这么笑吟吟的看着刘管事。

    “你要是能做得出这样的盐货,自然也是按照这个价格收的!”刘管事将手上的盐粒放了些在口中,“有多少要对少!”

    余风等的就是他这话,当下微微一笑,拱了拱手,回到自己一行人中间去了。

    这次得到的银子,足足有四十五两,不过,既然余风心中有了计较,自然不会将所有的银子都分了下去,每人按照上次的分法,得到二两五的银子,其余的,都说是分与余风的。

    这银子虽然可爱,但是,余风并不会被眼前的这一点小利晃花了眼睛,不过,既然众人都这般说,他也不会矫情,等到弄出了财路,自然大家都跟着得益,倒是现在也不用在这点小钱上纠结了。

    “刚刚我在盐栈里看了,不过是将粗盐,熬成细盐,一担的价格,就能卖到四两五分,大家都是海边讨生活的,可知道有什么法子可以将这粗盐熬成细盐了吗?”余风在回去的路上,边走便问诸人。

    “四两五银子啊!”众人一阵惊叹,显然,他们的注意力都被这样天价的银子吸引住了,以至于余风后面的话,大家都没有听进去。

    “这等秘法,我们是不会的,那灵山盐场里,肯定有懂这法子的人!”果不其然,反应过来的诸人,想到了余风的问题,立刻意识到,这笔钱,看起来虽然不少,但是,自己这些人赚起来,却是困难无比。

    “算了,还是我自己琢磨吧!”对于这群人的水平,余风算是了解了,看来,指望他们,是靠不住的,还得自己想办法。

    此后几天,余风都在琢磨着如何将粗盐熬制成细盐的办法,为了方便随时实验,干脆就在丈人家住下了,甚至叫赵登赵莱两兄弟,回到自己家中一趟,将雪娘也接了过来,免得他数日不归,雪娘在家中挂牵。

    赵总旗老两口,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女儿是爹娘的小棉袄,别的人家盼望自己嫁出去的女儿回来住上一段日子,不是过年过节还真是想不到呢,自己这样的家境,难得女婿不嫌弃,自然是皆大欢喜。更别说,赵登悄悄塞给他老头的银子,这可不是假的,赵总旗自然知道这些银子从哪里来。

    余风这一琢磨,就发现,这事情,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想想也是,要是简单,这所有的人自然都会不嫌麻烦的多上这么几道工序,粗盐和细盐,可是有几倍的差价,老百姓们又不是傻子,都是一样的煮盐,赚钱多的不做,做赚钱少的。

    前世学的那点化学知识,余风差不多一股脑都还给了自己当初的化学老师,他除了还记得,除了用明矾可以吸取水中的杂质,别的吸附杂质的化学物质,可是一点都不记得了,就是记起来他估计也没有什么用,现在这时代的许多物品,和后世的叫法称呼都不同,就算他融合了这个“余风”的记忆也没有用。

    余风的心思,倒也没有瞒住大家,大家都知道余风是在琢磨如何将粗盐熬成细盐的法子,倒也是没有人来打搅他,反正读书人知道的东西多,没准他就真的将这法子琢磨出来了呢,余秀才自己又不可能去煮盐,到时候,还不是要便宜大家。再说了,大家自从和余风一起,杀了那几个盐丁,都已经自觉不自觉的将自己这十几个人看做是一个小的利益团体了,大家这杀头的勾当都做了,关系难道还不够铁吗?

    余风在这边到时低调,但是,这与赵家交好的诸人的行迹,可就有点张扬了。赵家村这一个百户,几百户人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家平时都是苦哈哈的熬日子,乡里乡亲的,谁还不知道彼此的根底。但是,这赵家人和与赵家交好的这些人,陡然之间阔绰起来,做饭的时候,家里也是时不时的冒出肉香,这可是就算过年的时候,都看不到的光景,于是,村里有的人就坐不住了。

    开始时有意无意的打听,想得知一些口风,到底这些人是哪里赚的了银钱,尤其是那几个借了独轮车给他们的百姓家,心里多少是有点底的,每次借了车出去,这些人回来就割肉扯布的,要是说他们一点都猜不到,那也就太小看老百姓们的智慧了。

    于是,有心思活络的,就直接找到了赵贵,也想要参与一份。赵贵对于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但是,赵贵还有个老娘不是,平素间,乡亲们也帮衬得他们家不少,他老娘倒是也受了不少大家的照顾,见到赵贵死不松口,这些人干脆就直接求道赵贵老娘头上来了,最后,老人家心下不忍,直接就发了话了:

    “贵儿,都是几代人的交情了,有些事情,能彼此帮衬下就彼此帮衬下,大家也不是外人!”

    第一卷  第十一章 聚伙 专业

    [正文]第十一章 聚伙 专业

    ------------

    赵贵是个孝子,母亲的话自然是不敢忤逆,但是,这件事情,他自己又做不了主,当初,余风杀人的时候的那股狠辣劲,他至今还历历在目,他不敢忤逆他娘,但是,更加不敢做出违背余风意思的举动,哪怕余风名义上还是他堂兄的女婿。

    被逼得无奈的他,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这事情要让余风知晓,他不敢直接带人去余风那里,那样的话,反倒有点威胁的意思了,也就是在吃完早饭的功夫,他面色深沉的推开了赵总旗家的大门。

    “阿贵来了啊,吃了没?”赵总旗正在院子里折腾着一把大的石锁,锻炼力气,见到自己堂弟上门,倒也不怎么在意,实际上,要是不是有赵贵坐镇,他根本不会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女婿出去卖盐,在他看来,有赵贵这么个稳重人在,才能让他放心。[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吃了!”赵贵瓮声瓮气的答道,“我找姑爷说点事情!”

    “哦!”赵总旗朝着赵雪娘的房间一指,也不再理他,自顾自的打熬身体起来,赵贵来找余风,想必又是他们那一档子破事,他倒是不好说什么了,说多了,他就再也不能装聋作哑了不是。

    赵贵把余风叫了出来,低声将这个事情给余风说了一边。

    “这些人靠得住么?”余风沉吟了一下,张口问道。

    “靠得住,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知根知底!”赵贵说道。

    “嗯!知道底细就好,那刘盐商也说了,盐货越多越好,也不在乎多那么几个人的货,不过,我们也不能一点防范都没有,这样吧,回头,你把那些人叫到你家,我过去看看,我只有一个要求,只要有家室的,那些已经破了家,或者就是孤身一人的,坚决不能要!”

    “这个我省得!”赵贵明白,这些孤身一人的,由于没有什么牵挂,做起事情来,毫无顾忌,而且,出了事情,屁股一拍就可以远走高飞,制约他们的手段就要少了许多,而有了家室的,难免做事情就会慎重点,就算不为他自己,也得为自己家里人着想不是。

    当天晚上,余风在赵贵的家里,见到了这些人,高高矮矮,竟然有十来人,而且,清一色的精壮汉子,看来,赵贵就那些人有资格站在这里,还是做了一番挑拣的。

    这些人哪里不认识余风的,村里就这么一个秀才姑爷,那可是婆娘们口中长盛不衰的话题,但是,见到余风出现在这个场合,他们还是吃了一惊。这可是赵总旗家的姑爷,这么说,这个事情,赵总旗也有份?本来有些人还有点忐忑的心思,见到余风,居然顿时安稳了下来,这倒是余风所没有料到的。

    老百姓的胆子,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而且,有着一种从众的心理,有很多的事情,他们能做,敢做,无非是没有一个领头的人,往往就迷茫了方向,余风的出现,倒是很是符合他们心目中领头人的模样,这是素来就服众的赵总旗家的姑爷,而且,自己本身还是一个有功名的秀才,这种事情,他都能做的,自己这些穷哈哈还有什么做不得的。众人都是这么想的,在来之前,他们都大约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事情了。

    “这可是杀头的勾当,诸位难道不怕吗?”余风脸上还是他一直以来保持的微笑,只是,他问的问题有点尖锐而已。

    “怕,但是我们更怕没有饭吃!”一个汉子大声说道,众人哄笑了一声,连连称是。你秀才老爷都不怕,我们这条贱命还怕什么。

    余风大量了一下说话的汉子,和赵登差不多,身子倒是长开了,只是脸上的稚气未脱的痕迹还是很重。

    “这是刘老六家的小子,叫刘小六,算是机灵的,也有把力气!”赵贵在余风耳边轻轻介绍道。

    “既然大家看得起我余某,又不怕犯事,余某自然是欢迎的!”待到大家哄笑声稍稍弱了些,余风表态到,随即,脸上的笑容敛去,“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大家既然是结伙做事情,就得有点规矩法度,一旦入伙,那得听打招呼,要是有人阳奉阴违,或者是向官府告密,莫怪我余某不客气了!”

    众人脸上仍然挂着笑容,余风穿着一身青衫,弱不禁风的样子,站在他们这伙人面前,说这样的话,实在是没有什么威慑力,不过,既然余风答应了大家入伙,大家也就不妨听着,就是朝廷纠集军兵去打仗,不也有十七律五十四斩的军规吗?不过,到底能有多少能遵守的,那就两说了。

    余风见过众人后自是离去了,这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彰显自己权威的办法,新人入伙,要是他都不出面,任由赵贵去操作,那么,那些新人,到底是听他的还是听赵贵的。

    但是,留下来的众人,却是一时间兴奋不已,也舍不得散去,就在赵贵家的院子里,坐了下来,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海边人家,别的不大,院子倒是不小,赵贵家的院子,多了这么十来人,倒也不显得拥挤,这六月的天气,已经是很热了,平常这个时候,大家有活的干活,没活的就是在自己院子里纳凉,倒也没有感觉到什么不适。

    既然是领头的赵家姑爷答应自己这些人入伙了,那么,这和赵贵,也算是自己人了,有些话,自己人问起来,倒是一点忌讳都不犯。

    还是刘老六家的小子心直口快,先问出了大家心目中最想问的问题:“赵叔,你们一起做了几次买卖,赚了多少银钱?”

    赵贵沉吟了一下,抬头见到大家都目光热切的看着自己,慢慢的开口了:“出去了两趟,倒也每人落下了五两银子!”

    “五两!”众人眼睛都瞪直了,这可是白花花的五两银子啊,不是五个铜钱。

    “我要是有五两银子,那还不不得天天吃肉!”刘小六喃喃自语道,使劲的咽了一下口水。

    “赵叔也是的,有这等好买卖,不早点照顾俺们!”众人言语中虽然是埋怨之意,但是,脸上欢喜的神色,却是谁都看得出来,毕竟,这以后,分银子,也有他们一份了。

    “不是我瞒着大家,这可是要命的勾当,再说了,余先生没说话,谁敢在外人面前都说半句,少了赚钱的营生不说,余先生也不会放过我的!”赵贵苦笑了一下,给大家解释道。

    “余秀才不是一个读书人吗?难不成,他还能到官府去,自己把自己给告了?”众人不以为然。

    “这里都是自家兄弟,有些话,我今天说了以后就不会再说了,大家心里有数就是!”赵贵见大家似乎对余风不以为然的样子,有心提醒一下:“上次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巡检司的盐丁,余先生就亲手杀了两个,所以,大家切莫不要把他的话不当一回事情,还有,余秀才这个叫法,大家以后不要叫了,都叫先生吧!”

    众人齐皆凛然,赵贵的话,大家还是信的,一听说余风自己都动手杀了两人,那里还不肃然起敬。赵贵接着慢悠悠的往下说道:“至于我们其他兄弟,也是手上都沾了血的,大家还是要有所准备的好!”

    言下之意,既然大家入伙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