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元朝帝国风雨 > 第130章 元朝治黄河遍地燃烽火

第130章 元朝治黄河遍地燃烽火

    第130章元朝治黄河遍地燃烽火

    黄河是一龙性情诡异的巨龙,狂暴野性,洪水恣意泛滥,无数次地给民众造成深重灾难。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五年,黄河又发生大洪水,泛滥改道,河流一分为二,最后与淮水合为一道,东流入海,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内淤塞黄河。在元世祖忽必烈以后的时期里,黄河又屡次决口,两岸民众年年修筑堤坝防洪,都劳而无功,没有见到多大成效。

    在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至元元年,黄河在开封段决口。至正四年,黄河在曹州段决口,没过多久黄河又在汴梁段决口,至正五年在济阴决口。元朝廷为了加强黄江治理,在山东、河南等处建立都水监,决心治理治河,减轻灾难损失。

    为了治理好黄河,朝廷派遣当时顶级水利专家贾鲁,任山东、河南都水监,负责对黄河的有效治理。贾鲁,生于1297,1353去世。字友恒,元代高平人。他少年时聪明好学,胸怀大志,长大后谋略过人。1343年诏修辽、金、宋三史,召贾鲁为宋史局官。历任东平路儒学教授、户部主事、中书省检校官、行都水监,其间,针对当时“黄河决溢,千里蒙害,浸城郭,飘室庐,坏禾稼,百姓已其毒”,沿河人民背井离乡,卖儿卖女的悲惨局面,公元1351年,贾鲁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进序二品。授以银章。贾鲁亲自率人修筑黄河,多次领导治理黄河,拯救民众于洪水之中。

    贾鲁是元代著名的河防大臣,也是一位在治理黄河上卓有成效的水利专家。廿八岁时,任东平路儒学教授,又被选为丞相东曹椽、户部主事。后又奉诏专修辽、金、宋三史,担任宋史的局官。贾鲁担任中书省检校官后,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改革时政的、长达数万言的主张。元惠宗任命贾鲁为行都水监。贾鲁领受任务后,绘出了精细的治水图,同时提出了两个治河方案。后来采纳了贾鲁的第二个方案。公元1351年。贾鲁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进序二品,授以银章。贾鲁亲自率人修筑黄河。最后死于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战争中,终年五十七岁。

    至正八年,贾鲁任都水监。考察河道地形后。提出治河二策:一为修筑北堤。以制横溃,则用功省;二为疏塞并举,挽河东行使复故道。其功数倍。不久,贾鲁改任右司郎中,以上二策未作决定。至正九年脱脱复任丞相,贾鲁又进献其治河二策,脱脱同意其后策,决心治河。至正十一年,顺帝命他任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主持堵口大工。当时发动汴梁、大名十三路民工十五万人及庐州等军士二万人进行堵口,采取疏、浚、塞并举的方法,于四月开工。第一步整治河道,疏浚减水河;第二步筑塞小口门,培修堤防;第三步集中力量堵筑黄陵大口,挽河回归故道。八月间正值大汛时期,当时口门宽四百余步,中流深达三丈多,水势湍急,而贾鲁临危不惧,敢于创新,决定作石船大堤,加强挑溜作用。九月七日,在口门排大船二十七艘,上铺散草和石块,以沉船法进行堵合,然后用卷埽压厢,终于当年十一月十一日合龙闭气,河复故道,汇淮人海。此次堵口,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总共用中统钞,即当时的纸币,“一百八十四万五千六百三十六锭”,耗用财物很多。后世评价贾鲁治河有四句诗:“贾鲁修黄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

    贾鲁在朝廷会议上提出,治理黄河应该在北岸修筑堤坝,疏通南方河道,让黄河返回故道,就是要河流与淮水汇合,照以前那样流出东海。但是这项工程巨大,必须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这项巨大的治河工程。元朝丞相脱脱赞同他提出的主张,下令让贾鲁进行准确估算,贾鲁汇报出可能需要二十万人,脱脱听了大吃一惊,认为工程量实在太大,远远超出他的想像。

    朝廷立即派遣工部尚书成遵,与大司农秃鲁,接受朝廷的委派,先行视察黄河河道,提出详细准确的治理黄河方案,提交朝廷审批。成遵等人自京城大都出发,南下到山东,向西进入河南,沿途详细勘测,精心设计规划方案。他们把所有地势的高低,水量的大小,河水的深浅,都详细测量明白,绘制成地图,在图纸上还附加详尽的说明,他们完成对黄河考察和勘测任务后,返回京城大都,直接来到了丞相府,前来拜见丞相脱脱。脱脱立即把他们迎接进客厅,向他们询问了河道的具体情况。

    第二天,在皇宫里的朝廷会议上,大臣对治理黄河的工程,进行激烈辩论,确定治河方案。成遵首先开口建议说,黄河的过去河道,一定不能修复,贾鲁的设计方案,断然不可施行。脱脱听了,询问他说,你先说说反对的理由吧!成遵一边把他们绘制的地图打开,向皇帝和大臣们展示,一边向他们作出说明。成遵举着地图在大殿上展示了一周,然后恭恭敬敬地把地图放在皇帝的书案上,元顺帝和脱脱都认为,治理黄河工程事关重大,不能草率地作出决定,没有明确表态。脱脱趁机建议说:“你们沿途奔波,劳累辛苦,你们暂时回去休息再一天,明天到中书省,我们再进行详细讨论吧。”工部尚书成遵,与大司农秃鲁,两人离开大殿,回到了家里。

    第二天清晨,工部尚书成遵,与大司农秃鲁,果然说到做到,立即到中书省的大厅里等候着,不多一会儿,身穿公服的脱脱首先到来。不久贾鲁跟随进入了大厅,其余的中书省官员,亦先后到达了那里。他们立即开始讨论黄河的治理方案,在会议上,成遵与贾鲁两人,意见很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面红耳赤地争论了起来。在场的各位官员看见那种情景,都不禁大吃一惊。他们也从来没有看见他们这么激烈地争论过。那些官员平时大都在都城里,稳稳当当地做官,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留心和研究河防,因此也没有多少发言权。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激烈辩论。无论插嘴和劝解。好像全是一帮尸位素餐的行尸走肉。毫无才干,毫无作为。

    工部尚书成遵,都水监贾鲁。从早晨的辰时一直到中午的午时,两人都各执一词,争议不休,在场的官员们都劝解他们说,今天就争论到这里吧,时间也不早了,暂且散会,吃一点饭再讨论吧。他们吃完饭后,又继续举行会议,讨论治河工程方案,他们双方仍然争论不休。主持会议人脱脱就对成遵说:“都水监贾友恒的计划,也有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果按照的他的设计方案,完全可以一劳永逸,治理好黄河,你为什么这么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放呢?”

    成遵回答说:“河流的过去的河道,究竟能不能修复,完全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工程巨大,耗资无数。根据现在的国计民生状况,我们知道,现在国库空虚,财源缺乏,民生艰难。在这种不利状况下,如果还不顾实际,大兴土木,上马大型工程,那样一来,国家的财政就更加吃紧了,怎么能够顾及到国计民生呢。现在山东一带,由于连年干旱,天灾不断,粮食大面积歉收,百姓缺少吃穿,生活极度困苦,如果有人趁机起事,如今二十万民众,成为盗贼,抢劫杀人,骚扰地方民众,那样就危及地方民生。将来如果这种灾祸和变故,继续发展下去,隐患比黄河灾难,可能会更加严重,难以收拾!”脱脱听了成遵的话,顿时不禁脸色一变,惊慌地问道:“你是说那里的百姓将要谋反吗?”成遵道:“我们去调查的时候,发现那里的事态已经极为严重,民众聚集造反,已经箭在弦上,难以避免!”成遵、贾鲁他们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他们的性格都很倔强,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弄得在场的人都不好多说什么。

    中书省的官员们看见成遵固执己见,毫不退让,说着说着,竟然与顶头上司丞相脱脱斗起嘴来,真是胆大犯险,没大没小的,也很不雅观,他们就好说歹说,终于把成遵劝开,让他回家好好地息着,别没事找事,自找麻烦,自寻烦恼。秃鲁当时也在场,但是人们弄不清楚他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一言不发,让人捉摸不透。

    也许人们不禁要问,成遵是何许人也,难道真的是吃了豹子胆,竟然有那么大的胆量,顶撞元朝最高领导,丞相脱脱:成遵。字谊叔,他是南阳穰县人。自幼反应敏捷,聪明过人,他阅读的书籍达到数千字。他年满十五的时候,不幸父亲去世。因此家道中落,非常贫困,但是他依然坚持勤奋学习。他二十时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当时郡中的先辈中还没有考上进士的人,成遵想报考进士,总是为没有合适的指导老师发愁。一天,成遵气愤地说:“《四书》、《五经》,都是我的老师。写得最牛的文章无过于《史》、《汉》、韩、柳。那些区区科举作品,有什么难的?”当时杨惠初刚刚考取进士,来到成遵的家乡尹穰,成遵就把数十篇作品,请他指教。杨惠阅读后,大为赞赏,告诉他说:“你这次去参加科举考试,一定吹灰之力,十拿九稳。”

    至顺辛未年,成遵到达了京师,向著名学者夏镇学习《春秋》,获得夏镇的推荐,进入朝廷最高学府成为国子监学生。当时陈旅在那里担任助教,很喜欢他的文章,就向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推荐,虞集很想召见成遵,陈旅立即命令下令,让成遵乘他的马拜见虞集。虞集视力不好,他看见成遵到来,欣喜若狂,走上前仔细观看成遵,他观后一会儿,高兴地对成遵说:“我刚才看了你的文章,今天又看见了你的容貌。你很有才能,一定能成大器。我现在已经年老,可能看不到你成功的那一天了,你可得保重自己哟。”元统改元,成遵考取了进士,被授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的官职。第二年,参与编写泰定、明宗、文宗三朝实录。后至元四年,升应奉翰林文字。元统五年,辟御史台掾。

    至正改元,成遵被提升为太常博士。第二年。转中书检校。不久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跟随皇帝到上京,他诚恳地向皇帝提出报告,他在报告中说天子应该注重饮食起居,节制嗜欲。以保养高贵的身体。高贵的圣体安康。国家就会安宁。他的文盲恳切,真诚动人,皇帝也深受感动。认为他说得很好。他又提出监察官员应该重视的四件事:一是在差遣台臣方面,不能越职问事,应该职责分别;二是左迁御史,不能堵塞言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