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山渐青 > 山渐青第119部分阅读

山渐青第119部分阅读

练起来的百姓,原来陕西四路的边民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组织起来的乡兵,有些战力竟不下于禁军,民风使然也,这些地方的百姓处于四战之地,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悍勇起来。

    “陛觉得许卿此议可行,各位大臣以为如何?”

    作为皇帝,很少会在询问大臣意见前就表明的态度,赵祯不会不这些,这次故意如此,无非是要告诉在坐的大臣,他希望大臣们别要在此事上作梗。

    这次除了范仲淹一如既往的立即支持外,其它人都深思不语,这还只是在新拓之土上实行,这些人就顾虑重重,可见要想在内地同时实施,除非赵祯是个雷厉风行的主,否则别想通过。

    许清也不再,任由他们考虑,好处是摆着的,咱不说你们也会。

    很快,曾亮就先站出来支持了这老头儿一切从他的钱袋子出发,凭良心说,曾亮任三司使,开拓不行,但守成却守得很好,国库的门儿被他把得很牢靠。

    他往往不是站在政治立场上,而是站在钱的立场上,这人在大宋官场上算是个异类吧,所以即使赵祯接受许清的策略,以军事扩张为后续的肃清吏治做准备,而曾亮在开战上一直是不赞成的,甚至常以钱为梗,但赵祯一直没有拿下他的意思。

    很好赵祯这回很强大,见大家很久没出声后,干脆说道既然各位大臣没意见,那就按许卿所议在河套、河西、河湟施行吧”

    众臣面面相窥,各人脸上精彩异常,这是了这是?我们没也没等于同意了啊?但人人也都赵祯是铁了心要施行了,在此事上他们一时也拿捏不定,那好,就这么通过了

    许清差点想跑出天章阁去大笑一场,确实,有时候在朝堂上也不全是严谨肃穆的,有时也得用些无赖手段的,也会有一些很好笑的场面,象这次,许清就觉得赵祯有些耍赖的意思

    反正你们不,就当你们同意,就是这么回事

    感谢丁丁球球的月票支持,谢谢老

    第四百一十七章紧锣密鼓

    第四百一十七章紧锣密鼓

    第四百一十八章 十贯钱的人品

    第四百一十八章十贯钱的人品

    传说某日赵祯闲来无事,便在皇城内溜达,遇到一兵部吏员,见其手上拿着一账册,走路一步三顿,八风不动,很是悠闲,赵祯便问道你在干呢?”

    答曰臣在调一批山药往荆湖南路。”

    赵祯同志听了有些郁闷,挥挥手让这兵部吏员走了,接着溜达,复遇一户部郎中,赵祯再问你在干呢?”

    答曰臣在为郊祭修订礼乐”

    赵祯同志听了更加郁闷,挥挥手又让这位户部郎中走了,继续溜达,又遇一吏部员外郎,赵祯再问你在干呢?”

    答曰臣在……臣在没事做”

    乱七八糟的兵部的人不管兵事,去运山药;户部的人不管财政,去完善礼乐;作为六部之首的吏部竟然没事干,这……这这这……

    老好人赵祯同志大怒,立即‘勒令’所有两府两制大员一盏茶内赶到天章阁。

    等大宋朝的一帮大佬火烧屁股的赶到天章阁,老好人赵祯同志一拍御案,把各种奏章震得满天飞,一付提刀砍人的样子把的遇到的事向各部大佬嚷了出来。

    第二宰相杜衍小意地答道陛下,咱们大宋朝不一向是这样的吗?”不跳字。

    老好人赵祯脸色阴睛不定,被呛了一下,接着更是怒气冲天朕节衣缩食,年年拿内藏库补贴国用,大宋百姓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赋,弄得民怨,感情钱全拿来养一帮子闲人了改立即改”

    一场席卷大宋朝的政治风暴就此开始了

    主题是还政于六部。

    恢复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复审、尚书省执行的定制,即把原来集中在中书省的大权分散到三省之中。

    裁掉三使司、三班院、考功院、审官院、审刑院、礼仪院、知院、纠察刑案司、太常礼院等一大批部门。

    吏部收回了分散在中书省、审官院、枢密院、三班院、考功院的官吏铨选大权。

    户部收回了被三使司夺去的财政权。

    礼部收回了被礼仪院、知院等部门夺去的科举等职能。

    刑部收回了被审刑院、纠察刑案司等部门夺去的奏献权。

    工部回收了被三司、都水监等夺去的职权。

    军方保留了枢密院,依旧拥有调兵权。但三衙被撤销后,统军权被划归兵部。

    宣徽南院与宣徽北院合并称宣徽院,今后将不再有南北之分。它今后将是一个高极将领养老的地方,同时管理全国的武学,研究战策战略,为武学的学生传授战阵经验。

    这一大刀砍下去,大宋中枢机构被裁撤近三分之一。

    所有被裁撤部门的官员还有一次机会,参加即将举行的策论考试,成绩优异的,很好,你还有当官的机会,大宋新拓了大片国土,那边正需要官员管理,就你们了。

    考不上的,也不要紧,三年后你还有机会来考一次,共有两次参加策论考试的机会,若是两次都考不过,对不起,百姓过得很苦,大宋的福利还达不到养大批闲人、傻蛋的地步,你们回家养老吧,陛下仁义,会发三个月的薪俸给你们作为安家费

    地方官府反而没有做过多的改动,保留了财、政、法三套马车并行的构架,依然是经略司管政,转运司管财,提刑司管刑法,但这并不代表不裁撤冗员了,相反中枢一改完,就一路杀下去,至少有近半数的官员被裁掉。

    这些官员一样有机会参加策论考试,赶紧吧,别满口‘直呼姐野’啦,琢磨一下管理百姓,施政,发展民生的事吧机会只有两次,过了,这辈子个您就是平头百姓了

    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但都被赵祯与范仲淹他们当头棒了下去,首先这次裁员给被裁的官员保留了两次机会,让他们还能存着一些机会、一些幻想,没有立即全然否定他们成为官员的权力。再则二十万禁军刚刚把西夏都给灭了君威如泰山压顶,谁敢不从,发些牢马蚤可以,但该办还办

    上奏章,一律留中不发,找赵祯理论,您见得着人再说吧

    凡事就怕不行,只要决心实行,加上有范仲淹等一众中枢大臣的全力支持,事情有些波折难免,但在大胜之威的重压下,没有做不成的。

    这次改制,许大官人也大发神威,把光拿俸禄不办事的范仲淹同志给踢出了司农寺,坐上了头把交椅,成了司农寺卿。

    确实,现在的许清没必要再顶着别人的名头办事了,在许多事上老范反还需要他罩着呢。他出征前被赵祯提为判宣徽南院事,如今这个职位也被取缔了,不过却捞到了司农寺的头把交椅,这也不了,六部九卿,再说咱现在也是九卿之一了。

    虽然以前司农寺的事也都是他一手把持,但那太冤了,干着寺卿的活,拿着少卿的俸禄,冤不冤啊?

    天章阁里。

    许大官人有些好奇地问道陛下,臣听外间传言,说您那天在皇城里散步,问兵部的吏员,那小吏回答您说在批发山药是不是真的?”

    “那只是个传说哈哈哈……”

    那只是个传说?幸好许清没眼镜可戴,否则这回非被赵祯的回答摔碎一地镜片不可。

    “陛下,这个……这句说不能乱用的”

    “哈哈哈朕觉得挺好用的,再者子澄你能说,朕为何不能说?”

    赵祯的回答让许清无语了,确实,不管这事真实与否,这都只是一个托词而已,真实情形是,许清、范仲淹、晏殊、韩琦、富弼、王尧臣等重臣不知就此事商议了多少回,时机的选择、施行的步骤,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无不反复磋商过一遍又一遍,朝廷上的事,绝没那外间传言的那样形同儿戏,一时心血来潮的。

    “陛下,曾尚书统计出结果没有,咱们大宋这回伐夏国库共有多少盈利?”

    “对消迁民所需后,大概有八千万贯盈余吧哈哈哈……”

    说到八千万贯时,赵祯脸上笑得象百花绽放一般,这回的战争红利转化,朝廷接受了许清的建议,大部分以商品形式发售给大宋的商人,商人们有钱啊,据说现在国库的银钱都快堆不下了,加上市场交易的日渐活跃,户部又以五百万两银为储备,通过银行紧急发行了一千万贯的交子,现在市场上还是不能满足需求,听说户部还打算再发行一千万费。

    “不行陛下,臣告退”

    “嗯?子澄你这是干嘛?”

    “户部赚了这么多,臣得去户部催他还钱才行,欠银行上千万贯还没还呢曾老头再说没钱,我就……”

    “许子澄,你就样呐?你就砸了户部是吗?”不跳字。

    “哪个陛下,臣是有这么个想法,不过只是想法,想想而已,不过,臣听说国库都堆不下了,这钱还是早点还的好,否则一但银行运转出了问题,整个大宋就将引起一场……”

    “行了,行了不用你去了,昨天曾卿才跟朕提过这件事,户部会再发行一千万贯交子,五百万贯盈余就用来还银行,然后再从国库拔五百万贯给你们银行,这事就这么定了。”

    三司裁撤后,曾亮这老头儿调任户部尚书(原户部尚书是晏殊兼任),国库依然被他揽在怀中,这个老杀才,倒真会算计,用发行交子的盈余来还银行的债务,这等于说他欠一千万的债,实际上只用五百万贯来还

    娘的喂,这老家伙心思一转就赚了五百万贯,上次从他那拐得八万贯给研发司,这老家伙现在立即从银行拐去五百万贯,这差距也太大了不行,还得去找他,非让他请咱上一回翠薇院不可。

    赵祯见他脸色变幻不定,他心思儿转得利害,估计曾亮又要倒霉了,心里大乐,哈哈笑道子澄啊来来来,今日兴致正好,咱们到御花园去下几盘棋去自伐夏以来,再到朝中改制,朕近半年没下棋了……”

    许清不顾礼仪地抢着说道陛下,那个……下棋没问题,但臣素喜军事,臣听说象棋乃汉韩信发明的,暗含了许多的军事理论在内,所以咱们还是下象棋好了。”

    “子澄差矣,围棋之中所蕴含的军事战策更为高深,子澄何以舍好求劣呢?”

    “陛下,臣还是先去户部催催曾尚书,正事要紧,正事要紧”

    “朕让你一子”

    “陛下,正事要紧,臣领着陛下的俸禄……”

    “两子”

    “君无戏言”

    干了目的达到,许清激起昂扬的斗志,准备狠宰大龙、真龙,把以前输的都翻倍赚,两人很快来到御花园,在凉亭中开始对弈,宫女们准备好了珍果佳酿侯着。

    许清有两子先手,这样抢点布局上就占了很大的优势,然而到中盘势力分割的过程时,依旧被赵祯扳回了劣势,许清各个小盘之间连接变得不再顺畅,厚度和走势也被抑制住,双方成了势均力敌的格局,杀得很是激烈,连皇宫佳酿都顾不得喝了,收盘时,许清以一目险胜,但不管如何,总算是胜了。

    许大官人大呼过瘾,接着再来,第二盘输了,在赵祯让两子的情况下,两人大致是旗鼓相当,赵祯虽然没有往日赢得爽快,但这种局面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太容易赢来的钱反而没意思。

    两人杀了一个,许清赢了十贯钱,又是十贯不过还赢了一餐午餐,君臣俩毫不顾形象,竟在亭中边进食边杀成一团,一这幕把曹皇后都惊来了。

    话说陛下,宁国公,你们就不能进完膳食再下棋吗?”不跳字。

    赵祯答皇后……唉呀呀我的大龙我的大龙子澄这回能不能不算……”

    “陛下,臣无所谓”

    “那你把钱还啊”

    “钱,钱?陛下何曾给钱臣拿过”

    “少胡说,朕刚才明明给钱你保管了的,既然这盘不算,那就把朕的钱还”

    “陛下,要是十贯钱能买到良好的人品,您愿买吗?”不跳字。

    “当然”

    “所有啦,臣没欠你的钱,这十贯虽然陛下没输掉,但却用来买人品了”

    “?许子澄,朕的人品就值十贯钱吗?”不跳字。

    “陛下恕罪,哪个嘛臣也觉得陛下的人品不止值这个数,陛下你看值多少?都一起付给臣吧”

    “许子澄,反了你哈哈哈”

    第四百一十八章十贯钱的人品

    第四百一十八章十贯钱的人品

    第四百一十九章 遇事要有静气

    第四百一十九章遇事要有静气

    西子楼的后院里,寂寂澹澹,和风拂动柳丝在水上轻扬,一壶香铭,清淡悠远。

    冯雨、赵岗、曾巩、晏思飞、于清泉几人尽皆坐,许清轻摇着一把小团扇,仲夏已经来临后,天气已经变得很炎热,高枝上的蝉鸣一声接着一声,呼唤着属于它们的季节。

    许清把身上的常服领子扯开一点,享受着水面上吹过的的清风,闲聊一般说道各位,今日把你们请来,是有一事要宣布,我呢,从陛下那得到一个内部消息,各位要不要听?”

    “呵呵,懂事长……不宁国公您就直说吧,事儿,别拿着捏着了”

    “有关各位的前程命运,科举”

    曾巩等人顿时来了兴趣,这两年来,朝中大事不断,尽是波澜壮阔的画面,对于他们这些有志出仕报国的才俊来说,不能与参到其中去,这本就是一个令人泄气而郁闷的事情,奈何几人都不想通过恩荫出仕,然则朝廷的科举三年才举行一次,这庆历二年才科举过,再着他们也只得耐心等到庆历五年了。

    现在许清突然提这事,不把他们的魂都勾了出来似的。

    “国公爷国公爷在下听到那么一点风声,说陛下为了庆贺西北大捷及朝廷改制成功,打算开一次恩科,如此说来,此事是真的啦?”

    赵岗急得磨腮擦掌,恨不得上前拎住许清的衣角,把他提溜出去,扔池里凉快凉快,看你还卖不卖关子?但先不论他打不打得过许清,几人相处也两年多了,对许清吃软不吃硬的性格他是明白得很,你想唬他,门都没有。

    “来请茶炎炎午后,清铭沁人肺腑,何以消永昼,悠悠西子楼,呃,这诗好象是当初长德兄做的哦,很好当初我就没觉得这诗这么有意境,这么朗朗上口呢?好诗”

    曾巩也急,实在看不过眼了,于是屈服了哎哎,宁国公啊您说咱们几个请您上一回翠薇院可行?”

    “不行”

    “一人请一次”

    “欧耶成交”

    “快说”赵岗大半年薪俸又不见了,可就没那么客气了,虎视眈眈的盯着他喝道。

    “陛下确实有意开恩科,但这回录取人数不会很多,止于五六十人,至于考题嘛,诗赋经义不会再作为录取的主要考量,时策论述将会作为挑选人才的主要标准,定在六月底,各位,我能说的就这么多,你们看着办罢”

    其实庆贺西夏大捷都是借口,开这次恩科最大的目的是收拢人心,朝中改制反对的声音太大,因此开一次恩科争取读书人的支持罢了

    “各位,告辞”赵岗火烧屁股的站起来,道声告辞便打算离去那猴急的样子看得许清大笑不止赵岗这才反应,但他脸皮厚比城墙,毫不在意的又坐回席间,拈茶细饮,仿佛他刚才话也没说过一样。

    在坐的,只有许清与于清泉不用为这个忧心,冯雨也是要去考一回的,许清细看各人的神态,曾巩意态显得最为悠闲,赵岗他们虽然尽量抑制的情绪,但眼中依然露出一丝心里的波动。

    “长德啊,还有大舅哥您,难道没人跟你们说过遇事要有静气吗?就赵长德你刚才那毛毛躁躁样子,别怪我看不起你切亏你还是万人景仰的京华时报主编呢?我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主要考的又不是经史子集,你急着背书有用,还不如想想,如果给你管一个县,你们如何治理才能百废俱兴来得实际些,明吗?”不跳字。

    换了别人,许清自然不会用这种口气,但面对这些个面皮厚实的家伙,你大可畅所欲言,这样的口气大伙都习以为常了。

    “感谢宁国公的教诲我等受教了”赵岗装模作样的起来给他作了一揖礼,眼角眉梢却掩饰不住那戏谑的味道。

    “遥想当年,?br />