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美女班的男助教 > 美女班的男助教第23部分阅读

美女班的男助教第23部分阅读

道德观。每个人应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但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选择。窃取、传播和干预别人的隐私,都有可能导致侵权犯罪。理解和包容是一种美德,但盲目模仿是一种蠢行。

    第二卷 醉卧花丛君莫笑 第一次亲密接触!

    新版运行一段时间了,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新版熟悉了没有。

    新开发的俱乐部版块,有许多很有意思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能即时在线聊天的俱乐部成员专用聊天室。

    以往,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形式非常的单一,基本只能依靠书评;虽然几乎每本畅销书都有自己的qq群,但是即使上q很勤的作者,每次也只能和少数的书友进行交流。

    所以很多读者可能都有这种经历――加一本书的qq群很长时间,一直到这本书都全本了,也没在群里见过作者的面。

    现在,有了俱乐部这个聊天室,这种情况就可以得到改善了。

    经过司马和俱乐部几位管理员的商议,我们决定今后每个月至少一次,安排所有《美女班男助教》的读者在俱乐部聊天室和司马座谈网聊――具体形式,有点类似的三江阁访谈。

    司马将就本书的创意、主题、人物刻画及命运、近期更新安排、司马和小雷的私人动向和心情故事……等等各个方面,回答大家的提问,解释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比起以往用书评交流的方式,这是绝对直接和全面的接触,希望能令大家满意。

    现在大家在这本书的首页看到的这个投票调查,就是针对这件事的,希望大家抽空做一下,根据自己的情况投一下票,好让司马心里有数,根据大家的时间来安排我们具体的座谈时间。

    具体活动日期和时间,以及参加的方法,请留意即时通知!!

    (ps:加入俱乐部的方法如下:1进入《美女班的男助教》小说页面,在深底色的“作者有话”下方,有一个同样是深色底色的五个字“本书俱乐部”――已经特意做出了醒目的浮起标志“进入俱乐部”,只要点击它,就可以进入《方老师的美女班表演课讲堂》俱乐部;然后在这个页面,再点击最左侧的本书封面下方的“加入俱乐部”,等待管理员批核后,就成为俱乐部成员了。

    2第二种方法就是在首页先点击“俱乐部”,然后会出现俱乐部大版面;在这里用搜索器,输入“方老师的美女班表演课讲堂”这个俱乐部名称,点击就可以搜索到这个俱乐部;进入后加入方法同第1种所述,申请并等待审核即可。)

    第二卷 醉卧花丛君莫笑 谁动了灾区的物价?

    想了很久要不要写这篇评论。

    这几天根本一个字也写不了,小说也没更新,只顾一直刷新闻,生怕漏过了任何一条来自灾区的消息;神思恍惚的,好象干什么都没有精神。

    但是,即使在这种心情激荡的时候,依然有一种身为媒体人的良知在不停的催促自己,咬紧牙关关掉电视、断网,打开文档写下这些文字。

    因为,在我心里有一团异常愤懑的火焰,按捺不住!

    相信大家都看过前两天的那则新闻,也相信不少人都曾经义愤填膺的痛骂过那些事实上可能根本不存在的“黑心商贩”了吧?

    究竟是黑心商人涨价,还是传媒良知贬值?

    ――这个问号,该当加大加粗,再加三个大叹号!

    在倾泻愤怒和控诉之前,要先把无辜的部分摘出去――中国现有的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tv为代表的,专门报导社会时事,带有强烈客观性、时效性和正面新闻导向的传媒,这一类,我们通常称为一级媒体。

    还有一类,被我们称为二级媒体的,是以报导各类明星八卦、小道传闻,吸引眼球和点击率为主要生存方式的,以网媒居多。

    说实话,我是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评估和揣摩这些以贩卖女人内裤和他人隐私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二级媒体和操作它们的所谓“同行”的;但是这一次,实在没有想到,人性之恶之丑陋,可以到这种程度。

    512地震,牵动全中国同胞的心,地上人们的泪水要是汇集在一起,恐怕比灾区天空中的雨水还要多。那些死难者撕心裂肺的痛苦;那些奋战在灾区一线的以温总理为首的最可爱的人的身影,无一不令我们梦魂相牵。

    在这中国人最团结最齐心的时刻,在这所有人都满腔热血如沸的时刻,我不知道那些坐在写字台后面给手下狗仔发号施令的主编们是怎么想的――就连这种拧一拧能淌出一地血泪的新闻,他都要照旧按照他们的“行规”来做!

    好比说,现在的媒体,如果做一条新闻,告诉你说“王二在李寡妇家,一夜未归”――不用怀疑,你细挖下去,这个王二也许根本就是王二丫,是个女的;或者这个李寡妇,根本就是王二的婶娘,从小看着他长大的……

    但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到了这些人笔下,就一定能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点”来――你要是事后知道了真相,去质问他;他会很坦然的告诉你,没错呀,我们又没说王二是男的,又没说他和李寡妇发生不正当的关系,我们报导的是事实呀!

    王八蛋!

    谁说化工厂爆炸污染了成都的水源?谁说灾区的学校都是豆腐渣工程?谁说灾区有黑心商贩把水和食物、帐篷高价卖给灾民的?

    这几天所有担心过化工厂、骂过盖学校的官员、骂过黑心商贩的朋友,你们回头想一想,谁掌控了你们的喜怒哀乐?谁把你们玩弄于股掌之上?

    为什么所有的一级媒体,都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报导,甚至连蛛丝马迹都没有?可网上的人,个个骂得跟真有其事一样?

    请大家再回头翻翻新闻,其实有任何一家二级媒体明确报导过以上三则消息吗?

    根本没有!人家根本没说王二是男的,更没说王二和李寡妇通j,是你们自己想的,和我狗仔大爷无关!

    王八蛋!

    所有的相关报导,没有一个字说化工厂泄漏了,可是就是所有正常的报导里,都特地提醒大家一下,成都附近还有化工厂呢!至于化工厂距离震区多远,那不重要,我怎么知道王二是李寡妇的侄子?责任可不在我!

    所有的相关报导,没有一个字说灾区的房子是豆腐渣工程的,只不过所有的采访稿子到了主编那里,要有选择的发向社会――民政大楼塌了,不说;银行塌了,不说……只要有学校这类能刺激到普通民众情绪的,大说特说……用不着费一点力,所有老百姓的舆论导向就朝着我们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了,主流官方还拿我没办法――我又没说李寡妇不守妇道,是群众误解了,责任不在我!

    ……

    最可恶的是有关涨价的传闻。

    所有我们能找到的媒体的报导,都没有一个字提到有黑心商人涨价什么的,但是人家知道在客观报导的辞句中,巧妙的加入文字游戏――灾区桶装水“竟要”50元!前几天240一卷的帆布现在“居然”要600元!

    真是一字赚千金!无数单纯善良的中国人的义愤,转眼化做了节节高升的点击率――而且做这个“扣”还是典型的长线投资,就这个话头,将来救灾告一段落以后,不知道能弄出多少新闻点来,花差花差,不亦乐乎?

    好一个“竟要”,好一个“居然”!

    几乎所有看过这些报导的朋友,都本能在脑子里出现这样的画面――衣衫褴褛满身鲜血的刚获救的灾民,步履蹒跚的向小商贩求一口水喝;而黑心的商人一脸冷漠,非要五十块不给水……

    这个新闻做的妙啊!妙就妙在它把王二的性别模糊了,把两个当事人的亲属关系也模糊了……

    桶装水竟要50元――是谁向谁要?他没有一个字告诉你是黑心的小商贩向灾民要,但是所有人都象催眠似的往那个方向想去了。

    冷静,想一想――你真的相信在满目疮痍的震区,有小商贩摆摊向灾民兜售矿泉水?

    如果他是震区的商人,地震时他和他的货怎么安然无恙的?如果他不是震区的,那在那么多救灾物资都进不了震区的时候,他和他的货怎么进了震区?

    好,即使我们相信,有商贩通过某种渠道进去了,我们姑且不去考虑人性会不会坏到那种程度这个问题――请问,当着那么多救援队的军人,还有饥渴难耐的灾民,他怎么敢明码高价的卖东西?不怕被哄抢?不怕被军警抓?不怕被愤怒的群众围殴?

    再有,就算真有这么玄幻的事,那他卖给谁?灾民在逃命之前,预先知道以后会用钱,把卡里的钱都提出来带在身上了?

    面对一群那样的灾民,他卖给谁?

    所以事实不是我们一些年轻朋友想象的那样的。

    事实是怎样的?是二级媒体撒谎吗?

    不会的,那不是他们的工作风格――王二在李寡妇家过夜这件事肯定是真的,这叫报导事实而隐瞒事实的一部分。

    灾区的桶装水卖50块,这事肯定是真的――但是被隐瞒的部分是什么?

    第一,灾区的概念大了!成都也是灾区,汶川映秀也是灾区,是你们读者自己要往重灾区、震区去想,责任可不在我!

    在成都,地震第二天连股票交易所都开了;在震区外围的许多城市,九成以上的房屋都好好的,市民生活也还在继续。

    别说是成都了――我的一位朋友,在现场以医疗志愿者身份参加救援的作者名医大大发回消息说,在震区外围的许多损失不大的县城,老百姓已经可以正常买菜煮饭过日子,而他还可以买到一块五一根的雪糕来解馋!

    所以不是受灾的汶川映秀这些地方涨价,是震区周边范围涨价了,这里头文章可就大了去了。

    因为这几天铺天盖地的都是震区最中央的报导,所以大家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于是王八蛋们就有了搬弄翻云覆雨手的机会――摸棱两可的遣词用句,诱导大家往他们希望的方向去臆测。

    第二点被模糊的,是一桶水50块这个概念。50块到底贵不贵,算不是失控性的涨价,在不在政府“强有力的指挥”控制下?

    这里说的一桶水,可不是450毫升包装的矿泉水,而是家用饮水机上用的那种必须一个壮年男子才能换上去的桶装纯净水!这种水平时超市打折的时候也要十几块的。

    在如此大灾之年,在震区外围的城市里,一桶原来卖十几二十块的纯净水,现在卖50元,这叫涨价?这是黑心的商人干的?

    稍微有点经济常识的朋友可以推算一下,给你一个亿,三天之内把一个城市所有的猪肉买回来给全国人民包饺子――你看最后这地方猪肉会不会卖100块一斤!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政府要调拨采买如此大量物资的物资,无偿发放给灾民;周边灾区的相关物资,怎么可能不涨价?

    如果说涨价就是商贩黑了心,那这几年全国的猪肉贩子都该抓起来判刑了!

    区域性特定商品短缺引起的供不应求导致的通胀,在这样的特定时期上升四到五倍的价格,公正的说,这必然是在政府调控范围内的涨幅――政府总不能派军警到成都、重庆的个体商人货仓里抢明火吧?

    虽然我们不能亲眼直击政府的物资采购官员,是如何指示、或者叫协商当地的商人在依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适当的涨一点价的,但是我们的经济常识可以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

    想想看,灾区需要的不是一桶两桶水,那么多的物资,总不能全靠好心人捐赠吧?政府向灾民,可以无偿发放;可是这么多东西政府采买的官员要是向商人白拿,那人家就得家破人亡了。

    任何救灾的物资调拨,当地采买都是最大的一块;新闻里报导的从全国各地运来的东西,是挺鼓舞人心的,但是杯水车薪而且还远水不解近渴;千山万水的运来,社会成本比物资的实际价值都昂贵。

    那既然是采买,那就有交易,这就有个成本的问题。平时可能一家超市一季度才进五十桶水,一货车就运来;现在政府求你了,帮帮灾区的同胞,指标下给你,三天我要五百桶水――商人都有自己的进货拿货渠道,而这些渠道为了抓紧救灾,就要赶工生产;赶工就要给工人加班费,送货就要加大运输成本;原本消毒一桶水用五块钱一升的药剂,现在为了快就要用五十块的……

    这些要不要成本?要不要钱?

    一桶卖五十块,贵吗?

    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是,钱多物资少,有钱买不到东西,买到了却运不进去。

    我们假设一下,全灾区的商人、工厂产家都不过了,平价卖,会发生什么情况?

    以往各国的重大灾难的范例已经告诉我们了。

    【大灾之年如果用行政手段力压物价不涨,其结果是大量物资向没有迫切需要的群体产生配置倾斜】!

    这两天大家想必看到了,有报导贴出了图片,说某人囤积大量矿泉水准备自救。

    很多网友大骂,说自己一个人占了那么多本来可以救人的物资,真自私,缺德!

    可是我们也该想想,似乎不好去指责任何一个身在灾区周边的同胞――谁知道老天爷什么时候发神经,来个余震甚至更大的地震。

    这是一般人的想法,想想看,换了我们自己,在这样人心惶惶,总觉得朝不保夕的氛围里,如果有条件,会不会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储备一些以防万一的必需资源?

    只有水贵了,普通人才不会动心思去囤――这不是势利,这是人性。

    而水一旦卖便宜了,便宜到适应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力了,就必然会出现大量囤积闲置的情况――最需要这些东西的是灾民,可灾民几乎是空手逃出来的,他们哪有钱哪有购买力?所以一旦有平价交易,都是手上有钱也没受伤的人,也就是无迫切需要的群体在购买。

    在这时候,政府是优势购买力,好比是一个手里拿着十几亿的大买家,在大灾面前,只要物资能跟上,五十块还是十五块,对这么大的采买方来说,是可以忽略的,我相信只要我们的灾民需要,我们的政府一桶五百块都会买给他们喝!

    普通人买不起或者不舍得去大量买,整个区域内只有一个买家能适应这种消穦岤d―那所有资源就能集中到这个买家手里,加以调配。

    这就是经济手段转化为灾时物资配置手段――出动几万军警做不到的事,只要遵循科学的经济规律,就能做到。

    所以这钱是从政府拨款里,到这些商人和产家手上,贴补了他们为救灾而付出的经济和劳力上的透支和付出;而所有的物资,又是由政府无偿的发放给了灾民,在灾区直面灾民的物资,必然都是无偿的――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哪有什么黑心商贩?哪有人伸手朝灾民要钱了?想想看,这符合最基本的事实逻辑吗?

    我们所骂的那些黑心商贩,是那些为了给灾区人民及时送去物资,几天几夜守在生产线上为了给灾区同胞多生产一桶水而不眠不休的工人、工管;和那些放下自己店里的生意,一车一车亲自装车给救灾指挥部送货的四川商人。

    他们的心,不黑。我敢说,他们身在灾区周边,当捐款箱伸到面前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把刚从政府官员手上拿到带着体温的货款放进去!别怀疑,同胞们,他们也都是中国人!

    真正黑了心的是谁?还用说吗?

    ……

    想起当年在电视台,搞台庆记者会的时候,那些“同行”交流起这些“经验”时的经典名言:现在做网媒,愤青就是肉头!

    他们考虑的从来不是事实如何,该怎么让人们知道真相;而是现在什么样的情绪最能刺激人,最能引起人的不理智情绪;最能唤起人的阴暗心理――这些也就意味着能给他们所在的媒体带来最大的利益,给他们带来最多的奖金!

    的确的,如果他老老实实报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