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纨绔出仕 > 纨绔出仕第47部分阅读

纨绔出仕第47部分阅读

走廊里已经有常委陆续走向会议室,正当李睿跟纪委书记何胜友打招呼寒暄之时,突然发现苏志强从楼梯上走了上来,他不是还在党校学习吗,今天怎么来了?

    看到李睿惊讶的表情,苏志强朝他笑了笑,又跟和何胜友热情的握手打招呼。

    “苏县长,在党校学习也不安心啊?”何胜友笑着道。

    “哈哈,我在党校学习就不是南桥县委常委了?何书记,你这是急着要赶我走啊!”苏志强拍着何胜友的手背笑呵呵道。

    “哪里,那我怎么敢呀!哈哈哈……”

    李睿看着两人热情的互动,苏志强要调走早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他们的关系似乎较之前更加亲密了,言语间都有意识的向对方充分表达善意,官场就是这样,一旦没了利益冲突,大家都会瞬间放下原有的一些不愉快,都会有意识的加深彼此的关系。当然矛盾很深的,就另当别论了。

    两人说说笑笑走向会议室,临时时苏志强不忘给了李睿一个让他放心的眼神,李睿的心里当时就是一热,说不定苏志强这次赶回来就是为了帮自己撑腰的。

    走进接待室,列席会议的人差不多都到了,大家都围在吴大宝的身边,未来领导嘛,别看他现在跟大家一样都在这里待着,要不了多久就会堂而皇之坐在隔壁的常委会会议室。

    看到李睿进来,吴大宝热情的招呼他过来坐,递上一根烟,趁着两人头凑在一烟的时候,吴大宝小声道:“兄弟,上次不好意思出洋相了,谢了!”

    李睿笑着道:“我还要感谢领导给了我一次拍马屁的机会。那天没事吧?”

    “呵呵呵,没事,睡了一觉就没事了。”

    “咦,陈世伟呢?”李睿看了一圈,发现独缺陈世伟没在。

    “估计还没到吧?我进来到现在就没看到过他的人影。”顾小冬也凑过来道。

    “他在乡下,路最远,可能是耽搁了吧。”吴大宝道。今天列席会议的人员也只有陈世伟是来自乡镇的。

    正说着,接待室的门推开了,陈世伟急匆匆的赶到。大家见面一阵寒暄,李睿问道:“陈书记忙啥?这么晚,都迟到了。”

    陈世伟道:“我从镇上赶过来的,几户搬迁户出了点问题。”

    吴大宝关心地问道:“是工业园区那几户吗?”拆迁公司就是他建委下属的企业,所以他对这事也挺了解。

    “是啊,狗日的又变卦了,漫天要价,工作越来越难搞了。”陈世伟叹气道。

    “你才处理一起就这样脚忙手乱,我每天接待多少?真他妈不是人干的工作。”经贸委主任周挺大倒苦水道。经贸委下属不少企业都面临着改制和重组,都面临工人下岗的问题,几乎每天都会有下岗工人到他们那里告状,反映情况。

    “现在没哪项工作好搞,当干部是越来越难了,动彻有人上访,有人告状。”顾小冬也在一旁附和道。

    陈世伟一听顿时笑骂道:“他奶奶的,你们得了便宜还卖乖,到乡镇来搞一搞就知道谁不容易了。”

    大家一齐笑起来。等候的时间不长,差不多半个小时,王有根过来招呼:“各位领导,轮到你们了。”

    众人住了嘴,纷纷进了会议室。

    潘元调走后,南桥县常委会一直是十个人,今天武装部的陈部长没来,只有九个人,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也列席了今天的常委会。

    “下一个议题:关于外来企业和本地企业享受相同优惠政策的建议。一鸣,你把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县委书记季发灵主持会议。

    县委办主任曾一鸣点点头,“好的。”随后他把稿子念了一遍。

    季发灵道:“昨天市委何书记到我县调研工作,明确提出:要大力重视对本地企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外资,内外有别,但区别不能太大,尤其是在土地、税收、财政支持方面,内资外资都要当成自己的儿子,一口锅里不能同时存在干饭稀饭,对于这个问题,各地都客观存在,不但我们南桥县有,其他县区都有,严重伤害了本地企业发展的积极性,这个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家都谈谈各自的看法?”

    他说毕将会场环视了一遍。

    县长杨立青第一个发言,无非说了些下面的反映,比如上次到青山泉镇调研时沈卫东提到的意见等,认为县委研究这个问题很及时,很有必要。接着,于顺根、何胜友、徐浩、蔡永斌等都各自发表了看法,都是从正面谈到了这个问题。

    季发灵点了点头,道:“一鸣,你和府办牵个头,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计委、经贸委和工商税务等都要参加,陈世伟,你们青山泉镇也出一个人参加,这里涉及到产业园区的建设。”

    陈世伟连忙回答道:“分管工业的江连生参加。”

    季发灵“哦”了一声,继续说道:“领导小组成立后,要全方位做调查,把情况摸清吃透,看看下面的企业究竟需要党委政府在哪些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政策性文件,所有的部门和企业就按这个文件执行。起草文件的同志对方方面面的政策要了解、熟悉,不要和上级的精神发生冲突,还要适合我们南桥县的实际,比如免税的问题,大家都免了,我们在座的同志吃什么?所以,税务局和财政局的同志要有一个意见,还有土地政策也要研究,今天土地局的同志没参加,曾主任,你们这个机构一定要把土地局加进去……”

    曾一鸣忙不迭的点头答应。

    季发灵喝了口茶,清了清喉咙,接着道:“这个问今天只是初步议一议,算是落实何书记的指示精神,大家下来后要加紧工作,力争早点提出具体意见,作为下次常委会上的议题,大家有没有意见?”

    所有在座的常委都表态没意见。季发灵点点头,“这个问题不能拖,市委市府领导这段时间到各县区展开了频繁的调研工作,估计和下一次市委全委会召开有关。所以,这项工作我们宁肯主动一点,行动快一点,不要当全市落后的典型。”说到这里他抬头看了一眼坐在会议桌末端的李睿,“下面,请煤管局汇报煤矿安全工作及有关问题。”

    李睿早有准备,准备好的材料早已放在桌上,照着稿子念,四页纸五分钟就念完了,材料分两个部分,一是全县煤矿企业的安全检查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长山煤矿安全问题整改和盗采国家资源的处理意见。

    话音刚落,县长杨立青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发言了:“煤管局去年底开展的这项工作主动而及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们是产煤大县,一方面没有发生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另一方面超额完成全年的目标和任务,这是很不容易的,前不久市局乔局长还专门表扬了我县的煤矿管理工作,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就长山煤矿而言,大家都清楚,原矿主陈太忠因发生透水事故畏罪潜逃已经被绳之以法,但煤矿瘫了垮了,对全县的煤矿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县委县府果断决策,决定用市场化的手段配置资源,做出了公开招投标、转让拍卖矿山资源开采权的决策,是全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举措,得到了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赞赏和肯定,是县委县府树立的盘活国有资产的典型,季书记和我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其政治导向和经济意义都不容忽视,煤管局通过这次安全大检查,查出长山煤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我看看……”他低头看了一会材料,“大大小小二十多个问题,如果一项一项整改,完全达到标准要到猴年马月,这煤矿不就废了吗?县委县府树立的这个典型还不到半年,现在就完全停下来,党委和政府的威信何在?”

    上次他过问长山煤矿的事,结果被李睿和苏志强联手顶了回来,对此杨立青一直耿耿于怀,现在何韵之发了话,他怎么会趁着这个好机会找回场子呢?

    第174章 列席县委常委会(下)

    会议室突然静得无一丝喘气的声音,人人面上的表情十分丰富,只有季发灵和李睿神色不变,苏志强本来有些按捺不住,几次想插话反驳,但看到李睿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这才稍稍冷静下来,迅速调整好心态,只当杨立青是一只苍蝇,在耳边嗡嗡嗡的叫唤。

    杨立青得意的朝李睿的方向瞄了一眼,继续发言道:“我们在座的其他人都是外行,什么‘煤矿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等制度;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人员和装备;建立人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职工未经安全培训的,擅自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圳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李局长,这些问题能不能边生产边完成整改,有必要停下来花半年一年整改吗?”

    李睿正想回答,却被苏志强抢在前面道:“长山煤矿查出问题和整改的前前后后我都是知道的,李局长给我做了详细汇报,问题的确很严重,这二十多个安全问题,有几项必须立即整改完成的,不然,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极高,到时候谁来负责?比如:按煤矿企业作业规程,要求:主要运输巷道的净高,自轨面算起不得低于18米,巷道一侧必须留有o8米以上的人行道,另一侧的宽度不得小于03米。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两个畅通无阻的安全出口,分别通到进风巷道和回风巷道。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二十米范围内,无断梁折柱,高度不得低于16米。安全出口应该经常清理、维护、保持畅通。采掘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架都必须架设牢靠,严禁在浮煤或浮矸上架设支架。全县煤矿多少?其他都能做到,偏偏他苟富贵只顾赚钱,把陈太忠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一律保留了下来,安全出口只有一个,支架还是用原来的,没有更换。我们大家都知道长山煤矿发生过重大的透水事故,原有的支架都被水泡过的,这样的支架会安全吗?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啊!同志!”

    如果要是在以前苏志强还能给杨立青留点面子,但是他不久就要调走了,压根就无所谓,而且在前两年他也没少在杨立青的手下受过气,这时候不出气以后可就没机会了。他环顾了一圈,继续道:“还有,苟富贵未经许可,越界开采,本来就是严重违法了,可恨的是,猫儿偷嘴还想把锅儿打翻,新开的矿道有些地方连支架也不架,幸亏煤管局查出及时,不然大家现在也不可能平平安安坐这里开会了。”

    苏志强的这番话说的很重,尽管他是站在分管县长的位置上,但他的话矛头直指杨立青。李睿注意到杨立青此时的脸色非常难看,如果现在不是常委会是县长办公会的话,估计杨立青此时早就发飙了。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常委都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苏志强的发言。李睿感到很痛快,毕竟这番话从苏志强的嘴里说出来要比自己说出来分量要重的多,效果也明显的多。但他心里还是感觉有些纳闷,今天的常委会是何韵之昨天来调研之后临时决定的,还不到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江宁和彭城相隔近四百公里的路程,苏志强不但及时赶到而且还做了充分的准备,肯定是有人昨天就跟他通过气。

    当李睿注意到季发灵依旧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心里不由一动,苏志强和杨立青之间的矛盾很深,哪怕苏志强要调走这矛盾也无法化解,临走蹬一脚这种事有机会一定会做。而且苏志强作为煤管局的分管县长,最初也是旗帜鲜明的支持煤管局这次安全大检查工作,否定煤管局的工作就是否定他自己,哪怕他即将要调走,肯定也不希望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两方面一结合,就不难理解苏志强要抢在自己的前面向杨立青开炮。杨立青今天一上来就表现的很高调,迫不及待的发言指责煤管局,无非就是因为昨天何韵之来过了,后面有她撑腰。但苏志强的发言却着实给了他当头一棒。从表面上看这是苏志强维护自己手下的小兄弟,同时临走报复一下杨立青,但实质上季发灵何尝又不是受益者,借苏志强来敲打杨立青,把他刚刚准备翘起来的尾巴打下去,把他想提前抢班夺权的念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不难理解苏志强为什么会这么快得到消息从江宁赶回来参加今天的常委会,而且还做好的充分的准备。李睿感觉到自己又学了一招,借刀杀人!

    杨立青感到非常窝火,但是他不能发作,这毕竟是常委会,在他的上首还有一个座山雕似的人物盘踞着,即使发作也没有任何效果,徒增笑料罢了。而且在座的常委不但是季系的常委表示赞同,就连纪委书记何胜友和政法委书记徐浩也都在点头,你当众不也同时得罪了他们。

    杨立青唯有强忍下这口气,故作轻松,说道:“苏县长,我知道你分管煤管局工作,具体的安全工作比我有发言权,但是,我的意思也不是全盘否定煤管局的工作,我是很赞成搞这次安全大检查的,今年在全县的所有行业都要开展拉网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我是法定的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全县的安全生产理所当然负有领导责任,我不急吗?我比在座的哪个都着急!可是,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问题,我们要分别处理,昨天市委何书记明确提出了长山煤矿要尽快恢复生产。当时季书记也在场,是做出了承诺的,我刚才也是提出自己的个人意见,一个企业如果老是不生产,一天的损失是多大,同志们算过没有?何况这是地下刨产品的企业,安全当然重要,生产也重要,现在要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所以,我个人倾向于尽快恢复生产,在生产中加强整改。还有,处罚是不是有些过重?有政策依据吗?苟富贵虽然非法开采,但也给财政上缴了税收,这一百二十万里有没有重复计算?同志们,一个企业搞起来不容易,搞好、能给我们县财政创造收入更不容易,我们要保护、要爱护这样能不断下蛋的企业,给他们一口喘息之机。试想一想,这些年我们在外面引进一个企业多困难?要花多大的成本?本地企业不要政府花一分钱,操一分心,给财政提供收入的同时,还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我到乡镇调研时,有农民反映,这些年他们靠下矿挖煤,每年增加家庭收入四到五千元,这要卖多少粮食才能达到的效果?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短视,要看长远,看大局,保护好地方企业的发展,是有助于全县经济健康稳定的,要讲综合效益。”

    杨立青在维护苟富贵的同时,又把何韵之和季发灵都抬了出来。这次苏志强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效果已经达到了,再要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未免有点太不厚道了,过犹不及!

    其他常委也陆陆续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有赞成停产整改的,也有赞成先恢复生产,在生产中整改的,还有赞成缴清罚款,恢复生产,逐步完成整改的……总之,不管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整改是必须的,因为今天是常委会研究决定,到时候万一要是出事的话,在座的常委谁都逃不了,而且在常委会上发言都是有记录的,到时候查的时候一翻就能翻出来。

    季发灵见火候差不多了,清了一下嗓子,不慌不忙的说道:“刚才听了煤管局汇报的情况,各位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一些处理意见,我都赞成。其他废话不说了,我看形成这么几条意见如何:第一,因为志强同志还在党校学习,我建议还是由一鸣同志牵头,会同煤管局对长山煤矿的安全隐患问题划一个轻重缓急,组织技术员论证,恢复生产必须整改那些问题,提一个具体方案,煤管局提供技术支持,协助矿主完成整改,立即恢复生产。”接着他把目光投向李睿,十分严肃的说道:“煤管局对长山煤矿恢复生产必须要有一个时间表,而且是越快越好。第二,对于其他安全问题,也要在生产中加强整改,而且要规定期限,出了问题谁都有责任,不光是杨县长一个人的。大家都要记住煤矿的安全中央是高度重视,处罚是越来越严重了,而且毫不手软;第三,长山煤矿越界开采,盗采国家资源,必须严肃处理,同意煤管局作出的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处罚款八十万太重了点,我同意杨县长的意见,搞企业不能单看这个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